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天空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的天空下-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出的强大火力所击退。这一天,俄清联军在死伤两万多人的情况下,收回了兵力,而明军的损失也达到了万余人。

    俄清联军被惨重的损失激怒了。在随后的几天里,俄清联军放弃了步兵的进攻,转而用火炮进行打击。近三十万颗的炮弹的轰炸,给防守的明军带来了巨大的麻烦,由于火炮的轰击,明军所修的堑壕,被一段段的催毁。这也造成了明军的巨大伤亡,明军在死伤10000多人的情况下,不得不撤出呼兰河北岸的工事,退守到南岸的工事。

    面对俄清联军的炮火攻势,20日明军哈尔滨卫戍司令部不得不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

    “邓司令,如果鞑子和毛子在这么轰下去。弟兄们可就都完了,我的第一军现在已经减员三分之一了。得想想办法啊!”李景林一坐下便大声嚷嚷道。

    “是啊,是啊。”其他几位将军也搭言道。

    “各位不要口出怨言了,俄军的情况我已收报到总参谋部了,总参已经调派了三个的轰炸机大队来支援我们。这两天,我已命第三军平整出了一个场地,这便是为帝国空军准备的。”邓廷祥说道。

    “什么?轰炸机?是什么?”李景林听着邓廷祥的说辞,感到一阵莫名其妙。其他几位将军也是惊愕连连。

    “是飞机的一种,飞机大伙都知道吧。”邓廷祥说道。

    “飞机是知道,但轰炸机却不知道了。”李景林和作战室里的各位将军都是一阵疑惑。

    “走吧,各位跟我一道去看看轰炸机是什么样子吧。”邓廷祥说道。

    邓廷祥与远东军区的各位将军走出司令部,乘上帝国刚运抵不久的配给军官使用的吉普车,来到了位于哈尔滨市南方的一块被平整出来的空地处。只见这块空地宽有3000余米,长有3000余米,是一块面积约有4亩多地的平场。

    邓廷祥等人下了吉普车后,负责空场警戒的军官跑步向前,来到他的面前,敬礼报告道:“报告,帝国驻哈尔滨空军联队警戒中队中队长向斌向您看书:网电子书报告。”

    “飞机要什么时候到。”邓廷祥举手回了个礼问。

    “还有十分钟进场,将军阁下。”向斌回答道。

    “好,从哪边来。”邓廷祥又问。

    “从南面来,今天早上从长春起飞,按预定时间还有10分钟进场。”向斌回答道。

    李景林等人好奇的打量着四周,发现这个帝国只闻其名,还未见其容的空军基地中甚是简陋。只见在空场的右边停着几架他不认识型号的飞机,但的左边,却有一个简单搭建的木屋,在木屋的旁边竖着一个木杆,木杆上飘着一个风向标。而空军的服装也有异于大明陆军的红色和海军的白色,而是浅蓝色的。

    李景林看到一个身穿浅蓝军装,肩上配带着上校军衔的军官正在举着望远镜在向着南方的天际望着。

    这时,只听得一阵轰隆隆的声音传来。李景林抬头望去,只见天边黑鸦鸦飞来一片黑点,摭住了天空的一大片。等这些黑点飞近了,李景林才看出来这是一些飞机,但见这些飞机有体型巨大的,有身型娇小的。他们在空场处木屋中的空军人员指挥下,一架一架的落了下来。闹轰轰的约有一个小时,这些飞机才降落完毕。

    这时,从空场处木屋中奔出一个军官,他领着降落飞机上下来的一个军官向着李景林他们走来。

    “报告,帝国空军第一飞行联队联队长谢长兴向诸位将军报告。”只见一个身穿皮短上衣,下着臃肿皮裤的军人立正向着邓廷祥他们报告道。

    “辛苦了,谢将军。”邓廷祥举手回礼道。

    “不辛苦,为帝国服务。”来人一本正景的答道。

    “好了,谢将军,能否介绍一下此次的飞机?”邓廷祥说道。

    “是。我联队这次受帝国调遣,所来为一重型轰炸机中队,两个轻型轰炸机中队,四个攻击机中队。共有重型轰炸机“鹎鶋”式16架,轻型轰炸机“枭”式28架,战斗机“笔�60架,侦察机“仓庚”式14架,共来哈战机计114架。”谢将军大声说道。

    “很好,辛苦谢将军了。等明日鞑子和俄军一进攻,你便可以大显身手了。”邓廷祥高兴的说道。

    “是。”谢将军恭敬的答道。

    大明帝国的重型轰炸机和轻型轰炸机都是朱启睿贡献的图纸所制造而成的。自打去年底俄清一入侵,朱启睿便知道如果没有新式的武器出现,这场战争的规模会持续很长时间,到时虽然明国会将俄清赶出明国地域,但其损失也会非常惨重。所以,他才在电脑中调取了美国凯斯通轻型轰炸机和德国的rvi轰炸机的图纸,画下来后送给了帝国总参谋长,让他下令生产制造。并且朱启睿还画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63式107毫米轻型牵引式火箭炮和美国1式240毫米榴弹炮的图纸,一总送给了总参谋长那里。

    美国凯斯通轻型轰炸机原可携带1134公斤的炸弹,但朱启睿还是修改了一下,换了一下飞机的发动机,使携弹量增加到1250公斤。并将飞机的上部和中下部活动底坐上的机枪换成了加特林“火神炮”,使飞机在遭遇敌机时能有可观的自卫火力。而德国的rvi轰炸机的则被改装后可携弹2300公斤,四挺加特林“火神炮”,及大的加强了整个飞机的武力值。而朱启睿早献出的德国“信天翁”d型战斗机图纸,被帝国制造出来后早已被改的面目全非,但其性能却得到了大的提升,尤其是其原先的两挺航空机枪,更是被帝国飞机设计人员给换成了两挺航空机炮和两挺航空机枪,其机炮20毫米的口径更是在世界上也是位列前矛。

    “走吧,我们回去布置布置,争取明天将失去的阵地夺回来。”邓廷祥对陪他一起来的各位将军们说。

    众人又乘坐吉普车回到了司令部,陪同他们一起回来的便有空军的谢将军。

    邓廷祥看着众人都进入了作战室,并已都在长桌后坐下后,便来到墙壁处的地图前,指着北面的呼兰和松北说道:“李景林,我命令你在明天我军飞机轰炸后,第一军全线发动反攻。我把第三军的第二师调给你,夺回阵地后,要将战壕挖的更深一些,然后稳固住战线。帝国总参已答应给我们调拨后备军力量,相信我,你们缺多少人,我补多少人。只有一条,战线不能丢。”

    “现在让我们的谢翼谢准将给我介绍一下轰炸机的情况,好让几位心里有有底儿。”邓廷祥笑着说。

    “是,各位将军阁下,敝姓谢,名翼,江苏常州人氏。系帝国空军第一飞行联队联队长,职衔准将。各位可说是老前辈了,而末将只是个晚辈。然空军作战却与各位将军的步战不同,我辈空军,为打击敌有生力量,为步军护驾的天空部队。明天,只要有一处敌炮兵开火处,便是敌末日的到来,请拭目以待。”谢翼的话不多,但却透露着一种空军高高在上的优越感。这让李景林等人的心中很是不平。

    会议结束了,李景林回到军部,召开了第一军师以上长官的军事会议。因第三师虽失过大,被李景林将第三师划为了军预备队。他传达了邓廷祥在今天作战会议的指示,并命一师、二师作好作战准备,同时准备好抢修战壕工事的用具,好在夺回阵地后加快修繕进度。

    第二天,俄清军队果然又一次向明军在呼兰河南岸的工事发动了炮袭。便在这时,让俄清联军目瞪口呆的事情发生了,只见一片黑鸦鸦的飞机飞到了俄清联军火炮阵地的上方,一串串炸弹向下饺子一样落在了俄清联军的火炮阵地上。登时俄清联军的火炮阵地被炸的一片胡涂,在南岸的明军看见离着南岸比较近的俄清联军75毫米炮阵地上,一片火光闪过后,原换并列整齐的火炮便不见了踪影。

    据战后在这场轰炸中逃生的俄国士兵描述:当天上午,长官命我们炮击明军南岸阵地。我部得令后,在放出约有十枚炮弹时,便见在明军阵地上空飞来一群大鸟(因俄兵不认识飞机,便将飞机当成了大鸟),这群大鸟飞到我们炮兵阵地上空,开始盘旋下降,继而从大鸟上便扔下了一个个的大块头铁蛋。这些铁蛋落地后会爆炸,当时只觉得一阵火光和轰响过后,我们的炮兵阵地便已消失不见了。让我记忆最深便是,有一架火炮被铁蛋砸个正着,当时便在火光中变得四分五裂,炮管更是在空中飞起了数十米的高度,然后落下来便深深的插在地上。然后,明军南岸的士兵便渡河发起了攻击,我便是这样成为明国的俘虏的。

    这一战,明军不但夺回了北岸的阵地,而且趁着俄清联军第一次见到飞机还没明白过来的空当。歼灭了俄清联军约有30000人左右,其中俘虏便有约20000人。

    本文由小说()原创首发,阅读最新章节请搜索“”阅读。

 第14章 哈尔滨大血战(二)

    第14章哈尔滨大血战(二)

    李景林在呼兰河南岸的隐蔽所里用望远镜看着南岸的俄清联军的炮兵阵地,心中便是一阵瘪闷。在俄清联军的炮击响到第八次时,李景林终于忍不住回过望远镜向着南方天空看去。这时,他看到了明空军的机群。这一幕壮观的场面让他永生难忘。他看到,当先飞来的是“枭”式轻型轰炸机,后面跟着的则是“鹎鶋”式重型轰炸机。他目送着这些轰炸机飞到了俄清联军的火炮阵地上空,投下了一串串的炸弹。只见得俄清联军的火炮阵地上一片火光闪现。巨大的爆炸声,便是在南岸的阵地上也听的是一清二楚。

    在李景林的望远镜里,只见俄清联军的炮兵阵地被炸得是天翻地覆。四散的炮管、炮架被炸弹炸得的到处都是,天上,地下,一片狼籍。而且还相伴着俄清联军炮兵被炸飞的腿脚等。这时,一师师长程国瑞、二师师长方永昌、第三军第二师师长齐恩铭都已被惊的目瞪口呆。

    李景林看着空军已轰炸完毕,飞机正在向回飞。便转身命令道:“诸位,都看到了吧。帝国的荣誉便在此一搏了。进攻吧。”

    听了李景林的话,三位师长大人才回过神来,忙都张口答道:“是。”便各自出了隐蔽所,去向军队发动进攻命令了。

    在李景林第一军收复呼兰河北岸阵地后,俄清联军才缓过神来,忙又调集炮火进行攻击,但谁知炮火只要发射,便有明国的飞机飞来轰炸。这使得俄清联军再也不敢轻意发射炮火,进而整个北线阵地平静下来了。

    库罗帕特金也被明军的飞机轰炸惊个不轻,他忙象彼得堡报告了明军出现飞机这种新式武器的消息。便急着找寻对付飞机的办法。这时,一个叫列昂尼德·尼古拉耶维奇·戈比亚托的炮兵大尉救了他的急,因为戈比亚托利用炮兵部队的一种长身管75毫米火炮,改装成了一门高射火炮。并击伤了一架明军飞机,虽然最后还是让明军飞机逃了回去,但却是实实在在的让明军的飞机有一个下午的时间没有出现在俄清联军的上空。这让库罗帕特金感到很新奇,便召见了戈比亚托。并问戈比亚托是怎么想到这个点子的。戈比亚托说这种高射炮早有记载,在普法战争时普鲁士军便使用了一种20火炮改装的反气球炮,击落了法军的气球。他正是根据那个的原理,改装成了俄军的第一个高射炮。并且他还献上了一个将俄军的重机枪改装成高射机枪的方法。并建议炮兵在夜间射击,因为他发现明军的飞机一次也没在夜间袭击过俄清联军的阵地。

    当下,库罗帕特金便升戈比亚托为少校,并让他将是怎样改装高射炮的画下图纸,他好让彼得堡方面加以改造。库罗帕特金还给彼得堡的俄军司令部去电,让他们在欧洲搜罗一下好的飞机,运到远东战线来。

    在库罗帕特金等待彼得堡的武器这一时期,俄清联军放缓了进攻烈度。经过半个多月的等待,库罗帕特金终于等来了俄国在法国定制的斯帕德vii型战斗机。而由于明军对俄清联军持有飞机准备不足,在斯帕德vii型战斗机第一次亮相的战斗中,便有3架“鹎鶋”式重型轰炸机和9架“枭”看书?网免费式轰炸机被击落。而在“笔秸蕉坊闪僬匠〉赜蚝螅砭乃古恋聉ii型战斗机却已都返航了。而当一个月后俄军在美国定购的b…2式轰炸机来临时,明军的日子便更难过了,因为明军也尝到了空中掉炸弹的滋味。

    俄军的第一次轰炸,便毁掉了第一军一个团的建制,最后这个团的残存人数由于过少,不得不撤消了建制。由此,明军与俄军的空战便拉开了序幕,经过几次交锋,两军互有胜负。俄军损失飞机40多架,明军损失飞机23架。

    明国和清国、俄国发生的这场战争,就象是现代武器的一个试验场。其中明军的半自动步枪和飞机的使用,更是博得了世界的目光。这段时间,在明国的帝都北京,美、英、法、德等国的间谍到处飞,甚而还有深入到哈尔滨战场上的各国军事观察团。而明国则是轻英、美、法,而独宠爱德国,将半自动步枪的技术卖给了德国。这使得英、法、美对明国的忌惮更加深厚,并也为第一次大战后各国大力削减明国的军力埋下了祸根。

    4月初,俄国进一步增兵,向明国远东地区又派出了60万军队,而清国则托辞兵力不济,进而不再向明国境内增兵,而是在国内暗暗集中兵力,开始防范起俄国。而明军则由于历次大战的损失,也开始从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等地抽调后备兵力,通过铁路线向哈尔滨运送。从而使哈尔滨地区作战部队达到了50万人。双方约有一百万人挤在哈尔滨这一地域,使得哈尔滨成了一个血城。使得哈尔滨面积1019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充满了血气。

    4月中,俄清联军趁哈尔滨方面军注意北部和西部的时机,集中20万兵力,在飞机和大炮的掩护下,攻入了南岗和道外的第二军、第四军的结合部,并立住了脚根。

    当邓廷祥听到俄清联军离城只有不到4里的时候,气得将桌案上的桌案上的东西一把唿噜到了地上。他立刻命预备队郭松龄第五军,将口子堵上,并命城中的炮纵重火力猛轰敌军。以期让郭松龄部能堵住敌军进攻。

    深夜,经过一番血战,郭松龄第三军在伤亡约万人的情况下,终于将俄清联军冲开的缺口堵上了。但郭松龄却被流弹击中了右臂,这让邓廷祥更是感到痛惜。

    在第二天,哈尔滨卫戍区召开的紧急作战会议上,邓廷祥来厉的批评了赵恩臻和汤玉麟的麻痹轻敌的思想,也对战役中自已只顾注意呼兰、松北地区而进行了一番自我批评。

    临进四月底,战事在俄明双方的默契下,暂时平息了下来。利用这一时机,邓廷祥将北京补充过来的后备军力量,补给了损失最惨重的第一军、第三军,而对第二军和第四军,则没有给予补充。这样,第一军经过补充后,军力达到五万八千人。而第三军则达到了四万六千人。

    李景林根据这一情况,将第一军编组成了三个师,两个补充旅。而郭松龄则将第三军撤消师级编制,改成了6个旅。

    叶夫根尼·马可耶夫是俄罗斯俄军第1军的一名士兵,这次的明国之行,使他深深的厌倦透顶。他是一个虔诚的东正教徒,马可耶夫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