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三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调查三农-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欧里镇卫生院,记者看到,卫生院临街窗户的玻璃掉了不少,支离破碎的窗框上满是灰尘并结满蜘蛛网,大厅内落满灰尘的地面上烟头、纸屑随处可见。一楼注射室里窗户、门框、墙上同样是灰尘、蜘蛛网密布。由于病床上同样不卫生,一名男子宁愿抱着小孩输液而不愿让其睡在病床上。记者就此电话采访了该院院长。院长的解释是:欧里镇是产煤区,因此灰尘很多,另外卫生院对面又是农贸市场,加上卫生院房屋旧了。记者问:“房屋旧了不能搞好卫生吗?”对方没有回答。
  相关链接
  激增的医患纠纷
  江苏省有关部门2005年初对南京、盐城、南通、苏州、常州等五市的医疗纠纷进行了调研。发现2002年9月至2004年底,全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共发生医疗纠纷11089起;年增幅都在30%以上。2003年全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为医疗纠纷付出的经济代价高达3亿元以上,迄今为止最高一起医疗纠纷的赔偿金额高达165万元。
  事故多发的乡镇卫生院
  据统计,2004年度,江西省宜昌市医学会共受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托55起。其中,经鉴定为医疗事故11起,分别是:一级甲等事故3起,三级事故7起,四级事故1起。11起事故中,有8起发生在乡(镇)卫生院。在构成医疗事故的原因中,有2起是因未严密观察病情而延误救治时机、2起是未及时转诊,还有7起是医务人员违规操作或操作失误造成。
  难产的医疗责任险
  医疗责任险在国外已推行数十年,在美国,医疗责任险的理赔率在80%以上,最高赔偿额超过百万美元。统计资料显示,一些发达国家的医疗纠纷发生率仅为7%,远远低于我国,医疗责任险作用功不可没。
  在我国,医疗责任保险自开办之初即遭到冷遇。近年来虽有几家保险公司把它作为新险种进行推广,但并未形成气候,有的保险公司甚至半年销不出一份保单,使得医疗责任这一有着强大市场潜力的险种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现状篇:医疗纠纷:医患双方都头痛?(1)
现在一提到医疗纠纷,无论是医患双方还是司法部门都感到非常头痛,医院和医生因不被理解而备感委屈,患者因讨个说法太难而异常愤怒,卫生行政部门因被认为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而觉得有苦难言,司法部门因遇到不少法律障碍而显得爱莫能助。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谁也躲不掉和医院、医生打交道。医疗行业高风险,发生一些纠纷本属正常,只要处理得当,医患关系应当是比较融洽的。可是情况偏偏不是这样,大家在一些问题上争论得却异常激烈,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争议之一:鉴定
  患方:极不公正
  目前的医疗事故鉴定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由独家组织,暗箱操作问题难以避免;二是鉴定结果只标明是否是事故,而对那些虽然不构成事故,但医院在诊疗护理过程中有失误的情况却没有详细说明。
  医疗纠纷由卫生行政部门交医学会组织鉴定,该会如果不受理,患者就求告无门;如果鉴定不公正,也无处讨说法。医学会不仅在行政上隶属于卫生行政部门,而且在业务上医学会专家鉴定组出具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最终还要经过卫生行政部门审核认可。而卫生行政部门既是医院的上级主管单位,又是医疗行业的法定监督部门,同时承担运动员和裁判员的双重角色,很难保证在医疗纠纷处理过程中角色不错位。况且还不仅仅是老子给儿子鉴定,有时简直就是自己给自己鉴定,因为专家鉴定组成员大多数是各个医院的医生,这些医生有的就在发生纠纷的医院工作,即使不是纠纷医院的人,可谁也不敢保证自己医院及其本人就不会发生医疗纠纷,所以在鉴定中偏袒医院和医生是难免的。
  既然卫生行政部门及其医学会组织的鉴定极易造成对患者的不公平,不被患者信任,那么就必须有司法救济,授予司法部门医疗事故的鉴定处理权。以法医鉴定为依据审理医疗纠纷,法医在鉴定时不但把医院有无过错以及过错与患者出现不良后果的因果关系作为鉴定重点,而且把伤残等级纳入鉴定范围,使鉴定结论真正发挥“证据之王”的作用。
  医方:合理合法
  医疗事故只能由医学会鉴定,未经该组织鉴定的医疗纠纷法院不应该受理。发生医疗纠纷的情况相当复杂,鉴定中的专业要求非常高,医学会专家鉴定组是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依法成立的,其鉴定的权威性和法律效力是不容置疑的,没有经过医学会鉴定的医疗纠纷法院不予受理,这是有依据的。暗箱操作问题,医学会完全可以通过扩大专家鉴定组的成员范围,吸收法医等司法界人士参加,提高鉴定的透明度等方法来解决。
  争议之二:赔偿
  患方:数额太少
  在医疗纠纷处理上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只有经鉴定属事故的才处理,医院虽然有失误但不属事故的不处理也不赔偿;二是即使经过鉴定属于事故,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赔偿的数额也是少得惊人。
  医患关系就是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关系,患者挂了号医患双方就形成了消费合同,出现纠纷理应按民法有关规定处理;无论是否属于医疗事故,只要医院有失误,损害了患者的权益,就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赔偿患者的损失。赔偿标准应当按照《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执行。
  医方:能力有限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是国务院颁布的处理医疗事故的专门法规,即使有不完善的地方,在其没有修改前必须无条件执行。
  按照专门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在医疗事故处理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有规定的必须按其规定办,只有该条例没有具体规定的地方才可引用其他法规。另外必须明确,一方面医疗服务具有公益性质,收费低于成本;另一方面医疗属于高风险行业,事故发生有其必然性,我国尚未建立医疗责任险,医院承担赔偿风险的能力极其有限。所以对医疗事故的处理只能解决因事故而增加的额外医药费,最多再给予极少量的补偿,但不可能像交通事故赔偿那么多。
  争议之三:举证
  患方:举证责任倒置
  在医疗服务中患者处于被动地位,而医生处于主动地位,是否需要检查,做哪些检查;是否需要用药及用药的品种、剂型、剂量、配伍、给药次数和方法等都是由医生决定,患者只能无条件地服从。同时病历、处方、医嘱单、手术记录等都由医院和医生保管,患者一般很难查阅得到。况且又经常发生出现医疗纠纷后院方修改和藏匿证据的现象。所以在医疗事故处理中不能适用“谁主张谁举证”这个一般原则,而将举证责任倒置,即由院方证明自己在诊疗过程中没有过错。如果不能证明自己的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就可以判患者的主张成立。
  医方:谁主张谁举证
  医疗工作情况非常复杂,专业性要求很高,治疗的风险极大。有人打了个比喻,人体就像一个“灰箱”,就目前的科技水平,对人体还不能做到像看一个透明的“白箱”一样,全部看得一清二楚;但又不是像看一个“黑箱”那样对里面的情况一无所知。医生只能根据现有的医学知识和自己的临床经验对患者进行诊疗,对治疗效果只能是一个大概的预测,何况一些特殊病例没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有时医生只能凭经验来处理,但这又很难说有多少道理。另外我国医生的数量还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医生特别是大医院的知名医生每天都要为许多患者诊治,不可能对每个患者都留下充分的证据。如果每个医生在为患者诊疗疾病时首先考虑为日后打官司留下证据,这只会束缚医生的手脚,最终受害的还是患者。
  读者来信
  我说医疗纠纷
  编辑同志:
  看到贵报上期有关医疗事故的话题预告,觉得这个问题很有必要,借此机会我也想说几句。医疗纠纷的频发,在给患者带来痛苦的同时,也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一是医生业务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医生水平的高低,事关患者的安危,由于医生的原因而误诊、漏诊的事例很多,因此医生的整体素质需进一步提高。二是医疗市场需进一步整顿。眼下社会上庸医、假医泛滥,打着各种旗号的诊所遍布,患者很容易听信各类广告而上当受骗,从而引发医疗事故。三是患者心理需进一步调整。患者应有良好的心态,不要有讳疾忌医、“有病扛扛就好”的心理,这样更容易延误治疗时机,造成医疗事故。四是简化就医程序,使患者更加接受医院治疗,减少医疗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五是降低医疗费用,使某些特效药、好药能为民所用,从而解除患者病痛。
  山东省沾化县李杰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现状篇:脱贫三五年一病回从前(1)
在距离河北省阜平县城40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名叫黄连峪村。这个位于太行山脚下的小村,四面环山,一条小溪从村中流过。在村子北部的一个小山头下,有一个恬静的小院。院子的男主人叫刘新宅,女主人叫杨风雪。疾病和贫困给这个小院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辛苦奔波四处忙夫妻合力摘穷帽
  现年44岁的杨风雪从小在这里长大,8岁时过继给了叔叔。为了照顾叔叔,30岁时,杨风雪和来自邻县的刘新宅结了婚,把家安在了那个自己长大的小院。几年后,两个儿子前后降生。
  刚结婚时,杨风雪家的日子过得非常紧巴。尽管改革开放让小山村发生了许多变化,但脱贫致富仍是这个新组建家庭面临的头等大事。自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黄连峪村就未再进行过土地调整,因此,杨风雪能经营的就是叔叔和她自己的责任田。黄连峪村地处山区,种地没啥收入,唯一能卖钱的就是承包的红枣树。一年下来,能有近4000元收入,除去农业投入和日常花费;日子过得苦兮兮的。
  不能这样过下去,再苦再累也要摘掉头上的穷帽子,杨风雪和丈夫开始寻找生活的出路。刘新宅曾在建筑工程队当过木工,还学过会计。面对生活的压力,刘新宅想起了自己的手艺。1992年,刘新宅打起了铺盖卷,到正定县建筑公司做起了木工。不久,就成了木工组长,第二年还当上了一个项目部的会计。
  刘新宅在外打工,把家里的农活全扔给了妻子杨风雪。杨风雪不但要打理家务,还要忙碌地里的农活,一年四季休息不了几天。去地里干活时,就把儿子扔在家里。后来,儿子一看她拿工具,就死死地抱着她的腿,说什么也不撒手。每到这时候,杨风雪总是感到鼻子酸酸的,但没有办法,为了这个家能尽快脱贫致富,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全家人只能这样奔忙了。
  工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七八年的努力,杨风雪家的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家里有了积蓄,盖起了5间新房。村里人都说,杨风雪这么短短几年就脱贫致富了。再等几年,还不提早进入“小康”了。
  河北省阜平县黄连峪村基本情况
  人口耕地面积人均收入支柱产业经济收入村医人均就医费用
  396人180亩2000元种植业红枣1名250元
  河北省阜平县黄连峪村农民2004年就医情况
  户均收入户均医疗费用户均住院次数重病治疗率自购药率因病返贫户
  8000元1000元02次50%90%4户
  一病借债三万元生活倒退十多年
  平静的生活没有延续几年。病魔的来临,打破了这个小院的宁静,击碎了这个家庭的憧憬。
  2004年10月1日,正值秋收的大忙时节。由于雨水足,秋玉米穗鼓鼓的,谷子穗沉沉的,红枣也挂满了枝头;杨风雪喜上心头。可有天晚上,杨风雪刚坐到床上,感觉头很疼,很难受,刘新宅赶紧打电话叫来了村里的医生;医生初步诊断是脑血栓。刘新宅打电话叫来几个亲戚,租了一辆车,连夜把杨风雪送进了行唐县中医院,诊断为脑出血。10月3日,又转院到了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经过手术,杨风雪在昏迷了三天三夜之后清醒了过来,性命是保住了。可杨风雪在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20天,又在行唐县中医院巩固治疗20天,前后花费了3万多元,几乎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还欠下几千元的外债。如今,病愈回家的杨风雪面对的是一大堆债务,家中的生活水平也是直线下降。从前经常为孩子们买吃的喝的,现在全部取消了。来村里卖水果、卖食品的小车前再也见不到杨风雪的身影。好在学校为两个孩子办理了贫困助学申请;孩子才没有辍学。
  “我们想靠自己的力量供孩子读书,但是没有办法,一场大病,我们家的经济全崩溃了。”一向要强的杨风雪眼中含着泪花说。
  家中失去劳动力日子更是难上难
  病魔,不仅让杨风雪家日趋贫困,更使这个家庭失去了一位劳动力。生病之前,杨风雪可是很能干的。但现在,她已不可能再承担沉重的农活了,而且连做家务都感到吃力,还需要他人的照顾。
  无奈之下,刘新宅只能放弃了在建筑工程队的工作,回家打理农活,同时照顾妻子的日常生活。有几次,建筑工程队打电话要他去上班,但是考虑到妻子的身体情况,他还是留在了家中。
  “我家现在处于两难的境地。”刘新宅说,“以前,我们俩可以一里一外。现在她病了,家里少了一个支撑。我在家里种地,收入太少,养活不了这一家人;我出去工作,她又没人照顾。所以,我也不知如何是好了,这以后的日子太难了。”
  张毛眼:保住性命也高兴不起来
  张毛眼家住内蒙古自治区丰镇市新城湾镇四城洼村,前段时间因肾功能衰竭差点丢掉性命。虽然在医院医生的悉心治疗下脱离了生命危险,但张毛眼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近2万元的医疗费有一大半是借的,这对经济状况刚刚有些起色的家庭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当初有病我是硬拖着,舍不得花钱找医生。腿疼、腰疼就拔火罐,实在难受得扛不下去了才在村里打针输液。农村人挣不来钱,我既要照顾老人,还要供孩子上学,脱贫致富太不容易了。好不容易攒几个钱,去趟医院就全扔进去了,刚刚摘下的穷帽子又戴头上了。所以,我就想生在家里生,死在家里死。谁曾想看到我快不行了,家里人竟把我送到医院里治病。现在病是稳定了,但却拉下一身债,倾家荡产了,今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一说到这些,张毛眼就愁眉不展。
  相关链接
  据卫生部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医疗费用的增幅大大超过农民增收,三成农民因病致贫。即使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广东省,近5年来,农民人均诊疗费用平均每年增长1130%,人均住院费用平均每年增长1140%;部分农民因病返贫。
  各方评说
  河北省望都县副县长刘新桥:去村子里看看那些贫困户,大部分家中有重病人。有了重病人,就很难脱贫致富;有了重病人,脱了贫也很难不返贫。
  河北阜平县黄连峪村农民杨秋英:老话说得好,“炕上没病人,衙门口里没官司,就是好光景。”我们过日子苦点累点不怕,最怕得病。即使手里有几个钱,得一场大病准得变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