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神话三国- 第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东阳人陈婴,颇得人望,有少年杀县令,聚两万余人,欲以陈婴为主,逐鹿天下。陈婴意动,乃问其母。其母曰:我到你家这么多年,未尝听说你家有过什么贵人。今暴得大名,不祥。不如依附他人,事成能封侯,事败也不是首恶。陈婴乃不敢为王,谓少年曰:项氏世世将家,有名於楚。我倚名族,亡秦必矣。於是众从其言,以兵属项梁。”

    曹操静静的听着,眼神闪烁,。他当然听过这个故事,他也知道戏志才讲这个故事的意思。他就是故事里的陈婴,没有显赫的身世,也没有足够的名望,要与四世三公的袁绍争天下,未免有些不自量力。

    “将军,听懂了?”戏志才一边狼吞虎咽,一边斜睨着曹操。

    曹操点点头:“我懂了。”

    “不,你没懂。”戏志才将最后一块肉塞进嘴里,在曹操递过去的布巾上擦拭着手上的油脂。“你是不是以为我劝你学陈婴,安份守已,不要与袁绍争锋?”

    曹操眨眨眼睛:“难道不是?”

    “当然不是。”戏志才一拍手:“你做陈婴,那我做什么?”

    曹操心头一动:“那志才的意思是……”

    “将军,最后得天下的不是项羽,是刘邦啊。”戏志才拍拍曹操的手:“那在你看来,关羽是谁,英布还是樊哙?”

    曹操恍然大悟,他看看戏志才,忍不住大笑起来。

    “志才,我不知道关羽是英布还是樊哙,但是我知道,你是我的子房。”

    “张良么,我不敢当,还是留给那个满身香气的家伙吧。”戏志才嘿嘿一笑:“我么,做个陈平就够了。”他捻了捻手指,眉毛一挑,得意非凡:“陈平有六出奇计,某这出山第一计,就落在刘辩小儿的头上。”

    。(未完待续。。)
第145章 有口难辩
    曹操心下大定。长久以来的疑惑,今天终于得到了满意解答。

    他一直担心戏志才的心思不在他身上,只是拿他当刀使。现在听了戏志才这句话,他知道戏志才虽然是荀彧推荐来的,却未必和荀彧一条心。至少他还有自己的想法,不完全听荀彧的摆布。

    没错,如果说荀彧是出身名门的张良,那戏志才无疑就是出身寒门的陈平。张良志向高远,他瞩目的是整个天下,陈平嘛,没那么高尚,他看中的就是个人富贵。

    对他来说,当然是陈平这样的属下更可靠一些。张良这样的人可以做师友,难以做臣子。汉高祖刘邦粗俗无礼,对臣下向来是直呼其名,唯独对张良称其字。在尊敬的同时,未尝没有一点生份的意思在里面。

    就像他和荀彧之间。

    戏志才说得没错,袁绍是项羽,名门之后,不是他能抗衡的——至少目前还不行。关羽当然不是樊哙,他是桀骜不驯的英布。关羽可以和他做朋友,但是不会做他的下属,更何况还有刘备的存在。就算关羽愿意投靠他,他现在也不能接纳关羽,这无疑是和袁绍抢人。

    袁绍对刘备的态度变化已经表明了这一点,他如果再犯一次,袁绍不会坐视不理。

    他要想生存,要想展,就应该学刘邦,安份守已,等待机会,而不是主动挑起与袁绍的矛盾。刘邦在入关中之前,还死皮赖脸的和项羽结拜成兄弟呢。直到项羽分封天下。惹起众怒的时候,他才突然出手,抢占关中,还为义帝丧,以讨项盟主自居。

    戏志才的一番话为他指明了方向。从这一点上来说,戏志才就是他的张良。

    就在曹操满心欢喜的时候,刘备三人回来了。曹操和戏志才互相看了一眼,不约而同的收起了笑容,沉下了脸。

    刘备三人进帐,一看到曹操、戏志才的脸色。就知道情况不妙。关羽还有些不服气。刚要分辩,刘备扯了扯他的袖子,躬身一拜:“将军,军谋。备兄弟无能。未能截住敌军。大败而归。请将军和军谋处置。”

    戏志才轻笑一声:“怎么败的?”

    刘备犹豫了片刻,开口讲了起来。在逃回来的路上,他已经在考虑怎么向曹操汇报的事。真话当然不能讲。可是假话同样也不能讲,谁知道戏志才会不会安排人在远处监视?话要讲得半真半假,让戏志才抓不到把柄才行。

    可是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此,怎么解释关羽在阵前和刘辨叙谈,却没能一刀斩杀刘辩?

    刘备想不出什么好理由,他只能含糊其辞,说关羽企图阵前突袭刘辩失败,反为刘辩所趁,这才导致大败。

    戏志才捻着唇边的短须,眉梢一挑:“当时张绣在么?”

    “不在。”刘备苦笑一声,知道戏志才不会轻易放过他。“张绣在前军,已经过去了。”

    “吕布被我困在山里,尚未脱身,张绣亦不在,昏君身边还有什么人能是云长的对手?”

    “昏君身边有三百近卫郎中,还有两个剑术高明的剑客。其中一个叫王越,号称京都第一剑。”

    戏志才不动声色,却句句直捣要害。“玄德,你是欺我不懂武艺,连剑客和战将都分不清么?”

    “备岂敢。”刘备躬身道:“当时……”他咂了咂嘴,真不知道怎么解释。很显然,要论聪明,论口才,他和戏志才这样的谋士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

    “云长所乘的绝影是曹将军所赠,轻捷稳健,娴于战阵,又和云长配合默契,这是我们都很清楚的事。”戏志才漫不经心,神态却极其冷漠:“十余步的距离,又是下坡,以云长的武艺突袭,只是眨眼之间的事。既然已经欺到刘辩面前,区区两个剑客又怎么可能挡得住武艺绝伦的云长。玄德,你究竟在隐瞒什么?”

    “备不敢。”

    “那么,云长,你为什么没动手?”戏志才把目光转向关羽:“你在阵前,究竟和刘辩说了些什么,以至于连你的兄长玄德都说不清楚。”

    关羽怒了。他本来就没打算和戏志才提起杜氏,提起自己的师门往事。现在看到戏志才这副嘴脸,他更是气不打一处来,懒得和他纠缠。他冷笑一声:“人有失手,马有失蹄,战阵之上,这样的事在所难免。戏军谋算无遗策,不也是智者千虑,偶有一失吗?若按戏军谋的安排,我兄弟守在负黍聚,又哪有今日之败?只怕昏君的精骑到了戏军谋面前,戏军谋还一无所知呢。”

    戏志才笑笑,并不反驳。

    “戏军谋认定昏君不会从新郑方向来,不肯予我兄弟一兵一卒,我等只能以八百散卒对抗五千精骑,损失惨重,只身而归。关某未能于阵前斩杀昏君,自是关某的责任。可是戏军谋的计划难道就是指望关某以一人之力突袭得手么?如果是这样的话,关某倒真是荣幸得很哪。”

    关羽说完,哈哈笑了两声,却一点诚意也没有,反而透着说不出的不屑。

    戏志才看看曹操,曹操苦笑一声,明白了戏志才的意思。关羽大败而归,实力损失殆尽,不仅没有像刘备一样忍气吞声,夹着尾巴做人,反而追究起戏志才的责任来。这么傲气的将领哪里是他能够用得起的。就算是袁绍,恐怕也很难让关羽俯听命吧。

    “谋算失误,是我的责任。可是没有兵力给你们,也是事先就说好的。你立军令状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并非事后变卦。”戏志才不紧不慢的抽出那张军令状,扔在关羽面前:“现在。你是俯就戮,还是食言自肥?”

    看着那张轻飘飘的军令状,刚才还侃侃而谈的关羽顿时哑火了。戏志才是有失算,可人家没有立军令状啊。关羽一向自负信义,言出必践,如今面对白纸黑字,让他食言,他还真做不出来。

    关羽心头黯然。此时此刻,他想到的不是自己,却是那个窈窕的身影。离乡多年。原以为斩杀刘辩。建功立业,就能与佳人重聚,没曾想栽了这么大一个跟头,而且是以叛逆之名去见老师。真不知道到时候怎么向夫子解释。

    “可惜。关某一世英名。尽毁在刘辩小儿手中。”关羽长叹一声。拔刀出鞘。刘备见了,大惊失色,连忙抱住关羽。惊声道:“云长,不可。”他随即又转向曹操,央求道:“将军,是我指挥失当,这才有今日之败,非云长之过。将军,请你再给我们一个机会,我兄弟愿听将军号令,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张飞也急了,死死的抱着关羽的手臂,不肯松手。

    曹操知道自己该出场了。他哈哈大笑,长身而起,走到关羽面前,弯腰捡起军令状,两下撕得粉碎。“好啦,战场之上,失误在所难免。以寡敌众,谁也不敢保得万全。眼下之计是怎么同心协力,共破强敌,而不是自断手足。云长勇武绝伦,乃是难得的猛将,当沙场立功,岂能死在这区区几句话上。军令状之事,以后莫再提起,望志才、云长不计前嫌,文武并力,共建功业。”

    戏志才思索片刻:“既然如此,那就再给你一次机会。这一次,如果再失手,关云长……”

    关羽如释重负,连忙说道:“请军谋放心,关某一定不敢疏忽。”

    ……

    二十八浦。

    刘辩勒住了缰绳,抬起头,看着天空盘旋的那支鹞鹰,疑窦重生。

    从鹞鹰飞翔的位置和姿态来看,吕布也好,贾诩也罢,应该都在十里以内,可是为什么却听不到一点战场上应有的战鼓之声?难道他们都已经全军覆没了?

    不可能,以吕布之勇,贾诩之谋,就算戏志才和诸葛亮一样多智近乎妖,能够借东风,役鬼神,也不可能让他们悄无声息的全军覆没。

    “公达,这里的确有些诡异啊。”

    荀攸脸色严峻。他仰着头,打量着四处的地形,好半天才说道:“嵩高山天下之中,多有神仙,原本就是一个神奇所在。如今又有高人以人力强行改变天地元气,自然有些诡异。”

    他打量四周片刻,又道:“陛下,我们还是尽快退出去吧,石潭里的水,比我想象的还要少。”

    “退出去?”刘辩皱起了眉头,盯着那只鹞鹰,摇了摇头:“这时候退恐怕来不及了。戏志才费了这么大的心思,才将我诱到此地,岂能让我顺利退去。唯有鼓勇向前,杀出一条血路,和吕布、贾诩汇合一处,才有生路可言。”

    荀攸轻叹一声:“陛下,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根本摸不清底细的对手啊,贸然前进,深浅莫测,是不是有些不智?”

    刘辩忽然笑了笑:“没错,我是摸不清戏志才的深浅,不过他同样也不明白我的深浅。狭路相逢勇者胜。大汉落入儒门经营数百年的大局之中,本来就是死里求生,既然如此,何不搏他一搏,探探儒门的深浅?”

    刘辩盯着不远处的石潭看了片刻,突然大喝一声:“戏志才,朕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平静的潭水突然翻涌起来,拍打在石壁上,水花四溅。

    荀攸骇然变色。

    。(未完待续。。)

    ps:第一更。

    周一,照例要加更求推荐票,这是第一更。

    此外,还要求月票。老庄知道很多书友和老庄一样是小众,订阅少,没有保底月票,所以月初老庄也没怎么求票,可是眼看着在月票榜上节节败退,老庄要求一下月票,请大伙儿查查票仓,看看有没有月票出现,请投给老庄。

    谢谢!
第147章 上驷对下驷(100票加更)
    卫观等人跃出藏身之地,排成散兵阵形,杀向黄盖。 章节更新最快

    黄盖早有准备,并没有太吃惊,率领亲卫们上前搏杀。对山地作战,他非常有信心,相信丹杨兵在这方面的优势绝非这些养尊处优、下马步战的羽林郎可以相提并论。

    黄盖曾经举孝廉,辟公府,在洛阳呆过一段时间,对南北禁军的战斗力有相当的了解。这些人镇压百姓,或者互相之间战斗,还勉强能行,真要和那些久经考验的边军战斗,他们就不堪一击了。当年窦武、陈蕃失败,就是因为他们依靠的北军不是张奂率领的边军的对手,不败而溃。

    黄盖手下的丹杨兵虽然不是边军,却也是征战经验丰富的郡兵,他很清楚他们的战斗力。对付这些纨绔子弟,那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看着那些身披大氅,飞奔而来的羽林郎们,黄盖笑了,仿佛看到那些漂亮的大氅披在了自己的肩上。他举起战刀,厉喝一声:“杀!斩首一级,赏千钱!”

    丹杨兵兴奋不已,嗷嗷的叫了起来,争先恐后的向羽林郎扑去。

    迎接他们的是数十只弩箭。

    羽林郎们举起了手弩,瞄准近在咫尺的敌人,扣动了弩机。

    接战在即,丹杨兵们虽然有盾牌,却没有把自己挡得严严实实,他们在奔跑,既要看清敌人,也要看清脚下,盾牌的防护难免有些松散,挡刀戟足够。对付手弩就有点力不从心了。

    变生肘腋,丹杨兵们根本来不及反应,眼睁睁的看着弩箭飞驰而至,射入自己的胸口。

    相距不足十步,即使手弩的力道有限,依然不是丹杨兵简单的札甲能够挡得住的,能挡得住的只有黄盖自己身上的鱼鳞细甲。

    看着突然中箭倒地的部下,看着射在自己胸甲上,深入半寸的弩箭,黄盖大惊失色。

    他万万没想到。这些人虽然没有配弓弩。却配了手弩。这些人不是普通的羽林郎,他们是担任主将贴身近卫的郎官。羽林郎本身就是天子禁军,他们护卫的主将……

    黄盖抬起头,看向羽林郎们身后的刘辩。他看到了一张年青而冷酷的脸。看到了他身上与众不同的战甲。巨龙吞口的肩膊。

    黄盖一下子懵了。他从来没想到过会和天子如此近距离的接触。而且是在战场上。

    没等黄盖反应过来,卫观咆哮而起,手起刀落。一刀劈上黄盖。黄盖猛然惊醒,本能的一侧身子,举起了盾牌,架住卫观势若惊雷的一刀。他的反应很及时,力道却没能及时跟上。“呯”的一声巨响,一股大力传来,黄盖腿一软,跪在了地上。原本准备从盾牌下沿刺出的战刀也撑在了地上。

    卫观一刀砍中盾牌,战刀反弹而起,向后退了两步。一个羽林郎赶到,手中盾牌在他腰后托了一下,帮他站稳,然后从他身边掠过,一脚踹在黄盖的盾牌上。

    黄盖原本就处于下坡,吃不住力,翻身向后仰倒,轱辘辘的沿着山路滚了下去。滚了两步,狠狠的撞在一块巨石上,头盔一阵巨响,黄盖两耳轰鸣,眼冒金星。

    羽林郎们一阵手弩射得丹杨兵晕头转向,随即冲进丹杨兵的阵中,大砍大杀。他们原本就是从各部挑出来的高手,又经过几个月的导引图谱修炼,虽然还没有人因此明悟命格,进步却是有目共睹的,即使面对这些擅长山地战的丹杨兵,他们依然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狭窄的山地只有一两步宽,容不得太多的人齐头并进,羽林郎们两两配合,像浪头一般轮番杀进。丹杨兵虽然悍勇,可是面对这些装备精良,武艺精湛的羽林郎,他们根本没有还手之力,纷纷被砍倒在地,落在山崖,惨叫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