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看来,阴差阳错间,季良给刘镝营造了诸多假象,模棱两可,使他迷迷糊糊,如处雾中。
他可能不是负心人。
季良后来也有男朋友,他处理得很好,刘镝从来没有妨碍他和男友相处。
至多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偶然想起那个他曾经狠狠暗恋过的男生。
思嘉为自己的鲁莽叹气。
许多时刻,都会发生类似的状况,明明不清楚来龙去脉,却因为片面之词,或一出短戏,便武断地判断出孰是孰非。
微博上,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为什么不多一点耐心,认真地探查真相呢?
伸张正义固然大快人心,但被人误解又何尝不是锥心之痛呢。
一件事情一旦被公开报道,便成了一桩新闻,可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品头论足呢,多么突兀,哪里钻出来那么多知情人士。
思嘉又学了一课。
26第二十五章
最近刘镝很少来,一方面,装修已经进入尾声,他作为设计师,无需每天过来监工,可以功成身退;另一方面,他和思嘉的关系闹得很僵,并无改善。
阿翔寂寞不已,时不时提及刘镝,“刘大哥”三个字成为他的口头禅。
思嘉揶揄他:“刘镝又不是你老板,更不是你女友,干嘛这么惦记他?”
阿翔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好好干活,装修就快结束了,你盯紧点。”思嘉补充道。
阿翔连连称是。
不知怎的,面对思嘉,他总会产生一种压迫感,能干的上司往往是具备威慑力的,更何况是一名女上司。
“你是不是想学做甜点?”思嘉问。
“对,你愿意教我?”阿翔说。
“你学这个,可是为了哄女孩子开心?”
“当然不是。”
“是什么原因?”
“因为我的母亲。家父是一名食评家,母亲是一名饕餮,年轻时在一家餐厅结识,多年来相敬如宾,是一对模范夫妻。但两年前,母亲迷上甜食,和一名法国甜点师相恋,毅然与父亲离婚,移民法国……”
思嘉忍不住打断他,“说话别文绉绉的,听着别扭。”
阿翔搔搔头,“不好意思,看多了武侠小说。简单来说,就是我想向母亲证明,不是只有法国人才能做出美味的甜品。”
想不到他年纪轻轻,便有如此特殊的经历。
“那么,你平常一定常常练习。”思嘉说。
“是。”
“手艺如何?”
“惨不忍睹,我做出来的面包像馒头。”
思嘉扑哧笑出声来。
阿翔羞赧至极,“喂喂,我说这些话可不是逗你笑的。”
思嘉难得失态,笑了足足三分钟。
阿翔气急败坏地瞪着她。
过一会,思嘉拭去眼角的泪水,说道:“你不是一个笨手笨脚的人。”
阿翔深深叹息,“我也不知道原因,一进厨房,我就大脑一片空白,方寸大乱,愚钝得不同寻常。”
“曾经我有一次把盐当成糖,做出了比咸鱼还咸的甜点。又有一次,我居然稀里糊涂往布丁里面加酱油。奇怪的是,只要一走出厨房,我就恢复意识,知道自己犯下低级错误。”
“莫非这就是所谓的‘厨房恐惧症’?”思嘉猜测道。
“什么是厨房恐惧症?”阿翔闻所未闻。
思嘉问:“你家中可有人反对你学习厨艺?”
“什么意思?”
“即是说你学做甜品是否满足你家人对你的期许。”
“我爸爸希望我做一名会计师。”
哦,对,思嘉想起来,阿翔的专业是金融系。
“我爸爸认为甜点师和会计师相差太远,不仅薪水低,而且社会地位也低人一等。”
“好职业的确是一个有力的筹码。”
“什么是好?”
“各有所需。有些人以为高薪即为好,有些人认为时尚潮流才是好,也有人认为从政比较好……当然,也有人觉得兴趣更加重要。可是这是一个少数服从多数的社会,众口铄金,人份三六九等,你处于什么位置,不会由某一个人说了算。”
“所以,你也认为甜点师不如会计师?”
“在同等条件下,确实如此。”
阿翔很是惆怅地说:“看来我选了一条崎岖的道路。”
“但很有趣。”
思嘉颔首。
“原本我计划成为一个投资顾问,没想到现在换成甜点师。人生真是意外重重,不到下一秒,难以猜到下一秒将会发生什么。”阿翔感慨道。
思嘉笑着附和:“是这样。从前我想当一个记者,后来做了背包客,现在又是一个甜点师,但不论如何,每个身份都令我的生活充满乐趣。”
“改变是一种挑战,但挑战并不一定是坏事,你有输的时候,就有赢的时候,你有落泪的时候,就有欢笑的时候,你有倒下去的时候,就有站起来的时候。人生好似圆曲线,越走下去就会越接近起点,循环往复。”
阿翔沮丧地叹息,“可是我感觉我没救了。难道我被人下了诅咒?”
思嘉微笑着说:“谁这么无聊,咒你一辈子不许进厨房。”
阿翔再次叹息,沮丧着说:“我和爸爸有一个赌约,如果半年内我可以做出让他满意的甜品,他就不再阻止我。但假如不,我便受制于人,听凭爸爸的安排,去做会计师。”
“所以,你来到这里做兼职?”思嘉摸到眉目,阿翔失常,也许与他的家人有关。
“是,有次陪女友逛街,进来小坐,尝到你做的蛋糕,便牢记于心。恰巧又看到餐厅门口的招募信息,我就来试一试了。”
“为何你不早说?”
“怕唐突。”
“不要紧,还有几个月的时间,我会倾尽全力帮你。”
阿翔兴奋得跳起来。
“记住,餐厅装修完就开课,无须学费,但你必须勤奋,不能迟到,不能早退,也不可无端请假。”
光听这诸多要求就感受到巨大压力,但阿翔不在意,他成功拜师,快乐盖过一切阻碍。
“非常感谢你。”他说。
楼上传来一声巨响,有重物自墙壁砸落,装修工下来汇报情况,“双面胶不够承受壁画的重量,需要换作钉子代替。但是钉子会有碍美观。”
思嘉拿不定主意,给刘镝打电话。
刘镝就在附近,听完电话,没一会就赶到。
有一个女子和他同行,刘镝与她在餐厅外道别,然后再进来与装修工商讨事宜。最后决定采用思嘉的意见,把一纸式壁画换成拼图式,双面胶则可以应付。
稍后,刘镝和思嘉去买拼图式壁画。
行到半路,刘镝忍不住问:“季良还好吗?”
“他上周已经出国,近期内不会回来。”
“出国?他从未跟我提过。”
“这是从江南回来之后才决定的事情,那会你已经搬出去。”
刘镝默然。过一会又问:“他去哪个国家?”
“非洲。”
刘镝面露愧疚之色,“是我害了他。”
思嘉结束话题,“不干你的事。去非洲未必是坏事。”
刘镝恍惚地点点头。
思嘉问:“刚才那个人是你新女友?”
刘镝尴尬地承认,“是,我们……”
思嘉接下去,“你们很登对。”
她面色平静,语气平淡,如谈论天气般稀松平常,证实她在说真话。
刘镝有些意外,感激道:“谢谢你。”
思嘉说:“我只是说出真心话。”
亦舒曾经说过:不勉强即是温柔。
哪怕这温柔具备极大的杀伤力,却也顺利让两个人得到解脱。
“你和季良是否还能做朋友?”思嘉忽然问。
刘镝沉吟一会,回答道:“这事恐怕由不得我。”
思嘉接着问:“你心中有何感想?”
刘镝老实回答:“坦白讲,我并不介意季良喜欢男人还是女人,包括他对我抱有非分之想,我也不觉有什么不妥之处。”
思嘉被他弄糊涂了。
“是我处理不当。喜欢谁是季良的自由,他并没有干过任何逾矩的行为,也没有向我表白过。如果不是那些信件,我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知道这个秘密。”
他说得没错,依照季良的性格,他真的会暗恋一辈子。
“只可惜木已成舟,再也没有回旋的余地,我和季良再不可能若无其事地做朋友。”
思嘉不得不承认,“你说得对。”
有些秘密一旦被人撞破,相互之间就难以维持原状,要么更进一步,要么形同陌路。有人因为分享秘密而变得亲密,通过交换他人的八卦来延续沟通。也有人因为八卦而认清彼此,谁都不愿意和一个多嘴的人倾诉心事。
思嘉没有想过,她和刘镝可以心平气和地聊天,即使是讨论关于季良的话题。
这就像一桩官司,季良是原告,刘镝是被告,而思嘉则是季良的辩护律师。还未开庭,当事人已经选择庭外和解,那么就算她身为律师,亦没有必要继续追究下去。
生活中有很多相似的情形,女生a和女生B是一对好闺蜜,在女生B的介绍下,女生a认识了她的男朋友男生c,后来他们两个成为好朋友。但是一年后,女生B和男生c分手,原因不明,这时,女生a陷入两难的境地。是选择力挺女生B,和男生c划清界限?还是两边都不得罪,继续和他们保持朋友关系?
她该作何选择呢?
没有标准答案。
刘镝轻轻拍思嘉的肩膀,提醒道:“到了,我们该下车了。”
思嘉回过神来,不再想那些耗费脑细胞的问题。
处理完壁画事件,还有烤箱事件在等着她。
赵公子的秘书打来电话,“你好,请问是简小姐吗?”
声音极其动听,显然受过专门训练。
“我是。”
“我是赵先生的秘书,他叫我转告你,购置新烤箱及其他厨房用品的费用已经批准下来,请你买完东西,保留好发票寄过来。”
电话随即挂断。
思嘉精神一振,瞧,她还有这么多事要做,还是少管别人的事情为妙。
她带着阿翔去商场购买烤箱、空调、微波炉等物件,凡事挑最好的,亦是价格最高昂的,反正有人买单,她可以大肆挥霍。
阿翔对此也有研究,为她提供不少参考意见。
看得出来,他真的喜欢厨房。否则,不会下这么多心思。
下完订单,思嘉缴清全款,收好发票,各式单据,又和商场的服务人员约好送货的时间和地点。她是大客户,离开商场时,服务人员对她毕恭毕敬。
思嘉击一下掌,说道:“这下我们可以大展拳脚了。”
之前的烤箱老化,调节的温度并不牢靠,因此思嘉做甜点时多有限制。
阿翔也是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
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只要餐厅装修好,就可以重新开张营业,到时候客人铁定又会络绎不绝。
但也许,她待不了多久了。
季良介绍的那家报社已经和思嘉取得联络,问她要了履历表,及一些发表过的游记和新闻稿件。主编仔细看过,非常满意,约思嘉月底和他见一面。
如果对方邀请她跳槽,她该不该答应呢?
一弯新月挂在空中,她尚有时间好好考虑一下。
27第二十六章
张栋生日时,思嘉送了一套西游四师徒的泥玩偶给他做礼物,该泥偶做得栩栩如生,造型稚憨,手工却不会过于俏丽,深受张栋喜爱。
“你每次送的礼物都这么别出心裁。”他说。
“最要紧是你们喜欢。”思嘉说。
“当然喜欢。”
“你喜欢西游记?”
“应该没人不喜欢吧,孙悟空是我偶像。”
思嘉笑着说:“是,你就像一只猴子。”
她最巧妙的一点,花心思送一些平价却不普通的小玩意,但从不喧宾夺主。
接着,方健送上他精心挑选的领带,及一桌丰盛的晚餐。
这还没完。
吃完法式焗龙虾,方健又掏出一个方形盒子,他郑重地准备了一段开场白:“阿栋,我们在一起已经两年多的时间了,在这段日子里,我们有过争吵,有过感动,有过温馨,有过慰藉,也有过彼此伤害。这条路铺满了难走的石子,不小心就跌倒,但幸好,有你在一旁搀扶我,牵着我,继续往前走。”
方健一派深情款款,“阿栋,今年是你24岁生日,我希望明年这个时候,我还能像现在这样为你庆生。”
“一定可以。不止明年,还有接下去的每一年。”
思嘉目瞪口呆,她可不知道有这么一出戏。这是要求婚的节奏吗?盒子里面不会是钻戒吧?老天,她居然可以目睹这般有历史性的一幕。她几乎想要放声尖叫,接下来就要深情拥吻,上演十八禁了吧?
她十分兴奋,仿佛做完极限运动,心脏像是要跳出来。
不仅她心跳加速,方健和张栋也是一样。
张栋摸到盒子,他的右手微微发抖,又紧张又激动。
方健是个标准好情人,但他并不浪漫,和他在一起,很容易让人产生依赖,也容易让人产生倦怠。
张栋多次对此表示不满,他认为一段美好的感情不应该只有安稳平淡,而是布满浪漫和刺激,如过山车般起起伏伏,既让人舒服也让人心跳。
他爱方健,却常常觉得他们之间缺乏了什么。
所以,他时常游移,忽冷忽热,忽近忽远。
直到后来,他在伍迪·艾伦的电影《午夜巴塞罗那》里找到答案——或许只有无法实现的爱情,才具备浪漫。
在众多美国导演中,方健最爱的导演非伍迪·艾伦莫属。他是最有文艺气息的导演之一,在他的电影中,频繁出现絮絮叨叨自言自语的对白,还有片头片尾经常出镜的画外音,及用人物对话推动剧情进展的方式,使他的电影看起来就像一部视觉化的小说。
通过他的电影,方健先是爱上纽约,后来又爱上伦敦,结果,他又爱上了巴塞罗那。
受他的影响,张栋也跟着欣赏了《午夜巴塞罗那》这部电影。
一开始,头脑清醒的Vicky与脑子里充斥着不切实际幻想的cristina来到巴塞罗那,他们住进Vicky亲戚家打发夏天。在一次画展上,她们二人与当地画家Juan antonio邂逅,Juan直截了当地邀请她们与他去西班牙最古老的小镇奥维耶多共度周末。
Vicky和cristina对着爱情有着完全不同的看法,面对Juan的邀请,一个选择激烈地反对,另一个选择欣然接受。
张栋在cristina的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他总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可是如cristina一样,他清楚地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在影片中,cristina认为她已经得到的都不是她想要的,所以她必须离开,换一个地方继续寻找。
张栋一直都是这么做的,他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
但是伍迪·艾伦对此的评价是:这是一种疾病,因为cristina永远都不会满足。
张栋如被一道闪电击中。
当时看完这部电影,张栋感触很深,头一次去网上搜寻关于这部电影的影评。其中有一篇影评写得非常好,他到现在都记忆犹新。
《理智是感情的守护者,而非敌人》1
以前学生时代做建筑,首先开题就是要看任务书。先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