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神话三国- 第1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罚蠢词兰易拥茏杂衅涿诺溃胀ㄈ思业男『⒖刹欢庑┕婢兀沧霾坏剿饷闯廖取H怂德窖纺苋蹋谐歉纱丝杉话摺

    “你是哪里人氏?”

    “回禀陛下,小民本江东吴郡人,少孤,随从祖庐江太守康就食。袁术使将孙策围庐江……”

    刘辩静静的听陆逊讲述他这几个月的经历,一直没有插嘴。其实这些事他都知道,袁术攻襄阳,当时缺粮,向陆康要粮,被陆康拒绝,一怒之下派孙策攻庐江。庐江军民一心,孙策兵力不足,只能围困。秋收后,袁术的粮食危机得到了缓解,孙策更没心思攻城了。

    不过,他要听陆逊讲一遍,看看这个三国时代的杰出人才究竟早慧到什么程度。陆逊在《三国演义》里不怎么出彩,可是以在《三国志》里,却是和诸葛亮并肩的人物,除了帝王之位,只有他和诸葛亮是单独列传的。

    听完了陆逊的叙述,刘辩问了一个问题:“你从洛阳来,想必知道洛阳最高的建筑是朱雀阙,进了长安城,想必也看到了什么地方最高,那你和朕说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

    陆逊躬身道:“小民愚昧,不知详情,既然陛下垂询,小民就妄自揣测一番。之所以有这样的区别,不仅仅是因为地势,而且因为崇尚的为政之道不同。前朝儒法并用,帝道为先,是以尚水,崇龙。北阙为玄武,东阙为青龙。而本朝尚儒,崇尚气节,故尚火,崇凤,故朱雀阙为尊。”

    刘辩微微颌首,陆逊小小年纪有这样的风识,着实不简单。他又问道:“那么,长安、洛阳,两者选其一,你更喜欢哪一个?”

    “小民喜欢洛阳。”

    “哦,为什么?”

    陆逊不卑不亢的说道:“长安乃是帝都,洛阳方是民居。”

    刘辩眼前一亮,兴趣大增:“何以见得?”

    “陛下,论广阔,长安大于洛阳,可是论四民所居,长安城却不如洛阳远甚。故长安适合帝者所居,不宜小民,小民选择洛阳。”

    刘辩微微一笑。他有大鹰,可以俯瞰大地,知道陆逊说得不虚。长安城的周长是洛阳城的两倍,面积更是洛阳城的三倍以上,可是长安城有近一半的面积是宫殿区,再除去权贵、官署、街道的占地面积,供普通百姓居住的地方只有东北角地势低洼之处,不足全城的十分之一。而洛阳城则不同,宫殿区不足四分之一,民居的比例要大得多。陆逊说长安是帝都,洛阳才是民居,一点也不为过。

    小小年纪就有这样的见识,还有可能是家中长辈所教,可是陆逊能在天子面前侃侃而谈,不卑不亢,却足见他的少年老成,童稚之年就有这样的心性,实在是难得。不过,性格决定命运,这可能也就是他悲剧结局的根源所在。(未完待续)
第288章 小心思(谢书友骄柒万点打赏)
    “哈哈哈……”刘辩哈哈大笑,“小小年纪,就能绵里藏针,有如此气度,将来必成大器。你说吧,从宜民所居的洛阳赶到帝者所居的长安来,你希望朕做点什么?”

    陆逊拜倒在地:“小民泣血恳请陛下出兵庐江,解庐江军民于倒悬,断袁氏逆臣之妄念。”

    刘辩沉吟片刻:“兵者,国之大事,不可大意。庐江军民,朕之子民,忠心为国,也不可放弃。陆逊,这件事,容朕细细思量,如何?”

    陆逊连连叩首,泣不成声,恳求道:“陛下横行漠北,如风卷残云,何以解庐江之围却迟迟不动?救兵如救火,一旦城破,庐江易手,二袁连横,奈天下何?陶谦败于彭城,徐州失守,士绅色沮,若庐江不保,扬州再被隔于大江之外,山东人心可就真沦落,不可收拾啦。”

    刘辩没有吭声。他并不担心二袁联手,因为他知道二袁不可能联手。他之所以敢和荀彧定十年之约,就是知道这些人不可能真正的合作,正如当年的六国,不论到什么时候,他们互相之间的防范都远胜于对秦国的警惕。他远征漠北的这大半年时间里,山东人一直在内斗,也证明了他的猜想。

    不过,荀彧派戏志才远赴玄冥海,准备屠杀他的龙,却让他非常恼火。十年之约是没有这样的内容,荀彧这么做,他如果没有一点反应。未免有些示弱。刘协对彭城的应对措施,就让他不满。借着陆逊来求援的这个机会,他有必要展示一下实力。让荀彧以后能收敛一些,不再试图再钻这样的空子。

    他召来了徐晃。

    “你去轘辕关,将孙策带到我的面前,或者……”刘辩顿了顿,淡淡的说道:“杀了。”

    ……

    卢毓匆匆的拾级而上,来到陈留王刘协的面前。刘协正和陈群对面而坐,听陈群讲述有关官员品鉴的要点。看到卢毓进来,形色匆忙。不由得笑了一声:“什么事,能让你这么着急,岂不让长文笑话。”

    陈群也笑了笑:“卢君怕是遇到了急事,连礼节都忘了。”

    卢毓瞥了陈群一眼。径直走到刘协的面前,将一封急报递给刘协,低声道:“殿下,长安六百里加急。”

    刘协一愣,脸上的笑容立刻消失了,原本松驰的身子下意识的一挺,恭敬的对急报行了一礼。卢毓的声音虽然小,却足以让陈群听到,陈群也不由得笑容一僵。随即向后膝行一步,避席行礼。

    长安来的消息,当然是天子发出的。而用六百里加急,足以说明事情很紧急。就陈群的意见,即使是天子驰援关中,迫降韩遂、马腾的时候,也没有用过六百里加急。

    陈群紧张,刘协更紧张。他很想让自己显得很平静。可是心脏却不受控制的乱跳起来。六百里加急,难道是天子出了意外?哦。可不能这样,皇兄如果此刻驾崩,我可怎么办?我还没来得及培植起自己的根基啊。

    一时间,刘协想了很多,看着面前的那封六百里加急,头皮有些发麻。

    “殿下……”卢毓低声提醒道:“还是赶紧看一看吧。”

    刘协如梦初醒,哦了一声,连忙拿起急件,验证了封泥之后,打开细看。他看了一遍,紧皱的眉头松开了,露出如释重负的神情,随即又慢慢的蹙了起来,颇有些不解。他看了一眼陈群,淡淡的说道:“陛下已经转卢司空为凉州刺史,派横野将军徐晃接替轘辕关的防务。徐晃已经在路上,按日程算,再有五六日也应该到了。”

    陈群眉梢一挑,眼珠转了转:“既然卢司空转凉州刺史,轘辕关的防务当然要有人接手,横野将军徐晃屡立战功,颇得陛下信任,由他接手轘辕关的防务,倒也没什么不妥。可是,这件事……需要六百里加急吗?”

    刘协没有吭声,静静的看着陈群。他疑惑的也正是这一点。卢植离开洛阳之前,曾经来向他告辞,他们都知道,不管卢植最后能不能保住马家,卢植这个司空肯定做不成了,轘辕关需要一个新的将领是意料之中的事。刘协曾经想自己安排一个人选,可是仔细考虑之后,他又放弃了这个打算,决定静候长安的消息。刘协一直和天子保持联络,知道徐晃的战绩,也知道天子对他的评价甚高,几乎与张辽相当,徐晃得到重用是迟早的事,现在来接替卢植负责轘辕关的防务,也是很正常的事。

    可是,这件事为什么要用六百里加急?天子总不会认为卢植离开的这段时间,轘辕关就没有将领负责吧?如果是这样的话,天子不仅对刘协不放心,还低估了皇甫嵩的能力。很显然,天子不会低估自已的老师,那么只有一个可能,他担心刘协自作主张。

    刘协迟疑了很久,脸色阴晴不定。陈群见了,也有些束手无策。帝王心思,他还捉摸不透,这兄弟俩之间的关系又有些诡异,他连刘协的想法都不太清楚,更何况是未曾谋面的刘辩了。

    见陈群沉默,卢毓提醒道:“殿下,徐晃跟随陛下作战多时,深知救兵如救火之义,他接诏之后,必会日夜兼程。殿下是不是派人提前到城外等候,以否延误兵机?”

    刘协惊醒,连连点头。

    ……

    两天后,刘协在城西见到了徐晃和五十名亲卫。

    除了徐晃之外,还有马超和五十名近卫郎,他们是奉诏保护徐晃安全的。

    看到这一百余骑,刘协更是惶惶不安。徐晃这是来接替轘辕关防务,还是来做别的事,怎么只带了这么少的人。将领移防,通常都会带着自己的部下,徐晃的战斧营有两千精锐,仅亲卫就有五百名,他应该全部带来才对。除了人少之外,徐晃的速度也太快了,长安到洛阳九百里,他只用了不到四天的时间,每天要走两三百里,远远超过日常行军的速度,却和他轻装简行很契合。

    莫非他只带这些人,就是为了快速行军?

    更让刘协不安的是,马超和五十名近卫郎的出现也非常诡异。近卫郎是天子身边的精锐,其中不乏悟命的高手,用他们来保护徐晃,似乎不太合理,他们应该有其他的任务才对。那么,是什么任务呢?

    刘协心里像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脸上却不动声色,静静的等着徐晃等人走到面前。

    “止!”徐晃一举手,一百余奔驰的骑士同时减速,正好在离刘协百步的地方停住,整齐如一人。徐晃翻身下马,大步流星的来到刘协面前,躬身行礼。

    刘协扶起徐晃,温和的笑着:“将军来了,轘辕关万无一失。不过,将军只有一百骑,是不是太少了?孤调拨两千步骑给你吧。”

    徐晃摇摇头:“多谢殿下关爱,臣不敢受。臣奉陛下诏书,星夜赶来,不仅是为了接手轘辕关的防务,更是为了解庐江之围,人多了,反而影响行动。”

    “庐江之围?”刘协一愣,有些反应不过来。庐江的战事,他早就知道,只是庐江在扬州,和洛阳之间还隔着颍川、汝南两郡。在天子与荀攸的十年之约中,朝廷大军是不会出洛阳京畿的,更不可能进入颍川、汝南境内。难道天子决定食言,提前与山东决战了?可是我一点消息也没有收到啊,难道皇兄决定解除我的权力?

    刘协的脸色有些发白,却不敢多问,心里的猜测毕竟只是猜测,既然天子没有明诏,他就是问徐晃,想来徐晃也不会给他答案。

    “将军打算怎么解庐江之围?”陈群也大惑不解,忍不住插了一句话。

    徐晃瞥了陈群一眼,淡淡的笑笑:“很简单,驰援庐江,生擒孙策、周瑜。”

    陈群愕然。他看看徐晃,再看看远处那一百渊停岳峙的一百骑,又闭上了嘴巴。

    刘协同样诧异,不过他想得比陈群更多。刘辩派徐晃去解庐江之围,不可能让徐晃去送死,他肯定是有一定把握的。难道徐晃的实力居然到了这种地步,可以凭一百骑解庐江之围?

    ……

    徐晃没有进城,辞别了刘协,绕城而过,直奔轘辕关。

    “孟起,有劳你去一趟太傅的大营,向他报备一下我们的行动。”

    马超应了一声:“喏,然后到轘辕关与将军会合么?”

    “嗯,我在轘辕关等你一天。”徐晃笑笑:“来得及么?”

    马超大笑:“将军放心,只要太傅不滞留,只要半天时间就够了。”

    徐晃微微一笑:“孟起不愧是飞廉命的少年俊杰,这几天进展神速,只欠一次真正的战斗了。”

    马超脸一红,嘿嘿的笑了两声,心中却是美滋滋的。徐晃说得没错,他虽然和张辽恶战了几场,可是那些都不是真正的战斗,张辽根本没有出全力。现在情况不同了,他也练习了导引术,而且进展不错,现在就等着用一场真正的战斗来检验自己的实力了。不过,他在徐晃面前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徐晃一直没有导引术,可是他依然在战场上破境,境界不亚于吕布、关羽等人,可谓传奇。

    天子让他随徐晃这样的传奇出征,对他来说,简直是一个莫大的恩赐。(未完待续)

    ps:谢书友骄柒万点打赏!

    元旦假期结束,老庄回来了,该还的债,一章一章的还,大伙儿别急啊。……79242+dj143749……>;
第289章 谁家少年
    建章台上,刘辩身穿一袭春衫,双手抱球,缓缓转动。他双目似睁似闭,神情恬然,眼神温柔,脸上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浅笑,颇有几分神秘色彩。

    微风徐来,建章台四周的帷幕轻轻拂动,仿佛有一只手温柔的划过,吹动轻薄的帷幕向外鼓起,又慢慢的平息下去。

    侍立一周的近卫郎脸朝外,警惕的注视着周围的一切,可是他们此刻都有些分神。站在帷幕之外,他们也能感觉到那股浑厚的气流在他们身边流转,即使这种情况已经不是第一天发生,他们还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天子不是一个小气的人,先天十三势的起手势证明对龙命拥有者有用之后,他立刻抄了三份副本,分别赐给皇甫嵩、徐晃和刘备,皇甫嵩远在洛阳,练习效果不得而知,徐晃、刘备却近在眼前,近卫郎们都看过他们演练的情况,即使是已经真气化形的徐晃第一次演练龙形导引的时候,也无法和刘辩相提并论,有用没用,只有他自己知道,外人根本感觉不到一点真气的波动。

    像刘辩这样一举手,一抬足,都有真气流转,不仅能鼓动帷幕,还能吹拂近卫郎气息的情况,只在刘辩身上出现过。就像一声佛咒引发十八名近卫郎将士悟命一样,放眼天下,绝对是独此一家。

    悟命的人都得到了适合自己的导引图谱,在修炼有成之后。就会被安排到龙骑或其他各营任职,先鉴在前,尚未悟命的近卫郎们也不敢放松。刻苦修炼,耐心的等待着自己悟命的契机,同时把发生在近卫营的传奇故事口耳相传,告诉那些新补进来的郎官。

    帷幕慢慢的安静下来,刘辩抱着拳,体会着气息在体内如大河般奔涌的美妙感觉。

    这感觉有点像龙渊之后,他突然破境。六识跳跃式提升时的状况,不过现在萦绕在耳畔的声音不再是噪音。而是如佛唱道歌般的妙音,让他心旷神怡,平静喜乐。

    “嗷嗷嗷……”摇篮里的曹彰舞动着小手,嘴里嗷嗷的叫着。像一只乳虎,两只又黑又亮的眼睛跟着刘辩的身形转动,小嘴乐得合不拢,亮晶晶的涎水从嘴角流了出来,沾湿了厚厚的襁褓。刘辩见了,忍不住笑了一声,伸手抹去他嘴边的涎水。

    “你笑什么笑,你也懂么?”

    “嗷嗷嗷。”曹彰挥舞着手臂,嘴里不停的叫着。

    “你真懂?”刘辩哈哈大笑。

    “嗷嗷嗷。”曹彰咧着嘴。欢喜异常,似乎他真能听懂刘辩的话似的。

    卞氏提着裙脚,从侧室走了出来。伸手去抱曹彰,一脸歉意的说道:“小儿无知,打扰了陛下修炼,臣妾真是罪该万死。”

    “无妨无妨。”刘辩从卞氏手中接过曹彰,手背从卞氏温暖的胸前滑过,卞氏脸一红。却没有避让,只是羞涩的瞥了刘辩一眼。就松开了曹彰。刘辩若无其事的接过曹彰,举过头顶。“老子说,抟气致柔,能婴儿乎?说的就是他这种状态,看着他,我可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