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贾人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商贾人生- 第1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厢柳氏兄弟在议论合作之事,那厢土司兄弟也不曾闲着。

待众人退下之后,书房里只剩下鲁智与鲁隘二人,兄弟俩也在为今日之事争论。

“大哥,你今天到底是中了什么邪,竟会白白放过那两个该死的汉人。不仅如此,竟然还当着这么些下人数次羞辱我,我这个二老爷现在什么面子也没了。”

对弟弟的怨气,鲁智早有所料,道:“这么做自然是有我的用意,你没坐在我这个位子,所以许多事都不明白,这个也不能怪你,别的事你也不必理会,只用照办就是了。”

“可那小子明明是轻视我们鲁家人,先前你不是也气的冒火吗?怎么一转眼竟像什么事也没有似的,与他谈起做买卖了。”

鲁智轻笑道:“你以为我是那种为了一两块茶砖便大动干戈的人吗?前些日子的怨气纯粹是为了引那柳某人前来,为的就是谈合作之事。”


原来如此,之前的一切不过是给鲁隘等人演的一场戏罢了。听了鲁智的解释后,鲁隘并未如他大哥所设想的那样豁然开朗,反而是在心底生出一股子怨愤,自忖道自己原来不过是他的一颗棋子而已,有用时事事可以迁就,无用时则是肆意羞辱。


“听李二桂说那柳某人奸诈无比,在中土之时便曾因为欺诈下过大狱,后来只是因为认识几个汉人大官才逃过一劫,跟这等人买东西我都觉得悬,你怎能放心与他一同做买卖?”

这话让鲁智很是犹豫了一阵儿,然而过后确是愈发坚定的道:“这话那李二桂早前就给我说过,也让我有些忧心,不过我更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个柳某人不是奸诈狡猾之徒。


再说那李二桂是何等人,不过是个逃犯罢了,当初之所以收留这条丧家狗,不过是用他来对付那些狡猾的汉人,这种人的话又能信得过几分?“鲁隘的神情隐隐有些不太自然,又听见鲁智说道:“老二,别怪我没提醒你,不要和这人走的太近,要不了多时,我就会把他撵出连城。”

“是。”鲁隘口中虽然应承着土司的话,眼神却是游离不定。

从书房里出来,二老爷并未直接回到自己的房中,而是遣走了随从,独自一人来到土司官寨的后花园。

已近子夜时分,花园里早已是寂静一片,除了他手中拎着的灯笼外,再也看不见一丝光亮。耳畔还有冷风飕飕作响,任鲁隘平素如何张扬,此刻心底也不免生出一丝怯意。

只见他借助着灯笼散发出来的光亮,或是假山处,或是树丛后四下找寻些什么,似乎并不是像他对随从所说的散步那么简单。

“二老爷。”


猛的一道人声从鲁隘背后传来,惊的他急忙朝前一跳,等到其手举灯笼看清来人后,一伸腿脚就跟着踢上去了,嘴里还骂骂咧咧的道:“要死呀李二桂,大半夜的非要来这黑不隆冬的鬼地方碰面。”

“小的还不是关心您与土司大人谈的结果如何,已经在这里等您半个时辰了。”一边说李二桂一边还揉着痛处,这二老爷下手从来也不顾轻重。

“还能怎么样,他都已经发下话了,日后但凡是兴盛和的货都要看作是我们自家的货,还让我们帮着打通关系,让兴盛和的货进入甘肃。”

“那样怎么可以?这岂不是会大大影响二老爷在这条线上的买卖?”李二桂好不容易找到一条生财之路,绝不能让他们就这么给夺了去。


“哼,同样的一双父母,就是仗着比我早出生几年,什么事都是压着我一头,好东西全供着他,挑剩的才归我。这还不算,任何事都是他专断独行,还一次次的羞辱我。”鲁隘说着一拳挥向身旁的树木,震的树叶胡乱飘落。

“二老爷,上次我跟您提起过的事,您考虑的如何?再这样犹豫不决,可说什么都晚了。”

“事关重大,容我再仔细考虑考虑。”

举棋不定的鲁隘让李二桂很是着急,道:“二老爷,哪还有时间磨蹭呀!再等下去还不知道会发生些什么变故呢!我们汉人有句话叫错过了这个村可没有那个店。”

“我总是觉得他对我们有所怀疑。”

李二桂猛的一惊,问道:“二老爷,究竟是怎么回事呀?我们一向做的都很隐秘,应该是不会露馅的呀!”

“我也只是一种感觉而已,刚才他提醒我别与你走的太近,说他迟早有一日是要将你赶出连城的。”


李二桂早已成了丧家之犬,千里逃窜方才来到此地觅得片刻安歇,又谋划了许久,图的就是东山再起,一把将自己失去的一切悉数给夺回来。没料到事情还停留在计划阶段,竟然就要夭折,他怎肯就此俯首认输,不停在鲁隘耳边唆调让他痛下决心。


光阴转瞬即逝,一晃眼又是数月之后,话说文定兄弟度过连城土司那道难关之后,便向鲁智土司辞行,而后又陆续在青海高原上走访了好些土司,这里面既有与兴盛和交情匪浅的叶土司,也有不大与他们往来的各家土司,一趟下来真可谓是收获不小。


不过也从那些土司处听到了一件与他们颇有关联之事,原来文定兄弟离开连城不久,那里就发生了内乱,鲁家的二老爷鲁隘率领着自己的随从发动叛乱,在连城土司外出途中对其下毒手。

不曾想连城土司对此早有防备,非但是毫厘未伤,还将他们这伙叛逆连根拔起。鲁隘仅带着李二桂与几名亲信仓皇逃出连城,至今下落不明。

据文定上次观察,那连城土司表面虽是无甚出奇,实则却是一名深藏不露的智者,而他那二弟为人莽撞,如何是其对手。

虽然不曾亲眼见到,文定也能料到所谓遇险定是鲁智故意露出破绽,让他那弟弟自以为机遇难得,将自己蓄藏的实力一朝尽出,才会有此连根拔起的胜果。

文定甚至能够想像,他那位亲戚于这场争斗之中扮演了何等角色。

其实,在某些方面,文定也是十分佩服李二桂其人,不论是何种不利的情况之下,他都能寻觅出机会,在极短的时间内风生水起,若是能运用得当,必能有番作为。

奈何他也因为起步时的便捷,以至执迷于旁门左道,不愿正正经经的经商。表面上似乎比别人都聪明,殊不知正是这小聪明使得自己颠沛流离,一事无成。

是以文定对他更多的是惋惜,若是儿时能读书识字怡养性情,说不定他李二桂会成为一个大人物,至少不会好像如今这般,纵使机关算尽也只落得徒劳奔波。


整件事对他们兴盛和来说,倒也是有利无害,想那鲁隘与李二桂二人均对他们怀有敌意,只要有他们在,指不定会给两家的合作带来何等隐患。现下隐患已除,日后这条路上的买卖便更加安稳了。

俗话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文定兄弟二人,一在大理坐镇主持大局,一在草原各处奔波开拓业务,一内一外将兴盛和搞的红火异常,叫这青海、甘肃、云贵几省的商人对他们无不是刮目相看。

特别是在鲁智土司、叶土司等当地权贵的支持下,兴盛和的业绩蒸蒸日上,当真叫那些常年混迹于此的老商人们不由得感叹后生可畏。


一日,道定率领着兴盛和的马队行走于甘肃境内,正要将一批货物运往永泰龟城。原本文定与连城土司有过协定,兴盛和的货物进入甘肃后便会由其家人兵卒打点,道定他们是不能进入甘肃腹地的。

奈何这一段日子朝廷对反叛土司用兵,将连城土司家的兵卒抽调不少,鲁智暂时无暇顾及买卖的事,只好让道定自行将货物运往龟城。

这一趟货物出奇的多,光是马就有不下一百五十匹,队伍中或是人背,或是马驮,好不壮观。

忽然,队伍停了下来,前面发生一阵骚动,原本在后面与几个跟班扯着闲篇的道定不由得奇怪起来。

“怎么了?怎么停住了?”

“回,回禀二东家,前,前面有一伙强人要劫我们的货。”一个小厮急急忙忙跑来向他报信。

“祖个,你喳呼个什么?不就是一伙不开眼的强盗吗?遇到了我正是他们强盗生涯走到头了。前面开路。”

二东家一身的功夫,向来让祖个这些小子们钦佩不已,立马收拾起先前的恐惧之心,转过身,斗志昂扬的带领着道定向前行去。

“二东家来了,二东家来了。”

“哼,看他们再如何猖狂。”


“好好收拾收拾他们,也不看看这是谁家的买卖。”适才被强人们压制了半天的伙计们,顿时精神百倍,一扫方才噤若寒蝉的恐惧,纷纷与那些手执利刃,占据高点的强人对峙起来。


道定还不曾走到近前,只是远远瞧见对方的阵势,心中便知悉了,自己这边不过七八十名伙计,刨去女背夫与那些个小背夫,还有那些个上了岁数的老者,真正动起手能帮上忙的不到四十人,原本在往常,这些人已足以应付任何马贼山寇,只是今日看来却不是那么简单了。

只见山坡上、岩石后人头攒动,少说也有不下百十来号人,而且一半以上手中都握有弓箭,看架势埋伏已久,自己的队伍已整个被他们给包围了。


道定可不是傻子,知道不可力敌,急忙收拾起先前的打算,朝对方喊道:“朋友是哪条道上的?我们是连城土司家的商队,要往龟城韩土司家送货,诸位好汉可否让条道给我们走?他日必有重谢。”

“吓唬谁呢?这个时候姓鲁的自身难保,还管得着你们吗?”有一人从岩石后跳了出来,一开腔便让道定碰了个钉子。

道定见鲁智的名头不管用,便又接着试探道:“朋友,大家出来混事都不过是求财而已,何必非要舞刀弄棒呢?你开个价,我们凡事好商量。”

“谁他娘的跟你商量,今儿谁他娘也别想走出这山谷,我是钱也要,货也要,人也要留下。”

道定双眼紧逼着对方,一字一字的道:“朋友,你不觉得太贪心了吗?”

“这个世上谁的拳头大,谁说的话就顶事,啰嗦那么多干嘛?都给我将手里的刀剑丢在地上,沿着山壁乖乖站好。”


道定一个鹞子翻身,迳直落在那发话者的面前,擒贼先擒王的意图非常明显,可对方显然也不是无技在身的小毛贼,似乎早防备着他这一手,抽出兵刃来与之相搏。

岩石下兴盛和的伙计们纷纷喊叫了起来,为二东家打气,而这边的强盗们也是叫骂了起来:“头,做了这小子。”

“他娘的,让这小白脸尝尝爷们的大刀片子。”

“对,让他小命玩完。”


贼人们虚张声势的喊叫并未对场中的头领有丝毫帮助,他左挡右拆,越打越惊心,虽然事先知道马队中有这么一个会武功的家伙存在,可没想到竟会如此扎手,那把轻巧的长剑砍在自己厚重的刀背上,竟震得自己的双臂酸痛不已。

几个照面的工夫便让那贼人顿感吃力,可当着这百十号弟兄的面,又实在丢不起这丑,只好咬牙硬挺着,一边喊叫着为自己鼓劲:“小子,让你见识爷爷的杀狼十式。”


所谓的杀狼十式也不过是以命搏命的凶狠招式,若是在以前,道定兴许还真会被他给唬住,可这几年马帮走下来,大大小小的强盗贼人也遇见过不少,积累了些实战经验,碰上这种玩命的主也不至惊慌失措。对方越是急于与自己近身肉搏,他便越是不急不慢的在其身旁游走,始终保持着一段距离。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待对方蛮力用尽,就只能眼睁睁的任由他摆布了。

山岩上传来一道洪亮的声音:“达娃,怎么了?一个小白脸让你费了这么长的工夫。”

而那个与道定对搏的达娃则气急败坏的道:“尼玛少说风凉话,看我收拾完这小子后,再如何来教训你。”


就是两个不相伯仲之人动手也容不得半点大意,更何况道定原本就比他高出一截,达娃的话才刚刚落音,就被道定偷袭得手,挑落了手上的弯刀,再一抬眼,道定那柄冰冷的长剑已经生生架在了他脖子上。

已抢得先机的道定此刻还不忘揶揄他道:“你倒来说说,究竟谁收拾谁呀?”

“该死的汉狗,赶快放了达娃。”

“要是伤了他一根毫毛,我生吃了你。”

“吵什么吵?”道定不耐烦的吼了一句,一边挟持着达娃一边道:“叫你们的管事出来答话。”

适才的那个尼玛再次从山岩上露出头来,回道:“是在找我吗?”

“废话少说,今日这事我们各退一步,你放我们马队离开,我放了你这名手下,觉得如何?”

“想的倒是挺周全,可若是我不答应呢?”

道定闻言一楞,手中长剑略添一分力道,一条通红细长的血水从达娃的脖子上流了出来:“哼,除非你不要他的小命。”

“是吗?”那尼玛对此是视若无睹,反倒调侃道:“那我们就来赌一把。来人呀!放箭。”只见岩石上飕飕地几箭向马队射下

第三章危机重重


大理城,麟德初年曾置姚州都督府;开元末,蒙诏皮罗阁建都于此,为南诏国,治太和城;至阁罗凤,号大蒙国,异牟寻改大礼国;至五代晋时,由段思平得之,更号为大理国。

又过了三百多年,大理国传于元宪宗年间,方才在元人战马的铁蹄之下去国号归一统。

大理城作为数代番国都城,其繁华之态,找遍云南境内也惟有首府昆明方能比拟。

因为比邻洱海,物产丰富,气候宜人,是以云南境内的商人有近半数是长驻于此,而柳氏兄弟的兴盛和也是将总店安在了此地。


短短数年的时间,文定便让大理城内的众多商家牢牢记住了他的名字,都愿意与这个正当壮年的柳老板合作。而文定也完全融入了这个原本陌生的环境,在这里经营买卖的商人大都是离乡背井远道而来。


大伙也十分清楚,各人之所以不远千里来到这偏远之地,图的不外乎个钱字,明买明卖也没有那么些令人揣摩不透的弯弯绕。比如说在内地,就算你出的银子比别人多,有时也不一定能拿到货,费了老劲一打听,原来人家是乡亲族人,为了压制外人宁可少赚些银子,遇上这种事也只能怨自己时运不济。

可在这里则不然,因为很少有那种举家全族迁徙而来的情形,所以那种地域观念也远没有中土时那么强烈,彼此间都是由不认识慢慢演化为熟悉。

这种简单直白的人际关系让文定感到分外轻松,处理起来也是游刃有余,几年来在大理城内的声誉也是与日俱增。

这一日,文定应一丁姓老板邀请过府一叙,这丁老板可是大理城里有数的大老板之一,与兴盛和的往来也十分密切。文定不好怠慢,算准时辰去到了他府上。

刚迈进客厅,文定便见着屋里或坐或站已有三四个人,皆是大理城里出类拔萃的商贾,文定对他们也是熟悉的很。

几人围在一处,手上都拿着各式小玩意,一边比对一边在讨论着:“我看这件好,你们瞧这件青铜手工多精细呀!”

“咳,又不是自用的酒杯茶壶,光是精细顶个什么用。大伙想想,越是精细越是说明年代不久,这种玩意没什么收藏的价值。”

“嗯,赵老兄此话言之有理,我常听人说,古物古玩讲究的就是一个‘古’字,若是运气好,让你弄到一块秦砖汉瓦,保管能大发一笔。”

“是极,是极。”旁人无不点头称道。


文定不觉哑然一笑,若真是这样,万里长城岂不是早已被人搬空了,如何还能抵御鞑虏,保我边疆?大理的商人大多是白手起家,没有家族的牵累因而无所羁绊,也正是因为没有数代人的沉淀,多数对古玩一道也是所知寥寥。


透过缝隙处,文定见到在他们中间,字画呀、玉石呀、古玩呀琳琅满目摆满了一桌。而丁老板这时也发现了他,赶忙招呼他道:“柳老弟,总算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