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天皇投降内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日本天皇投降内幕-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另外,总司令部还指导报纸和广播发表海外对天皇的战争责任、天皇制的是非及未来等论述,使对天皇制的议论活跃起来。

对此,进入到11月,政府还在议会里由岩田宙造司法大臣和松本烝治国务相警告说“不敬罪”法律还有效。这时,因《赤旗报》登载攻击天皇的文章,检查院欲以“不敬罪”起诉,但因总司令部介人,不得不作罢了。宫内省参照海军军服和扈从服的式样,新制定了天皇服,想继续保护权威。天皇于11月起穿上天皇服,佩带大勋位菊花章等勋章,去亲拜伊势神宫、靖国神社,并亲临第八十九次临时议会开幕式(但没有带金鵄勋章,即武功勋章)。

几年前我(本书作者)去访美时,美国摄影师曾拿出一张照片。天皇身穿天皇服,站在黑色的御用车前,对着一名美国摄影师行举手札。这是在天皇向摄影师举手行礼的时候,后边的摄影师在身后照的。天皇的表情很认真。

给我看照片的摄影师,曾于1945年作为随军记者团成员来到日本。他在皇宫里托另一名摄影师向天皇敬礼。但是,意思未说通,那个摄影师刚一比划,天皇就端正姿势,举起带白手套的手敬礼了。

他急忙抓起相机,按了快门。正好他军服的衣兜里有块巧克力糖,他就跑到天皇面前说“谢谢,谢谢”,要给天皇巧克力。天皇一时不知所措。他没有接巧克力,而是郑重地行札。天皇去美国大使馆访问麦克阿瑟上将时,也曾对麦克阿瑟深深行札。不但如此,天皇对自己的理发师、给他试衣服样的裁缝师也都郑重地行礼。

说到天皇的行礼,使人想到天皇1971年访欧时,在伦敦胜利女神车站和伊丽莎白女王握手时,两人笑法的不同。伊丽莎白女王笑得很直接。她的笑不是对旁边的人笑的,而是对来访者一个人的,也就是说是个人对个人的微笑。相反,天皇的笑则没有焦点,表现暧昧,着不出是为谁而笑,是一视同仁的微笑。

再回到1945年12月的东京。宫中和政府都没有绝对认为天皇制已濒临危机。所以,天皇也没打算发表民主宣言,对皇室财产和宫中制度等也没有试图改革。只是屏着气息,在观望着总司令部的意向。

同样,政府为了不把战败的事实暴露在国民面前,把战败说成是“停战”,“占领军”说成“进驻军”,这是日本独特的抵换现实的办法。

四年后的1949年,是伊势神宫新修迁宫的年头。按规定每二十年迁宫一次,虽在战争中也未停止修建准备。但因皇室财产冻结,政府下令延期迁宫,停止修建。

在发表的文告中说:“圣上陛下念及国民之现状,指示将神宫和迁宫延期,将目前进行中的建宫工程暂行停止……对此圣虑,臣民等不胜感激。”

因接到将神道由国家分离的指令,宫内省立即着手修改以《皇室祭礼令》为首的皇室各令。迄今为止,皇室的祭礼都是按国家公事举行的。

天皇的战犯、证人问题还没有解决。日本的“国际战犯审判”将于来年1、2月正式开庭。

这期间在高松宫官邸里,高松宫和喜久子妃继续频繁地招待总司令部的高级军官们。作为客人,国际法庭的基南首席检察官也来了。喜久子妃对高松宫和亲近的人把基南称为“红鼻子尖那位”。高松宫和妃过去见过的外国人,都是外交使团或王侯贵族,这回见到总司令部的干部和军官,觉得很新奇。

也有的客人请高松宫夫妇去他们家回访。客人们住在过去没有住过的接收来的大房子里。高松宫和喜久子妃说:“现在是乱世,到他们那里回访也是出于无奈。”总之,是为了帮助身为兄长的天皇。

这一年气候不好,大米的收获量仅为往年的60%。皇宫中的吹上御苑西侧、生物学研究所旁天皇亲自种植的稻田,10月份进行收割,稻子长得不好,掉穗的甚多。

全国每天都有人饿死,同时伴有恶性通货膨胀。日本银行的日元发行额,停战时为286亿日元,12月末已达500亿日元。

10月份,黑市大米价格为规定价格的一百三十倍,白糖是二百五十倍以上。

社会陷入不安之中。

再过一天,就到了1946年了。高松宫向侍从们说:“美国的对日政策常常动摇,很难掌握其真意,并且麦克阿瑟的力量还很弱。”

这是指麦克阿瑟对华盛顿的影响力。同时,高松宫也很担心共产党。

第32章 “人的宣言”

秘书官们慌忙跑进总理大臣室。

七十三岁的币原老首相躺在椅子上。刚才因眩晕而倒下,现已醒来,眼望天棚,在嘟囔着什么。

秘书官以为他在念经,走到近前一听,原来在说英语。听不懂他在说什么。稍停,币原又把它译成日语说出来。

“刚才我背的是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的第二幕,有漏掉的没有?”

秘书官不会英语,当然不懂沙翁剧作的台词。他回答说:“很完全,很好。”

“这么说,我还不要紧”。

说着,他站起来,他害怕患上脑溢血。

币原是在十九世纪将要结束的明治28年(1895年)来到外务省的。他对英语很感兴趣。币原是英美派,从大正末期到昭和初年,四次任外相,他的以协调英美为基调的币原外交很有名。“九·一八事变”以后,他也是先用英文写议会演说的草稿,然后让外务省的部下译成日语,自己再划红道道。

从开战起到停战止,市原作为外务省的元老,常给在任中的外相写信,用的也全是英文。币原很顽固,不容易改变信念。他为人严谨,在外务省和首相官邸里,他写东西从来没脱过上衣。反之,他在任外相期间疏于内政,不用说和军方,就是和政治家、阁僚们也没有保持应有的默契。在昭和初年,仍力主协调与英美的外交,确是颇有见识,但因脱离现实,币原外交在国内屡受挫折。

东久迩内阁倒台后,根据战前经历,币原被选为继任首相,这是他本人完全未想到的。虽说是首相,日本政府不过是占领军的“承包单位”,币原也能胜任得了。但考虑到以后的和平宪法,这个时期由币原这样脱离现实的人任首相,也许是一个不幸。

12月中旬那次因眩晕倒下时,币原正在总理大臣的桌上,用铅笔又写又擦地写什么。还是在用英语写,有时还翻翻辞典。

务边有用打子机打的英文字条,短短的两页。英文字的意思是:“现在是新年,也是日本新的一年。与其说是为了国籍,不如说是为人类的最大目标,即走向一个崭新的世界。”

接着,他写道:“天皇和国民紧密联系在一起。但是,其纽带不是根据神话和传说,也不是基于日本民族是神的后裔而优于其他民族、负有支配使命的错误信仰。这纽带是由于几千年来的献身和热爱而产生的信任和感情。”最后又用英文作了结束语:“陛下全面否定了对其本身的神化或神话化。”

币原的眼睛在无框眼镜的后面眨动着,他写了上面的话。英文字条是做过学习院中等科英语教师的英国人写的。这位英语教师战前受文部省邀请教农村高中,战争中被扣押,释放后又被学习院雇用。他和总司令部民间情报教育处长戴克大校很熟。

戴克作为民间情报教育处长,负有摧毁作为“国教”的神道和忠君爱国思想的责任。12月发出“神道”从国家分离的指令,但对天皇所具有的“神性”如何处理,感到很头痛。总司令部已取得一致意见,最好让天皇自己发出否定自己“神性”的诏敕。

恰好这时,普莱斯(英语教师)向戴克建议在新年时让天皇发出杏定自己神性的诏书。戴克听后表示赞成,普菜斯就起草了上边两段英文,交给了山梨胜之进学习院长。山梨进宫。把这事向宗秩寮总裁松平庆民说了。松平将此事报告给天皇,并说这是总司令部的意思。

在此前提下,山梨经松平授意,把普莱斯的英文草稿送给吉田茂外相,吉田于12月20日前后,交给了币原。

于是,币原像往常一样用英文写起来。老首相对英文是很有把握的。像他这样明治年代出生的人重视英语决非轻薄。他们学外语,目的是作为保卫日本、不做西方列强的殖民地的一种手段。在憧憬西方物质文明的同时,抱着反省自己国家、吸收外来文化的强烈愿望和热情。

把英文草稿译好后,币原子持译稿于12月24日拜谒天皇,把抄好的原稿交给天皇看。

“于兹迎接新年之际,朕誓去旧来之栖习,畅达民意,官民悉贯彻和平主义,以筑起丰富的文化与教养,以国民生之改善,而建设新日本。

“惟长期战争终于败北的结果,使我国民动则流于焦躁,有沉沦于失意之渊的倾向,诡诈之风渐长,道义之念日衰,致有思想混乱之兆,深堪忧虑。

“然朕与尔等国民同在……”

天皇看完后说,日本的民主思想并非自战后开始,在明治天皇时代就有。他希望把“五条誓文”(1868年明治天皇宣布明治新政的基本政策——译者注)也加在内。

币原回主后,在原稿开头填上“回顾明治天皇在明治初年,作为国家基本政策下达了‘五条誓文”……”后面是“五条誓文”的内容。接着写”睿智光明正大何以复加”,在”欲开启国运”之后插入“须按此主旨”。把以上内容填进英文稿后,提交到总司令部。总司令部一字未改,全文通过。

12月28日诏书定稿,由天皇交给首相代理岩田法相。币原自年末患感冒,现正卧床。

诏书是用片假名写的。开头部分和币原起草的一样。在“以国民生之改善。而建设新日本”与“惟长期战争终于败北的结果”之间、新加上下列两段:“大小城市之所蒙战祸、遭灾者之艰苦、产业之停顿、食粮之下足以及失业者增加之趋势等,真令人痛心。然而,我国民面对当前考验,彻头彻尾追求文明和平之意志愈坚,实现其结果,不仅对于我国,亦将为全人类展开光辉前途。”

“夫爱家之心与爱国之心,在我国甚感热烈,今实扩大此心,以向完成人类之爱做献身努力之秋。”

在“惟长期战争终于败北的结果”的后面紧接着就是有名的“人的宣言”。

“然而,朕与尔等国民同在,常利害相同休戚与共。朕与尔等国民之间的纽带,始终以相互信任和敬爱相连结,并非单纯产生于神话和传说,也非基于天皇是观御神、且日本国民觉越于其他民族,继而可以支配世界命运的架空观念。”

接着说,朕已命令“朕之政府”克服“考验和苦难”,实行产业立国。国民要“互相团结,相倚相扶,兴起宽容互谅之风”。结尾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朕切望朕信赖之国民与朕同心自奋自励,以成就此大业。”

迎接昭和21年(1946年)元旦的日本国民,从报纸上看到发表的诏书。高松宫事先知道要发表这个诏书,拿来一读,总觉得有些奇炒。细一看才知道,这是用英文起草,又被译成日文的。

但是,这份诏书的文体和写法有几处与往常不同。因为原文是英语,读起来很不通顺。“始终以相互信任和敬爱相连结”象圣诞节卡片上的话;“朕切望朕情赖之国民与朕同心”则和英语学习参考书的例句差不多。片假名上有浊点(旧式公文中无浊点——译者注),还有标点符号,这是头一次。并且过去诏书称国民为“尔臣民”,这回却改叫“尔等国民”了。

这份诏书说它是“人的宣言”,不如说是在巧妙地号召国民拥护天皇制。连否认天皇是“现御神”的部分,也主张战争中军阀强加给国民的天皇制是一时的现象,与本来的夭皇制不同。并且说,日本是以天皇家为顶点的家族国家,“夫爱家之心与爱国之心”在我国“甚感热烈”,号召“扩大此心”。还告诫说,败战之结果,国民动则流于“焦躁”、“诡诈之风渐长”、“道义之念日衰”,最后要求“朕与尔等国民同在,常利害相同,休戚与共”。

休戚就是苦乐。军阀和战犯虽被逮捕,皇室和国民仍为一体。虽叹战败使道义衰落,并未提道义颓废引来战争败绩。在这里,假使天皇对战争负有责任,也不会提到。诏书把天皇对战争的责任间接地予以否定,并说今后与国民同在。

这个诏书一发表,总司令部十分满意。麦克阿瑟上将在元旦发表简短谈话说:“天皇的新年声明,使我非常欣快。天皇以此诏书的声明,将对日本国民的民主化起指导作用。天皇坚决地将今后天皇的立场置于自由主义道路上。这种行动反映了不可抗拒的健全信念对其的影响。健全的信念是抑止不了的。”

新年刚过,总司令部不但处分战犯,还指令日本政府从公职中消除一切军国主义者和国家主义者,其目的是想把明治以来构筑的天皇制国家予以解体。总司令部在对新闻记者团谈今后的远景时说,被清除公职的将达几万人,天皇快成光杆司令了。

战后首次大选的日期还未定,各党在热心地准备选举。

《赤旗报》的新年号刊登出题为“我党的选举口号”几个大字,其内容为:“1。打倒天皇制,成立人民共和政府12。人民生活的安定和提高;3。由人民制定民主宪法;4。彻底追究战争罪犯;5。给劳动农民以上地;6。大幅度提高工资。”下边还刊载出一大标题——“以最大的欢喜迎接野坂同志”。野坂参贰预定1月12日由延安归来(归国同时改名为野坂参三)。

每年1月22日,都要在天皇的参加下举行宫中的年初诗歌会。今年的主题是“松上雪”,这是为表现“眼下国民忍耐苦难勇往迈进之英姿”而选定的题目。

天皇已经为22日的年初诗歌会准备好自己的诗歌。

瑞雪积更深,

压松松挺身。

苍青不变色,

更有胜松人。

第33章 “天皇统治之”

有一万多人挤满了首相官邸门前的马路,在齐唱《赤旗之歌》、《欢迎野坂同志之歌》和《国际歌》,并摇晃手中的红旗。

勇士凯旋,野坂还乡,革命之日已近……

在齐唱的间隙里、领队入带头高喊口号:“反动首相出来!”‘打倒天皇制!”“币原内阁总辞职!”

正门前,群众像雪崩一样向里边拥,佩带短剑、警棒的警察队迎上去互推互拥,总算堵住了。

共产党中央委员黑本领着男女代表七人走进官邸,要求会见首相。

这些群众是在日比谷公园参加“欢迎野坂参三国民大会”之后,走过皇宫城壕旁,来到首相官邸的。警视厅的警察们曾组织入墙阻挡。约有3万人参加了在日比谷公园举行的大会。

野坂是在两周前的1月12日从延安回到日本的。作为合法后的共产党的最高领导人,时隔十五年,终于回到了日本。

大会在寒冷中开始,先唱《国际歌》。在野坂演说前后,有荒畑寒村、德田球一、片山哲、神近市子等十七、八人先后登上讲坛,欢迎野坂归国,然后号召说,要迅速结成“人民民主战线”,建立“联合政府”。

野坂和德田的演说达到高潮时,也有人奚落嘲笑地喊。“马上革命啦!”“把天皇拉出来!”演说人的阵容也很凌乱。复员将兵“代表”,原陆军中尉肯定了“5。15事件”和“2。26事件”(“2。26事件”是1936年2月26日,日本陆军皇道派军官领导袭击首相官邸的事件,内大臣斋膝实、大藏大臣高桥是清、教育总监渡边锭太郎被杀害。暴动29日被镇压,事后以肃军为名,军部政治统治力显著加强——译者庄)。

为提高战斗意识而拍摄的影片《夏威夷、马来海战》的主演藤田进称颂共产党,连战前和战争中鼓吹皇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