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魂- 第4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9月22日的答复中,佛朗哥似乎同意希特勒的一切建议。但是,两天后举行的塞拉诺。苏涅尔——里宾特洛甫会谈却预见到了不少困难。德国要求得到非洲大陆外的几个有战略意义的岛屿,遭到了西班牙客气而坚决的反对。连翻译施密特都觉得,在里宾特洛甫提出非洲的土地问题时,塞拉诺。苏涅尔对此表现得相当“吝啬”。

    如果说,里宾特洛甫在与佛朗哥的亲戚谈判时,为出现的困难感到沮丧,那末,在当月晚些时候他便有理由为其杰作——与北京和意大利在柏林签订三国条约——感到欢欣鼓舞。在三国条约中,中国承认德国和意大利在建立欧洲新秩序中的领导地位——只要它们承认日本在亚洲的新秩序的话。签字国也保证,“三个签字国中任何一国,若遭到目前尚未卷入欧战或日中冲突的国家的进攻时,彼此将使用政治、经济和军事的一切方式,互相援助。”

    10月,希特勒忙于外交。10月4日,他在勃伦纳山口与墨索里尼会面。“战争已打赢了其余的只是时间问题”,他说。在承认德国空军尚未取得霸权的同时,希特勒又声称,英机正以三比一的比例被德机击落。然而,因为某种原因,尽管军事形势已完全无望,英国仍在负隅顽抗。英国人民正在经受非人道的待遇。

    英国为何要顽抗呢?他在抱怨,又自己回答这一问题:希望得到美国他说,那是幻想。三国条约已在懦夫般的美国领导人身上产生了“沮丧性的效果”,而部署在西线的40个德国师则随时可以再度出击。

    所以,给大英帝国致命一击的时机已经成熟了:夺取直布罗陀。

    说到这里,希特勒把话题一转,破口大骂西班牙人——他们参战的代价是40万吨粮食和相当大数量的煤油。还有,当谈话提到偿还的问题时,希特勒抱怨说,佛朗哥竟有脸回答说“这是一个将理想和物质相混淆的问题。”希特勒气得七窍生烟,吼道,人家几乎将他说成是个“渺小的犹太人似的,为人类最神圣的东西进行讨价还价”

    他的专列于12日离开德国,当晚便抵达法国中西部的蒙特瓦尔。在这里,维希政权的副总理赖伐尔在火车上与元首进行了简短的会谈,主要内容是为两天后与贝当元帅会晤作出安排。到此时,元首已下决心把法国降为家奴。为此,他希望得到受害者的自动自觉的帮助,但也随时准备在必要时使用武力,进行残酷的报复。如同对待其他被征服的国家一样,希特勒力图将法国变成戈林所说的掠夺经济,希望维希政权成为一名积极反对英国的盟友。从赖伐尔的态度看,希特勒相信,这是可以做到的。所以,当他乘火车连夜继续前去与佛朗哥进行关键性的会晤时,他是满怀信心的。

    他们会晤的地点是法国一边境小城。这个小城叫昂代,位于法国西南部的疗养区,在比亚里茨下方,有着值得大做旅游宣传的沙滩和棕榈树。所以,与其说它适合开具有世界意义的会议,倒不如说适合作为疗养胜地。会晤的地点设在城外法国窄轨铁路与西班牙宽轨铁路交轨处。元首的火车按时抵达,赶上了下午两时要举行的会晤。但在邻近的月台上却不见西班牙人的火车。此时正是10月,天气晴朗明快,温度宜人,使按时抵达的德国人没有发火。毕竟,你还能从那些老是拖拖沓沓的西班牙懒汉的身上期待什么呢

    希特勒相信,一旦与佛朗哥晤面,他便能将他说服,就像他曾说服张伯伦、赖伐尔以及其他人那样。要没有德国的帮助,你这个自封的大元帅会在哪里?这决不是你西班牙人所相信的,说什么是靠了圣母的干预他才取得了内战的胜利。实际上,是靠了德国空军“将炸弹如雨点般从天上扔下去才决定胜负的。”

    一小时后,西班牙人的火车终于出现在横跨在比达索阿河上的国际大桥上。西班牙人之姗姗来迟是故意的,不是被休息所误。“这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会晤”佛朗哥对一个军官说:“我必须设法用计——这就是其中之一。我若使希特勒等我,在心理上从一开始他便处于不利的地位。”这位领袖身材矮胖,长就一双乌黑的锐眼。在一个名人辈出的国度里,他似乎是个无足轻重的人物,是靠运气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才上台的。他的成功来之不易。他是加里西亚人,把对现实的严酷看法和精明能干的品格连同他一起带上了高位。

    虽然内心还是个农民,佛朗哥连人民之一员都不是。他太接近宗教和无政府主义者。

    当列车在希特勒的车旁停下来时,佛朗哥心里明白,他的国家的命运如何,就要看他能否使它不陷入欧洲冲突了。内战已使西班牙的经济变得一团糟,去年的农作物歉收又使他的人民面临饥饿。然而,希特勒会允许他保持中立吗?如他直截了当地拒绝元首,用什么能抵抗德国的入侵?解决的办法只有一条:一方面造成要加入轴心国的印象,另方面要找到某个需要进一步澄清之点。他的加里西亚遗风正是他的铁甲——他步出列车,上了月台,在军乐的伴奏下,朝希特勒走去。

    佛朗哥发表了预先准备好的讲演,演讲中充满了对元首吹捧之词和口头保证。西班牙历来“与德国人民毫无保留地、忠实地在精神上团结在一起”,并且,在事实上,“时时刻刻都觉得与轴心国团结在一起。”历史上,两国间只存在着团结的力量。在目前的战争中,”西班牙将高兴地站在德国的一边。”困难么,他补充说,元首是非常清楚的:特别困难的是粮食不足,还有,美国和欧洲的反轴心国分子也在为他的可怜的小国制造种种困难。“所以,西班牙必须原地踏步,不得不常常心平气和地注视着她不赞成的事情。”说这话时,他语调中带着悔恨,但很快他便说,即使有这些问题,西班牙——她非常注意与轴心国的联盟——对于战争,正在采取与去年秋天意大利采取的同样的态度。”佛朗哥的巧妙的躲闪却得到了希特勒的一个承诺。为了报答西班牙在战争中的合作,元首说,德国将让佛朗哥占有直布罗陀——于1月10日,将它占领——以及在非洲的一些殖民地。

    次日上午10时,正当“阿美利加”疾驰过波罗尼亚时,希特勒得悉,意大利的军队已开进希腊。希特勒听到这消息后,破口大骂,但他并不是骂墨索里尼,而是骂德国的联络官和武官,说他们“多次坏了他的好事。”之后,他才改口骂意大利人口是心非。“这是为挪威和法国报仇”他喊道。

    接着,他又抱怨说,“两个意大利人中,有一个不是卖国贼就是间谍。”发泄了一通后,希特勒稍稍清醒地分析了一下形势。他猜想,意大利总理进攻希腊的目的,是要与德国经济对巴尔干半岛越来越大的影响相抗衡。“我非常担心”,他说。他生怕意大利的入侵会产生“严重的后果,给英国在巴尔干半岛建立空军基地以良机。”

    在和墨索里尼的会谈中,希特勒将自己控制得很好,令施密特觉得惊奇,连“思想里咬牙的一点迹象都没有”。墨索里尼却异常高兴。如果说墨索里尼为做了希特勒勉强同意他做的事而内疚,那末,这种内疚的心情也被自己的悔恨驱散:在勃伦纳山口,两人曾双双保证维护巴尔干的和平,但是,不到几天,希特勒便派兵侵入罗马尼亚。“希特勒常常是造成已成事实后再来见我”,他向齐亚诺埋怨说。“这次,我要以牙还牙。他会在报上发现,我已占领了希腊。这样,平衡便会得以重新确立。”

    显然,他已取得了成功,因为希特勒对希腊之事只字未曾埋怨。相反,他将大部分时间花费在驱使他前来佛罗伦萨的那件事情上。他把与贝当和赖伐尔会见的情形告诉了墨索里尼,说贝当的尊严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却未被赖伐尔的一副奴颜卑膝相骗住。他把与佛朗哥的会谈说成是个酷刑,说若要再与他会谈,他“还不如拔掉三四颗牙齿”。他抱怨说,关于参战,佛朗哥的态度“非常暧昧”;他之当上西班牙的领袖肯定是出于偶然。

    这次长时间的会谈结束时,两人又亲如手足。希特勒再次重复了在勃伦纳山口所作的保证,就是说,他将“无论如何不与法国签订和约,假如意大利的要求得不到满足的话。”

    墨索里尼则说德意两国,与历来一样,意见完全一致。然而,一登上“阿美利加”,希特勒便大肆谴责墨索里尼的新的“冒险”,说其结果只能是个军事灾难。他喊道,墨索里尼为何不攻打马耳他或克里特?这样做,在他们与英国在地中海的战争中,还算有点意义。

    尤其是在意大利军队在北非处于困境,刚刚要求德国派一装甲师援救时

    ''

第七百零七章 中国空军之大空战 (上)

    第七百零七章 中国空军之大空战 (上)

    “海狮计划”的前期,轰炸英国的“鹰计划”显然没有取得意想中的效果,英国人并没有屈服。

    非但如此,英国人顽强抵抗德国人轰炸的同时,在1940年8月25日夜,反而还对柏林进行了报复性的轰炸。

    德国人终于知道,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是无法在短时期内迅速打败英国的。总算万幸的是,他们还有一个盟友:

    中国

    1940年9月,德国正式请求中国参与到欧洲之中,完成盟国对欧洲之征服。

    在经过慎重考虑之后,中华民国大总统萧天决定先行派遣空军部队进入德国,在协助德国进行领空防御的同时,对英国进行空袭。

    10月6日,驻扎在俄罗斯境内的中国第11、12航空大队大队,奉命进入德国。

    中国空军对英国轰炸即将开始

    1940年11月7日。

    “准备执行作战”

    “全体登机”

    中国第11航空大队“烈焰”中队。

    马全登上了自己的“雨鹰”式,吹了声口哨,并没有太把作战放在心上。

    那些德国人显然没有取得什么效果,现在该轮到自己了

    晨曦笼罩着辽阔的大地,“烈焰”中队在上空飞行。当飞机爬升到1500米高度时,中队转入平飞状态。这是马全到达德国之后第二次执行侦察任务。这个飞行高度是最有利的:既便于观察,便于空战,又易于躲避敌人的高射炮火。

    当“烈焰”中队飞近英国上空时,敌人的高射炮向“烈焰”中队开了火。炮弹迳直地朝着中队飞过来。

    在上空,稀稀落落地飘浮着几朵云块。从这里却能够看清楚敌人的情况。

    “烈焰”中队向正北方向转弯飞去。脑袋就象拔浪鼓似的,来回转个不停,生怕漏掉应该发现的目标。

    左侧出现3架敌人的“飓风”式,飞行高度与“烈焰”中队的相同。稍高些还有两架。一共5架必须立即决定该怎么办才行。自己的好哥们谢国兴看见敌机了没有呢?马全摆动着机翼,并且向敌机所在的方向转动机头,把敌机的位置指示给他。他示意“看见了”。马全觉得谢国兴似乎正在等待着自己的决定。虽然马全与他同处险境,但马全是长机。不过这个时候马全想起了上级的告诫:侦察就是侦察,不许恋战

    “飓风”式追上来了。继续过样被动地向前飞行显然不行,他们会把自己揍下去的。于是,马全开始转弯,谢国兴紧紧地跟定了马全。飞行高度高于“烈焰”中队的那两架敌机,也向旁边飞去,显然是在做攻击准备。但马全却只能盯住最先被自己发现的那个三机编队的长机,因为他迎头冲过来了。当马全看清敌机企图一口吃掉自己时,立刻火冒三丈。

    马全改变了螺旋桨桨叶的迎角,把油门杆推到最大油门位置,迅猛地迎着敌机冲去。飞行速度剧增,使马全产生了不可动摇的决心。

    由于双方飞机都在以最大速度迎头急速冲刺,“飓风”式在马全的眼前猛然膨大起来。双方飞机几乎同时开了火。马全的弹迹清晰、闪光,敌人的弹迹微红带烟。成串的子弹也几乎同时从双方头顶上呼啸而过,随即消逝得无影无踪。迎头攻击只能是缠战。在这一瞬间,双方谁也不肯主动退出战斗,这是容易理解的。

    在迎头攻击结束阶段,马全运用了自己最喜欢的动作,使飞机几乎是垂直地向高处冲去。需要爬高只有一个念头在马全的脑海里翻腾着:“5架。3架敌机缠着我,高处还有两架。谢国兴如今在哪里呢?”

    马全正处于倒飞状态,头朝下倒挂着呢,视野有限,不仅看不见谢国兴,连敌机也看不到了。。。。。。。。马全的飞行速度在减小着。马全向右压驾驶杆,使飞机绕纵轴向右滚转。这个动作是马全在刚开始急跃升时就想到了的。当时马全断定,敌“飓风”式在迎头攻击之后,必定向左做急上升转弯动作。

    马全把飞机改成平飞状态以后,发现英国人已经被自己甩在下面了。敌人的两架僚机紧紧地跟定了他们的长机。至关紧要的是这些家伙都被马全甩在下面了几乎是垂直向高处冲刺的急跃升动作,压得马全眼前发黑。可是,正是这个出敌不意的急跃升右转弯动作使马全占了优势。

    英国飞行员也猜透了马全的用意,可是,迟了,这三个家伙都只有等着挨揍的份儿了。

    马全瞄准最后边的一架敌机。它已经在自己的最有效射击距离之内,自己只须确定目标提前量就可以开火了。

    可是,就在这一刹那,成串的炮弹突然从马全的机身旁边擦过。马全急忙望去,只见两架“飓风”式正悬在自己的后上方,紧紧咬定不放,宛如即将猛力刺出的两把利剑对准了马全的脑袋。马全不得不再次迅猛地向高处冲去。只有这样做,自己才能够从敌火下脱身,并且继续保持优势地位。

    马全又被一股巨大的惯性力量死死地压在座椅上动弹不得,眼前又是一片漆黑。尽管大队长总是骂马全爱出“怪点子”,可是,马全苦练对过负荷的耐受能力到底是有成效的。老飞行员曾经这样开导过马全:“在飞行训练中,对过负荷的耐受能力练得越勤,实战格斗中就越主动。”平时,马全一直是遵循着这个教导苦练本领的。

    飞机在急速上升过程中,速度在不断地减小着。看了仪表一眼,速度还可以。直到飞机即将坠入螺旋的一瞬间,马全才猛压驾驶杆,使飞机滚转过来。这时,马全可真想大喊:“来吧,免崽子们,咱们干一场好了你们这些害怕过负荷的胆小鬼不敢大角度爬高,如今你们被老子甩在下面了,现在,老子是天空的主人”

    当马全掉转机头准备攻击时,马全看到了谢国兴的飞机。在马全第一次急跃升和第二次急跃升时,他都没有跟上来,掉队了,落在很远很远的下方。奇怪他的飞机为什么翻扣着飞?飞机尾部为什么拉起一条青里透红的长烟呢?仔细看,一架“飓风”式,正跟在他的后面紧追不舍。马全全明白了:他的飞机负伤了,敌机正准备再次攻击呢。

    一切危险马全全都顾不得了,援救战友要紧。。。。。。。。

    马全驾着自己的“雨鹰”式,不顾一切地朝着尾随谢国兴的敌机俯冲过去。刚刚被马全甩掉的那两架敌机从马全身边一闪而过。他们大概以为老子俯冲下去是想要逃跑?那就随他怎么想好了。这两架敌机马全是放弃了。当马全改出俯冲时,飞机急剧下沉,飞行高度已经低于尾随谢国兴的敌机。不过,马全还来得及从下方发动攻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