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苏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苏联- 第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除了军人以外,观看这场测试的,还有苏联外交人民委员兼政治局委员莫洛托夫、列宁格勒州委第一书记日丹诺夫(Андрей_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_Жданов)、第二书记库兹涅佐夫(Алексей_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_Кузнецов),当然少不得我们的主角,苏联第一副建设人民委员,拥有苏联红军二级集团军政委(上将)的曼图洛夫。

    就在前面与KV坦克的机动性对比测试里,机动灵活的T…34给在场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KV坦克却显得很笨拙,样式陈旧。而接下来的一环,就是火力测试。

    “第一个目标,”参与T…34坦克设计的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莫罗佐夫(Александр_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_Морозов)指着100米外的一块钢板,对伏罗希洛夫和铁木辛哥说道:“是那块厚80毫米的,产自新西伯利亚的优质钢板,和原型车的射击地点有100米的距离,与炮弹的射击方向之间的角度为90度。”

    伏罗希洛夫望了铁木辛哥一眼,然后对莫罗佐夫说:“您有信心能打穿它吗?”

    “我有百分百的信心!”

    “很好,那就试试吧。”

    过了一会儿,“轰!”的一声响起了,76毫米口径的主炮冒出了一枚白烟,而炮弹早就往目标的方向射了出去。

    几个身穿红军制服的士兵出现在100米外的那块80毫米钢板的附近,他们清楚地看到,原本完整的钢板上,居然出现了一个直径6到8厘米的孔。

    其中一人举起了一面旗帜,示意测试成功。围观的干部们、将领们得知后,都用他们的掌声,表达了对这款坦克的信心。

    随后,T…34坦克的BR…350B装甲弹分别击穿了一面距离300米、一面距离500米的钢板,厚度都是80毫米,证明最新的T…34坦克能在300到500米的距离击穿德国四号坦克的正面装甲。

    但在一般的坦克战里,双方坦克距离1。5公里的时候就会交上火来,有些时候,两车相隔距离1公里就能分出胜负。这100米、300米、500米距离的炮击测试结果其实并不能代表什么。

    “下一个目标,距离1000米,也是80毫米的直立钢板。”莫罗佐夫既紧张又兴奋地说道。

    “你有信心吗?”这次,问这道问题的,是伏罗希洛夫身旁的铁木辛哥。

    “有点吧,”莫罗佐夫并没有十足的信心,“如果是70毫米,应该没有问题。但从1千米的距离射击80毫米的钢板就有点难度。”

    果然,正如莫罗佐夫所言,T…34坦克确实无法在1000米的距离外击穿80毫米的装甲。BR…350B炮弹只是在钢板上炸出了一个小坑,但并没有穿到后面去。

    换上70毫米的钢板,放在1000米的射击距离外,T…34再进行了另外一次的射击。这次终于穿过了,在场的人们都拍起了热烈的掌声。

    在当时,能在1000米的距离击穿70毫米的装甲的坦克炮,已经算是世界上其中一种最为先进的坦克主炮了。德国四号坦克的Kwk…37主炮只能在1000米的距离击穿50毫米的装甲,而英国的MKIII坦克只能穿二十多毫米。

    测试结束后,莫罗佐夫,还有他的师父柯什金都对自己的作品感到十分满意,铁木辛哥、伏罗希洛夫等将领,还有日丹诺夫、库兹涅佐夫等外行人都对这款坦克的性能感到十分的满意。

    但在一片满意声充斥着整个试验场的同时,在场的曼图洛夫和莫洛托夫居然同时皱起了眉头来。

    “曼图洛夫同志,”莫洛托夫走到曼图洛夫的身旁,问道:“您觉得这款坦克怎么样?”

    “总起来说还是不错的。”曼图洛夫也从莫洛托夫的表情里,看出了对方的疑虑,“刚才的测试显示,T…34坦克无法在1000米外击穿德国四号坦克的装甲。”

    “是啊,”莫洛托夫说出了他的想法,“虽然德国佬的坦克炮未必能在1000米的距离外,对我们的坦克造成威胁。但如果我们能在1000米的距离外,击毁德军的坦克,那不是更好吗?看来这款坦克还是有更多改善空间的。”

    “无论如何,这款坦克在机动性、灵活性还有可靠性方面都优于KV坦克,前面的对比测试你们都看到的。而且生产的成本较为低廉,但火力上,两者的差别不大,应该尽快地投入生产,然后大量地装备部队。”曼图洛夫向时任苏联总理的莫洛托夫强调了这款坦克的优秀特点,希望能够通过令它提前投产。

    “的确,刚才的测试证明T…34的设计是很成功的,也是无可取代的。应该尽快投入生产,然后大量地装备我军,这样能够大大地提升我军的实力。”

    T…34坦克的总设计师柯什金走了过来,对两位人民委员说:“同志,我也希望这款坦克能够尽快的投产,但我们遇到了一些阻力。”

    “什么阻力?”莫洛托夫扶了下眼镜,说:“这么好的坦克,有谁会阻止它投产?”

    科什金往T…34坦克的方向望了一眼,看见伏罗希洛夫亲身爬进了坦克里边,这才放心和两位穿西装的人说话。“有人认为,T…50和KV坦克能履行所有坦克使命,认为T…34的投产是没有必要的。”

    曼图洛夫当然知道科什金指的人是谁,那就是伏罗希洛夫的另外一名女婿,同是坦克设计师的科京。

    科京虽然很有才能,设计出不少很棒的作品,包括T…26、T…28和KV这三款坦克,但他的心胸并不广阔。

    他用尽一切的方法,通过自己的关系和影响力,阻止T…34坦克的投产。在历史上,这款1939年底就获得批准的坦克,要拖到1940年4月才能正式投产。

    不过,曼图洛夫早就向伏罗希洛夫强调了这款坦克的重要性。在他的影响下,这次T…34与KV坦克的对比测试也比历史上的提前了两个多月,估计很快就能投产。

 140 三人炮塔

    “科什金同志,在我看来,T…34是无可取代的。它有KV坦克所欠缺的灵活机动性,也有T…50轻型坦克所欠缺的火力和防护力,无论是KV重型坦克,还是T…50轻型坦克,都无法取代您的作品。”曼图洛夫如实地,向科什金说出了他的想法。在旁的莫洛托夫也点头认同。

    “这位同志说得很对啊。”科什金自信地说道:“我们正是考虑到了国家的需要,研发了这一款成本较低,但性能、火力和防御力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中型坦克。”

    曼图洛夫谦卑一笑,说:“科什金同志,您是我见过最出色的工程师,今天很高兴能和您交谈。”

    “不敢当啊,我只是运用自己的知识,为国家贡献而已。再说了,这款坦克并不是我一个人的作品,而是我们整个哈尔科夫520设计局的研究成果,研究的成果应该归功于所有有份参与工作的同志们。

    对了,说了这么久,都不知道怎样称呼您,实在有点不好意思。”

    “科什金同志,”曼图洛夫礼貌地伸出了右手,自我介绍道:“您叫我弗拉基米尔就行了。”

    “您好,那您叫我米哈伊尔就行了。”米哈伊尔·伊里奇·科什金握住曼图洛夫的手,语气友善地问道:“请问您是哪个单位的?”

    “我是建设人民委员部的,金斯伯格同志派我来看看T…34坦克测试的情况,之后我们会制定投产方案,在哈尔科夫以外的地方建立新的T…34生产线,以增加坦克的产量。

    我想您也知道,国防人民委员部不久前根据斯大林同志的批示,研究了德国坦克军和摩托化军在西线的作战行动经验,又重新研究了不久前通过的关于坦克(机械化)军的方案。

    未来,国防部有可能会组建数量庞大的机械化部队,需要数量众多的坦克。但我国现在只有哈尔科夫和列宁格勒两个坦克生产中心,无法大量而且有效地生产足够数量的坦克,所以要在哈尔科夫和列宁格勒以外的地方设立更多的坦克生产线才行。”

    曼图洛夫说了一大堆东西,但由始到终都没有说出自己在建设人民委员部里面的职位,更没有说出自己所有的工作范围,显然是为了避免“暴露身份”。

    “是啊,坦克的重要性日益增强,而且数量需求也越来越多。无可否认的是,坦克这种武器从1910年代发展至今,角色已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坦克只不过是用来支援步兵作战的武器,但到了现在,德国人已经将其变成了主攻力量。

    他们之所以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在波兰境内迅速推进,靠的就是强大的装甲力量。而我们,也需要发展出一个强大的装甲部队,才能跟得上他们的步伐。”

    莫洛托夫在过程中并没有说话,只是在一味地点头。但点头只是表面的,这个政坛老司机的内心里究竟在想什么,葫芦里卖什么药,曼图洛夫并没能猜得透。但总体来看,莫洛托夫还是颇为认同曼图洛夫和科什金的观点。

    “弗拉基米尔,你说得很对啊。对了,弗拉基米尔,难道你就是第一副建设人民委员,二级集团军政委,社会主劳动英雄,苏联英雄——弗拉基米尔·费多罗维奇·曼图洛夫?”科什金还是认出了曼图洛夫的身份。

    “是的,米沙。”这个时候,曼图洛夫也想到了自己被认出来的原因。他当时所穿的,并不是平时穿惯的西装领带,而是穿着一身二级集团军政委常服。

    在建设部里面工作,但同时又有二级集团军政委军衔的人,全苏联就只有一个——那就是曼图洛夫。二十多岁就获得这个军衔的人,也只有一个,那就是曼图洛夫。

    科什金拍了拍曼图洛夫的肩头,客套地说道:“曼图洛夫同志,沃罗佳,很高兴能够认识您。”

    “米沙,我也很高兴能够和你交谈,你是我见过最优秀的工程师,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学习。”

    “你有更多的地方值得我学习啊。”科什金也相当客气地说道。

    “对了,米沙,”套完近乎之后,曼图洛夫展开了最想说的话题,“这款坦克的设计无疑是优秀的,但我发现有些地方还可以改善。”

    “尽管说,我会认真研究。”科什金对于自己的作品可是相当的认真,追求精益求精。

    “主炮的口径可以增加到85毫米,装甲可以厚一点,车体正面的,可以增加到65毫米,炮塔正面可以增加到90毫米。”曼图洛夫说出了他的建议,其实就是1943年T34改进版,T…34…85的参数。

    “装甲增厚一点没什么问题,但主炮的话,我们现在没有85毫米的坦克炮,恐怕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研究。

    另外,装甲方面,T…34坦克现在的装甲厚度其实已经足以抵挡绝大多数坦克炮的射击,并没有加厚的必要。”

    “米沙,85毫米的炮我们并不是没有,”曼图洛夫说出了他作为穿越者的思想,“去年,加里宁炮厂的设计师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洛金诺夫设计了一款85毫米口径的防空炮。这款防空炮,炮口时速达到每秒792米。

    如果改成坦克炮,或是反坦克炮的话,相信会是一款新的坦克杀手,1000米外的穿甲能力,估计可以达到100毫米以上,可以击穿4号坦克的80毫米正面装甲。

    而刚才,你也看到的,T…34坦克现有的F…34坦克炮并不足以在1000米的距离击穿80毫米的钢板,如果换上这款炮的话,火力和威力也能增加不少。

    另外,T…34采用双人炮塔,车长除了对外搜索敌人和指挥之外还要负责上炮弹的工作,负担太重,整车的作战效率也不会太高,而且指挥和射击效率也会失调,难以充分地发挥火炮应有的威力。

    如果能把炮塔重新设计成三人炮塔(车长、炮手和装填手),增加一个装填手的位置,相信作战的效率会大大的提升。

    至于装甲方面,炮塔装甲增加到90毫米的设计的确是夸张了点,这个暂时可以不用考虑。

    最后,如果可以的话,尽量减少坦克的生产步骤,还有生产的成本。如果可以的话,把生产部件简化到750件以下,把生产成本控制在20万卢布的范围之内,这样更加适合大量生产。”

    科什金点了点头,在认同对方意见的同时,也在赞叹着曼图洛夫的“军事智慧”。

    这个年轻人,不但提出了T…34坦克设计有待改善的地方,还提出了炮塔、主炮的具体的改善方案。万一科什金真的按照曼图洛夫的建议,改进T…34的设计,大名鼎鼎的T…34…85就会提前面世,当然,是装甲较薄的版本。

    到时,在T…34…85的面前,德国的四号坦克根本毫无招架之力,无论是火力、防御力,还是机动力,都会被苏联的T…34…85远远抛离,直到出现虎式坦克为止。

    ?

 141 库利克的执着

    “格里沙,”伏罗希洛夫站在T…34原型车旁边,叫了副国防人民委员格里高利·伊万诺维奇·库利克的小名,问道:“你觉得这款坦克怎么样?”

    库利克是分管军械的副国防人民委员,领导军械部、防化部和炮兵学院。基本上,红军使用什么武器,哪些武器可以投产之类的问题,都要经他的手,由他来决定。

    不过,库利克虽然掌管军械部,但他并不是一个对军械有正确认识的人,也不乐于接受新式的武器。

    “比KV好多了。”库利克直言不讳地,批评了KV…1这款以伏罗希洛夫来命名的坦克,“KV性能差,火力和防御力也没能好得到那里去,生产成本又贵,一点也不划算。

    T…34就不同了,虽然防御力不及KV重型坦克,采用同一款主炮,火力相等。但它性能好,而且没KV那么贵,可以考虑生产。”

    伏罗希洛夫也有类似的感受,“我也这么觉得,T…34的确是一款优秀的中型坦克。无论是火力、防御力还是机动力,都优于约瑟夫·雅科夫列维奇(科京)设计的T…28,也超过了德国的四号坦克,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中型坦克。

    应该尽快投产,大量地装备部队,提升我军的装甲作战实力。”

    伏罗希洛夫并没有说错,T…34的确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坦克,直到德国的虎式坦克出现为止。

    库利克虽然也觉得,T…34比任何一款坦克都要好,但这并不代表他支持新型坦克的大量投产。“克里姆,我认为,这款坦克不能大量投产,更不能大量地装备部队。”

    “为什么?”伏罗希洛夫的表情有点疑惑,但他早就知道了对方的想法。“现在时代不同了,德国人都已经大规模地,组建了装甲部队,并在波兰取得了很好的战果。这点我们大家都有目共睹。”

    “克里姆,我并不反对生产这款坦克,但大量装备只会浪费资源,浪费金钱!T…34坦克的造价虽然比KV便宜,但每辆也要26万卢布!

    这些钱,不如用来组建更多的骑兵部队。这样,我军的作战能力才会得到更好的提升。”库利克到了这个时候,依然固执己见,坚持认为骑兵的重要性比装甲部队还要重要。可以说是无药可救。

    “但格里沙,”伏罗希洛夫规劝道:“你觉得骑兵可以对付德国的坦克集群吗?”

    “所以我不反对T…34坦克的投产。”库利克说道:“坦克可以用来支援其他兵种,用于打击敌方的坦克。但坦克太贵,不能生产太多,不能作为主要的力量。主力还是要以步兵和骑兵为主。”

    新上任的红军总司令铁木辛哥也加入了讨论:“库利克同志,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