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运动专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超级运动专家-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胡楷不善于说谎,大家根本不相信他的说法,只可惜,他们和沈洋不熟悉,不可能直接去问沈洋,于是这就成了田径队的一个谜了。

    有几个运动员,也感觉非常懊恼,尤其上午看到胡楷训练的几个人,他们当时还拿胡楷开玩笑,现在却非常后悔,当时没有‘偷学两手’。

    “就是那套奇怪的动作!”

    “胡楷学的非常认真,他说是什么家传的,不穿外人……”

    “我们就都是外人了?”

    “那肯定啊,这不是胡楷家传的,是那个姓沈的教练家传的,他可以传给胡楷,胡楷却不能传给别人。”

    “真的假的,和电视剧似的……”

    “我估计有关系,要不然胡楷怎么提高的?不可能像他说的,做了几天健身……骗小孩呢!”

    “……”

    队里的运动员们就只能讨论讨论,几个教练员和沈洋相熟,就直接过来问了。

    李明、胡峰等人,对此非常感兴趣。

    胡楷的问题,看似是个人问题,实际上,却是田径队乃至全世界运动员的普遍问题,很多运动员受到天赋影响,训练到一定程度就很难再有提升了,而随着年龄的增加,他们的成绩还会一直下滑,真正天赋好的运动员非常少。

    就比如在百米项目上,大部分运动员都卡在十一秒上,能跑进十一秒只是小部分,百米每提升零点一秒,都是一个质的提升,有些田径运动员,一辈子都没有希望,无论怎么去锻炼,天赋摆在那里,就不可能提升进去。

    要是能得到胡楷成功的方法,未来田径队岂不是能出现很多出色的运动员?

    面对一群人的求知渴望,沈洋说了实话,“那是健身的结果,胡楷连着训练了六天,身体的脂肪含量有所降低……”

    “小沈啊!别拿这个骗我们!胡楷都承认了,你教了他一套什么‘沈拳一式’?好像是这个,你就说说这个,说说这个!”李明不断说着。

    “是啊,小沈!你说说。”其他几人也跟着说道。

    沈洋不断摇头,“那不行!不行!那是家传的,祖宗传下来的,怎么能随便传给外人。”

    “那胡楷怎么行呢?而且这都什么年代了!”

    “对啊!都什么年代了!”

    “老祖宗的东西,就应该广泛传播,发扬,要不然这么多传承都断了!有个成语怎么说来着?对,敝帚自珍,可不能敝帚自珍!”

    沈洋有点不愿意了,“什么敝帚自珍,我这可不是扫帚,是真正的好东西!”

    “好东西就说说呗!”

    “不行,不传外人……”

    李明、胡峰几个教练员,好说歹说的不断劝,可沈洋在这件事上完全不松口。

    最后几人没有办法,只能回去给运动员训练,但他们并没有放弃,反而探究的**更足了,到了下午训练结束之后,李明对明天要参赛的事情交代了一番,就和胡峰等人一起,拉着沈洋去吃饭。

    这顿饭能算大餐了,李明点了不少大菜,开头就说要带沈洋一起去田径锦标赛,“你就再呆几天,明天一起去郑阳,等春风比赛结束一起回去。”

    沈洋犹豫了下,“路费有报销吗?”

    “哈哈哈,那肯定,队里全都报销,我都和张主任帮你的奖金补贴,这半个月下来,三千块肯定跑不了的。要是春风能进国家田径队,张主任还特批了后续的两千奖金。”

    沈洋满意的笑了。

    要是田径队能给五千奖金,再加上研究所里的工资、出差补助和报销,这半个多月也有小一万块了。

    这趟值了!

    有了奖金的催动,接下来就好说了,沈洋和几个教练员推杯换盏。

    三瓶啤酒下来,沈洋就有点晕了。

    这时胡楷开口问到了关键,“小沈啊,你看我们这关系,有什么秘密就说说呗,给我们说一下那个拳法,我们不是要学,就想问问,人人都有求知欲啊!”

    “那真的是不传之秘啊!”沈洋顿时清醒过来,神神秘秘的说,“跟你们说实话吧,这个‘沈拳’是整体一套动作,是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不是什么功夫,也不是什么武学,但能够让人放松身心,要是换到运动场上,就是能让运动员在临赛前,调整好身体状态,长期锻炼对身体有好处……可这真是不传之秘……具体我就不跟你们多说了。”

    “就说两招呗,你都传给了胡楷,到时候我们一开口,胡楷可不会说慌……当然,我们肯定不会那么办!”

    沈洋顿时犹豫了。

    那表情似乎悔恨传给胡楷,他思考了半天,最终咬咬牙,“那行,我就传个‘一式’,就是胡楷那套拳法,但只限于田径队啊,我是和你们关系好才传的,不能传给别人……”

    “好!好!好!”

    几人大喜,顿时满口应承。

    他们根本没想传给其他人,田径队的东西就是田径队的,要是这个‘沈拳一式’真的效果好,其他田径队也学了去,那他们不就没优势了?

    人都是有自私心里的。

    在李明、胡峰等人看来,就像是沈洋不愿意把‘家传绝学’传出去一样,他们田径队学到了,一般运动员都不会教授,只传给那些有天赋、肯努力的,外人那是想都别想,可惜他们不知道的是,沈洋可不是三瓶啤酒就能灌倒的,他巴不得更多人学那几套动作,到时候就会制造出很多的神秘粒子。

    ‘以退为进’只是一种手段,太主动去让其他人学,反倒会没有效果,更何况,那几套动作做出来,实在有丢人现眼,估计没几个人愿意学。

    接下来几人就约定,等明天到了郑阳,沈洋就开始教授参赛运动员‘沈式一拳’。

    当然,他们也要跟着学习。

第二十七章 全美运动医学会议

    第二天上午,省田径队在训练场馆集合,准备出征全国田径锦标赛,李明代表所有教练员,做了一番训话,也算是出征前的誓师了。

    之后,省田径队的六名教练员以及五名工作人员,就带着运动员一起乘坐火车去往郑阳,全国田径锦标赛将会在郑阳的万人体育场举行。

    这次的全国田径锦标赛,又被各个田径队内部称作是‘国家队选拔赛’。

    省田径运动中心以及队中的各个教练员,对于这次锦标赛都非常重视,因为这一次参赛的都是各个地区的田径队,并没有其他个人、团体参加,届时会有不少国家队的教练员前来观看比赛,能在锦标赛上获得好成绩,就很可能被提拔进入国家田径队。

    每一个参赛的运动员,都希望自己能够好好表现,或是拿到好成绩,被省田径队推荐进入国家队,或是被某个国家队教练看中,也能被国家队破格提拔。

    这是一次展现个人的重要机会。

    省田径队中,去参赛的有十七名运动员,他们将会参加12个项目的竞赛,其中有几个重点培养的好苗子,一个是谢春风,谢春风参加过三次全国性质的田径锦标赛,在一百米、二百米以及四百米三个项目上,都有相当不错的成绩。

    这一次只要能正常发挥,谢春风就能顺利的进入国家队。

    胡楷、张永平和梁晓圆等运动员,也都很有潜力,走正常进入国家队的途径,他们还需要参加不少比赛,但这次有出色的发挥,也可能被国家队教练看重,近而直接进入国家队。

    省田径队这次参赛,谢春风可以说就是‘最低保障’,就算整个田径队成绩再差,能送一个谢春风进入国家田径队,也算是圆满完成任务了。

    其他运动员都只是正常去参赛,能否国家队教练员看重,就完全凭借他们个人的努力和发挥了。

    谢春风自然是重点照顾对象。

    为了让谢春风保持好状态,省田径队给他购买了末节的卧铺车厢,路程只有四个多小时,也让他多休息一下,李明还安排赵医生、沈洋和谢春风在一起,以便随时注意谢春风的身体情况。

    这种待遇真是太好了,顺带着沈洋也享受一下。

    前世今生,沈洋都没舍得坐卧铺车厢,昂贵的价格是原因之一,到后来票价下去,普通火车已经被淘汰,全国都被高铁垄断了。

    在现在的年代,四个多小时路程,坐个卧铺车厢还是很高端的。

    这个卧铺票买的有点亏。

    三个人一路都没休息,把行李扔在架子上后,赵医生和谢春风就开始跟沈洋学‘沈拳一式’。

    赵医生对于‘沈拳一式’嗤之以鼻,他可不相信这玩意能调整运动员的状态,也就是李指导发话了,他才跟着学几个动作,能有多认真就不说了。

    谢春风学的很卖力。

    在江城做恢复训练的时候,谢春风就意识到了沈洋的神奇,一些很普通的训练,结合在一起,就能让他的腿上快速恢复,最后的效果摆在那里,任谁都不得不相信。

    昨天看到胡楷在四百米项目上超越了自己,谢春风也满心不服气,他还指望这个‘沈拳一式’,能让他在田径比赛上发挥更出色。

    两人一个耐心教,一个用心学,速度就比较快了。

    等火车到了郑阳的时候,谢春风已经能做一套动作了,各个动作之间也非常连贯,虽然中途还略有些不熟练,但已经不是大问题了。

    “春风啊,一定要记住,在比赛开始前的半个小时,要做一遍动作,到比赛里,你就不会为自己的状态担心了。”沈洋叮嘱说。

    谢春风坚定的点点头,“放心吧,我记住了。”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运动科学研究所。

    罗瑞、琼恩以及其他几个同事,正在针对刊载在《中华医学杂志》上的“关于人体肌肉恢复与协调运动”文章,进行反复的变理论证。

    这是他们第三次进行针对性论证了。

    十天以前,罗瑞看到了沈洋发表在《中华医学杂志》上的论文,就想在其中找问题,可一直读到文章最后,他都没找到问题,反倒觉得文章的论点很新颖,从另一个方向阐述了人体肌肉恢复相关理论,之后他来到研究所,就开始和同事进行讨论,连续好几天,也没找到问题。

    最终,他们不得不做出肯定:“这篇论文从原理到结论都是正确的。”

    他们惊讶的地方也在这里。

    像是这样一篇有运动医学新颖发现的文章,完全有资格在世界一流的医学杂志上发表,为什么会选择一个国际知名度不高的《中华医学杂志》呢?

    他们也只能用‘对方是中国人’来解释。

    这篇文章给了他们很大的启发,原来人体肌肉还可以有这样的恢复方式,虽然想把理论应用于实践,暂时的科技水平还达不到要求,但科学要发展,理论也需要完善,过去几天,他们都在反复对此进行讨论。

    “如果肌肉的协调运动,能促进受损的肌肉加快恢复,那么制造一些电磁和人体肌肉的共振,是否就能加快恢复效果?”年轻的琼恩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让其他人眼前一亮。

    如果制造电磁和人体肌肉的共振,能够加快肌肉的恢复效果,那么这种理论就有可能应用于实践。

    接下来他们就开始对此进行讨论,还邀请了物理学老教授斯洛夫参与进来。

    可一个理论性问题,想要讨论出结果,可不是短时间能完成的,他们讨论来讨论去,一起研究了很长时间,查找了大量相关理论资料,最终还是没有得出结果。

    “我们的主要问题是被局限于一个观点上!”罗瑞提到了关键,“我们只知道这个结论,但能得出结论,就肯定会有很多相关拓展研究,那些我们全都不清楚,这样讨论下去,根本不会有结果!”

    “那我们去找这篇论文的作者?”

    “怎么找?”

    “或许能问问这家杂志社,他们肯定知道是谁投稿的,到时候我们邀请他,来参加下下周的全美运动医学会议。”

    “邀请一个中国人?你疯了吧?”

    “中国也有出色的运动医学专家,我们不应该排斥他们……”

第二十八章 那个助理教练员太可气了!

    省田径队抵达郑阳后,所有人进入酒店休息。

    锦标赛就要开始了,也没时间做训练,李明干脆让所有运动员休息一个晚上,等明天早上再集合,一起做简单的运动调整状态。

    第二天早上,吃过早餐之后,李明安排所有运动员,一起跑步去万人体育场,酒店距离体育场只有两公里,正好当做晨练热身。

    教练员们和队医也跟着跑。

    沈洋也不例外。

    要是以前,沈洋一定会缀在队伍最后面,他一个普通人和这群专门搞田径的跑在一起,肯定是没前途的,但经过《元力决》的修炼后,元力能够滋润身体,他的体质提升不少,跑步速度不快,耐力却比以前强的多,至少两公里不在话下。

    沈洋和谢春风一直跑在前面,等到了万人体育场正门时,一群运动员等在那里,过了好一阵子,才看到李明、梁超等教练员的身影。

    “小沈啊!你可以啊!居然跟上了。”李明朝沈洋竖起大拇指,“我是老了,赶不上年轻时候了。”

    沈洋嘿嘿一笑。

    万人体育场门前已经有不少人,大部分都是来看比赛的观众,田径队通过运动员专道进入体育场,举办方分配了一块场地给田径队做热身。

    在走进体育场之后,沈洋就接到了一个系统提示,“你有新的任务。”

    “新任务?”

    沈洋顿时打开了‘spt博士运动专家系统’,查看起自己的新任务……

    “任务:金牌的荣耀!”

    “在你所训练的运动员中,至少有一人拿到一枚金牌,以获得金牌的荣耀!”

    “任务奖励:神通《灵慧》。”

    看着新任务的介绍,沈洋顿时充满了期待。

    那可是新神通啊!

    神通‘天眼’的效果相当不错,能直接看出一个人的各种身体属性以及健康状况,他成了个人能力判断专家和最出色的健康诊断专家。

    那么神通‘灵慧’,又会有什么效果呢?

    在沈洋的期待中,所有队员都已经到齐,教练员们开始安排进行热身,热身就是简单的做做运动,活动一下四肢肌肉,让全身放松为比赛做准备了。

    沈洋则是走到一边,找了干净的地方坐下。

    他就是个场内观众。

    沈洋是以助理教练员的名义,和省田径队一起来参赛的,在各个田径队里,助理教练员和‘工作人员’等同,而他又不是真正的工作人员,根本就无事可做。

    过了十几分钟,旁边的场地也来了一支队伍。

    “那是郑阳的田径队!”

    李明说道。

    对方的一个教练员过来打招呼,是郑阳田径队的带队教练郑德工。

    郑德工和李明相熟,他笑嘻嘻的走过来,问道,“这批孩子怎么样?”

    “挺不错的。”

    “肯定没有我们队好,我们有个好苗子,叫赵长升,才刚17岁,训练时每次百米都能跑进11秒,这次肯定能拿第一!”郑德工笑着说。

    “他都参加什么项目?”李明问道。

    “一百,二百和四百,这孩子就是体力差点,否则我还想让他参加长跑试试。”

    郑德工说着有些得意。

    李明道,“我们也有个不错的运动员,谢春风,也是参加这三个项目,去年他参加过亚洲田径锦标赛,还拿了个第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