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贾人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商贾人生- 第1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果不其然,“啪”的一声,惊堂木再次敲响,知府厉声道:“大胆刁民,身犯重罪不但不思悔过,还胡乱攀扯他人。”

“大人,小民所说句句属实呀!”


“还敢狡辩,你说你与孔某人合作开矿,可孔某人与你共处一室,你竟当面不识,这等谎话以为能欺瞒本官不成。看来是不动大刑,你是不会老实交代的了,来人呀给我重打二十杀威棒,看他还敢嘴硬不敢。”

那喂琐的老头与那风采不凡的孔祥林整个是两个世界里的人,文定如何会认错呢!还没等他想明白过来,已被两个衙役撅倒在地,接着便是一阵钻心刺骨的疼痛从股间传来。


看着文定挨板子,那位孔某人显得十分的兴奋,往堂上道:“多亏知府大老爷明察秋毫,为小民做主。这等不良商人自己触犯刑律也就罢了,还要将无辜的小民牵扯进来,实在是可恶,大人要重重的判他才能杀一傲百。”

“本官审案子用的着你来插嘴吗?既然没你的干系,就给我在一旁老老实实的看着,若是让我再看着你在大堂喧哗,也赏顿板子给你。”

“小人不敢,小人不敢。”那个孔祥林又缩回了方才那谨慎的模样。

一连二十棍,刚开始文定还哀鸣不断,到后来渐渐地就只听到得到棍棒的敲打声了。涌出的鲜血早已映红了裤衩,棍棒落下处也已是皮开肉绽,惨不忍睹。

“回禀大人,二十棍打完,人犯已经昏死过去。”

“以为这样就可以逃得过去吗?没那么容易,提捅水来浇醒他。


差人正要去提水,打门外跑进来了一人,在知府耳边嘀咕了两句,知府大人赶忙一面制止道:“别忙,先收监押后再审。”一面又对身旁的两位师爷盼咐道:“师爷,快,敬远侯府的差人驾到,你们先去支应着,本官随后就到。”刚刚说完就回去后堂收拾换装去了。


这桩案子就这么又被耽搁下来,昏迷中的文定被两个差人架着拖回了牢房,牢头老彭见着他这副半死不活的模样,脸上乐翻了天,一边把他扔进了牢房一边还得意地说道:“谁让你这小子一毛不拨,若是肯拿出几百两银子里里外外的打点,哪用吃这种穷鬼才会吃到的苦头。”

只是此刻文定已听不到他的这番言语,股间的那一部分身体仿佛已不是属于自己的了,这种麻痹倒还好应付,然而等那阵麻痹过去之后,那锥心的痛楚又再次降临。


模糊中的文定全然不清楚外面的事情,朦胧中除了感觉到疼痛之外,有一段时间仿佛身体悬空了似的。接着,后股间又传来一丝凉飕飕的感觉,霎时间走遍全身让文定感到通体舒畅,再后来一切就平静下来了,文定也缓缓进入梦乡。

第四章骇人听闻

等到文定再次睁开眼的时侯,已经是第三日中午时分,略微伸展便触到了后股的伤口处,依旧是传来阵阵疼痛,只是比起前日来要轻了几分。

“柳老板你醒了呀!你这一觉睡的可真香,足足是两日两夜,可把小的给急坏了。”

文定定睛一瞅,说话者正是那位数度捉弄自己的彭牢头,之前的记忆让他一下子警惕起来,望着彭牢头那张带着陌生笑容的面孔,谨慎的问道:“您有什么事吗?”


彭牢头并不知道他这般腆着脸的模样更使文定感到恐惧,依旧是带着夸张的笑声道:“没什么,没什么,这几日小的一直在柳老板的床榻旁侯着,膳食也一直给你备着呢!就盼着你早日苏醒,要不你现在暂且用点。”


这里面一定是有什么阴谋,对方越是慇勤文定心中越是惴惴不安,这时他才看了个清楚,原来自己眼目下躺着的地方早已不是在那间黑洞洞的号房,也不是最初那间恶臭扑鼻的大牢房,而是那间需要花一百银子方才能进来的小单间。


牢头从食盒子里端出了三碟小菜、一碗白粥恭敬交到文定手中。文定已是好些日子不曾正正经经的吃一顿饱饭了,又一连昏睡了两日两夜,肚腹之中就如同刀割火烧一般,也顾不得那么许多,端起碗便急速往嘴里扒。

一碗白粥很快便见了底,彭牢头又赶紧给他满满盛上,文定一连吃下去三碗才算罢休。

自忖道不管你打的是什么心眼,反正只要我肚皮填饱有了气力,便不怕你们了。

接过文定手中的空碗,牢头随手递过了浸过热水的抹脸布,道:“柳爷,擦把脸吧!”


“官爷,您暂且缓缓,能否为在下解解疑惑。”最终文定还是忍不住了,这前后巨大的落差,实在是让他摸不清头脑。先前是肚子空空如也自然也就什么都顾不上,现下缓过劲后各种念头想法也就齐齐涌了上来。

“柳爷你直管问,但凡是小的知道的一定相告。”

“请问在区区昏迷的几日里,是不是发生了什么变故,为何一觉醒来,这一切都变的不一样了?”


“柳爷还不知道呢!”牢头恭谦的道:“敬远侯府给我们老爷下了帖子,上面说柳爷您是侯爷他老人家的子侄辈,还嘱咐让知府不要有所顾虑,该审就审,该判便判。您想呀有了这份帖子,知府哪里还敢怠慢。”

说是“该审就审,该判便判”,可但凡不是傻儿,谁都能听明白这里面暗藏的意味。


原来是正声的父亲,文定心中恍然而悟。虽然他早就知道敬远侯府便在这江陵城,可因为地位悬殊,一直也未敢登门造访,不曾想这回反倒多亏了老侯爷的面子,方才逃脱那苦不堪言的困境。

在湖广境内,敬远侯府不论是爵位还是权柄,都可算得上是有数的几家,他那巨大的威摄自不是一个小小的荆州府衙所能匹敌的。


事情的发展便犹如一盘风云突变的棋局般,文定霎时间从地狱又回到了人间,不但是独自住一个单间,好吃好喝招待着,知府大人时不时还要进来嘘寒问暖,而且就连来时被那些衙役们搜走的财物,也在文定昏迷的数日中悄悄地回到了他身旁。


这些突如其来的优待,反而让文定感到有些不太适应,甚至是受宠若惊。不过好在不用再忍受肚子饿,也不用再担心无缘无故被人痛打,跟之前相比眼下的日子简直可算是天堂了。


生存的忧虑得到缓解之后,文定得以有更多闲暇的时间去回忆,去思虑。他曾向知府大人求证过,当日堂上那猥琐的老头确实是孔祥林本人,他与整件案情也的的确确无丁点干系,这次无辜受了本案的牵连,还害的这个胆小怕事的土财主平白搭进去好些钱财,来孝敬衙门里这些吃人的差大爷。


细说起来文定真是对不起孔祥林,怨不得当日公堂之上他会对文定恨的咬牙切齿。冷静的回想整件事的经过,文定觉察到这一切的一切似乎都是一个局,打从那白氏父子的出现起,他就踏进了一个别人精心为自己设下的局。


其实当时文定已经身陷局中,可对方似乎还不放心,又或是不甘心这般轻易就放过他,特地又为文定揭露前面一个骗局,让他在倍感侥幸的同时也彻底放松了心底的戒备,这时侯真正的杀招方才显露出来。文定万万没料到,为自己揭示白氏矿山骗局的那个假孔祥林,才是对方为他准备下的主角。


当日那车夫,巧遇的孔府家人以及后来抓上来主动承认错误的村民,全都是特意做给自己看的一场戏,一切都是为了让自己确信无疑,跟随着他们的计划一步一步走下去。究竟是谁对自己有这般大的仇恨,又能对自己是如此的了解呢!


虽然说做买卖总难免会得罪人,可不至于结下如此大的深仇大恨呀!废这么大的心思仅仅只是让文定落难,对方并无丝毫所获,布局所需的费用算起来也定是不少,这不像是生意人的所作所为。可除开了生意场上的针锋相对,文定真不知自己在何处招惹过这么阴狠的仇家,费尽思量也琢磨不出设局之人究竟是谁。


这件私开矿场的案子可说是铁证如山,案犯本人也供认不讳,论起来判刑定罪该是十分简单明了之事,然而正是这件清晰明白的案件,却让荆州知府最近一段日子头痛的紧,整夜整夜不能入眠。


私掘矿山可是项大罪,财产充公不说,至少还得外加十年牢狱之刑。可自从那次文定在堂上晕过去后,案子就这么一日一日的往后拖,足足过去了一月有余,知府大人那儿依旧是一点动静都没有,既不说判又不说放,叫人好费思量。


知府内宅书房的书案上各种案宗书卷垒的高高,许大人面前却额外空出块地方来,端端正正摆放着两份名帖,一份是一个月前敬远侯府送来的侯爷名帖,一份则是今晨刚刚从南京快马加鞭送到的。


自从收到敬远侯的名帖后,知府许大人惶恐不安,料想此案人犯非比寻常,立即着人去打探文定的底细。荆州城里不乏认识文定之人,用不了一日便探听到文定与南京翰林院严惟中是故交。


这一下许知府兴奋的仿佛拣到珠宝一般,也没去经过文定,自委了两名下人日夜兼程赶到南京,带去了他一封亲笔信,上面将文定所背负的案情大致的向严惟中交代了一遍,里面多是些为文定抱屈之辞。

按说严惟中仅仅乃是翰林院一名普通的侍读,身份地位与敬远侯简直不可同日而语,为何知府有了侯爷的关照后,还会在意他的意向呢!这里面还有一则缘故。


一直便郁郁不得志的严惟中,此次复仕之后也不知是走了什么运道,原本萧瑟的仕途竟变的畅通起来。话说当今圣上十分喜爱文才,又极是崇尚黄老之道,严惟中一篇辞藻华美的“青词”让圣上看到后大为赞赏,好些次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称许于他一时间朝野震动,谁都知道这位严翰林飞黄腾达的日子不再久远。


青词乃是道教斋酿时奏报上苍的文章,严惟中因青词得当今圣上赏识后,为人戏称为青词翰林。如此有潜力的翰林官员,许知府平时想巴结都找不到门道,遇上这般好的机会如何肯放过,可真等到了这封期望以久的回信,许大人却又作难起来。

衙门里的刑名师爷一边奉上了杯茶水,一边问道:“大人,卑职瞧着您这几日愁眉不展的,究竟有何烦心之事呀?”

“本官还能是为了何事,还不是为了那宗叫人头痛的案子。”


“敬远侯爷与严翰林的态度不是都十分明确吗?大人若是能将此事办的稳妥,有了这一文一武两位大人的照顾,日后准保是官运亨通,前途无量呀!小的还指望跟随着大人,来日水涨船高窥得更大的前程呢!”

“许某若有那一日,师爷自是富贵可期。”许知府皱眉道:“只是这案子铁证如山,叫本官如何能使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呢!”

“大人原来是为此事作难呀?”师爷捋了捋胡须含笑不语。

许知府欣喜的道:“哦,师爷有良计以授,那可就是解决了本官的大难题,过后本官定当重谢。”


别看一个刑名师爷没什么官衔品级,不过是各级官员聘请的幕僚而已,可论起大明律法,他们却要比那些高堂在座的官爷们熟识许多。若是有了一个好的师爷,大人可以做的安闲自在;反之,若是那些衙门里的二爷不合作,官老爷的日子过的也是十分艰难。


那些熟悉衙门里门道的人都知道,案件的审判关键不在老爷,而是执笔在手的刑名师爷。只要你过了师爷那一关,凡事便有的商量,如果没打通师爷那一关,往往就会平添许多的麻烦。

“良计倒是不敢,这些年在衙门里当差供事,卑职只是粗略有些体会。”

“快讲,快讲。”

“卑职以为,但凡这种无有苦主的案件还是往小处处置的好,案子越是在下面州县,越是不容易叫人瞧出端倪来。若是放在大人这里处置,如何能瞒过那些监察御史?”


“我朝监察制度空前之完善,太祖在建朝伊始,即便赋予都察院非常大之权柄,是以本朝的御史中涌现出的仁人志士也出奇的多。就好像高攀龙、杨涟、左光斗、魏大中、黄尊素等人,纵然是阉党横行猖撅,权势滔天,可仍旧是勇于站出来廷争面折,即使送命,即使是祸及家小也再所不惜。这类的仁人君子层出不穷,便是源自监察制度的完善。”


“不但是朝廷上建有都察院,各省亦有监察御史四处巡查,遇到官吏不法之事,也不必通过下面这些盘根错节的一道道衙门,而是直接上报都察院,由都察院直接处理。所以下面的官吏最怕的就是这些食古不化的监察御史,一个不留神乌纱不保还则罢了,闹不好脑袋也搭进去了。”

“师爷的意思是?”


“大人何不发道公函,就说此案疑点重重证据不足,发还给应城县重审。然后再私下使人知会县令一声,让他酌情找出几处数漏,自认失察将人犯无罪释放,大人您呢便假装训斥他几句,日后再找机会安抚于他,此案也就一笔带过了。”

“谈,师爷此策好是好,可就怕到时有人捅破呀!”


师爷吟吟笑道:“卑职之所以说幸好此案并无苦主,便是有这层考虑。公堂审案怕的就是那些不依不饶执意上告的犯人家属,就算你准备的再怎么周详,也难保不会出现数漏,一子错极可能便会满盘皆输。可此案并无受损一方,强要说起来也就是那应城县的孔某折损了些许银子,卑职观此人胆小如鼠,如何胆敢与大人作对,再说本案若是拖个一年半载,他搭进去的银子只会更多,肯定是愿意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嗯,师爷此策令本官茅塞顿开,甚合我意。就按此计从事,一切还有劳师爷从中操持。”

师爷一拱手恭谦的说道:“能为大人分忧乃是卑职的荣幸。”书房里顿时笑声连连。


他们在书房里为文定的案子而筹划,文定却安详的待在牢房里与彭牢头扯着闲篇,自打文定从一文不明的穷鬼变成知府大人特意叮嘱的贵宾后,彭牢头的态度有了天翻地覆的转变。

不但仅仅是文定的膳食住宿有了质的飞跃,每有闲暇之时彭牢头还会不请自来,与他家长里短聊个没完,渐渐地他二人也熟稳了起来。


一开始二人还是心存芥蒂,聊的不过是些牢狱里的新奇见闻,就好像那间曾经给文定痛苦回忆的黑号房,里面关押的要嘛是凶恶狠毒的重犯,要嘛就是在大狱里称王称霸的恶人,之所以将他们这些凶神恶煞的重犯关押到一处,一则是便于管理,免得他们在别的牢房扰乱秩序,一则就是为了用他们这班牛兔蛇神来惩处那些个不听话的犯人。


是以大狱里的衙役们对那里发生的事是充耳不闻,犯人们则是谈虎色变,近乎于是大狱内的一块禁地,那里面发生的稀奇古怪之事简直是数不胜数。趁着谈兴彭牢头还说了件新近发生的怪事,也是有关那间黑牢的,乃是发生在文定搬出来后的日子。


那黑牢之中的犯人向来都是以兄弟相称,自己有一套不成文的排序,从老大一直排到老七、老八。别看这几个不起眼的称谓,在这大狱之中可就是权力的象征,是在无数次拳脚的较量中确立起来。他们严守这种次序,有吃的便是排头的先吃,有苦差则是排尾的去做,向来都是主次分明,这些文定在那几日中也是体会到了。


可那一日不知是为何,兄弟几人竟然无来由的拳脚相向,场面十分惨烈,黑牢老大生生被那几个小弟打成了残废,黑牢里面余人的惨状也好不到哪去。听他们旁边号房的犯人说,那日除了拳脚声闷哼声,再也没听到旁的喊叫声。

狱卒们本以为是一次争夺权利的拚斗,也就没去理会,可第二日当栅栏里的那几个犯人苏醒过来,哀号声叫骂声却响彻了整间知府大牢。


从他们嘴里的叫骂声中,仿佛并不知道是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