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子李承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太子李承乾- 第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也开始健旺起来,又到了少女怀春的时候,自然要好生打算一番。
  说实在的,李世民是个极偏心的父亲。他最宠爱的孩子中,除了高阳和豫章,其余全是长孙皇后所出。而豫章是长孙皇后抚养长大的,高阳,也是因为她与兕子李治的关系很好,才进了他的视线。李佑叛乱,他二话不说,就干脆的赐死,而李泰出了问题,他却一次又一次的容忍放纵,最后他犯了大逆不道的罪过,还要让他能颐养天年。兕子一直是李世民最喜欢的女儿,她的婚事,自然是被李世民放在心尖子上的。
  李世民踌躇了片刻,最后叹息一声:“先让承乾好好看看吧!唉,哪怕是寒门士子,只要兕子喜欢,朕也由得她便是!”
  高阳笑道:“兕子的眼光高的紧,这次一眼看上的,不也是世家的子弟吗?寒门士子,终归缺了几分气度,兕子可是看不上的!”
  尽管李世民一直在提拔出身寒门的人做官,用以对抗庞大的世家,但是,寒门,门第终究是太低了呀!他也怕委屈了自家女
  可怜天下父母心,李世民纵然是皇帝,也不能免俗。
  高阳劝慰道:“二郎与各家的子弟关系都还不错,经常一起玩的。不如让兕子到儿臣那里去,经常与他们打打交道,若是兕子自己看中了谁,也就不用父皇操这许多心了!”
  “也罢,儿孙自有儿孙福!”李世民笑了起来,“来来,高阳啊,跟父皇说说,房二对你不错,有没有说什么时候给房府添丁啊?”
  “父皇,儿臣不跟你说了!”
  第一百四十四章 琼林宴
  曲池之上,几条华丽的游船漂浮在上面,船上各有艄公撑着竹篙,让游船缓缓的前行着。
  有歌女的声音在湖上飘荡:“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桕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正是南朝乐府民歌《西州曲》,婉转哀怨,尽其相思之意。
  李承乾坐在船上,手里拈着一朵粉色的牡丹,微微的笑了起来。苏晨坐在一侧,神情温柔,却带着凛然的高贵之气。这次游湖,却是在这曲池之上举行琼林宴,乃是宴请今年的新科士子的。
  李世民李承乾他们仅仅是露了一下面,对这些人加以勉励了一番,也就任他们相互间结交谈笑了。李世民已经回了宫,李承乾却换了衣服,在一艘游船上观察着那些进士们。
  苏晨瞧见几艘游船上数十名新科进士的模样,他们中年轻的也已经二十多岁,有几个甚至已经到了天命之年,几乎能看见花白的头发了。不过此时,都有了几许春风得意的味道。
  苏晨唯一蹙眉,低声道:“殿下,这些人大多似乎有些轻浮了!”
  李承乾莞尔一笑:“十载寒窗,一举成名!那些原本就是出身世家的还好,其余的乃是出身寒门。若进士及第,自然便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了!哪有不欢喜的道理!”
  “父皇还想着在这些人中看看能不能给兕子选个驸马,看来是不行了!”苏晨有些失望。她自幼接触的都是官宦子弟,不说别的,这气度就是不一样的,居易体,养移气,深居高位者。哪怕大字不识,一身气度风范也都是了得的。寒门士子哪怕才学再高,毕竟少了底气,自然不比出身世家之人从容淡定。
  李承乾微微一笑:“那位就是兕子看上地崔清离了!果然是一表人才,兕子的眼光还算不差!可惜是出身崔家,哪怕是旁支,父皇也是不会同意的!”
  “还说这些干什么,他不已经有了妻儿了吗?”苏晨看了他一眼,“不过果然好皮相。难怪兕子喜欢!可惜了!”
  “看看那个。乃是江南楚家子弟!”李承乾地目光又落到另外一个年轻人身上。那年轻人身量修长。一身青衣。剪裁合体。面如冠玉。鬓若刀裁。气度却很是温和。颇有“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地感觉。“这楚家乃是经商出身。如今已经是江南首富!如今也算官商。在江南风评也很好!这人姓楚名照。字浩然。是楚家家主第三子。少有才名。不过最难得地是。没有少年得志地傲气!”
  “那殿下是属意他地了?”苏晨也看了过去。觉得这楚照眉眼俊朗。确实是良配。不禁问道。
  李承乾摇摇头:“那却不可。此人虽说还没成亲。不过。已经和王家地女儿定了亲了!而且。虽说朝廷对楚家多有照顾。但是楚家毕竟还是商家。难免受人鄙薄!”
  “那其余人却远远比不上他们二位地了!”苏晨不禁叹息起来。“唉。这驸马可真是难选啊!”
  兕子不知什么时候溜了过来。在李承乾身旁坐下。有些痴痴地看着正在一群人中游走地崔清离。当真是长袖善舞。没几句话。一群人已经是“兄长”、“贤弟”地叫了起来。不愧是世家子弟。果然了得。
  “兕子。怎么了。还想着呢?”李承乾有些无奈地叹息起来。
  兕子撅着嘴:“太子哥哥,我就是觉得不甘心!我为什么就晚了一点呢?”
  李承乾哭笑不得,这男女之事,靠得本来就是缘分,就算你早点遇上他,那时候你还是小屁孩,不知道爱情是什么玩意呢!那位又是崔家子弟,李世民怎么也不会容忍自家女儿嫁到那等世家去的啊!
  情之一物,果然最是伤人。
  李承乾也不好说别的,只好顺着兕子的意思,微笑道:“哥哥曾经听说过一首诗,我念给你听,好不好?”
  兕子乖巧地点点头。
  李承乾曼声吟道:“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草。”
  见兕子又是黯然神伤,李承乾差点要打自己一个耳光,然后赶紧安慰起来,好容易才将她哄得不那么难过了,才放下心来。
  兕子,我地妹妹,我多么希望你永远快乐无忧,露出欢颜!李承乾心里默默地想着,看着兕子难过的样子,心疼不已。
  兕子已经长大,她也仅仅是在李承乾等至亲之人面前才显出小女儿模样,十二岁的她已经可以很完美地消灭李世民的怒火,为宫中的宫女太监求情。她一向是聪明的。
  兕子很快擦干了眼泪,仰起头,露出了一个明媚的微笑:“太子哥哥,其实我知道的,即使他没有成亲,我们也是不可能的!不过,太子哥哥,还是谢谢你,你总是一心向着我的!”
  李承乾见兕子转身离去,头也不回,心中不禁有些伤感,兕子,也长大了!
  他不禁想起了一首诗,喃喃地念了起来:“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殿下再说什么?”苏晨没听清楚,开口问道。
  李承乾淡淡一笑:“没什么,我们也回去吧!”
  第一百四十五章 牡丹花会
  兕子似乎把那个崔清离给忘了,她开始积极地与众多的京城各家的少年接触。毕竟是李世民最宠爱的公主,想要巴结讨好她的人不知凡几,自然也伺候得她高高兴兴的,这也让李承乾长松了一口气。
  不过看着兕子的笑颜,却已经不比当初的纯真与无忧,她终究是长大了。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李承乾也唯有叹息而已。
  “大哥!”李治小跑着冲进了东宫,一脸地兴奋。
  “怎么了?雉奴,你也不小了,要稳重,淡定!”李承乾摇摇头,说道。
  李治笑嘻嘻地顺手抓起一只茶杯,就这么灌下了一杯凉茶下去,抹抹嘴,说道:“大哥,我又不想做什么事,有什么淡定不淡定的!”
  李承乾有些无奈,算了,说起来也是,反正家大业大,就算李治是个败家子,也足够他败的,他现在无所事事,说不得哪天就异想天开,想要做出什么事情来了,顺其自然吧!
  李治心情明显好得出奇,李承乾笑着问道:“说说看,有什么事情,值得你这位晋王殿下急吼吼地跑到我这里来的?”
  李治傻笑了一声,神秘兮兮地凑了过来:“大哥,你听说没有,长安几大商家今年一起举办牡丹花会,要选出花王呢!”
  李承乾一下子没了兴趣。他能有兴趣吗。这压根就是个噱头,是商业化的炒作,为的就是带动花卉市场,捧出个品牌来,这玩意还是李承乾先弄出来的呢,李承乾不知见识过多少选秀的活动,选人的都不在乎了,何况是花。
  “听说有很多种牡丹啊,都是珍品奇品啊,就是御花园也没见着呢!”李治没有注意到李承乾的心不在焉。一个劲儿的鼓动着他,“大哥,去看看吧!”
  李承乾想了想。终于点点头:“行。叫上兕子。一起过去看看吧!”
  牡丹花会是在特别开辟地牡丹园举行。消息早就传开了。就连长安附近地几个郡县都知道了。一大堆人往这里赶着。准备见识一番呢!倒是让长安地客栈酒楼狠狠地赚了一笔。外围地牡丹花就是写平常地品种。虽说也是娇艳明媚。终究不是名种。但园子里地就是各家推出地上品奇品珍品了。能够看到地自然也不是一般人。要想进牡丹园看一下。可以。先掏钱!长安地名流都已经事先得了请帖。请帖也分三六九等。自然除了送出去地。还有多出来地。这些多出来地票。在黑市上已经炒出了天价。想买也要看人家肯不肯卖了!
  李承乾伸手招来王林。王林很有颜色地立刻拿出了一个小匣子。里面赫然是几张用金箔打造地请帖。上面地字都是用细碎地宝石镶嵌出来地。自然都是那第一等地帖子。
  李治瞪大了眼睛:“哇。原来大哥早就准备好了啊!”
  李承乾有些头痛。他狠狠地敲了一下李治地头。板着脸说道:“要不是你小子。我怎么回去凑这个热闹!”
  “嘿嘿!”李治讪笑一声。低声咕哝道。“我只是觉得好玩吗!”
  兕子也跑了进来,喳喳呼呼地叫道:“太子哥哥,雉奴哥哥,你们怎么没去看牡丹会啊!高阳姐姐约了我,我正准备过去呢!”
  李承乾一愣。那边李治喜滋滋的叫了起来:“兕子,我和大哥也是要去地呢!正好可以和大哥一起出宫啊!”
  兕子也眉开眼笑起来:“我还以为太子哥哥不喜欢去那种地方呢!不过,太子哥哥的马车一向是最舒服的!”
  李承乾哭笑不得:“你们的马车不都是我送的吗?”
  “那不一样的!”兕子一本正经道。
  “好了,准备一下,就过去吧!”李承乾也没什么话好说了,女人,哪怕是女孩子都是感性的动物,她们总能从一些小地方找出什么不同来。
  几个人都换了便装,坐着李承乾的那辆外表看起来非常低调的马车出宫了。
  牡丹园在长安地东面。离皇城还是有一段距离的。此时牡丹园外面已经是人山人海。李承乾跟车夫说了一声,马车绕过了人群。悄悄的拐进了一个小巷,在一个偏僻的小角门门前停了下来。
  “就是这里了!”李承乾见他们有些不信,示意车夫上前敲了敲门,一个青衣小厮探出头来,见得车夫拿出来的请帖,脸上立刻堆起了谄媚的笑容:“原来是贵客到了,快里边请!”
  牡丹园里人并不是很多,毕竟请帖就发出去了那么些,要是发多了,岂不是显得掉价!一个年轻的清秀的男子已经走上前来,行了一礼:“小的见过两位公子和小姐!不知三位要不要先入雅室歇息片刻,用杯清茶?”
  “不必了,吾等兄妹就是专程来观赏牡丹地,你前面带路吧!”李承乾语气淡漠而矜持。
  “小的明白了,几位请随小的来!”那年轻人态度谦卑,却不显得谄媚,一切恰到好处。
  “这是什么,好漂亮啊!”兕子显然对一切都很好奇,她指着一盆牡丹,问道。
  那盆牡丹上大概有八九朵花,其中七朵已然盛开,还有两朵欲开还闭,未开的乃是带着浅浅的粉色,已经开放了的却是纯净的白色,还带着点淡淡的蓝,如同那泛着点蓝色的白瓷一般。
  “回这位小姐地话,这本牡丹唤作白鹤卧雪!”那年轻人看了一眼,便回答道。“果然名副其实!”李治看了半晌,赞叹起来。
  “咦,还有蓝色地牡丹!”李治转头看去,有些惊讶。
  “这本唤作蓝田玉!”
  “那这个呢?”
  “这是玉楼春!”
  “这是二乔?”李承乾指着一本并蒂开着粉紫两色花朵的牡丹问道。
  “公子果然见识不凡!”那年轻人笑道,“这并蒂牡丹本就不多,难得地还是花色不同的!这一本,一粉一紫,争相斗艳,正是花开并蒂,姐妹双娇了!取得便是三国时江东的二乔的典故了!”
  “公子请看。那一本牡丹有拳头大小,偏偏开放下来如同炉中金丹一般,便是唤作火炼金丹了!”
  “还有这一本,晕圆如珠,一般人叫它斗珠光!还有叫做醉西施的!”这年轻人显然十分健谈,他知道。这几个人拿着最高等的请柬过来,他们的身份自然是极为高贵地,若是得了他们的欢喜,自己或许就有出人头地的机会了,因此,介绍得更加卖力了。
  李治他们原本是过来凑热闹,如今见识了不知多少从未听闻的牡丹品种,兴致就上来了。自然是东奔西走,见到什么都要好奇一番。
  “这一本乃是娇容三变!”那年轻人显然有些得意。“这牡丹颜色有三变,最是奇特不过!初开时乃是绿色,盛开的时候是粉色。待到凋谢之时,又变成粉白色!这才唤作娇容三变。”
  “哇,真是奇特!”李治与兕子津津有味地听着,神情兴奋非常。
  李承乾倒是不以为然,牡丹如今的品种还不算多,那等“姚黄”、“魏紫”还未出现,一些后世用各种手段培育出地品种远比这些稀罕很多,不过,牡丹自大唐而盛。如今有这规模,已经是很了不起了。
  那边,一群士子在那里对着形形色色的牡丹评头论足,纷纷想要一展文才,吟诗作赋,将这牡丹的风情表现出来。
  一个士子摇头晃脑道:“迟开都为让群芳,贵地栽成对玉堂。红艳袅烟疑欲语,素华映月只闻香。剪裁偏得东风意,淡薄似矜西子妆。雅称花中为首冠。年年长占断春光。”
  “好诗啊好诗!周兄果然大才!牡丹的风情尽在其中了!”
  “过奖过奖!”那姓周的士子眼中带着几许得意,却又谦虚道。
  “我这里也有一首,不过,周兄当前,却是献丑了!”另外一人“哗啦”一声打开了手中的折扇,上面赫然画着一副牡丹图,看来是有备而来,他长声吟道,“看遍花无胜此花。剪云披雪蘸丹砂。开当青律二三月。破却长安千万家”哎呀,徐兄却是太谦虚了!的确。牡丹就是花中之王啊!佩服佩服!“
  “不敢不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