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询问。一年的工作实践让我摸索出了一些收银小窍门,如小孩交钱,我需要仔细查点钱物,青年交钱快又准,老年交钱有耐心,听到抱怨不要争等。
虽然我的本职工作是收钱,但同时也要完成一个重要的任务——防损。比如商品实际价格与打印价格不相符时,要赶紧核对,知道促销商品价格差异等。一次,有位顾客手提着一袋打好价签的水果来收银台付款,我在用条码枪扫商品价签时,发现有些不对头,2公斤左右的水果,价格怎么才16元?我对顾客说:“麻烦您重新去称一下,这价格好像不对。”顾客十分不理解:“这价格不是已经打好了吗?难道你认为是我做了手脚?”为了打消他的顾虑,我耐心地进行了解释:我们的职责不仅仅是简单地收款,还要负责监督工作,希望您能够理解,并给予配合。最终,顾客平息了怨气,将商品重新过秤。
公司对收银员过失处理很严,像出现数额差错的情况(误差在5元内算正常),多收少收都不行,超额的部分要如数上交财务,并作出严肃处理,如果顾客投诉,除道歉外,也是要受到严肃处理的;差额就要我们如数赔偿。
忘不了去年的6月18日那天,我收到了假币,按公司规定,这属于工作失误,当班收银员必须赔偿。为了让我尽快地上手,那天当班的大姐让我独立收钱,晚上,当班的大姐结款时,她的收银机的抽屉里就被发现了假币,尽管大姐安慰我,说可能不是我收的,并要自己承担损失。可我明白,大姐工作这么长时间,这是唯一一次出现这种情况,那一定是我收的,因此我还是还了大姐帮我垫付的罚款。后来据经理说,专门有这样一群人,专找佩带实习收银员胸卡的我们结账,他们知道我们没什么经验,一般情况下,分辨不出真假币来。
公司要求我们对所有顾客都提供“微笑服务”,这个要求恐怕没几个收银员能做到的,一天要站9个多钟头,反复不停地说着:“您好!有会员卡吗?再见,欢迎下次光临……”繁琐重复的活儿,很低的工资,压抑的感觉,烦闷的心情,哪儿能笑得出来?更何况,我们礼貌地对待顾客,换来的却是顾客冷漠的眼神,有时觉得自己笑得很傻,得不到顾客的任何回应。
一年的北京生活使我的状况有了变化,我的普通话说得越来越好了,我会使用电脑了,我的穿着不像刚来北京那么土了……
当我拿着第一个月赚的800元钱,实在是高兴坏了,心里觉得这笔钱实在太大了。因为我的生活费用很低:和5个在超市工作的小姐妹们合住在一套房子里,吃的也简单。我每月攒400块钱,等攒够了,寄回家去,用做三哥讨媳妇的财礼。等第一个目标实现后,我打算再攒点钱,自己学点东西,真正能在城里留下来。
我与都市咫尺之遥
采访对象:石春辉男24岁江西萍乡人
人物群体:酒吧调酒师
人数总量:3000~4000人左右
群体特征:各大小酒吧吧台调酒
月均收入:2000元左右
说实话,我挺喜欢现在这份在酒吧做调酒师的工作,可在我父母眼里,这份工作与端盘子的工作没什么区别,他们认为男孩子干这个,没什么出息。可不做这个,我还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我家在浙江衢州王村口,父母做肉制品加工生意,家庭条件在我们当地算是不错的。在我们村,接手父母的生意是很普遍的,可我不想一辈子与肉打交道,而且我的成绩也不好,考大学对我来说,是个遥不可及的梦。高中毕业后,在家待了两年,觉得很无趣,最后还是决定到城里学点东西,可学什么呢?当时在家的时候,喜欢跟几个哥们儿在一起喝点酒,所以兴致一来,我去了杭州,花了1600元,报了个中级花式调酒师的班,学了3个月,拿到了结业证书。后来又参加全省统一考试,取得了中级花式调酒师职业鉴定资格证书。我觉得自己在调酒这方面很有天赋,对品酒有自己一套独特的方法。
毕业后,我没回家,我爸妈本来对我不愿接手他们的生意就很有意见,加上他们知道我到杭州学这个后,就更生气了,他们说我干这个是不务正业,瞎混。没办法,他们都是老脑筋了,不论我在电话里怎么解释,他们都坚决反对,可我有我的主见,我还是想学这个。
在杭州的酒吧里打了3个月工,我觉得还是应该到更大的城市里,才能更进一步感受到酒文化的气息。于是,我北上,来到首都北京。
北京的酒吧多,对于我来说,工作不难找,因为我的形象好,而且大多数酒吧都缺人。我到后海的酒吧一条街转了一圈儿,发现后海家家酒吧门口都贴着招工启事,我进了一家酒吧应聘,结果就留下了。北京的酒吧招服务生的要求不算高,18~28岁之间,男女不限、户口不限,唯一与杭州酒吧不同的是,要求最好有北京户口。
开始,我被分在一楼的慢摇吧做服务生。可在当晚,老板品尝了我调制的鸡尾酒后,将我安排在吧台,从事老本行——调酒,薪水也在普通服务员的两倍以上。
只需两天,我就把酒水的价格背了个滚瓜烂熟,北京酒吧调酒师的工作比起当初在杭州复杂得多,有些酒不能开在一起,那些酒要去吧台出单子。单子填错了该怎么办,存酒取酒要经过什么程序,每天的主打产品不一样,有时是黑方威士忌,有时赠送……熟悉这些也费了不少神,说句实话,在杭州的酒吧,这些都是普通服务员要做的事,而调酒师的工作就是调酒。
对我来说,这些都不是什么问题,一周我就全部搞定。而最现实、也最让我不安的事情远不像开单那么简单。在杭州的酒吧,由于我调酒的手艺比较好,所以在当地我小有名气,可到了北京,后海一条街上,调酒师很多不说,而且不少是拿过国内国际很多大奖的名师,我的那点小名气与其相比,相差太远。
于是,休息的时候,我晚上就经常到别的酒吧转转,先与他们交朋友,再与他们交流调酒经验,这样一来,我学到了不少新的调酒方法,以及国外流行的调酒趋势。
工作不长时间,我就发现了自己最大的弱点是英语的对话能力差,虽然杭州也有许多老外喜欢泡吧,但在杭州的时候,调酒师不需要与老外有过多的交流,只要知道一些酒的英文读法就可以了;可这在北京就绝对行不通,一些老外喜欢与调酒师聊天,我的英文水平跟不上,直接影响到酒吧的生意。而且,一向自视很高的我发现,身边的服务员有许多是知名高校的大学生,英语对话能力了不得。
这里差不多有一半客人是老外,所以能用英语对话是老板优先考虑的招聘条件,开出的薪水也比普通的服务员高。如此严峻的形势,迫使我产生了报班学英语的想法。于是,晚上上班,我就利用白天的时间报了英文补习班,晚上可以与来酒吧的老外对话,训练自己的口语,半年多过去了,现在我的英文水平突飞猛进,已经能够熟练地用英文与来酒吧的外国人交谈了。
没想到原来对英语不感兴趣的我,竟然能够为了调酒而学英文,这也许就是人们所说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吧!在别人眼里,酒吧是个三教九流汇集的地方。可在我看来却不尽然,我觉得酒吧的红火与经济、社会、文化的变化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酒吧的步伐始终跟随着时代,它应该是青年人的天下。留学生、国内的生意人、白领阶层、艺术家、大学生、娱乐明星、有消费能力的老百姓都是这里的常客。他们在这里谈天说地,寻找一种久违的亲切感。与他们天天在一起的时候,我觉得离首都很近,但想到北京户口和未来的生活,又感觉离北京还有一段难以说清的距离。
打工路上“洗”以为常
采访对象:徐富贵,男,34岁,河南信阳平桥区五里镇凤台村人
人物群体:洗车工
人数总量:估计北京约6~7万人
群体特征:专门在修车行里擦车、洗车
月均收入:1000元左右
2006年9月25日星期一阴
“我爸爸是名洗车工人,他每天早起晚归,为我们挣钱,在北京生活。每天爸爸6点就得起床为我做早饭,然后把我叫醒,吃完早饭就得送我去上学。然后8点前就得赶到修车行上班。
爸爸工作很辛苦,从爸爸手上的裂纹就能看得出来,冬天的时候,爸爸的手经常是流血的地方刚好,就又有一个地方烂了口子。听爸爸说他每天要洗几十辆车,我很心疼爸爸,想帮爸爸干活,可爸爸说我还小,等我长大了,才能帮他干活,我很着急,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呢?……”
这是徐富贵8岁儿子虎子的一篇日记。他说自己平时工作忙,跟儿子的交流很少,这篇日记是他在给儿子的作业签字时发现的。“没想到儿子这么懂事。”说这话的时候,徐富贵这个30多岁的男子汉快流出泪来。
与妻子离婚后,徐富贵带着儿子来到北京,租住在大兴区的一栋平房里,每月150元的租金,比起在市里租房子算便宜很多了。徐富贵在北京的第一份活儿就是洗车,因为就这份活儿没什么技术含量,而且对学历也没要求,至于岁数,像市区里的车行对这个有要求,而在郊区就没那么严格了。
徐富贵说,去年本想去市里的洗车店找份工,因为孩子上学了,他希望孩子能在市里好点的学校读书,可连续找了七八家洗车店,都因为他的年龄大而被拒之门外。具体原因,徐富贵自己也说不清楚为什么,大概是因为年龄大的洗车工体力、精力跟不上趟儿吧!“现在市里车辆多、灰尘大,以及养车、爱车的人多,所以市里洗车店的生意都十分兴隆,活多了,就需要比较多的洗车工,他们大多愿意招十七八岁,20来岁的姑娘、小伙儿,他们一天能洗近百辆车,而像我这样的中年工,一天拼了命也就洗个五六十辆,他们手脚麻利,我们没法儿比。”
徐富贵现在打工的这家洗车店规模不大,没有电脑洗车,完全靠一根压力水枪、几块抹布、用人工擦洗来完成。洗车不过是先用水枪冲遍车身,再用毛巾擦干,如果车主不让清理车内卫生、不打蜡,交钱结账就算完工。这家店里有###个洗车工,跟徐富贵一样,他们都是不远千里,从老家来北京打工的,只不过年纪有大有小,大的超不过40岁,小的也就十七八岁。
周日的早上7点,气温11℃,刚洗完一辆车,徐富贵又开始摇着毛巾站在路边招揽生意,身上的衣服显然很是单薄,可徐富贵说,干这行不能穿得太厚,因为会影响洗车的进度,而且干起活来,也就不冷了。看到远处有辆车朝这边渐渐靠过来,徐富贵立刻比划着打轮的手势,将车迎进了停车房,脸上堆满了笑容,一边“大哥、大哥”地招呼着,一边忙了起来。他拖起水管,拿起水龙头对着汽车冲了起来,冲洗完后,又开始用刷子向车上刷泡沫,他手上的口子和茧花很是清晰。
“喂!把灯罩擦擦,车毂擦净点,引擎盖的几个黑点怎么不擦掉?”车主命令似地对徐富贵说:“你是咋搞的,擦几次都擦不净?”徐富贵忙舞着毛巾笑着说:“这就擦、这就擦,保证擦干净,保证你满意。”“满意?动作这么慢,咋就不能麻利点儿!鬼脸、门缝、车身凹槽的地方都得仔细点儿擦,脚垫拿出来抖一抖。还有,还有,擦的时候小心点,指甲别划坏我车上的漆,我这可是宝马车!”在车主不停地催促下,30分钟过去了,刚刚还蓬头垢面的车现在已是焕然一新,徐富贵20多分钟的辛苦换来10元钱。车主带着一脸的满意很快离开了。
“开宝马,有什么了不起!”看着渐渐远去的宝马车,一旁干活的小兄弟撇了撇嘴,徐富贵笑着说,“没什么,没什么,这样的人见多了。可不管他们态度如何,咱们都得好好对待,咱们就靠这份工作吃饭呢,毕竟像咱们这样没什么技术的农村人在北京不好找工作。”
擦车一般不会出大差错,如果车主嫌擦得不净,再擦一次就得了。态度好点,勤快点,一月拿1000元钱也算不错了(700元底薪,三四百元提成),不少农民工都想多干一段时间。
擦过20多辆车后,已近中午。午饭要轮流吃,以免顾客久等。徐富贵说,洗车虽说是粗活,可不细致也做不好,譬如雨刷下边灰尘大,一定拿起来擦。车门边缘、拉手里面、车牌缝隙也是必擦部位。黑色的车擦后容易起花纹,抹布一定要洗净,还不能太干,防止毛巾里藏有沙子划伤车漆。
徐富贵干活儿虽然麻利劲儿赶不上小伙子们,但他比较勤快,每次擦完车,他都把脏毛巾一块儿洗洗,把挡路的水管移到墙边,顺手扫扫路面的积水。这些举动博得了同伴的好感,同伴说他眼里有活儿。因为做这些小事方便顾客、能保护水管不被车轧坏。徐富贵平时干得多了,洗车店负责人很看重他,每次出门都把店里的事交给他管。“我不图别的,现在就希望能多赚点,给孩子上学用。”徐富贵说自己的人生希望全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了。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餐”淡经营
采访对象:林金兴,22岁,山东平邑武台镇人
人物群体:早餐销售人员
人数总量:2000~3000左右
群体特征:推早餐车穿梭于各车站、地铁口
月均收入:1500元左右
除了包子、油条、炸糕、豆浆等中餐外,还有三文治、面包、汉堡等年轻人比较喜欢吃的西餐。每天早上5点至9点,小林的(早餐)车都会准时推到肯德基的门口,等待上班的人群。因为这个位置靠近地铁口,所以生意比其他的地方要好。
4年前,小林从山东老家来北京,当时正值北京早餐工程刚启动,他到首钢饮食有限责任公司应聘,几乎没费什么周折,交了几百元保证金,办了健康证后,小林的早餐车正式营业了。
提起过去北京早餐的“风光”,小林很得意,按他当时经营的50多个品种,每天早上4个钟头,他能卖出去200多元的早餐类商品,提成是10%,再加上700元的工资,一个月能挣到1300~1500元,这份收入曾经让小林很满意。
“自从这附近出现了鸡蛋灌饼、煎饼摊等20多个无照经营的流动摊位,把我的摊位团团围住后,生意就不好做了。”公司规定平时早上营业到9点,节假日到9点30分,现在收摊以后,小林还干点别的,他找了份家政的活儿,下午去一位老大爷家里,做点家务,最主要的工作就是陪老人说说话,小林说这份工作的收入也不多,因为老大爷岁数大了,无儿无女,他想给风烛残年的老人带去些温暖,所以也没多要钱。
小林将每月1500元的收入分成3份,一份用做租房和日常生活开销;一份寄给农村老家;还有一份是给自己结婚攒的。小林谈了个对象,是个川妹子,在北京的一家餐馆做服务员。他们计划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时结婚。这两年,小林希望能多攒点钱,给女朋友一个像样的婚礼。
看着身旁煎饼摊摊主为顾客摊着热气腾腾的煎饼,再看看排队等待的人群,小林很着急,“有钱的人喜欢吃洋快餐,没钱的人喜欢吃小摊,可怜我们卖北京早餐的,只能看着别人卖啊!”小林说,北京早餐和洋快餐都很干净,所以应该都有竞争优势,可洋快餐太贵,按理说,北京早餐应该能有大批顾客,“可不少顾客还是嫌我们的早餐贵,我们属于正规公司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