楔子 邑祗皇朝
啵驮�219年,中原地区一分为二,北有溟霄,南有邑祗。两国分庭抗礼,不相上下。
溟霄居北,以游牧民族为主,安於草原,地大物博。
邑祗居南,金垣为都,临江过海,贸易往来极是频繁。交通发达,水陆皆通。各路商贾纷纷在此安营扎寨。
溟宵觊觎邑祗繁华,邑祗打量溟宵地盘。然而两国实力相当,如果打仗,也很难讨得便宜。所以只好维持著相互抗衡的局面。
邑祗皇朝升德帝端离,19岁登基,年轻有为,擅长治理。自端离漠称帝以来,邑祗国蒸蒸日上,人民安居乐业,一派欣欣向荣之势。
端离一向清心寡欲,洁身自好。18岁时迎娶左丞相秦连之妹霜容,极尽温柔。端离登基後,霜容产下一子,赐名端御康。霜容从而册封为後。
後宫冷清,引起朝臣不满。然而霜容豔丽讨喜,端离倒也十分满意。所以尽管臣子们数次上奏,请皇上纳妃,好为邑祗皇朝开枝散叶,端离却一向不理。
升德2年,霜容的随侍宫女小秋出现了孕吐迹象。後宫宫女,但凡私自与人珠胎暗结,必处死刑。
霜容纵然不舍,身为一国之母,也必然按律办事。紧要关头,端离下旨,小秋腹中孩子为己所有,赐封小秋为莲贵人。
小秋母凭子贵,本是平民人家的姑娘,却被册封为皇上身边最受宠爱的莲贵人,实在有违体统。朝野上下一片喧哗,均对皇上此举极是不满。
可惜端离仍旧不理不睬,我行我素,忠实的朝臣们又怎敢与高高在上的皇上相抗衡,纵有千般不满,也只被端离淡淡的一句“朕自有打算,众卿家不必操心。”给堵了回去。
所幸自此,端离不负老臣们的众望,接连挑选了好几位如花似玉的官宦人家的小姐,封为贵人,并纷纷施宠,这才让大臣们略略松了口气。
待到升德3年,莲贵人诞下一子,小小的婴儿,生的就冰肌玉肤,十分精致。端离很是喜爱,赐名御清,并将莲贵人册封为贵妃。
之後,皇後霜容未再生育,倒是莲贵妃,又诞下一子,赐名御德,其它贵人们因了皇上不辞劳苦的恩宠,也陆续传来了好消息。至升德5年,年仅25岁的升德帝端离已经拥有四位皇子,三位公主。
升德帝端离自莲妃诞下二子之後,对莲妃极是恩宠。虽说莲妃只是贵妃,论地位也很难与皇後抗衡,可是端离对莲妃的赏赐,往往都与皇後平分秋色。
明眼人都开始怀疑,倘若并非霜容为左丞相秦连之妹,恐怕这个皇後的位置,都早已岌岌可危。
而端离迟迟不立太子,就更加深了所有人的疑虑。虽说按照规矩,端御康为皇後所生,年龄最长,本应理所当然的冠上太子之衔。可是凭著端离对二子端御清的宠爱程度,将其立为太子也说不准。
一个女人,从原来的三千宠爱在一身,到如今的莫名疏离,这种待遇,任谁都难以咽下这口气。更何况是身为後宫之主,一国之母的霜容。
然而霜容也无能为力,屡次向自己兄长哭诉的结果,只换来秦连深不可测的表情和无可奈何的叹息。
自助者天助,失了所有依靠的女子,往往可以不惜一切背水一战。原本温柔贤淑的霜容,难掩心中强烈的妒忌和忿恨之意,在太医再次宣布莲妃有喜之时,以探望之名带了掺了堕胎药的糕点去与莲妃叙旧。
莲妃不知有计,只当这位昔日的娘娘对己的关怀之意,带著感恩之情高高兴兴吃下了。
莲妃一向身体虚弱,药物的作用促使她小产。过度的打击和身体的伤害让莲妃一病不起,尽管太医已经用尽全力,却最终药石罔效。
莲妃撒手西去,留下年仅三岁的御清和两岁的御德。升德帝痛失爱妃,大为震怒,不理朝臣的苦苦求情,将霜容的皇後废去,把霜容和尚未满六岁的长子端御康打入冷宫,随後以皇後之礼厚葬了莲妃。
两位失了母亲的皇子,交由出身良好,但是一直尚未有孕的晴妃代为照顾。而端御康和母亲霜容,则被弃置在宫中最偏的清赐宫,自生自灭。
────────────────────────────────────
恩,这个……新坑。
构思已出,只是情节还需填补。
理论上来说不会坑掉。
古代文的好处就是……可以往死里整。
这一篇的JQ,有看出来不XD
第一章 初见
见风使舵,一向是人类的天性与本能。不和冷宫里的人打交道,是宫里上上下下不言自明的规矩。
所以身处冷宫的霜容与端御康母子,常年受尽了冷眼与不屑。送来的膳食往往最差,而且已经凉透。冬天送来的布料也基本上是别的妃子们挑剩下的。本应该随意使唤的太监宫女们,对他们也是毫不恭敬。
霜容从众星捧月的官家千金,到受人尊敬的一国之母,再到如今这种颓唐的地步,随便一个宫女太监就可以爬到自己头上来。跨越之大,让一向养尊处优惯了的她根本无法接受。
於是在日复一日的煎熬里,本也算是贤良温和的皇後,渐渐变得神志不清,常常咬牙切齿的抓著儿子念叨:“都是莲妃,那个贱货,害的我们母子到了如今这个地步。你要记住,将来一定要为母後出一口气,杀了那个贱人的杂种。”
端御康从小到大,就始终接受著这样的灌输。常年冷言冷语的对待,也让他看清了後宫残酷的种种。
清赐宫离宫里的藏书阁倒很是接近,年幼的端御康不敢出去和别人打交道,只敢偷偷跑去藏书阁博览经书。
而负责藏书阁看守的老太监,曾经承过皇後娘娘的情分,於是对於这位冷宫皇子的常常到访,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随他去了。
年华流逝,不知不觉,已是升德帝10年。
这日端御康照例来到藏书阁看书,出门准备回宫的时候,却听到一阵嬉闹声。一向只有孤单一人的端御康,不由自主的就被吸引,朝著声音的来源走过去。
後花园的草坪上,几个锦衣华服的男孩女孩正在蹴鞠。端御康躲在树後面,偷偷摸摸的看著他们华贵的衣衫,整洁高贵的面容,束起的发冠,再看看自己身上明显已经小了的衣服,和披下来的脏兮兮的头发,不禁咽了咽口水,满心的羡慕。
就在这时,其中一个男孩对著球用力一脚,球向著大树直飞过来。躲在树後面的端御康吓了一跳,本能的探出头来想躲,结果额头正好被球结结实实砸了个正著。
男孩踢球的力度不大,但是被飞过来的球砸到头还是生疼。端御康捂住额头,闷哼一声跌倒在地。
几个还在游戏的男孩女孩没料到树後面会突然冒出个人来,均是吓了一跳。随後那个踢球的男孩子率先跑了过来,看了眼还在地上低著头没起身的,衣著破旧的端御康,从旁边抱起球,趾高气昂的哼了一声:“哪里来的奴才,躲在这边,有什麽意图?来人,给本王把他拿下。”
端御康仰脸看去,男孩也就六七岁左右,却已经带了尊贵的嚣张气势,心里也明白了些,重新低下头,不敢吭一声。
就在这时,一个好听的男孩声音响起:“御德,父皇常常训诫我们的话你忘了?奴才也是人的。”
稚嫩的话语,听在端御康耳边就更是刺耳。低下头不去看声音的来源,而後只看到那个嚣张的男孩子似乎对声音的主人很是忌惮,抱著球跑远了。於是自己揉了揉额头,挣扎著要起身。
这时一只白嫩的小手扶了过来,端御康本能的抬头,视线里是一张极为俊秀的面孔。七八岁的男孩子,冰肌雪肤,目光晶亮,唇畔带著纯真的笑意,清润动人,想必长大後定是名美男子。
端御康常年的视线里,只有自己近乎歇斯底里的母亲,和藏书阁老太监的苍老面容,从来没见过这麽好看的男孩子,一时竟然呆了。
─────────────────────────────────────
为了感谢一过午夜就及时为我投票的大人,再上福利。【这算福利?打飞】
本来构思很好的文文,为什麽总感觉写残了呢TT
亲爱的编编我对不起你……
第二章 初识
那男孩看端御康只是愣愣的盯著他不动,有些疑惑,直起身子,伸手抓了抓头发,而後又重新半弯下腰,毫不犹豫拉住端御康已经沾了些泥土的手,而後用力把他拽起来。
端御康顺著男孩的力道起身,看著男孩如玉的面庞,和高贵的打扮,再看看自己的衣服,一股自卑之情油然而生,蓦然抽回手来,连谢谢都不想说,低了头转身就要离开。
男孩似乎是没想到端御康竟然如此不懂规矩,愣了半天,然後“哎”了一声,跟著端御康追上去,一把拽住了他的衣服。
端御康回过头,看著男孩死死抓住自己衣服的手,有些不耐烦的开口:“王爷,您还有何吩咐?奴才还要回去做事。”
听母後说,自己的父皇只有四个儿子,除了自己之外应该还有三个男孩。刚刚蹴鞠的一众人中,那气焰嚣张的男孩既然自称本王,那眼前这个与他年纪相仿的男孩,想必就是母後口中那个“贱货”的杂种了。
这麽想著就生出一股恨意,想到自己身为长子的待遇,和眼前这个弟弟竟然天壤之别,就更是不快,看男孩依然不动,一把挥开了男孩的手,转身继续走。
男孩有些诧异的看著他,脸上有些委屈和不可置信的神色,大概是一向高高在上惯了的,没料到一个小小的下人对他竟然如此不屑一顾。
於是就很不甘,跟著端御康跑了几步,气喘吁吁的开口:“那个,你叫什麽啊?你是新来的公公吗?还是侍卫?”
怎麽这麽难缠?端御康猛的停下,狠狠瞪了男孩一眼:“王爷您问这麽多,是要把奴才送去问罪吗?”
男孩愣愣的看著一脸不善的端御康,他自从出生起,周围的人对他都是捧著惯著,何曾接受过这样的冷遇。於是越想越委屈,扁了扁嘴,成串的泪珠就这麽滚落下来,手里却紧紧拽著端御康的衣袖。
“……”端御康挣开男孩,转身就想走,走了两步又突然觉得不忍,毕竟是自己的弟弟啊,没有恶意的。无奈的叹了口气,端御康又走回来,伸出手,想帮男孩把眼泪拭干。
眼看衣袖就要接触到男孩的皮肤,端御康突然发现自己的衣服因为刚刚摔了的缘故,满是泥土和灰尘。这男孩皮肤这麽细致,弄脏了可就不好看了。
这麽想著,端御康缩回手,冷冷开口:“你有帕子吗?”男孩哽咽著点点头,从身上掏出块做工精致的帕子,递到端御康手上。
果然是待遇不同,这帕子的布料,这麽多年自己都没见过有人送来。端御康不平的拿著帕子,随便在男孩的脸上胡乱擦了几下:“行了,别哭了。万一被别人看到,以为奴才得罪了您,奴才可就人头不保了。”
男孩听话的点头,止住了哭声,只是语气还是委屈:“那你告诉我,你叫什麽?”
端御康无奈的叹了一声,这会儿他可不敢跟男孩说出自己的真实身份。万一被人以为他另有企图,就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更何况这位弟弟,自己还是少跟他打交道的好。
这麽想著,话到嘴边就变成了:“我是新来的侍卫,叫王康。”
孩子毕竟是孩子,男孩立即没了刚刚哭丧的脸,笑的阳光灿烂:“我叫端御清,我以後就喊你康哥吧,你叫我御清就好了。”
就这麽称兄道弟上了?这位小王爷还真是一点心机都没啊。端御康无奈的应:“清王爷,奴才可不敢跟您称兄道弟。要是被人家知道了,说奴才尊卑不分,奴才可免不了要挨板子。”
“……”端御清的脸立即又露出了委屈的神色,端御康一看到这神色就头大,生怕端御清再在这里不顾形象的掉眼泪,赶紧接话:“成成成,御清就御清,不过说好,我们只能私下里这麽喊啊,知道吗?”
“嗯!”端御清用力的点头,明媚的笑容又重新回到了脸上。
这小孩变脸还真是快,端御康暗暗摇头。不过端御清的笑容还真是很漂亮,如同阳光一般,直接照向端御康压抑已久的心里,让端御康难得的觉得心情也明朗了起来。
─────────────────────────────────────
不爽就写文,写文心情就会好,
心情一好就发现,好像还有很多需要日更的债,还一个字没动……
第三章 藏书阁巧遇
那一抹笑,就这麽猝不及防的刻在了心底。即使在很久很久以後,端御康回想起来,那都是记忆中最最美好的一幕。
之後无论在什麽样的情况下,想到那样的笑容,就让端御康不自觉的定心和充满希望,尽管那样的笑,长大了後就几乎再也不曾见过。
从那以後,端御康和端御清端御德也就熟了起来。小小的孩子,还没有那麽多的心思。端御康说自己是新进宫的侍卫,一向养尊处优的小王爷小公主们也就基本深信不疑。
端御康自然也留了心思,和几人一同玩耍之时总是迟迟的到来,早早的回去,尽量避免被其他妃嫔看见。
不知不觉已是两年有余,这天端御康又去了藏书阁,观看四周无人,也就偷偷的溜了进去。
正在看书看得著迷,突然听到一声尖声怒斥:“这是哪里来的奴才?偷偷的躲在这里?意欲何为?”
端御康吃了一惊,书也掉在地上,怯怯的抬起头,眼前站著一群人。为首的是一个衣饰华贵的男子,正用打量的眼神上下看著他。
端御康慌忙跪下,一个劲的磕头:“请王爷饶了奴才,奴才只是……奴才只是无意路过,出於好奇就进来看看,请王爷恕罪!”
“胡闹!”男人身後的公公似乎是想表现自己,走上前来一巴掌打在端御康脸上,“这皇家的藏书阁也是你这种奴才说来就来的?这看守的付公公呢?来人,把他给咱家叫来。居然如此不负责任,什麽闲杂人等都放行吗?万一哪天惊了圣驾怎麽办?”
端御康被打的脸偏过去,心里一个激灵,万万想不到竟然还连累了一向放任他的付公公,急忙又是磕头:“王爷请恕罪,这不关付公公的事,是奴才偷偷跑进来的,请王爷明察。”
被称作王爷的男人,开始一直一言不发,这会儿突然用一种饶有兴趣的眼神盯著端御康:“你怎麽知道本王的?你见过本王?”
皇帝端离之弟端漠,少年好武,年纪轻轻就驻守边境,以防溟宵对邑祗不利,甚少回宫。知道他身份的人少之又少,这会儿一个奴才装扮的人居然轻轻易易就认出了他来,让他也十分讶异。
端御康心里一凛,暗叫不妙。自己的母後曾经为一国之母,对宫里的情况当然知之甚详。刚刚一看这男人英武非凡,再加上身边的公公对他尊敬的气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