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天空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的天空下- 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晕头转向,坦克手纷纷跳出车外逃命。时间不长。12辆坦克竟全被击毁。随坦克攻击前进的日军步兵,万万想不到。他们依为钢铁堡垒、攻击利器的坦克,竟然被中队击毁。吓得魂飞胆丧,掉头就跑,后面是一阵阵中国士兵的呐喊声。

    消灭日军坦克中队对台儿庄保卫战而言,意义是不言而喻。但接下来福荣真平63联队的全力进攻,让守军真正体会到了日军的凶悍,日军不但占领了北门。还占领了台儿庄的西北角,与守军在台儿庄展开了惨烈的拉锯战。

    此时,台儿庄的居民基本都已撤退,连留下帮助部队运送弹药、伤员的青壮年也都撤退了。整个庄内不是日军就是我军,犬牙交错,逐院争夺。

    战到4月15日晚上。日军已经占领了台儿庄二分之一的面积,濑谷启甚至高兴地向日军战地记者宣称已经攻占台儿庄。

    防守台儿庄的184团新任团长王冠五给池峰城打电话;报告如果再不撤退,守军就要全体阵亡了。

    在城外指挥的池峰城哪里会不知道此时城内的危机情况,他本人也由于率敢死队夜袭日寇。累的吐血不止,无奈有李宗仁和孙连仲的严令,只能命令王冠五死守。

    王冠五此时已经是第五次被从废墟中拔出来了,听到池峰城的命令,知道这台儿庄就是184团的坟墓,遂下令团部转移阵地,指挥部队与敌死战。

    屈伸从参谋的报告中得知王冠五要求撤退,赶紧去见池峰城。此时,池峰城已多次吐血,非常虚弱,坐在床上,对屈伸说:“你说咋弄吧。再打下去部队就全完了。”

    屈伸最怕的就是池峰城泄气,忙鼓励说我们困难,日军也不好过。这台儿庄万万不能丢。一丢徐州就完了。那是要杀头的。

    池峰城点点头。要屈伸向孙连仲报告,保举王冠五为九十一旅旅长184团团长,务必坚守台儿庄。并下令从南洛撤回的183团由乜子彬旅长率领,在浮桥边架起机枪,无论是谁,胆敢退却,一律格杀勿论。

    屈伸当即给乜子彬打电话,命令他把183团残余的200来人集中起来,建立督战队,执行战场纪律。

    由于敌我交织在一起,日军的飞机已近很难挥作用了。上峰有死守命令,士兵又前赴后继不惧牺牲,一时间,小小的台儿庄成了检验双方意志的试金石。日军想向前攻击100米都很困难。

    远在北京的朱启睿,虽然知道台儿庄大捷必然到来。但他知道南明军队内部派系林立。很难统一指挥。历史上汤恩伯虽然由于坂本支队导致出击过晚。造成第二集团军伤亡过大。但无论怎么说,汤恩伯坐拥五万精锐,竟然被坂本支队牵制,实在是丢中国人的脸。特别是坂本支队没有出现时,濑谷支队竟然只用一个大队的兵力监视汤恩伯。汤大将军虽然又是攻枣庄、又是战郭里集,也在不停地战斗,但他的主力确实是在姑婆山区逡巡不前。设若汤恩伯能早日发动,台儿庄战役必然可以造几天结束,第二集团军也不会有那么大的伤亡。

    再想想第二集团军在台儿庄一线浴血拼杀,伤亡惨重,多少英雄连个名字都没有留下来。可是胜利后,耽误攻击时间的汤恩伯获得了青天白日勋章,在战场上曾经犹豫动摇的人也都成了名动全国的英雄,而那些揣着手榴弹、挥动着大刀拼杀的真正的英雄,又有几人能活着见到胜利?即是活着的又有几人能得到奖赏?不说普通士兵了,历史上在台儿庄立下不朽功勋的第二集团军,战后竟然被缩编,天理何在?

    现在的形势比历史上还严峻,如果日军集中力量攻击台儿庄,守军一旦伤亡殆尽,而汤军团出击过晚的话,就可能由大捷变为溃败。退一万步讲,就是取胜了,但日军一旦觉悟,迅速撤退,那台儿庄大捷的战果也要大大缩水。

    朱启睿绝不甘心出现这种情况。

    4月15早上,朱启睿一大早就叫来北京晨报的记者,要他记录自己的谈话,以新闻稿形式发往大本营总部,请大本营总部立即转蒋中正、第五战区李司令长官和二十军团军团长汤恩伯。

    记者问:“元首,作为我国的一国之首,您对当前正在进行的台儿庄大战有何评价?。

    朱启睿说道:“日军南下台儿庄,企图是打通津浦线,沟通华北、华中两个战略区的联系。此战关系徐州得失,我相信,我守军将士定能不惜牺牲,坚决击败南侵之敌寇。”

    记者又问:“元首,您认为台儿庄大战大约能持续多长时间?”

    朱启睿说:“台儿庄战役进行到现在,围歼日寇濑谷支队的态势已成。主动权掌握在我军手中。说的更直接一点,就是掌握在精锐第二十军团军团长汤恩伯将军手中。汤将军是蒋参谋长的得意门生,淞沪事变以来,率军多次迎战日寇,立功甚伟。不但蒋参谋长慰勉有加,国人也依为干城,我相信这次在蒋参谋长、李司令长官的指挥下,汤将军将率领精锐的二十军团一定会再传捷报。”

    记者想了想,不知道朱启睿还要说什么,如果单是这些有点拍马屁的话,实在是没有让自己来记录的必要。

    看记者一脸疑问,朱启睿话锋一转;说道:“不过,说起汤军团长。我有点疑问,借贵记者的笔端向汤军团长讨教一二。”

    记者一听,就知道好戏来了,忙埋头记录。

    只听朱启睿慢悠悠地说道:“汤军团长是我军战术素养极高的杰出人才,升迁之快在黄埔军校一般教官中不作第二人想。按理说,他应该对委员长感激涕零,指哪打哪。但是前段时间我装备极端低劣之川军孙震集团军王铭章部血染滕县,李长官令汤军团长驰援,该军团竟然逗留不前,遇敌一战即退,致使王铭章将军殉国。现在台儿庄一线我第二集团军与日寇多日激战,台儿庄运河沿线洒满了烈士的鲜血,可以说。小小的台儿庄里,每一块石头、每一块弹片、每一座房屋、每一重院落,都凝固着我军忠勇将士的鲜血。此时,守军盼援军如盼甘霜。敌濑谷支队的指挥部据台儿庄15公里。汤军团处于濑谷支队背后30公里处。日军监视阻击5万精锐的汤军团的部队,又仅仅是一个大队,也就是一个加强营的兵力。我想请问汤军团长,是没有接到李长官的攻击命令呢,还是被鬼子吓破了胆?拥有战车、重炮、骑兵的汤军团,为什么就一直逗留在姑婆山区呢?”

    看书惘小说首发本书

 第75章 血肉台儿庄(七)

    第75章血肉台儿庄(七)

    稍微停了一会儿,让记者记录清楚,朱启睿就接着说道:“开战以来,我民死伤无数,对日军无不切齿痛恨。身为国府统帅的蒋参谋长,更是无一日不焦虑,无一日不忧愁,无一日不揪心,时刻都在盼望着我军能够打胜仗,能够早日击败日寇。这个时候,坐拥精兵的汤军团长更应该替委员长分忧,为抗战出力,为全军树立榜样。但直到今日,在台儿庄战场上,我没有看到汤军团长身为黄埔军人的榜样作用。我想请问汤军团长,是因为阁下曾经在日本驻守过不愿对日军痛下杀手呢,还是想效法韩复渠保存实力?须知二十军团是国家的精锐部队。二十军团各级将领是国家的军官,汤军团长再不迅出击的话,如何面对国法、军法和蒋参谋长、李长官的命令?”

    等记者记录完,朱启睿又说道:“当然,如果汤军团长实在不愿或者不敢起攻击,我将建议统帅部换将。我国防军人才济济,第八集团军彭德怀副总司令、林彪师长、徐向前师长、贺龙师长均可胜任第二十军团军团长职。”

    记者记录完后,抬起头,疑惑地看着朱启睿:“元首,这话不能这么写吧。如果写了,蒋参谋长会生气的。”

    朱启睿笑笑:“这是逼蒋中正和汤恩伯的策略,放心吧,二十年团是蒋中正的心头肉,他怎么会舍得交给我们指挥?要是真让我换帅,那最好,二十年团很快就会变成国防军的。”

    记者想了想,还是说到:“我把你最后的话也记上,给大本营总部,省的有些人不理解。”

    朱启睿点点头,交待的记者马上去整理,整理完后交给大本营,立即发出,并且要注明十万火急、随到随转。

    这封电报引起了轩然大波,蒋中正看后,连骂几句娘希匹,然后就直接给李宗仁、汤恩伯安电,命令汤军团迅出击,限期击败当面之敌,合围日军。

    李宗仁接到电报后,哈哈直笑,拉着白崇禧的手说:“健生,我们这个元首了不得,不但对战场把握极准,而且出拳又狠又猛又准,比我的招数厉害多了。这次我看汤恩伯还能坐住不能。”

    白崇禧拿起电报看了又看,边看边摇头,最后才说:“这个朱家子简直胆大包天,当年欺上门来敲诈我们。现在又拿汤恩伯开刀。不过,这一招来的好,来的巧,来的妙。看来,我们该结束这场大战了。”

    李宗仁点点头,随即口述了给各部队的命令。

    在给汤恩伯二十年团的命令中,李宗仁摘抄了朱启睿电报中的三段话,第一段是“我想请问汤军团长,是没有接到李长官的攻击命令呢,还是被鬼子吓破了胆?拥有战车、重炮、骑兵的汤军团,为什么就一直逗留在姑婆山区呢?”第二段是“我想请问汤军团长。是因为阁下曾经在日本驻守过不愿对日军痛下杀手呢,还是想效法韩复渠保存实力?须知二十军团是国家的精锐部队,二十军团各级将领是国家的军官,汤军团长再不迅出击的话,如何面对国法、军法和委员长、李长官的命令?”第三段是我可命人替换于你,只要蒋参谋长一声令下,我会派人立即接任第二十年团军团长一职,并在最短时间内赶往二十军团。整顿部队,迅起攻击,全歼日军第十师团,将矶谷廉介中将押往武汉接受审判。以后,我的人将指挥精锐的二十年团纵横大江南北,让日军谈虎色变。”

    摘抄完,李宗仁也不客气,直接下令汤军团立即出动,侧击日军湘谷支队。否则,军法岂是虚设?

    听完李宗仁口述的电报内容,刘斐笑道:“德公,这下你的腰杆硬了!”

    李宗仁笑笑:“那是,有元首这神来之笔的催促电报,又有老蒋的命令。汤恩伯想不出动都不行。走吧。我们把指挥部搬到台儿庄附近去。靠前指挥。”

    汤恩伯接到大本营总部转来的朱启睿的电报后,气得脸都变成了酱紫色。两个鼻孔呼呼哧哧地直冒热气,一把扯开了军装,大骂王八蛋小赤匪,是哪个裤裆破了露出你这个害人精,竟敢太岁头上动土,欺负到老子头上来了。

    见汤恩伯骂的不成样子,五十二军军长关麟征说:“军团长,这朱启睿可是国家的统帅,也是日军闻风丧胆的抗日英雄,我军的名将。不说别的,单看他对日军情况的掌握,那就是个,绝对了不起的人。这样的人,我关麟征很敬佩的。军团长这样骂他不好吧?日后怎么见面啊?”

    这一说。汤恩伯更恼了,就想直接冲关麟征发作。

    正要张口,委员长、李宗仁的电报就到了。

    强忍着怒气看完了电报,汤恩伯就一屁股坐到椅子上,喘着粗气琢磨开了。

    琢磨了一会儿,觉得朱启睿电报上说的敌情还真的是那么一回事儿。这濑谷支队与孙连仲部打了几天了,估计那股骄狂劲也消磨得差不多了。界河那边由第三集团军对付,四十联队相当大的力量要用来对付第三集团军和孙震残存的三个团,第39联队从临沂到台儿庄一路上都有部队阻击袭扰,说不定李宗仁早已派部队设下了伏击圈在等着他们呢!只要派出部分部队监视峰县、枣庄、临城之敌,主力就可以全力突击。干掉鞭谷支队,最少也可以击溃他们。

    于是。二十年团比历史上提前几天开始了出击。

    矶谷廉介做梦都没有想到。形势突然会牛如此重大的变化。

    16日下午,矾谷廉介乘飞机降落在北洛的麦田里,在濑谷启等将领的簇拥下,到了濑谷支队司令部,亲自督导对台儿庄的进攻。

    在矾谷廉介想来。第40的联队控制滕县、临城、枣庄、峰县等战略要点,最迟明日,第39联队就可以赶到战场附近。由东向西夹击运河一线守军。全师团主力云集台儿庄一线,全歼当面之中国守军就在眼前。

    事实让矾谷廉介大吃一惊。

    第63联队经过连日激战,战斗力损耗严重。调整作战方向后,第63联队开始专心致志攻击台儿庄。可这台儿庄每个院落都是石头砌成,镇子里密布碉堡。为守军提供了良好的掩蔽。15日。福荣真平大佐亲自上阵。指挥各部队凶猛攻击一天,好不容易占了台儿庄一半面积。不料晚上,守军调来了援兵,以敢死队带头,和日军进行了惨烈的夜战,竟然恢复了不少阵地。

    16日上午,63联队倾尽全力反扑,好不容易夺回了阵地。

    矶谷廉介中将是日军高级将领,自然知道大汶口发生的事情,也知道一时半会儿弹药补给会生困难,只能依靠师团本身的弹药积累作战。因此,他心里已经自觉地调整了作战目标,只想攻占台儿庄,彻底消灭运河以北的明国军队。对于徐州,暂时只能相望了,一切都要等津浦路修通以后再说了。

    所以,视察了战场,听了濑谷启的报告后,矶谷廉介中将非常吃惊,他想不到经常是一触即溃的南明军队为什么突然这么顽强,竟然死战不退。在他的印象中,南明军队不是这样的,北明的国防军搞个伏击、偷袭什么的还可以,至于蒋中正的部队,战术呆板,阵地构筑薄弱,一般是皇军只要一迂回包抄,他们自然就溃退了。

    眼前的情况已经出了矶谷廉介的认知范围,他也清楚中队必然会守台儿庄。但没有想到是死守。不过,他还是面带微笑,勉励一众将官指挥部队奋勇作战:“诸君,对于蒋中正和他的军队我是非常了解的,蒋本人只是上海滩的一个小瘪三,用文明人的说法那就是一个流氓。他领导的部队没有政治理想。有的只是贪污和军官娶老婆、争风吃醋的丑闻。和这样一支部队作战,是我们大和武士的悲哀。我们应该去和更强大、更有军纪、战斗力更强的军队作战。不过没有办法,谁让我们这么倒霉,摊上这么一个没有品位的对手呢?”

    矶谷廉介的话引得一群军官哈哈大笑,因伤亡惨重带来的的阴霾一扫而空。

    矶谷廉介见鼓动取得了效果。就又说道:“拿下台儿庄,彻底消灭运河以北之敌,整个山东甚至整个华北就是我们大日本的了。明国人再想从我们手里拿回华北,简直就是痴人说梦。我们甚至可以将满洲、华北直接并入大日本版图。诸君请想一想,若干年后。我们的子孙。后代在华北肥沃的土地上漫游的时候,他们会怎么样感谢我们这些创业者啊?”

    这一说,一群魔鬼更是激动,竟然连连高呼口号。

    矶谷廉介见军官们士气高昂,遂下令将师团工兵联队充实一线进攻部队,将炮兵联队的大炮全数集中起来,加强火力。并孤注一掷,把监视汤军团的那个大队都抽了回来,加入攻击行列,以求一击成功。部署完成后,矶谷廉介命令濑谷启立即起全线攻击,务必迅清除台儿庄守军。

    下达完命令后。矶谷廉介给西尾寿造中将报。称夺取台儿庄、彻底击溃台儿庄运河一线明国军队就在眼前,恳请西尾寿造中将调动能够调动的航空兵强力轰炸运河沿线守军阵地,支援第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