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虎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虎贲- 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糟蹋了,来人,给我拖出去杖毙了!”

    来到门口的王承恩吓得脸色苍白,皇上发怒的时候,是最难接近的,伴君如伴虎啊,但是现在袁啸已经来了,又不能不去通报。

    王承恩只得硬着头皮走了进来,奏道:“皇上,高阳袁啸将军请求见驾……”

    盛怒中的崇祯闻言,稍稍冷静了一点,袁啸来了,这脾气也只能错错再发了,该死的狗奴才啊,这可是皇兄送给自己的心爱礼物啊,就这样给毁了!

    “传袁啸觐见!”

    袁啸从外面赶忙走了进来,向着崇祯行礼已毕,崇祯说道:“好了,袁啸,你是国家功臣,在朕面前不必过于拘泥,来人,赐座!”

    袁啸低声道:“皇上,臣出来皇宫不知礼数,还请皇上恕罪,不知道您因为何故发怒,怒致伤肝,对于龙体可是不好的……”

    崇祯帝本来看袁啸进来,方才勉强将火气给压制了下去,没有想到袁啸竟然上来就询问这件事情,心头怒火登时又上来了。

    崇祯帝怒哼道:“还不是这几个拙手笨脚的奴才,大清晨的收拾东西,竟然失手将先皇遗留给我的礼物打碎,这可是先皇留下给我的为数不多的纪念,竟然被他们给损坏了!”

    袁啸心头一跳,擦,这可是皇权社会,皇帝至高无上,先皇,那就是说天启皇帝了,也就是崇祯皇帝的哥哥,他还能留给皇上什么好东西?就凭那个小木匠?

    袁啸问道:“皇上,不知先皇留给皇上的是何宝物?让皇上如此痛惜?”

    崇祯帝指着地上的物事说道:“就是这个,当初先皇在世时,说这个物事,叫做孔明锁,先皇虽然沉迷于木工,朝政荒废,但是在这木艺上,还是很值得称道的,这个孔明锁就是他费尽心机研究出来的,九柱孔明锁,当初它曾断言,大明朝能够解开此锁者,不过五指之数,当得上巧夺天工四字,其中蕴含的智慧,不容小觑,就是这样一个宝贝,被他们这群狗奴才给弄坏了!”

    袁啸这才看到地上竟然掉着几个木柱,可不是吗,孔明锁!又叫鲁班锁,这个东西看上去不起眼,却是凝结了中国古代匠人的智慧结晶。

    袁啸问道:“皇上,恕臣直言,这个孔明锁摔开了,将他组合起来不久成了吗?木柱未损,完全可以完好如初,仅仅以为这个就将几个公公给杖毙了,有损皇上宽厚之名啊……”

    崇祯恨声道:“袁啸,你说的倒是轻巧,这可是孔明锁,先皇说过,整个大明朝能够玩得转的也不过五个人!先皇已逝,谁还能够将其给组合起来?当年内阁大学士徐光启与西洋利玛窦两个人才华横溢,压盖当世,合两人之力都解不开这孔明锁,你说这大明朝还有人能够解的开吗?”

    额……

    袁啸的脑袋一晕,孔明锁嘛,说简单真的不简单,但是说难,这玩意也难不倒哪里,他们特种兵训练之余,用来放松的娱乐,就是这些东西了,开发智力,增强记忆,而且后世的电脑上有的是破解跟组装的图片,对于他来说这个东西就是小孩过家家的难度!

    但是,袁啸却是忽略了,传统的中国却是有敝帚自珍的传统,绝艺秘不示人,孔明锁作为一项顶级工艺,能够掌握的了得人太少,太少了,更何况这不是六柱孔明锁,而是九柱孔明锁,更是增加了难度,难怪徐光启跟利玛窦两个才学满腹的人都解不开!

    袁啸躬身道:“皇上,皇上请息雷霆之怒,微臣年幼追随先师游离四方,曾经跟先师学过此法,应该可以将其恢复如初……”

    崇祯眉头一扬,皇兄二十多年的生命之中,起码一半以上的时间都是在研究这些东西,一直荒废了朝政,这才研究出了孔明锁,这个袁啸也不过是二十多岁,他竟然能够解的开,装的上?

    崇祯疑问道:“袁啸,你能行?”

    袁啸笑笑,将地上的几根木柱捡了起来,放在了一旁的书案上,略略做了记号,还是了安装,这个年代的孔明锁,肯定不能与后世的相比,后世为了更好安装,好多孔明锁都做了编号,这个可是没有。

    袁啸也只能凭借着超人一筹的记忆力,开始了安装。

    崇祯看着袁啸不停地进行着组合,两只手利索不必,飞快的动着,心头开始惊异起来,这个小子到底会多少本事,打仗厉害,火器厉害,文采出众,难道组装孔明锁也在行?

    正在崇祯有些愣神的时候,袁啸突然停止了动作,躬身道:“皇上,已经完成了,您看看,是不是这个样子……”

    崇祯心头一震,看了过去,果然,丝毫不差!

    崇祯帝心头涌起了一震巨浪,当初徐光启与利玛窦两个人可是整整研究了一天一夜!都没有搞明白!这个小子竟然连一炷香的时间都没用!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怪胎!

    崇祯拿起孔明锁,心头再次想起了天启皇帝将这个孔明锁给他的时候那股骄傲的表情,虽然我不是好皇帝,但是,我是一个好木匠,在木工之上,没有什么人能够超越我!

    皇兄宾天十余年后,终于又有人组装上了孔明锁!

    “好了,你们几个人命大,遇到了袁啸将军,看在袁啸将军给你们求情的份儿上,就饶了你们,还不滚出去!”

    崇祯喝道。

    几个小太监连滚带爬的跑了出去。

    崇祯帝看看袁啸,赞赏道:“好,好啊,袁啸,不愧是让建斗都佩服的五体投地的雄杰,果然不同凡响!”

 第九十二章 为天启翻案

    崇祯恋爱的抚摸着手中的孔明锁,他与天启帝兄弟情深,却是无可比拟的,如同自己孩子一般看着手中的孔明锁,心头满是温柔。

    袁啸心头一动,说道:“皇上,先皇痴迷于木工、机关之学,虽然使得朝政废弛,闹出了阉党大患,然则,先皇又何尝不是为大明规划了另外一条光明大道?”

    崇祯一愣,迟疑道:“袁啸,你什么意思,实在是变相的指责先皇?”

    这些年来朝臣们可是没少指责先皇,崇祯虽然有些回护,然则毕竟是理屈词穷,怎么回护,仅仅几年时间,阉党就将朝野精英弄倒了一大片,使得国家元气大伤,到现在崇祯都总是感觉朝中无人可用,为何?还不是那些正直、有能力的臣子们被祸害殆尽了吗?

    袁啸一笑,答道:“皇上,您可看过了臣与孙阁老献上的燧发火枪?”

    崇祯莫名其妙,点点头,答道:“当然看过了,还亲自验看了士兵的射击,威力巨大,而且发射速度快,当得起国之利器四个字!”

    袁啸接着问道:“皇上,您可是听说了臣有一杆比燧发火枪更为强大的利器?”

    崇祯皱皱眉头,答道:“嗯,是有人跟我提起过,听说那杆枪可以在四百步外,取人性命,如同探囊取物一般!”

    袁啸点点头,答道:“不错,皇上,正是凭借着这个神器,臣在得以在高阳城头,一枪击杀五百步之外的满洲贝勒岳托,灭敌首脑,引得清军崩溃,大获全胜。但是,皇上,这杆神枪的威力,绝对不是四百步,五百步,您知道它能够在多少步外,取敌性命吗?”

    崇祯眉头一扬,四五百步,都不是最远的杀伤距离!难道还能更远?

    “那最远是多少?六百步?七百步?”

    袁啸傲然道:“步,皇上,最远的杀伤距离乃是一千二百步以上!一千二百步,狙杀目标于瞬间!”

    一千二百步!

    崇祯倒吸了一口冷气,一千二百步,那可是足足两里地以外了,人在如此远的距离外,已经显得很小了,竟然还能够一击毙命!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武器,当真是闻所未闻!

    “当真?”

    崇祯帝满脸的震骇,震惊问道。

    袁啸点点头,答道:“皇上,改日,臣愿意亲自在教武场演示,还请皇上御览。”

    崇祯兴奋的点点头,答道:“当然,如此威力巨大的武器,不能一饱眼福,何其遗憾!”

    袁啸将诶着说道:“皇上,不管是燧发步枪,还是这杆神枪,绝对是我们开疆拓土,保境安民的杀器,不但如此,臣还献上了其他几样图纸,那两样武器的作用,比之燧发步枪更加的强大,一旦将那几种武器研制出来,清军何足道哉,根本不值一提,剿灭清军易如反掌!”

    崇祯闻言更加的兴奋了,还有更加强大的武器了,看来真的是天佑大明啊!

    袁啸顿了顿,叹道:“皇上,满朝文武只是震惊于这些武器的威力,却从来没有想过他是怎么来的,就像三国的木牛流马一样,神奇则是神奇了,被大智慧的人创造出来,却不能为国所用,不能为民所用,为何?”

    崇祯问道:“为何?袁啸,为何这些武器这个时候出现在大明,还不是你带来的吗?不能为国所用,为民所用,确实可惜,不过,为什么不能推广开来?难道因为敝帚自珍?”

    袁啸摇摇头,答道:“不是,皇上,这就是我所说的先皇的伟大之处了,先皇为我们在探索另一条富国强兵的道路,但是却没有人关注啊,支持他,满朝文武,只会摇头叹息,甚至还有人恨其不争,荒废朝政,可悲啊……”

    崇祯被袁啸的一番话,给彻底的弄懵了,这个袁啸到底是什么意思?

    袁啸接着说道:“皇上,不管是先皇亲手制作的孔明锁,还是臣绘制打造的燧发火枪,他们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匠人们呕心沥血研究而来,如此巧夺天工之作,不是一个人能够搞出来的,臣也没有那么大的能力研发燧发火枪,最起码,臣不懂木工,不懂铸造,没有这些匠人,臣也只能纸上谈兵而已。先皇所探寻的道路,格物致知之学,又称为恪物之学,穷极天地间的奥理,然后加以发挥,这恪物之学就是干这个用的,不光是武器,还有火药,还有火炮,未来还会出现更多的武器,但是,前提就是要有更多的人投身到这个领域来!”

    崇祯帝若有所思,答道:“你的意思是要朕继承先皇的遗志,将恪物之学发扬光大?”

    袁啸肯定道:“不错,一旦将恪物之学发扬光大,那大明的江山社稷将会稳如泰山,千秋万载!”

    崇祯帝摇摇头,答道:“袁啸虽然你说的有一定道理,但是世人都知道,社稷之固,不在山川之险,不在兵锋之利,而在乎德政,仅仅一个恪物之学,如何能够确保大明江山永固?这样的话,说出去,只怕朝野上下的博学鸿儒会用吐沫星子淹死你的……”

    袁啸冷笑道:“陛下,诚然,社稷之固不在乎兵锋之利,但是谁又说恪物之学就仅仅能够提升军队的战力了?对于民生又何尝没有帮助?已故大学士孙承宗先生的《农政全书》,不也是恪物之学吗?其中涉及到的农业、水利、天文、历法,不论哪一项都是于民有利,民众富足了,天下不就太平了?谁又能说不是德政呢?”

    崇祯帝悚然一惊,袁啸说的不错,徐光启曾经将《农政全书》刊行,然后将原本献与自己,自己却是将其束之高阁,让明珠蒙尘了。

    崇祯帝苦笑道:“可是,袁啸,徐光启可是震古烁今的全才,斯人已逝,朕又去哪里再找一个这样的人物出来?”

    袁啸笑道:“皇上,天下英才何其多也?徐光启算得上是一个天才,然则,世界上可是不止徐光启一个天才,最起码,臣的那些图纸,徐光启先生那是绝对研制不出来的!”

 第九十三章 攘外必先安内

    崇祯闻言,精神一震,确实自己竟然把眼前的这个小子忽略了,以他须臾组装孔明锁,绘制研究燧发步枪这样的经历来看,有他负责此事,只怕是最妥当不过的。

    但是,旋即崇祯摇摇头,说道:“你想毛遂自荐,来做这件事情?如果现在是太平盛世,也无不可;但是现在却是不行,大明朝内忧外患,烽火不断,好不容易,出了一个你这样的虎贲名将,却让你去做这些低人一等的勾当,实在是暴殄天物了……”

    袁啸正色道:“皇上,第一,恪物之学可不是什么低人一等的勾当,我们的红夷大炮是哪里来的?是葡萄牙的,现在的葡萄牙人就是借着红夷大炮纵横四海,他们的领土面积,现在已经不在咱们大明之下了,红夷大炮不照样是恪物之学的产物吗?想要威临四方,没有恪物之学是不行的;第二,大明朝除了徐光启,除了微臣,也不是没有能人,只是咱们从来没有发现罢了,单单臣知道的,江浙宋应星,那就是才学不下于徐光启先生的大才,他的《天工开物》甚至还要在徐光启大人的《农政全书》之上,可惜现在明珠蒙尘,在南方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推官而已。”

    崇祯疑惑道:“那你到底是什么意思?让我启用宋应星入内阁?”

    袁啸摇摇头,答道:“皇上,臣的意思是成立一家皇家物理书院,地位与国子监同等,专门研究恪物之学,学子毕业之后,同样可以做官,如果做学问的话,那就有朝廷供应钱财,一旦研究出来了成果,不惜千金重赏,十年之内,大明中兴可待!”

    崇祯听得怦然心动,大明中兴啊,这可是自己十余年来,梦寐以求的!拿自己不就是中兴之主了?

    这个袁啸刚刚与自己第一次见面就为自己提出了这样一条建议,实在是太好了!

    崇祯依旧不罢休,接着问道:“袁啸,你也知道现在我们内有闯逆与张献忠等匪人叛乱,在陕西、河南、四川湖北一带不管的犯上作乱,屡剿不灭;外有清寇、蒙古不断寇边,从朕继位以来,已经三四次进入京畿一带了,每次都要遭受到巨大的损失,但是人口就被清军虏去百万之众啊,昨日,朕召卢象升御前问对,建斗虽然一心为国,却也只能保住目前的局势,却无力改变局势,是以他向朕举荐了你,今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向你问计,如何才能改变目前的被动局面!”

    袁啸闻言沉吟道:“皇上,臣冒昧直言,内忧外患者,无非国力贫弱而已。臣曾与建斗大人谈起此事,欲攘外者,必先安其内,欲安其内者,必先平民乱!只要民乱平息,海内平安无事,外患自然不足为惧……”

    崇祯苦笑道:“袁啸,建斗也曾如此建言,可是满洲建奴大军虎视眈眈,将辽东雄师牵制的无法动弹,更是每年消耗国家大量的军饷,不得不加征辽饷;国内天灾不断,民乱此起彼伏,没有得力的大军,想要一举平复,谈何容易?想要平叛需要大量的钱粮,钱从哪里来?”

    袁啸答道:“皇上既然定了方略,那就需要在方略之下想办法了,加征税收筹集钱粮,是对的,不够还需要再次加征,但是,皇上,朝廷加税的方向却是大错特错了!”

    崇祯眉头一扬,问道:“爱卿此言何意?”

    袁啸答道:“皇上,民乱之所以,剿而复起,屡次征剿,未竟全功,那是因为一则天灾,二则重税。您想一想,本来天灾之下,黎民之苦前所未有,卖儿鬻粥者有之,易子相食者有之,朝廷再次向农民加税,民不聊生又如何不反?现在我们要做的应该是免税,哪里遭灾,就向哪里的农民免税,同时赈济灾民,只要让灾民们填饱了肚子,哪个愿意拎着脑袋造反?此为釜底抽薪之计,没有乱民跟随,闯逆跟张献忠之流,又如何能够反的起来?”

    崇祯精神一震,旋即眼光暗淡下来,答道:“爱卿,虽然你说的不错,但是现在本来就国库空虚,再要减税,哪里来的钱粮赈灾?不要说赈灾了,就是辽饷跟练饷都无处筹措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