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傻爹还在想:儿子皮糙肉厚的,洗三不怕凉,女儿娇贵啊,冻着了怎么办?
这样的不安直到洗三一过,见了老婆,被指着悠车嘲笑:“她现在还在这里呢,能跑到哪里去?住在东宫,能远到哪里?”才清醒了一点儿。
幸亏这几天朝上没有大事发生,不然就凭他这个状态,多半要出事故的。讪讪地踱过去看女儿,小女孩儿眉眼刚刚舒展了一点儿,这会儿闭着眼睛睡得挺香,任凭胤礽怎么看,都不肯醒上一醒,让胤礽全面地判断她到底长得像谁。
“你再看,她还是就这么大,”淑嘉取笑了一句,“说正经的,你快给她想个名字才好。”
胤礽奇道:“名字当然要等汗阿玛赐下,何必我来想?”
淑嘉调了调背后的靠枕:“汗阿玛会赐她什么名儿,难道从着她哥哥一道儿起?但凡有了皇孙,可等汗阿玛赐名,这女孩儿,就怕汗阿玛顾不大过来呢。这些年,就算是皇孙,也有过有周岁还没名儿,自家取了小名儿先胡乱叫上两年的呢。”
胤礽严肃了脸:“咱们女儿当然不同。”肚子里打起了小主意,他家儿子后来都是随便起个小名儿胡乱叫上一年,直到赐名的。这小名儿也是孩子额娘想起什么是什么,多半是宝宝贝贝一类,把汉意译成满语来叫着,听起来也很像那么一回事儿——反正很快就会有正式的名字了,胤礽也就不跟她争了。
这女儿么……“我要好好想一想!一定不能马虎了,汗阿玛给弘旦起的名字多好啊。我给闺女的名字一定不能起错了。”
本来明珠是个好名字的,可惜被个糟老头用过了,感叹脸。蒙语的名字也行的,满语的也不坏呢,汉语里有很多有深意的字。
淑嘉随他去想,儿子的小名儿用得少,随便叫叫就好,女儿的名字估计要用一辈子的,这样郑重,必须要让父亲起。
——————————————————————————————————————————
皇太子拿出交作业给他爹的架势给闺女想名字的时候,草原上的老皇帝已经知道添了一个孙女儿的事情。这是个重男轻女的时代不假,也要看看是谁的女儿才能轻上一轻。太子的嫡长女,意义又是不一样。
康熙见了太子书信,字里行间带着暖着又带着炫耀,说话的语气也显示出索额图的阴影已经过去了。算一算日子,明天就是洗三了,他老人家心情大好,大笔一挥,这孩子就叫乌云珠吧!
弘晰兄弟几个是没有父母跟着的,消息由康熙亲自传达。
听到消息,兄弟几个都很高兴。
弘旦咧嘴一笑:“孙儿盼个妹妹盼了好几回了,我们家全是小子,就缺个妹妹呢。”
小子之一弘曈与小子之二弘晷一齐拿眼睛瞪他。
弘晰咳嗽一声,弘旦还在高兴着:“等咱们回去,妹妹也长开了。玛法,孙儿前儿与姑姑打赌,刚得了两颗珠子,能着人捎回去贺妹妹满月么?”
康熙也咳嗽一声,挑挑眉毛使使眼色,弘旦一回头,得,俩弟弟正瞪他呢。弘旦眨眨眼:“玛法,行么?”我什么都没看到。
康熙大笑,笑了许久才停了下来:“痛快笑了这一声,我心里也舒坦多了。你把东西缴上来,我使人去送。”
弘晰也趁机请旨,弘曈与弘晷见瞪眼神功无效,也怏怏地收回目光,一齐嚷嚷。
家庭和睦,手足相亲,康熙满意地道:“你们有什么东西有什么话,都可捎了去。”
孙子们又一齐谢恩。也就是因为儿子多了,女儿才显得金贵。也就是因为家里日子过得好了,随便来点儿什么事儿,都有心情笑上半天。康熙也愿意与笑语盈盈的人多呆一会儿,谁乐意看着苦逼脸陪着一起苦逼呢?
太子家的孩子一齐扎回住处翻箱倒柜是个不算小的举动,再深入打听,皇太子得女的事情就不是件秘密了。随驾的人倒是淡定,太子现在生什么他们都很淡定了。自家有老婆在京,不用担心失了礼数。不过有了这消息,这几天见着了太孙殿下又多了一句可以说的话。
第二天,当随驾的十五阿哥对弘旦说起此事的时候,皇太子也挨了一闷棍:他爹剥夺了他的命名权,直接给小格格起了名儿。
这名儿呢,有些土气的。音译成汉语还有听儿意境,满语本意就是九十七,希望孩子活得长一点的意思。好吧,长寿也是好话头。胤礽看着写了满页的草稿纸,有些颓废地把稿纸扔到了一边儿。
京里的女人们又是一番忙碌,洗三结束了,还有满月呢。连已经快要生了的裕王福晋与平王福晋都参加了洗三的仪式,并且咬牙决定,只要不是那天生,就一定要出席满月礼。
这个满月礼,虽是女孩子的,却比一般男孩子还要热闹。七个儿子才一个闺女,掌上明珠四个字不是白叫的。在京的福晋济济一堂,欢声笑语。
皇子福晋们挤了一屋子先看侄女儿,小婴儿柔软粉嫩,引人围观。新生儿视力不好,也不知道自己被围观,被看了也不怕。吸饱了奶水,笑得流出了口水。
福晋们围观着,不时暴出一句:“看,她笑了。”、“嗳哟,咱们怎么流口水了?”、“看这儿看这儿,婶子这儿有好东西。”配以褪下只晶莹的镯子来回晃。
四福晋看了一回侄女,问淑嘉:“小格格起了名儿没有?”
淑嘉也就趁机宣布,这姑娘已经被祖父赐名:“汗阿玛说了,叫乌云珠。”
福晋们的脸僵了一下,她们家里都有格格隆生,有的还是嫡出,也没见赐名。
皇帝偏心,从来都是有个样子的——偏起来还特别明显,极度地令人发指。
三福晋会打回场:“看这时辰,又该有人到了,咱们也先入席罢。”
到了外面,淑嘉吓了一大跳,淑怡与曹佳氏两个人挺着快要生了的肚子也出现了!你们出了事儿我赔不起啊!
连忙叫人安排了何处的地方:“你们两个怎么这么不小心?都这样的月份儿了还到处乱跑?”看向淑怡的目光带着额外的责备,“这是头一胎,老老实实呆在家里等着生孩子都要吃力些的,还敢出门儿?”
淑怡陪笑道:“二姐姐,我不碍的,出来活动活动怕还好些,总闷在家里也不是个事儿。”
曹佳氏就更放低了姿态:“我们是晚辈,怎么能自己就娇贵起来了呢?”
淑嘉扶额:“你们两个都给我小心些。”特别叫了两个嬷嬷来看护着。
外面又报西鲁特氏到了,淑怡扶着嬷嬷的手起身:“好姐姐,我可不能不见额娘。”淑嘉看曹佳氏也要起身,忙叫她也坐下:“你别跟着乱跑了,且在这里歇着,有用着你出来的时候,我再打发人叫你。”
曹佳氏过来也是为了表明立场,这孩子还没生下来,又不知道是男是女,宫里的人是不好随便得罪的。得了太子妃的话,她才重新坐下。
西鲁特氏看了淑怡的肚子也吓了一跳:“你怎么出来了?”温都氏与觉罗氏两个是跟着西鲁特氏来的,一个扶着西鲁特氏,一个就过来搀着淑怡:“姑奶奶,你小心着点儿。”
觉罗氏也是宗室女,她来跟淑怡说话就更随和些。淑怡道:“咱们这样聚在一块儿也不容易,别都说我呀。”
西鲁特氏道:“不说你还能说谁?你大姐姐用得着我说?你二姐姐用得着我说?你四妹妹还没出门子呢,现在还不用。就是你!”
淑怡道:“不管怎么着,我现在也是有了倚靠。”
西鲁特氏目视淑嘉,淑嘉微微点头,别管是男是女,淑怡都算熬出来了,而她当然会在能力范围内多照顾照顾这个孩子。淑怡笑了:“三嫂子近来如何?”
纳兰氏还未出孝又有身孕,是以没来。西鲁特氏道:“她只要平平安安生下孩子就好了。”
淑怡劝慰:“都会好的。”
赵国士又来请示:“主子,快到时辰了。”
入席,开宴。席间淑嘉还看了看两个大肚子的女人,这两个人,如果不来,当然会被人说不太懂礼貌什么的。这过来了,又是个负担,真是个面子工程。
————————————————————————————————————————
两个面子工程倒是平平安安地回去了,淑嘉松了一口气。出了月子,她又能活动了,跑到宁寿宫去跟皇太后聊天儿。
一个多月没见了,皇太后也正盼着跟孙媳妇玩呢。见面就说:“你看着气色很好,小格格怎么样了?”
小格格排序当是太子第三女,但是她前面的两个姐姐都是没满月就夭折了,说她是长女也不为过,她又确是太子妃生下的第一个女儿。然而皇家讲究次序,不少人想来想去,便含混地称之为小格格。反正,她确实排行最小。
“我瞧她那样儿,比她哥哥们还硬实些。满月前看着挺乖的,昨儿一过,才露出本相来,够淘的!”
皇太后照顾过小女孩儿,这点上自觉是权威,指点的口气就来了:“是不是裹得太紧了?现在天气热,不要着了暑气。”而后又一股脑地说了许多注意事项,把来请安的妃子都听呆了。
皇太后如愿地说完,满意地接受大家惊讶的目光,忍不住又显摆两句:“当初五公主就是这样带大的。”
五公主,她死了啊!
皇太后又开始抹泪,弄得德妃也一起心酸。佟妃见太子妃的脸都要扭曲了,忙劝皇太后:“瞧您,您这样儿,五公主也去得不安心。”好说歹说,又劝皇太后休息。
皇太后想了一想:“我没事儿,你们都回去吧。”打发了宫妃,偏又把太子妃留下了,原来她更有一桩心事要与太子妃讨论。
把请安的人都打发了,就跟太子妃商量:“去年皇帝就说,要给太孙留意好姑娘,偏偏事情多,你又不方便,这才耽误了。现在你也出了月子了,咱们又没有旁的事情好忙,皇帝他们不在京里,大家正闲得慌,明儿叫几个小姑娘来说说话啊?”
淑嘉顺着她的话说:“这事儿,只要您拿主意就成啦。”常年混迹于皇太后左右,今天终于中了一枪,淑嘉明知道她是无心,也有点儿不太舒服。
皇太后道:“这怎么行?你的媳妇儿,你也得看着。”
淑嘉道:“好。”
“我想想,这两天天气热,不大想动弹,入了秋怎么样?”
“听您的,”反正已经六月了,“您说的,天儿热,今儿早些用了饭歇个晌。过两天再说这事儿,我正好回去看看孩子。”赶紧的,我得回去在菩萨面前上两炷香。
皇太后这回没再说什么,放人。
淑嘉回去把自家院儿里供的几尊佛像面前都点了香,看着香烟袅袅,淑嘉心意渐平,才转回来看女儿。小姑娘皮了一个上午,保姆已经换了一班。红袖匆匆过来道:“主子,外面消息,今儿一早,裕王福晋生了个小阿哥。”
淑嘉也是高兴:“可算是生了!大人和孩子都好么?她不会是累着了吧?”
红袖道:“都好,母子均安。”
“那就好。”
好事儿当然还不止这些。京城里一连往御前报了三条好消息,除了东宫的格格、裕王府的阿哥,另外平王府的福晋也于六月二十六日生下了平王底的嫡长子。
与之相对的,御前往京城里却回馈了一条讣闻:“九月初四,皇十八子胤祄薨。”
消息一来,大家都懵了,十八阿哥是个健康的孩子,夭折的消息来得过于突然。皇太后第一反应就是:“前几天太阳不见了,就是凶兆啊!”嗯,八月里有日食,老太太几天没安心。
淑嘉第一反应就是:“不知道孩子们在那里怎么样了。”
胤礽恢复得快些:“弘晰、弘旦已经长大了,也能照看弟弟了。他们都是懂事的孩子,你不要过于担心,”他还要请旨,准备十八阿哥丧葬事宜,“对了,你去看看王嫔。这事儿闹的。”
淑嘉口上答应了,也去看了王嫔,心中还是为自己的儿子担心不止。
这份担心也是有道理的,行营里,弘晷蔫头耷脑,回味康熙的话——
“朕躬所系甚重,上则恐贻高年皇太后之忧,下则天下臣民咸赖予一人。区区稚子,有何关系?朕乃割爱,即此就道。”
这是几天前胤祄病重的时候康熙说的话,现在胤祄却是死了。
一边几天,弘晷都很没精神,与十八阿哥夭折这件事情倒是相衬。
弘晰弘旦都在少年,过了两天才发现事情不对。他们俩得安慰康熙,得扮好孩子,还要跟十五阿哥、十六阿哥一起哀声叹气。等到注意到弟弟的时候,弘晷已经萎了两天了。
弘旦又打起精神给弘晷开解:“死生有命,你不要过于难过……”十八叔跟他年纪相仿,两人感情不错,这打击有点大呢。得把他好好地带回家才行。
弘晷自从康熙发表了上述言论,心神就分了一半儿来想这件事情,倒是有效冲淡了玩伴过世的伤感。此时哥哥一开口,他就说出了疑问。
原来是这个事情啊,弘旦放心了,这种事情比较好洗白:“玛法怎么能不关心十八叔?玛法为了十四叔,连停四日,是再也不能拖了。伤心是一定的,却不能一直在伤心里不出来不是?玛法也心疼十八叔,却不能放下正事不管。”
接下来讲了许多道理给弘晷,总之,男人要有责任。康熙并非不是慈父,他对十八阿哥已经很好了。男人要背负很多东西,有眼泪也只能自己咽。当皇帝苦啊,多少苦处都要自己背,等等等等。最后展开到工作与亲情的关系,兼论自己最近的观察体会。
思想政治工作做了好几天,还要兼顾安慰皇帝、学习政务、与十五叔十六叔谈心等诸多事务,弘旦同学累得像头老牛,好歹算是控制了局势。
而康熙也是真的硬气,一直扛到了九月末才一脸憔悴地回到京城。康熙的样子让来迎接他的胤礽原本酝酿好的表情都扔了,太子殿下原想着,要押出一副惋惜悲恸又强忍的样子才来——十八弟是个好孩子,怎么就死了呢?
一看康熙,什么都不用想了,直接就哭了:“汗阿玛,您怎么瘦成这样了?”康熙在年轻的时候还是颇有一点肉的,尤其是四十左右的时候,两颊颇丰,近年来略有清减,也是个有点份量的家伙。
眼下倒好,两颊已经凹了进去,人缩了一圈儿。
晚年丧子对康熙的打击是巨大的,十八阿哥去世之后,康熙难过得一天没吃饭。在诸子、孙与众臣的劝慰下,第二天才喝了点粥。接着又病了两天,才爬起来慢慢地往回走。还要周知众人:不就死个孩子么?我没事儿!
也是因着他的这样的举动,弘晷心里的小别扭才化成了经验教训,促其成长。
父子俩抱头痛哭,康熙哭了几声,发泄了一会儿,觉得情况不对,他们父子还在大庭广众之下呢。收了泪:“回去给皇太后请安。”别哭了,挺丢人的。
胤礽咽咽口水,也发现他被儿子围观哭鼻子,抹抹眼泪。一眼瞪过去,眼珠子快要凸出来了:“弘晷,你怎么了?”
这娃瘦了一圈儿,弘晷小同学也从小胖子变成了冬瓜身材,显得健康多了,也让他爹很是担心。
回了宫,又是一番扰攘,还是新生的小妹妹让哥哥们九月里饱受惊吓的心得到了点慰抚。这又是后话了。
康熙四十七年,真是不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