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的贴身特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女神的贴身特工- 第3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不行,”托尼很老实地摇头,“我就是放假的时候去看看就好,在那儿——还不知道有没有认识的人在了,他们总是四处飘泊,很少愿意在那儿常住。”

    “为什么不在那里呆着就好?”邵乐到现在还是无法理解这种生活方式,因为吉普赛人虽然在欧洲到处流浪,可生活条件并没有任何改善,世界上的很多媒体都曾经对这个民族做过跟踪报道和采访,但是好像他们的生活方式就是这样四处飘泊,居无定所,一方面他们渴望改变这样的

    生活,一方面又不愿意做出改变,结果就连联合国的慈善组织想对这个民族给予帮助,也往往由于他们自身不配合而很难开展,再加上各国长久以来对他们采取的歧视政策,境况正在日趋恶化。

    “很多老一辈的人认为流浪是我们的传统,应该遵守,”托尼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时间长了,也开始对中国人安居重迁的习惯比较接受,“年轻人是因为不甘于现状才离开那里,而且那个地方也不是我们永久的住所,随时可能因为政府政策的改变而再次失去家园,克罗地亚不欢迎我们,波斯尼亚也不欢迎我们,说不定什么时候,他们就会宣布我们的居住为非法,把我们赶出家园,然后我们就只好再次流浪。”

    西方国家对于欧洲处境最为艰难的吉普赛人一直缺乏援助,他们愿意每年往非洲扔上亿的美金和欧元,却对近在咫尺急需帮助的人视而不见,除了上百年来造成的种族歧视,你实在找不了别的更好的解释。

    邵乐也不敢冒然答应接纳他们,他不是移民官,事实上往中国移民可比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困难的多,就算可以,那也是极特殊的时候,只针对一些普通人——

    邵乐在心里暗暗否定了这个可能性。

    这种事儿可不能随便答应,邵乐不是救世主,他也没有办法安排这些完全没有一技之长又有很多不愿意学的人。

    这架由四海公司包下的波音747飞机不是直接飞到部队集结地去,而是在克罗地亚的萨格勒布机场降落,然后邵乐和他的人要先去临时集结地点,先向维和部队的长官报道,确认任务和驻地,然后领取装备,熟悉那些陌生的武器还需要一段时间。

    这就是为什么维和部队坚持要用来自中国的四海公司的关键原因,芬妮已经把好处分完了,由不得他们不答应,还有更重要的就是,这次的行动可以说完全没有油水可言,耽误的时间又长,手续又繁琐,再加上那个烦人的英国长官屡次提出一些根本无法完成的要求,更加让一些小公司望而却步。

    有这个时间哪怕只随便接两个任务都比领这个活儿来得愉快。

    可现实就是这样,全欧洲的人都讨厌英国人,而英国人讨厌全世界的人。

    英国政府又偏偏喜欢刷存在感,利用自身在欧盟内广泛深远的影响力,屡次在一些政治、经济、军事活动中充当主角,把事情搞的一团糟以后,再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盟友,下次再继续这样做。

    初次见面肯定不会很愉快。

    邵乐开始排空脑子里的杂事,尝试为自己做心理建设。

    做为一个一向强势的人,邵乐深知自己骨子里的倔强和不妥协,可现在周围有五十多个人,不能因为一次与上司的不快,就这样打包回家,也不能让那个英国上司因为给他穿小鞋就闹到维和部队总部去,那个该死的英国佬也许有这个闲功夫,他邵乐可不能随便奉陪,欧洲的条条框框让他们自己都烦的要死,要是邵乐这次跟长官较真儿的化,下次就别想再接到更多的活儿了,因为全世界都会传遍邵乐跟一个傻笔上司对着干的消息。

    虽然那个上司没准儿真的是个十足的傻笔,可是邵乐跟傻笔计较,他的智商何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喜欢用雇佣兵,是因为他们可以省掉很多麻烦,而不是找更多的麻烦。

    “呼~~~”

    邵乐吐出一口长气,眼睛微闭。

    飞机在跑道上滑行了一段以后,一股脱离地心引力的感觉提示邵乐,旅程开始了。

    希望海关的人不会介意我的玩具吧?邵乐心里暗暗祈祷。

    只要不是常规武器,应该不会有人在意那些弹力球吧?

    从外表看,那真的就是一些玩具而已。当然,要是剖开的时候他们就会发觉,做为玩具,这些小东西的质量有点儿过于好了,呵呵……

    9月2日20时1分53秒

    旅程是漫长的,再次踏在坚实的土地时,对于所有人都是一个解脱。

    邵乐却没有其他人的轻松,因为对于他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两辆奔驰大巴车停在停机坪上。

    不只邵乐一支队伍来,另外一架飞机也刚刚降落,正在跑道上滑行着驶往另外一个停机坪。

    “来自中国的张平少校是吗?”一个戴着蓝色贝雷帽的白人青年跑步上前,跟邵乐敬了个礼用英语问道,有点儿浓重的法语腔让他的英语有点儿难懂。

    邵乐回礼,“你好,我就是。”

    在此之前已经把相关人员的花名册报给维和部队总部,所以邵乐对于这个上尉联络官能认出他并不意外。

    还是那个出没于各国的化名,邵乐开始考虑是不是要启用另外一些化名,这样老用一个名字有点儿主明显了。

    “联络官凯文·塞拉芬,”他自我介绍着,“您的队伍可以先由我们带到驻地,现在您要跟来自德国的副团长安德烈亚斯·布雷默去向维和部队波黑地区最高长官迈克尔道森报道。”

    “好的,”邵乐点头,同时看到另外一个停机坪正有一个高大的人穿着已经换好的蓝盔部队装束,向着邵乐这边跑来。

    “你好,长官!”邵乐向他敬礼,不卑不亢。

    他必须这样,因为这位看起来大半生都耗在军旅中的中年人是位中校,邵乐的军衔只是少校,虽然这个军衔也只不过是随便弄的,可是规矩就是规矩,军队里重视官阶,低一阶,就要保持应有的礼节。

    “你好,少校,”这个德国人有一对好看的蓝眼睛,可是满是严峻和一丝不苟,而且跟大多数德国人一样,面对陌生人,他不是很多话。

    “道森团长在哪儿?”德国人随口问道。

    没想到联络官凯文有点儿尴尬地回答,“在——克林卡街上的餐馆吃晚饭。”

    邵乐在心里暗骂了一句。

    他也就罢了,把跟自己只差一级的异国同僚的第一次会面放在这种场合,是在显示他高人一等的身份吗?自大的英国傻笔!

    但是德国人布雷默好像对此早有预料,面不改色地坐进来接他的轿车。

    邵乐也只好压下胸中的不满,跟着坐了进去。

    本書源自看書蛧

 第541章 鞋小但不挤脚

    第541章鞋小但不挤脚

    下级跟上级坐在一辆车里是有些尴尬的,再加上是两个异国陌生人,布雷默又是一个正宗的亚利安人,除了那略酷的俊郎深邃的五官,再有就是特有的沉闷,与欣克尔的不同之处在于,他拒绝跟陌生人交朋友,尤其还是下级。

    所以近三十分钟的时间,邵乐只能把眼睛放到车窗外。

    去过浪漫的法国南部,还有德国汉堡那样的大城市,克罗地亚的街景最多算一般,除非你走近他们的生活,体会不一样的文化和传统,要不然,那些石头建筑真的没什么好看的。

    那个餐馆还真的很小,不过欧洲的餐馆大的也确实不多,而且如果想去吃真正道地的当地美食,大餐厅一定是即贵又难吃,反倒是这种小地方,总会给外来人带去惊喜,当然啦,偶尔也会有惊吓,这才是旅行嘛。

    火鸡配lci,奶酪咸糕,配当地产的葡萄酒,邵乐盯着桌上的美食,看着那个英国杂种在那儿大吃大嚼,一边诅咒他会被噎着。

    迈克尔道森是一个正宗的英国绅士,肤色比其他欧洲人要白,五官立体感十足,看得出来他把自己保养的很好,邵乐看过芬妮给他的档案,这个四十出头的老家伙甚至出身贵族,虽然贵族在欧洲不值什么钱,可是在英国的军队里,贵族总是很吃香,在二战时期,英国军官的升迁这是一个重要标准,不然你一辈子撑死也就是个上尉,升少校倒也不是不可能——没人愿意去送死的职位空出来的时候,平民就有机会了。

    “请坐,两位。”迈克尔道森用白餐巾擦了擦嘴角,示意他俩坐下。

    餐馆被封锁,两名腰间配着手枪的宪兵在门口站岗。

    邵乐自问也见过不少的大场面,这么摆谱儿的还是头一次见,他觉得自己的火儿一下就顶到脑门儿上。

    “做为这里的最高长官,我是不同意你的公司担任如此重要的职务的,”他的第二句话更让邵乐无法忍受。

    “可是生意就是生意不是吗?”邵乐小小地顶了他一句,他不能不做出适当的反击,同时也是在提醒他,老子跟欧盟签的合同,你不同意我也得在这儿,回不回去你说了不算。

    “所以我也只是小小地表示了一下我的不满,”道森好像也不太喜欢邵乐说话的口吻,“另外在这里我毕竟是最高长官,所以你至少要像个下级一样,给我应有的尊敬。”

    “当然,”邵乐适时的示弱道,“长官就是长官。”

    “那就好,”迈克尔得到了他想要的回应,“我希望你能明白,这里是欧洲的军队,我们很讲秩序,大家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所以要是你的人做了什么出格的事超出我的容忍范围,尽管你有合同在手,我还是会让你出局,这一点我希望你可以了解。”

    “这是您的权利,长官,”邵乐看了一眼离自己不远的红酒瓶子,他真想现在拿起来朝他的头k下去。

    “那我们至少还可以勉强相处下去,”这个英国长官确实像芬妮所说的,很难侍候,甚至可以说刻薄,“你可以继续做你的工作,可是不要给我惹麻烦,我不喜欢麻烦。”

    “我也不喜欢——麻烦,”邵乐看着他的眼睛,不甘示弱地回击道。

    两人互不相让地对视着。

    不过英国佬很快退缩了,面对邵乐刀子一样锋利的眼神,他这种一直在坐办公室的文职上校是永远也无法匹敌的。

    接下来又是跟布雷默的寒喧,这时候就客气得多了,不过德国和英国一向合不来,再加上布雷默谨言慎行的样子,格外不讨喜,所以与他俩的谈话可以说也让这个英国佬倍感煎熬。

    也是在这个时候,邵乐才知道,原来这个德国副团长是负责后勤军需的,严格说来,算是邵乐的顶头上司。

    出了餐馆以后,邵乐不加顾忌地长长呼了一口气,碰巧他也明显感觉到旁边的德国人也长舒一口气,虽然不是很明显,可是都能感觉到对方的如释重负。

    两人相视一笑,大有惺惺相惜之感。

    “希望我们可以相处的愉快,长官,”邵乐友好地向他伸出手。

    布雷默也大方地跟他握手,“会的,我们做好各自的工作,会相处的很愉快。”

    跟这样的职业军人相处就简单的多了,他不谈政治,也许对你有些不了解的刻板印象,可是工作就是工作,他不会有意找碴儿。

    因为有了共度难关的经历,两个人虽然话不多,可是总算可以聊上几句。

    在欧洲至少你有这样一个感觉,就是老板也是人,尤其在德国,用身高来形容的化,那就是你的上司和领导只比你高那么一点点,而在亚洲国家,老板比员工高到天上去,就是类似这样的一个区别。

    那个英国佬算是例外吧。

    布雷默才来到位于市区西南方向二十公里外的营地时,营地靶场里已经有震天的枪声传来。

    步枪采用的是法国的法玛斯系列,据说光是这样的决定就让那个英国长官唠叨了很久,真搞不明白他到底在纠结些什么,本来也没指望他能发挥多大的作用,维和行动绝大部分其实不是由军队来决定,带来和平与安宁的也不是这些当兵的。

    政治家们主导一切,在维和期间,维和部队的作用更多的是威慑,而不是真的要去打败谁。

    至于使用统一枪械的原因还有一条是没有拿到明面上来的,那就是参加这次维和行动的,除了部分军官以外,其实大部分全是雇佣兵,这也是邵乐到了这个地方才刚刚发现,像跟他一起报道的德国人布雷默,他根本就是一个人来的,除了他以外,其他同飞机来的人全是保安公司的人,为了面子上好看,只好给他们统一枪械装备,防止被敏感的新闻媒体抓到,惹来非议。

    关于此次维和,邵乐也是看新闻才知道,正饱受争议,直到现在,他们人都在克罗地亚准备出发了,那些大佬们还在争来争去。

    再想想这么多的保安公司人员,维和部队的仓促和不负责任就可想而知了。

    接下来的时间,除了熟悉枪械以外,更多的是磨合的过程。

    克罗地亚政府军的一个连在晚些时候才开到后勤部门的营地,来之前应该有长官已经教训过他们,不要随便惹那些看起来不像欧洲人的家伙。

    邵乐虽然答应的很漂亮,不惹事,可是那个英国佬大概也很清楚,来这里的没一个省油灯,只要没有抓到明显的把柄,他拿邵乐的人一点儿办法也没有,而邵乐看起来就是精于此道的,而他又不能一直盯着邵乐,他是个长官,手下超过上千人在等着他操心,除非他缺心眼儿才会一直找邵乐的碴儿。

    所以在邵乐熟悉装备的期间,他们基本就处于放羊状态,不过邵乐和他的手下们都不打算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使用外国装备是难得的机会,今后再碰到不知道要什么时候,跟外国军队联合演习也很难得,这样的经验足可以回国去办专业讲座的,再加上未来是要上战场的,手里的家伙和身边的人,总要熟悉一些才能增加活命的机会。

    本書首发于看書罓

 第542章 小插曲

    第542章小插曲

    克罗地亚位于欧洲东南部的共和国,处于地中海及巴尔干半岛潘诺尼亚平原的交界处。西南部和南部为亚得里亚海海岸,岛屿众多,海岸线曲折;中南部为高原和山地,东北部为平原。

    后勤部门的物资堆放场离海边很近,邵乐和他的队伍驻扎地,朝西南边走上十几分钟就可以看到海了。

    抛开那些枪炮不提,这里算是个极佳的海滨渡假胜地。

    都不是笨人,也不是菜鸟,经历了最初的生疏以后,邵乐的队伍很快就进入了状态,并开始担任一些押运任务。

    与此同时,其他各国的军队也开始集结在后勤部队的附近,形成一个很大的军营。

    在这一带克罗地亚政府军投入了大量的兵力进行维护,并且对于当地人与军队的相处问题也进行了大量的宣传。

    不过内部的摩擦还是不可避免。

    王守义刚刚从厕所出来,就跟一个正在排队等待的英国兵撞了个正着。

    之所以认出是个英国兵,是因为他的胸前有国籍识别码。

    英国兵骂了句脏话,不过大概他也急的很,没有再发生别的什么冲突就冲进厕所。

    王守义也耸耸肩,继续走自己的路。

    后勤部门没有英国人,这个兵十有八九是来领给养的。

    有一部分物资是后勤部门的辎重兵开着卡车运送到各个部队,也有一些生活物资是由各支部队自己来领取。

    德国人、英国人、法国外籍兵团、希腊人,还有意大利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