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恋道术没有后代,**被刘娥这个皇后控制着。后来经八贤王推荐,宋道宗选了一个王子过继为自己的儿子,立这个孩子为太子。当宋道宗死后,刘娥企图把持朝政甚至于废了这个太子,还好众大臣力保新君登基。宋仁宗才可以顺利登基称帝,这才有了后面的北宋。当时刘娥不但控制了**,而且控制了会使用“密剑”的侍卫,正准备控制朝局的好时候,杨家军和众大臣出现了。身经百战的杨家军以数倍于“密剑”侍卫的兵力,付出了比“密剑”侍卫多出了五倍的伤亡代价,终于击败了侍卫,抓住了刘娥。刘娥死后这群终于刘娥的侍卫当然不可能留下,只不过大家为“密剑”的绝招感到惋惜。自此朝廷和军队不再习练“密剑”,也没有人会教授“密剑”。
“密剑”真的就这么失传了吗?不,“密剑”没有失传。接下来的故事关系到一个大英雄,他就是南宋名将岳飞。不过说他之前还要讲几个人,因为他们是关系到“密剑”传承的重要人物,也是一个个的牛人。首先要讲的是大拳师金台,这个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也是关系到“密剑”传承的关键。
金台本来不姓金,他应该姓白。他的父亲和一个姓金的人是好兄弟,两个人几乎比亲兄弟关系还要好。金姓年纪比较大,所以是哥哥,白姓就是弟弟了。金姓本来有自己的儿子,可是从小就被人拐走了,为此金姓夫妻大病一场。为了让哥哥一家人有希望,也为了让哥哥的未来,白姓弟弟吧自己刚出生不久的亲儿子给了哥哥。从此白姓的儿子姓金,成为了金家的孩子。金台从小被四位老人娇生惯养,再加上北宋民间好武,所以从小请武师来家里教授功夫。虽然请来的武师功夫不是很高,但是哄人的本事不小,总让金台觉得自己功夫已经够厉害了。
这时候金台的养父母和亲生父母先后过世,金台小小年纪就少了约束。再加上武师们的怂恿,金台开始了他荒唐的比武生涯。金台到处找人比武,而且是出钱找人打架。对手不是不如他,就是想得到他的钱,所以都让着金台。金台变得不但自大,而且更加目中无人起来。最后终于败光了所有的家产,这时候他才发现自己的功夫并不是很好,平时他看不起的人竟然一个个都比自己厉害。最后金台终于忍不住了,错手打死了一个平时装腔作势的武师。
由于金台打死了人吃了官司,所以大家都为金台感到惋惜。金家和白家也为金台走门路,希望轻判金台,不要一命赔一命。最后地方官员还算公正,鉴于已死的武师多次挑唆金台,金台才错手打死了武师,所以没有按杀人罪判处金台。按照擂台上打死对手的标准,轻判金台发配边疆充军十年。这个在当时已经算是比较轻的审判了,所以金台等人没有不服。当时罪犯犯罪要发配充军的话,必须要刺字,这才叫“刺配”。金台按照伤人致死罪,在脸上刺下了刺青,成为金台一辈子都不能抹去的污点。
临走的时候金家老管家来为金台送行,老管家终于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他要求金台记住这个教训,做一个对国家对老百姓有用的人。金台终于明白了父母为什么在临死的时候会有那样的表情,终于明白了大人对自己的期望。金台发誓一定要改过,不再是一个争强好胜的武者。
金台被发配到边疆服劳役,金台一边做工一边回想过去的经历。武师们教的功夫并不是完全没用的,只不过金台没有好好的学习,更没有打好基础。金台借着服劳役的机会,吃苦练习基本功,每天打熬自己的身体。晚上没有人的时候,习练已经荒废的各种拳术。几年下来金台虽然没有和人对打过,但是他很清楚自己的实力有了大踏步的进步。不过他已经不再是原来的金台,不但不会吹嘘自己的本事,更是没有人知道他会功夫。
一次偶遇金台看见了一个奇人,这个人虽然年纪大了但是力气却不小。这个奇人不但吃量惊人,而且手上的功夫很厉害。金台主动接近这个奇人,后来多次提出拜师学艺。这个人虽然没有答应金台的请求,但是也教导了金台一些功夫。金台最大的受益是奇人的一句话,“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熟能生巧是一回事,拳打百遍自然成也是这个道理。金台又重新练习过去的拳法,发现在自己的多次练习下,渐渐发现了不同之处和破绽,金台从这些不同之处和破绽中不断地提升拳法,开创了新的拳路。金台把各种拳法的精要,经过自己的吸收和理解后,转变成为自己特色的拳法,奠定了他未来一代宗师的道路。
这时候朝廷遇上了一个难题,辽国派了一个武者团队来北宋。对方打着“以武会友”的幌子,目的就是要折辱北宋的朝廷和老百姓。虽然明知道里面有问题,但是为了国家的尊严,朝廷只好接受这个邀请。辽国是有准备的比武,北宋朝廷是无奈迎战,当然有天大的区别。虽然北宋是本土作战,但是这不是战争而是比武,只能一个人对一个人,不能大家一起上。虽然北宋好武成风,但是无论是体质还是爆发力都不如契丹人。来北宋比武的契丹人不但是高手,更是军中的老兵,他们手法熟练更加熟悉现场气氛,不是一般的武者。相比之下北宋的高手不是夸夸其谈,就是没有真正见过血的武者,他们缺少的不只只是经验,更是缺少临场的发挥。几场下来不但北宋输得很惨,而且几乎没有一个武者可以全身而退。
辽国说明在北宋都城开封摆擂百日,要是打败所有的契丹人,就算辽国输了。反之北宋在百日之内没有打败所有的契丹武者的话,就算北宋朝廷输了。辽国要北宋输,北宋输的话不但丢脸,而且会失去民心,到时候辽国大举进犯的话,就不会上下一心了。宋君知道这次比武很重要,就一边组织人手不断地上台比武,一边下达了一道圣旨,要求全国武师来京参加比武。为了让大家提高兴趣,宋君给了一个好大的恩赏。凡是能打败契丹武者的武师,朝廷给予封赏之外,可以免去过往一切罪罚。也就是说只要能为国出力,就算是罪犯也可以参加比武,只要打赢契丹人,罪犯也可以当官。
第十回 白衣之死十
金台得知这个消息后,向看管者要求参加比武。当时要求参加比武的犯人不少,他们都希望借这个机会离开这个没有自由的地方。看管犯人的衙役只好来一个现场选拔,真有实力的人才可以去京城参加比武。金台轻轻松松地就打败了所有的对手,不过金台不是想当官,而是想为国家出力。
金台在路上紧赶慢赶,到达京城的时候已经是比武最后一天了。这时候擂台上出现了奇怪的现象,就是之前没有的拥挤。原来北宋功勋后人们为了不引起皇室的猜疑,所以集体闭门谢客,不参加这一次的比武。他们知道这次比武关系到国家的尊严和安宁,但是他们知道自己出手的话,会给自己家族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当他们集体决定不参与后,没想到辽国的武士们更加嚣张了。他们把各地赶来的武者都打败了不说,而且在擂台上随意羞辱宋国人。
今天是比武最后一天,功勋们再也忍不住了。就算将来皇室要追究他们,也只好以后再说了。现在他们想着的事情是怎么为北宋争光,不丢大宋国的脸。功勋们好像约好了一样,一个个赶往擂台,纷纷上台要求和契丹武士决斗。这让京城的老百姓看到了希望,大家纷纷赶往擂台观战,就连宋君也亲自赶往擂台为自己的臣子助威。
契丹武士们看见这些功勋后代后,不但没有惊慌而且有点兴奋。原来这一次契丹武士来北宋比武,是一个大阴谋。不但要让北宋的人知道契丹武士的厉害,更是要摧毁北宋的军事力量。这些功勋们不但是高手更是军中带兵的好手,要是把这些人打败或者是打死的话,对辽国进犯北宋极为有利。再说了针对这些人,这些功勋后代,辽国已经有了针对性的部署。一些契丹武士甚至于学习了克制这些功勋的功夫,专门对付这些功勋后代。
原以为功勋后代们上场,就会改变局势了,没想到契丹人不但没有输而且更加勇猛了。一个又一个功勋后代败了,他们都不能全身而退,每一个败下来的功勋后代都有了残疾。这让宋君第一次感觉到了危机,早知道有这么一个结果的话,宋君死也不会答应这场比武。这次比武不但让北宋丢脸,而且直接导致军队缺少大量的将领。这些功勋后代本来可以直接去军队担任指挥官的,现在都成为了残废,这才是最大的损失。
就在最后一个功勋被一个契丹武士拗断手臂丢下擂台时,就在擂台上契丹武士嚣张的笑声下,金台终于爆发了。金台大吼一声,飞上擂台报名参加比武。他是最后一个报名的人,也是唯一一个站在擂台上的北宋武士代表。他要面对的是十几个契丹武士,他一场都不能败的情况下,打败所有的契丹武士。这是让所有人都感觉不可能的事情,但是金台还是站在了擂台上。他像一根钉子一样,钉在擂台上,面对着对手一点都不惊慌。
金台报上自己的名字后,等待契丹武士的进攻。一个比较心急的契丹武士第一个忍不住上来,他以为这个小个子北宋人,连他一拳头都挡不住。没想到金台原地不动,硬生生地受了这个契丹武士一拳头后,挥手一拳把这个契丹武士打倒在地。这已经不需要裁判宣布了,金台打败了这个契丹武士。虽然金台打倒的不是契丹武士中的第一个,但是在这种环境下,给人一种震撼和惊喜是巨大的。台下发出雷鸣般的叫好声,大家都为这个武士叫好。金台打出了宋人的威风,也让大家看见的希望。台下的宋君也为之一振,坐起身子继续观看比武。
接下来金台三次打败契丹武士,让大家见识到了这个小个子武士的厉害之余,也让契丹武士看出了不对劲。金台几乎是一拳一个,用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一招制敌。契丹武士虽然没有直接残疾,但是都是失去了战斗力,想要蒙混过关也不可以。这个金台不但手法熟练,而且经验丰富,不但可以制敌而且可以尽量不消耗自己的体力,准备好了长期作战的准备。
这时候善于暗箭伤人的一个契丹武士上场了,他准备一个不注意偷袭金台,让金台在自己手里败下阵。他准备了一个带毒的戒指,只要他和金台的手或者身体接触了,就可以让金台中毒倒地不起。他已经利用这个办法对付了不少的宋人,光是今天对付功勋后代已经三次了。大家都不会注意这一点,所以没有人知道这个真相。他慢慢走上台,假装亲热地和金台打招呼,企图借拉手的一瞬间刺中金台的手掌。他不但要金台输,而且要金台永远地不能再打拳。
金台本来也没有注意,但是当他感觉到对方的一丝冷笑后,终于发信啊了对方的小动作。金台是一个上惯了擂台的人,也听说过各种擂台上的小把戏,马上看清楚了对方的戒指。金台大怒之下手下不留情,不但大对方的手脚都打断了,而且当场摘下了那枚毒戒指。当金台说出这枚戒指的作用后,大家纷纷指责契丹武士的卑鄙,几个受伤的功勋后代这才知道自己打败的真相。宋君要求契丹武士代表团给大家一个说法,不然直接宣布契丹代表团输了这场比武。
为了契丹人的比武,为了辽国的利益,代表团只好把这个已经残废的契丹武士当场格杀。因为其他人身上没有找到其他的物证,宋人不好再追究下去。金台只好继续比武,只有打败所有的对手才能算完。不过宋君已经有了打算,无论结果中怎么样,只要金台能够全身而退的话,一定要好好奖励这个金台。
接下去的比武对于金台来说真的是一场场的考验。契丹武士知道不能再耍小聪明了,只好用真正的实力征服金台。派出了实力不凡的武士,轮番上阵和金台对打,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累死金台。只要金台输了,宋人就输了,这次比武的目的就达到了。为了国家的尊严,为了完成狼主交代的任务,为了完成霸业,他们一定要打败金台。
金台其实心里很苦,第一,金台一路上没有好好休息过,他真的很累。第二,金台是自己要求来比武的,所以官方没有义务照顾金台。金台一路上吃不好睡不好,到了京城又没有吃饭,是空着肚子上擂台的。现在金台不但累,而且真的很饿。第三,打架是非常消耗人的体力和精力的。金台这些年来在边关虽然打熬了身体,但是也受了不少的外伤。现在几个旧伤的地方隐隐作痛,金台感觉到自己的体力渐渐不如刚才。第四就是意志的问题。金台一个人要面对十几个敌人,最初依靠着心中的怒火和爱国心坚持下来的。现在虽然有许多台下的人支持,但是金台的新见见不稳定。虽然金台再三提醒自己不能心慌,但是依然挡不住一阵阵地无力感。
当对方看到金台一丝犹豫的时候,对方以为机会来了。金台只好习惯性的挡一下,准备退后几步缓一缓再说。没想到这个习惯性的一挥手,竟然将一个比金台高大不少的契丹武士丢出去。金台看着在台下一动不动的契丹武士,马上意识到了这是因为自己的拳法改变造成的。为了创造自己的拳法,金台就算在睡梦中也想着拳法,所以这套拳法已经成为了金台的习惯。平时金台并不知道威力如何,因为他没有用过对敌。这一次精力不够了,金台无意之间使用了这套从来没有对帝国的拳法,没想到威力这么巨大。
想到了这一点后,金台浑身一震,这难道就是“拳由心生,意到力到。”的境界吗?这样的话,金台就可以自由发挥,对付这些敌人不需要太多精力了。因为金台可以利用习惯性的动作对敌,用自己最熟悉最简单的方式对敌,不需要去研究敌人的招数,根据自己的拳意就可以了。金台试着又比了两场,发觉对敌特别的轻松,敌人好像自己撞上来一样,不需要自己刻意去做。
金台索性闭上眼睛,一边休息一边对敌。大家以为金台在做作,其实金台这是在养精蓄锐。在这种半休息半对敌的状态下,金台不但没有消耗体力,更加在恢复失去的精力。几场下来金台的精力和体力恢复到了最佳状态不说,也对自己的拳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台下的老百姓也好像看到了希望,金台每打败一个敌人,他们就集体叫好,为金台数着打败得敌人数目。宋君也一改刚才的神态,兴致勃勃地看着擂台上的金台。
第十一回 白衣之死十一
契丹武士也感觉到了危机,终于派出他们中间力气最大的武士出场。这个武士是放牛娃出身,曾经单手按倒过一头成年公牛,是契丹力气最大的一个人。他来京城只参加过两场比武,第一场他把对手一把抓起,丢下了擂台。结果对手浑身骨头被丢散了架,就算不死也只能在床上躺一辈子。第二场他把一个宋人武士抓在手里,左右手一分,活活将这个宋人武士撕成了两半。契丹武士们担心这个人太粗暴,所以不准他再出场。现在为了震慑宋人,为了打败金台,他们决定让这个大力士上场。
当这个契丹武士上场后,宋君发出一声惊呼。金台的个子在宋人中不算很高,算是中等偏矮,但是符合宋军标准。这个契丹武士是契丹最高的一个武士,在契丹也算是高大的。两个人站在一起一比较,马上发现了问题。金台只在这个契丹武士的胸口左右位置,武士起码比金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