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周枭雄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后周枭雄录-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承佑,传令让王峻依计而行。王峻当即带齐十几名精干将士,想趁乱冲到山坡上去结果了刘承佑,可阵地上实在太过混乱,他们冲了半天,也没能冲到山坡近前,只能看着着急。   

  不过这后汉确实气数已尽了,别看王峻不能结果刘承佑的性命,偏偏这时有人帮忙。刘承佑在山坡上端坐,眼看自己的军队溃不成军,急忙下令后退。谁知他刚坐上銮舆,就觉得后心一凉。原来是身边的一个小太监,看见山坡下有一队军马跑上来,以为是郭威的人前来杀皇上。小太监久在宫中,自然知道要是兵士们来了,不光要杀皇帝,就连身边的这些人也一并杀掉,为了保命,也为了抢功,于是一狠心,一不做二不休,先下手给了刘承佑后心一刀。刘承佑哪里能想到有这么一出变故,没有丝毫防备,被这小太监一刀正正刺中后心,当即毙命。那小太监也没落得好下场,他本来以为冲过来的是邺都将士,到了近前一看,却是后汉的兵马,是特别前来护驾的。眼见小太监杀了皇帝,就将小太监剁了个稀烂,然后就势搜刮了刘承佑身上的珠宝,又呼啸而去。         

※虹※桥书※吧※BOOK。※  

第52节:第六章东京称帝(1)         

  等到战场平静下来了,王峻才到了山坡上,只见刘承佑后心插刀,倒在地上一动不动,早已经毙命多时了,连忙派人去向郭威禀报。郭威闻讯暗自欢喜,但表面上还是放声恸哭,一边哭一边说:“我早晨在阵前巡视的时候,还看到皇上在山坡上观战,正准备脱去铠甲,前去面圣,没想到皇上已被奸贼所害。这都是因我而引起啊。”邺都将士眼看胜利在即,都在后面催促郭威,要他乘胜前进,于是郭威收住悲声,领着军队一直冲进了东京城。   

  第六章东京称帝   

  郭威纵兵冲入京城,顾不上许多,自己先催马来到故居,大门庭院和房屋都还在,只可惜里面空无一人。郭威站在空荡荡的院落里,大哭了一场,这次却是真哭。   

  王峻进了城后也先回了家,家中已是空空如也。因此难忍激愤,叫过手下兵丁,告诉他们将京城各个大门都看住了,不要放任何一个人出城,然后开始洗劫全城。   

  可怜东京城内被乱兵闹得一塌糊涂。乱兵越抢越凶,夜以继日,城内到处烟火冲天,尸体遍地。   

  赵匡胤万万没想到进城后看到的居然是如此景象,赶紧回家探望。父亲赵弘殷已被朝廷派到外地任职,母亲和兄弟赵匡义还留在城中。赵夫人曾听说郭威军队的前锋是个姓赵的红脸汉子,还在猜测是不是自家的大郎,等赵匡胤真的出现了,便问他:“你这是从哪里来?”赵匡胤回话:“我在外面如此这般,后来便去了邺都,被郭威赏识,这次引军前来东京,担任左军前锋。”赵夫人慨叹不已:“你们如此行径,就是谋反,我们全家绝不能容你。但现在汉廷气数已尽,就算郭威不进城,恐怕不久以后也会有张威李威进城的。孩儿回来便好,只是要看管好手下军士,不要为非作歹。我们历经多年战乱,见过血火屠城,也知道这些当兵的,一旦攻下城来,必然要在城内四处抢劫。只是东京好歹是座都城,若是抢得太过,把老百姓吓坏了,恐怕江山也难以坐稳。”赵匡胤点头称是,立刻调了一班人马来,将自己家守了个严严实实。   

  过了两日,城中仍是大乱。赵匡胤去军营中找到韩通,由韩通引了五百军士,沿城捕捉那些掳掠百姓的兵士,自己则领了二十名弓箭手,来到东京城的中心,扬声大喝:“郭将军被你们所胁迫,无奈进入京城,本意是想找皇上讲道理,可不是要你们来胡作非为的。你们如此做法,既伤了京城百姓的心,也污了郭将军的名。”说着,便指挥弓箭手朝那些正在劫掠的士兵们射箭。此时韩通引兵在后面驱赶,射杀了数百名乱兵,乱兵们这才知道害怕,悄悄溜回营中去不提。也幸亏赵匡胤和韩通这一番动作,不然这东京城恐怕也会被杀得空无一人。就因为这样,后来赵匡胤在陈桥兵变时,满城百姓都不慌不忙,知道他不会派兵来抢劫,这也算是为赵匡胤日后称帝,先埋下了伏笔。   

  郭威这几日也没有闲着,和王峻一同入宫去见太后,名义上是问安,实际上就是要探探李太后的想法。刘承佑既然已经死了,李太后也无可奈何,流着眼泪说:“当日我就劝皇上不要去阵前,可他就是不听,结果落得现在这个下场。你们不用担心,这件事情不怪你们。你们既然已经入了城,引发此事的元凶苏逢吉也死了,想必你们满意了吧。”郭威连忙跪下说:“郭威本来就没有要入城的意思,现在情势如此,还望太后出来主持大局。以后军国大事,都遵照太后的懿旨才能施行。”李太后也不多说话,只安排郭威去为刘承佑发丧,然后找旧日的大臣们商量该立谁为新君。郭威唯唯诺诺而出,立即安排人行事。   

  太师冯道这个著名的不倒翁先来了。郭威看见他,和以往一样下台阶去叩拜,冯道居然接受了,郭威心里老大不舒服,心想我这番领兵入京,何等威风,你冯道一个老匹夫,我给你三分颜色,你居然就想开染坊了。偏偏冯道嘴上还不肯饶人,冷笑着说:“郭将军这次入京,真是不容易啊。”说完就撇下郭威去见太后,把郭威气得够戗,要不是这戏还得继续演下去,估计早就派人冲进宫去,把冯道连太后一并杀了。         

→虹→桥→书→吧→。  

第53节:第六章东京称帝(2)         

  冯道和太后商量了半天,拟出了一道懿旨:   

  维高祖皇帝,翦乱除凶,变家为国,救生民于涂炭,创王业于艰难,甫定寰区,遽遗弓剑!枢密使郭威、杨邠,侍卫使史弘肇,三司使王章,亲承顾命,辅立少君,协力同心,安邦定国。旋属四方多事,三叛连衡,吴蜀内侵,契丹启衅,蒸黎恟惧,宗社阽危。郭威授任专征,提戈进讨,躬当矢石,尽扫烟尘,外寇荡平,中原宁谧。复以强敌未殄,边塞多艰,允赖宝臣,往临大邺,疆场有藩篱之固,朝廷宽宵旰之忧。不谓凶竖连谋,群小得志,密藏锋刃,窃发殿廷,已杀害其忠良,方奏闻于少主,无辜受戮,有口称冤。而又潜差使臣,矫赍宣命,谋害枢密使郭威,宣徽使王峻,侍卫步军都指挥使王殷等。人知无罪,天不助奸。   

  今者郭威,王峻,澶州节度使李洪义,前曹州防御使何福进,前复州防御使王彦超,前博州刺史李筠,北面行营马步都指挥使郭崇威,步军都指挥使曹威,护圣都指挥使白重赞、索万进、田景咸、樊爱能、李万全、史彦超,奉国都指挥使张铎、王晖、胡立,弩手指挥使何赟等,径领兵师,来安社稷。逆党皇城使李业,内客省使阎晋卿,枢密都承旨聂文进,飞龙使后匡赞,茶酒使郭允明,胁君于大内,出战于近郊,及至力穷,遂行弑逆,怨怼之极,今古未闻。今则凶党既除,群情共悦。神器不可以无主,万几不可以久旷,宜择贤君,以安天下。河东节度使崇,许州节度使信,皆高祖之弟,徐州节度使赟,开封尹承勋,皆高祖之男,俱列磐维,皆居屏翰,宜令文武百辟,议择所宜,嗣承大统,毋再迁延!特此谕知。   

  只这一道懿旨,就把弑君的罪过从郭威身上轻轻悄悄地抹去了。郭威听了大为欢喜,于是召集群臣,让大家按懿旨所言,赶紧选一个新君出来。刘知远有三个儿子,现在仅剩刘承勋担任开封府尹,既然现在要选新君,大家自然第一个想起他来。郭威说:“先祖三子目前只有承勋健在,自然是要选他了。”其他官员都赞同,于是郭威就把大家的意见报给了李太后。李太后却说:“立承勋为君,也算得上名正言顺,只是他不久前得了一种怪病,现在每天都在床上躺着,不能起身,如此怎么可以继承大统呢?”郭威却不信,李太后便差人将刘承勋抬了出来,郭威一看刘承勋面色蜡黄,像是没几天活头了,这才无话可讲,只得重新召集众人商议。   

  众人听说刘承勋病重至此,面面相觑,郭威问王峻:“这该如何是好?”王峻左思右想,刘知远的三个儿子都没有子嗣,只有刘知远的弟弟刘崇有个儿子名叫刘赟,现在担任徐州节度使一职,于是说道:“既然如此,只有拥立徐州节度使刘赟了。”郭威没想到王峻如此不开窍,他的本意是想让王峻顺势就说拥戴他为帝,没想到这家伙还真想出了一个继承人,由此就对王峻有些恼恨了。后来郭威借故杀了王峻,就是从这里埋下的祸根。众人听了王峻的话,都纷纷表示赞成,郭威只能推托今日已晚,明天到朝堂上再仔细商议吧。   

  第二天的朝堂上,众人还是说要立刘赟为帝,这可气坏了郭威,但他只是淡淡地说:“事情紧急,我这便进宫去问问太后的意见吧。”谁知李太后也是这般想法,郭威无奈只得让人去拟写旨意,然后派冯道去迎立刘赟回东京登基。   

  冯道是个著名的圆滑人物,一听郭威让他去徐州迎立刘赟,不由得暗自吃惊,他知道这可不是件好办的差事,于是想办法推托:“我年纪老迈,实在走不动道了,怎么还让我去徐州这么远的地方呢?郭将军行行好,另外派个人去吧。”郭威笑着说:“太师威名远播,德高望重,这次迎立新君,除了你之外,其他人何德何能,定不能担任如此重要的职务。”冯道半信半疑:“郭将军此言当真?果真是想让冯道把刘赟迎立回京?”郭威赌咒发誓道:“太师休要怀疑,苍天在上,郭威没有二心。”冯道无奈,只得出了京城南下去迎接刘赟,一路上对从人们说:“我这一辈子不胡说,但这次却不得不胡说八道了。”         

※虹※桥※书※吧※。  

第54节:第六章东京称帝(3)         

  这边冯道出发去接刘赟,北方却不安定。契丹在石敬瑭在位期间得了幽云十六州,后来刘知远建立后汉,逐渐都夺了回来,契丹人当然不甘心,一直在边境上虎视眈眈。这次听说中原内乱,认为是个机会,当即派兵马前来袭击,并很快吞并了封丘和饶阳。消息传来,朝野震动,李太后虽然是个女流,也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仰仗郭威,于是命郭威率领军队北上抗击契丹,朝堂上的事情交给王殷,京城内的军事交给王峻掌管。郭威一看王殷、王峻都是自己的人,没有什么放心不下的,于是立即点起兵马,浩浩荡荡就朝北而去。   

  到了滑州地界,突然听到后面有人大喊“圣旨到”,郭威一皱眉头,心想还没有登基就自号皇帝,这刘赟也未免太着急了。于是停下脚步,果然是刘赟发来了一道诏书。那刘赟在徐州接到冯道传达的号令,激动之下,没有了分寸,竟然给郭威送来了这么一道诏书。围观诸将见郭威脸上的神色变幻不定,知道他心里不痛快,也面面相觑,就是不肯跪接圣旨,私底下悄悄对郭威说:“攻入京师,抢劫百姓,我们自己也知道这是大逆不道的行为,但想着将军继承大统后,必然赦免我等的罪过。谁知将军居然又让刘家人当了皇帝,以后我们还有什么好日子过呢?”郭威听了,心里高兴,脸上却故作惊诧之色:“怎么能这么胡说八道呢?还是先赶跑了契丹兵再说吧。”于是挥军继续朝前走。   

  众将士却早已猜透郭威的心思。此时正值冬天,阳光普照,雾气蒸腾,众将官依次上前向郭威祝贺,说看到他马前有紫气护身。郭威只当没有听到,率领军队当夜赶到檀州留宿。第二天,刚要下令让军士们继续前行,帐下的数十名将官突然冲了进来,声如雷动,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郭威身边的侍从都吓得面无人色,只有郭威心中明白,返身进入内室,不慌不忙地关上了门。众将官们冲进来,把内室的门撞破,跪倒在地:“天子应该由将军来当,我们已经和刘氏为仇,如果再让刘氏子孙当皇帝,我们的子孙将性命不保。”说完,也不管郭威愿意不愿意,就把事先准备好的一身黄袍披在郭威身上。这些人里想必就有赵匡胤,所以后来陈桥兵变时,高怀德等人将黄袍披在他身上,和今天的情形一般无二。随后众人跪倒在地,口呼万岁。郭威佯装没办法阻止,哭丧着脸,仿佛众人不是让他当皇帝,而是要他上刑场,过了半天才说:“你们想要我还朝主政,我倒也同意,只是要答应我一个条件,就是仍然以汉室为宗庙,对太后要毕恭毕敬,并且不许骚扰京城百姓。你们能答应,我们这便立刻起程,你们若是不能答应,我宁可现在就死。”众人自然立即答应,于是郭威传令全军停止前进,再向东京进发。   

  其时大军已经渡河到了檀州,要想回洛阳,势必还要再渡一次河。郭威就下令第二天搭桥过河。谁知当晚突然起了寒风,一夜之间,河上已经结了厚厚一层冰,郭威十分高兴,认为这是上天在帮忙,便领军踏冰过河,直奔东京。   

  东京城里的王峻、王殷,本来就是郭威的心腹,接到郭威已被众将士拥戴为帝的信报,自然心领神会,当即派马军指挥使郭崇威,领五百兵士直奔宋州。因为刘赟要从徐州到东京,必然要经过宋州,所以郭崇威名义上是去迎新君,保护新君来东京,实际上是要把刘赟控制起来,然后等郭威发落。王峻、王殷到宫里求见李太后,将檀州兵变的事情一一说明,然后又表明了郭威的态度,即一定不忘先帝的恩德,愿意把太后当自己的母亲来对待。想那李太后一介女流,突然碰到这种事,手中无权也没有兵,想要找个人来出出主意,可朝中群臣早已经被警告过了,竟然没有人敢前来,无奈只得独自在宫中哭泣。   

  王殷和王峻催促群臣出城去迎接,一班臣子在城外接到了郭威,跪倒在地口称万岁,让郭威立即进城登基。郭威却还要继续演戏,说:“不是我不进城,只是我有言在先,仍然要奉汉室为宗庙,现在汉室毕竟还有太后在,除非有她的旨意,不然我是不能进城登基的。”群臣恍然大悟,立即返回城中上表,要李太后下旨让郭威监国。这帮臣子为了在郭威面前争功,也不知使了什么手段,反正这道诏书是拿到了。郭威听了李太后的诏书,喜笑颜开,拜领了诏书后,便开始称孤道寡。首先诏告天下,以平民心,其次就是要对付徐州节度使刘赟了。         

※BOOK。※虫 工 木 桥 虹※桥书※吧※  

第55节:第六章东京称帝(4)         

  这刘赟也真是够倒霉的,本来安安稳稳地做着徐州节度使,突然来了一个冯道宣读诏书,说满朝文武已经拥戴他为新君。开始还以为在做梦,可是看了太后的诏书,这才激动起来,当即收拾行装便和冯道上路。在路上听说郭威率大军北伐契丹,一时按捺不住,便写了一道诏书抚慰军心,谁知道竟弄出这么大乱子来。他一路上洋洋得意,仪仗煊赫,仿佛天子出巡一般,路上人人见到他都口称万岁,便不由得飘飘然起来,昂然前行一直到了宋州。第二天清晨醒来,突然听到门外马嘶人喊,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急忙登上高楼朝外观看,就见一员将军威风凛凛,领着数百骑兵,将驿馆围了个水泄不通。他战战兢兢地问道:“楼下的这位将军怎么称呼?你来有什么事情?”郭崇(为避郭威讳,郭崇威改名为郭崇)下马说:“我是京城马军指挥使郭崇,近日听说檀州兵变,将士们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