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交火。
看着看着李二蛋就感觉不对了,因为死人越来越多,连受伤的士兵简单包扎后都又投入了战斗。
李二蛋想逃跑,瞄了下四周,感觉无人注意他,就悄悄地爬了起来。刚想走,班长就又喊他送手榴弹。
李二蛋是乞儿出身,乞儿的眼光他是有的。直到此时逃跑的话,一旦被人看见。就必死无疑。无奈只好去搬了箱手榴弹,送到班长身边。又一个个把手榴弹拧开盖,放到士兵们面前。
装着要搬第二箱手榴弹,赶紧从工事里跑出来,正想再观察一下情况,鬼子就冲上来了,活着的士兵们跳出了战壕,轮着大刀与鬼子展开了白刃战。李二蛋这才觉得怕是跑不了了,鬼子正源源不断地攻上来。这个时候,李二蛋心里把鬼子的八辈祖宗都骂遍了,骂这群挨枪子儿的货不好好的呆在日本,跑到中国来欺负人,害的老子想逃跑都办不到。
正在这个时候,班长把一个小鬼子的头砍下来了。转身对李二蛋喊道:“憨娃。看看老子的手艺!”话刚说完,鬼子的两把刺刀就从两肋刺入了班长的身体。
麻木不仁的李二蛋见班长牺牲,心里忽然就变得空落落的。这个西北汉子怕是这个世上对自己最好的人了,虽然他踢自己、打自己。
李二蛋热血上涌,觉得该死的日本鬼子太可恶了,非要给他们点教刮不可。他想冲上去为班长报仇,可一转念,自己枪法太臭,又不会抡大刀。想教小鬼子只能靠手榴弹了。
李二蛋在训练时学会了扔手榴弹,知道把盖拧开,拉弦就炸。
到了手榴弹箱跟前,李二蛋把两个手榴弹箱打开,取出一颗手榴弹来。拧开盖,一拉弦,就朝一个鬼子扔去。可惜,手榴弹还没有爆炸,就被鬼子踢开了。
一看炸不到鬼子,李二蛋急了,赶紧爬了下来,把箱子里的手榴弹全部倒了出来,三下五除二,全部拧开了盖,把拉线缠到了一起,心里想,一颗炸不到你们,老子给你们弄一堆手榴弹,不信炸不死你个王八羔子。
鬼子围上来了。看着眼前这个瘦小的年轻士兵,一群鬼子都在嘻嘻哈哈地笑个不停。
李二蛋索性一屁股坐到了手榴弹堆上,右手拉住了拉线,对着鬼子傻笑。
带队的鬼子军官看出了事情不对,说了句鸟语,一群鬼子就纷纷卧倒躲避。这个时候,李二蛋拉响了手榴弹。拉过了才想起来自己还坐在手榴弹上面,这一拉,不是把自己也炸了么?
一阵持续不断的爆炸声,把李二蛋炸成了一块块碎肉。他不知道,就是他创造了台儿庄保卫战单兵杀敌记录:炸死鬼子二十四人。当然,李二蛋是新兵,而且是个胆小落后的新兵,他的名字自然是无人知道的。
本文来自看书惘小说
第73章 血肉台儿庄(五)
第73章血肉台儿庄(五)
池峰城和屈伸见日军又一次动强攻。担心城内兵力薄弱,急令禹功魁第三营入城增援,又令工兵营跑步进城,填补城内防守空白。
三营入城后,北门已被突破,我北门守军全部战死,尸体相互枕籍,惨不忍睹。八连长裴可先见日军已攻入大庙,正在与庙内守军激战,大呼一声“弟兄们,给我来!”就率先杀入敌阵,与敌展开白刃拼杀。
小鬼子身体强壮,擅长拼刺刀。一见八连挥动着大刀片子杀了过来,鬼子们声喊,全部退出乎弹,三个一组。开始与八连拼刺。
这西北军的看家功夫就是大刀。二十九军大刀队不说了,31师的大刀同样厉害。这两下一接触,就杀的难解难分。日军刺中的是八连战士的腹部。八连砍下的是日军的头颅,战场显得无比残忍。
激战至中午,八连自连长裴可先一下全部阵亡,大庙守军残部也全部阵亡。鬼子占领了大庙。
三营长禹功魁见八连杀入大庙,忙指挥七连、九连阻击北门鬼子援兵,拼死救援八连,可惜敌众我寡,救援没有凑效,只能阻击日军,使其不能进一步扩大阵地。
13日晚上,在南洛的183团在旅长包子彬、团长王郁彬的指挥下,对刘家湖的日军炮兵阵地起了反击。一营长高鸿立一马当先,带着战士们杀入敌阵,手中的大刀砍瓜切菜一般。直往鬼子们头上招呼。
反应过来的鬼子调集坦克和装甲车,疯狂反扑。183团在炸毁敌人8门大炮后撤退。
同时。防守台儿庄的184团也组织了敢死队。队员们手提大刀,拿着短枪。腰里挂着手榴弹,向大庙摸去。
此时。攻占北门和大庙的鬼子,经过一天恶战,都已筋疲力尽。守军摸过来的时候,鬼子兵们都在靠墙休息,只有警戒的鬼子还瞪着大眼四处张望。
敢死队的战法很简单,摸过来后,就是一顿手榴弹,接着就是短枪近距离射击,再然后就是大刀砍。驻守大庙的一个小队的鬼子猝不及防,被打了个愣怔,全部被歼灭,敢死队夺回了大庙,与北门的日军开始了对射。
就在矶谷廉介决定向台儿庄增兵的时候。一直想着如何拖住一十六师团、第五师团增援台儿庄脚步的朱启睿豁然开朗。第十六师团是不会南下增援台儿庄的,原因很简单,日军大本营此时恐怕已经开始酝酿徐州会战了,眼下徐州以北的十几万人难入日军大本营的法眼,他们怕是想利用蒋中正死守徐州的心态来钓鱼,在徐州周围一举消灭主力。
这个念头一上来,朱启睿就兴奋起来,满脑子都是第十六师团一条一条不会增援的理由。要知道,历史上日军的徐州会战就是悄悄地撒网,二十万大军不动声色地向徐州合击,等到蒋介石明白过来的时候,已到了日军收网的时候。
再一想,历史上台儿庄大战的时候114师团就在兖州驻防,第十四师团在豫北待机,不要说这两支部队没有大举增援,就是第十师团本身,也只是出动了一个濑谷支队攻击台儿庄,它的第八旅团根本就没有动。第五师团也只是出动一个坂本旅团攻击临沂,然后才南下增援。所以,到了台儿庄大捷后,第十师团、第五师团依然是徐州会战的主力,充当了急先锋的角色。
之所以是这样。一方面是日军自信心高度膨胀,以为以濑谷支队就可以拿下台儿庄。根本想不到濑谷支队会在台儿庄掉进第五战区的陷阱。事实上。当年板垣征四郎就是凭借半个师团打遍了半个中国。现在虽然历史生了变化,但日军高层恐怕还是以为自己的教导师之所以能重创日军,主要靠的是阴谋诡计。他们恐怕谁也不会承认日军的战术思想落后的事实。在他们心里,从来就没有把南明军队的战斗力看到眼里。另一方面,日军大本营内扩大派和不扩大派此时正处于激烈争论中,导致第二军下达第十师团的作战命令是消灭运河以北之敌,并没有下达越过运河攻击徐州的命令。就是台儿庄,那也是矶谷廉介在台儿庄支队攻击受阻、福荣真平63联队主力赶到后,才下令臼63队果断占领台儿庄的。
既然十六师团不会增援,那正在鲁西南和第一战区部队纠缠的第五师团也不会增援了,他们假若出动,刘伯坚那里必然有电报过来,第三集团军的任务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看住第五师团,刘伯坚原一定会做详细部署的。
这样算来,兖州的114师团也不会出动了。这个倒霉师团,先是在界首车站列车脱轨事件中被干掉了一个大队,接着又在大汶口车站丢失了运送弹药辎重的专列,恐怕他们就是想增援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们现在的任务恐怕是配合驻守泰安的独立混成第十旅团,尽快修复津浦路,并确保津浦路安全。
算来算去,朱启睿觉得矶谷廉介最有可能的是抽调增援临沂的第39联队南下支援。
这样,既可以加强南线作战兵力,又可以收到奇兵突出的效果。将日军的形势基本算定后,朱启睿又开始审视台儿庄一线的双方态。
思来想去。朱启睿觉得日军的图谋已经很清楚了。既然如此,不如将计就计,抓住日军轻敌和准备钓大鱼的心理,尽快集中力量消灭第十师团。让鬼子偷鸡不着反蚀一把米。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佃气一鬼,也得喝老娘的洗脚水。
朱启睿决定给蒋中正、李宗仁发个电报,提醒一下。于是,他提笔写道:“大本营转蒋参谋副长、李宗仁将军:
在鲁南与日寇激战竞日,大涨国人抗日志气。现从可靠处获悉,敌第十师团师团长矶谷廉介中将已令第33旅团濑谷启少将指挥濑谷支队全力攻击台儿庄一线,令第八旅团之四十联队接替界河至滕县、临城、枣庄、峰县守备任务,并命令第八旅团旅团长赖武平少将率支援临沂作战之第39联队。秘密撤离临沂战场,绕过临沂。南下增援台儿庄作战。按照路程和时间判断,该敌应于4月14日前后抵达兰陵镇,然后向东攻击。第39联队南下后,敌第十六师团可能接替其攻击临沂。签于以上敌情,请蒋参谋副长、李将军斟酌,一、可否在临沂至兰陵间寻找合适地形设伏。歼灭敌39联队。二、台儿庄系运河防线核心阵地,万万不可丢失,必须保持交通畅通,随时增援。庄内守军需保持一旅水平,否则将无法抵御敌联队级规模进攻。三、此战应速战速决。拖之过久容易让敌窥破我军聚歼第十师团主力之企图,或脱网而去,或调集大军大举增援。因此,我潜至敌后之主力军团务必行动迅速,迟则生变。四、徐州易攻难守,适宜敌机械化兵团运动。日军随时可以调集大军围歼我重兵集团。因此,此战过后,应尽早部署应对敌大军围剿。”
写好后,心里暗想,只要知道了第39联队会偷偷南下,以李宗仁的能耐,自然是有办法对付的。历史上汤恩伯军团之所以在山区逗留不前,并不是汤恩伯怯战,也不是汤恩伯坐视友军损失惨重而不顾,一心保存实力。最主要的原因其实就是对南下支援的坂本支队的兵力多少不清楚,害怕突然出现的坂本支队抄了二十军团的后路。一旦判明,汤恩伯也就不再犹豫了。历史上坂本支队隐蔽南下后,临沂前线的张自忠五十九军并未觉,影响了台儿庄大战的收网时间。李宗仁一直都在指责汤恩伯不听指挥,怯敌怕战,倒是蒋介石看的清楚。战后曾对张自忠说,坂本支队南下是五十九军之耻。
至于台儿庄一线,李宗仁原本就是想用第二集团军依托运河消耗敌人,濑谷启也好。矶谷廉介也罢,只要他们暂时看不破,那是一定要撞南墙的。
发完电报,朱启睿自觉压在心头的石头搬开了,台儿庄大捷不会因为自己到来引起的蝴蝶效应而消失,就等着接台儿庄大捷的战报了。
朱启睿的电报来的太及时了。正在开封的蒋中正看完电报大吃一惊,慌忙到作战地图跟前仔细审视,越看越觉得朱启睿的判断有道理。临沂方向的兵力必须加强,最好能让李德林抽调部分部队消灭日寇第纠联队,保证台儿庄东线的安全。
琢磨再三,蒋介石决定把朱启睿的电报转给李宗仁。并附电说:“元首来电所述的敌情应引起重视,应尽快加强台儿庄守军兵力,并以有力部队伏击敌第纠联队,至少派部队坚决阻击之。保证台儿庄作战顺利进行。”
发完电报,蒋介石自觉隐患排除,心情高兴,亲自给朱启睿写了封信,用电报给总部转朱启睿。蒋介石在信中写道:“接到电报甚慰。设若每个国防军将领都能如此心怀全局,一心一意替国家抗战谋划。何愁抗日不胜、倭寇不灭?
李宗仁接到蒋介石转来的电报后,和白崇禧、刘斐仔细研判后得出结论,第39联队很有可能南下增援。因为日军第十六师团就在临沂附近,完全可以代替第39联队攻击临沂。这样一来,临沂守军将面临更大压力。唯一之计。就是要抢在第十六师团攻占临沂后南下增援之前消灭第十师团主力。那样第十六师团惧怕被歼,就不敢轻易南下了,徐州也就得以巩固。
至于第39联队,既然送上门了,朱启睿又把日军的行军集结地点说的很清楚,再客气的话就不够意思了,当然是要想办法伏击它了。
看书王小说首发本书
第74章 血肉台儿庄(六)
第74章血肉台儿庄(六)
当务之急,是要迅增强台儿庄内的守备力量。盯住日军联队级的攻击。
李宗仁的手伸向了电话机,他要和孙连仲直接通话。
矶谷廉介做梦都想不到,他的部署会被中队猜中,还在不停地督促各部加快行动。
14日,濑谷启抵达了台儿庄前线,接过了战场指挥权。
濑谷启是3月1日就任第33旅团旅团长的。这家伙当过陆军大学教官,讲授的就是如何同明国军队作战,自以为对明国军队很熟悉,一心想在中国战场创造奇迹,为天皇建功立业。他万万没有想到,从界河到滕县,精锐的第十联队,竟然被一支叫花子一样的中队重创,几乎丧失了战斗力。幸亏师团长大人不计小人过,不但没有追究他的责任,还迅速用师团预备兵力补充了第十联队损耗,让第十联队又可以齐装满员地开赴战场。
第十联队不说了。63联队也在小小的台儿庄碰壁。几天过去了,配备着战车、大炮、骑兵的第旺联队在航空兵掩护下,竟然拿不下一个小的台儿庄,把皇军的脸都丢尽了。
濑谷启想不通。一盘散沙一样的中队。什么时候变得如此顽强、如此不怕死了呢?这还是明国军队么?
听取福荣真平关于战况的报告后,湘谷启冒着被明国军队发现的危险,到前沿观察台儿庄一线中队防御情况。
这一看,濑谷启就嘿嘿直笑,偌大一个台儿庄。所有的房子竟然都没有了房顶,这一定是炸弹和炮弹的功劳。看来,几天的战斗还是有效果的。
回到指挥部后。濑谷启直接就调整了部署,以第十联队攻击台儿庄左右两翼,以第63联队集中全力攻占台儿庄。先攻占东南角,再扩大北门附近占领区。然后集中力量攻占西北角。最后全力向庄内突击,彻底消灭守军。
调整部署后。濑谷启命令战车中队集中九辆坦克。从西北沿运河迂回突破,力争一举突破守军防线。
濑谷启的图谋落入了31师代参谋长屈伸的眼中。
屈伸是陕西三原人,和于右任是老乡,受于右任资助上了师范,后到冯玉祥部从军,是一个智谋型的军官。
台儿庄战役打响后,屈伸受池峰城指派,组建31师前敌指挥部,具体指挥31师作战。14日夜里,屈伸观察刘家湖方向日军运输车队灯光闪烁,络绎不绝。就知道日军援兵到了,明日必然是场恶战。在向池峰城、孙连仲报告的同时。就仔细研究日军接下来的打法。先考虑的就是日军的坦克问题。根据台儿庄的地形地势,屈伸判断日军坦克可能从台儿庄西面沿运河迂回。因此,15日早上屈伸就下令将战区调来的战防炮连部署在庄与北站的浮桥边,等着日军坦克的到来。
上午10点,日军十二辆坦克果然从运河边迂回过来。抵近台儿庄的时候,十二辆坦克一字排开,向守军阵地冲来。
战防炮连有54厘米平射炮,用汽车牵引,备有穿甲弹、榴弹、曳光弹等五种炮弹。日军坦克距离我军阵地200米时,四门战防炮突然开炮,穿甲弹和曳光弹交替使用。打得日军坦克晕头转向,坦克手纷纷跳出车外逃命。时间不长。12辆坦克竟全被击毁。随坦克攻击前进的日军步兵,万万想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