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英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苏联英雄- 第2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サ姆绞浇饩隽苏飧鑫侍舛嗳礁隹盏闹桨灏昂校侍饨饩觥�

    提供两个纸盒子,比两个铁匣子要容易得多实际情况实际分析,一切为了前线。

    前段时间工厂生产的***是直接运往前线,也许从火车站就直送往火线,不过这会似乎缓和了很多。而工厂的镀锌铁匣子配给也似乎能够充足供应了。从下周开始,工厂将恢复标准包装程序这会用的怎么说也是应急措施。不能成为习惯。

    林俊地座机正飞跃斯摩棱斯克州,他做早座椅上在看一份上午接到的电报,发自南斯拉夫。

    上个月下旬。德军优势部队包围了恰恰克、‘波’热加和乌日策三处游击队根据地,铁托地游击队已经无法继续在西塞尔维亚坚持下去。

    11月25日,游击队开始从乌日策撤退,其中有约300名伤员,这是铁托和联络员协商后定下的规矩:伤员如不能安置在安全地方,部队就必须带着他们………因为根据南斯拉夫本国和苏联游击战的经验,游击队员一旦被俘,下场只有一个!29日。德军坦克攻入了乌日策。乌日策工人营负责守卫通向该市地北部要道,被德国人分割包围,全营二百四十人就象温泉关的斯巴达勇士那样血战到底,最后都牺牲在卡迪尼亚查山上!

    游击队主力穿过兹拉蒂‘波’尔山,朝那些荒凉的、人迹难至的山区行进,终于撤退到黑山的杜米托尔,在西塞尔维亚留下了大约3000人坚持斗争。

    第一次反“围剿”的失败表明,游击队在同技术兵器远占优势的敌人正面作战时还缺乏经验,游击队也不善于进攻敌人牢固设防的据点。

    在今年夏季地起义中。南斯拉夫农民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而战斗的,铁托却需要一支能够机动作战的野战部队。12月8日,铁托组建了第一无产者旅,这也是林俊派去的联络员们的意见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机动野战部队。

    第一无产者旅基本成员是来自黑山和塞尔维亚游击队的119名志愿兵。旅长是参加过国际纵队的塞尔维亚人科查…***维奇,林俊地老战友,虽然当初没见过面。

    “南斯拉夫的游击战争终于进入正轨,就看铁托和南斯拉夫的无产者们能不能创造人类游击战争中的奇迹了。”

    机舱外地俄罗斯原野一片洁白,农庄已经基本停止了一年的生产,在为明年做准备。

    明斯克战役前,斯大林发出过一个“决不容许后退一步的命令”,他不想再战略退却:这道命令使红军顶住了敌人的进攻。还有另外一个作用。今年就已经显现了出来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俄罗斯西部的巨大粮食产区还在自己手里。今年又是个丰收年,红军指战员们用钢铁防线保护了自己的耕地。为自己、为亲人保护住了宝贵的粮食!

    原本这个时候,苏联基本失去了自己最重要的几个粮食产区,粮食产量跌到历史最低,统帅部都拿不出养活部队地足够粮食,更不用说平民,配给低到了难以想象地地步,很多人都饿死在这个严寒刺骨的冬天!

    但现在,虽然失去了部分粮食产区,但绝大部分还在自己手里,秋收地粮食也已经驻屯或分发下去,至少在明年球收前,如果战线不再向东,供应虽然紧张,但至少大规模的饥荒是不会出现了。

    闭目养神的林俊继续考虑另一件事:前天他用电话通过了一份统帅部的命令,是亚历山大打给他的:红军将设立“惩戒营”。

    兵员匮乏这会虽然还不是非常严重,但已慢慢有所体现:其实林俊并不这么看,因为战争前期红军的损失数大概只有“历史标准”的三分之一,至少“基辅合围”那样的情况没有出现,有经验的部队和指战员大部分都保留了下来。

    但在统帅部看来,现在损失就已经让红军兵源开始出现问题,怎么办?

    真不知道历史上苏联是如何支撑下来的!

    亚历山大想到了个点子,大概能为红军短时间内增加30万的“‘精’锐部队”从***营和***里提前释放犯人,让他们充实部队:“别让这些苏维埃的灰尘再去‘浪’费苏维埃的粮食了,应该让他们承担起战争的责任!”

    斯大林经过斟酌,已经允许1937年之后被流放到哈萨克斯坦和西伯利亚等地区集中营的17…45岁男‘性’和18…30岁‘女’‘性’***犯参军,以洗清对祖国犯下的罪行。但犯有抢劫、杀人等刑事罪地犯人不在此列,还包括开战后因“临阵脱逃动摇军心以及延误战机”等问题被关押的“问题军人”。

    其实亚历山大也并不认为兵员已经紧张到了要用囚犯地地步。不过是想那些还关在监狱里被“肃反”的最后一批人员不再‘浪’费粮食,加上那些罪行相对来说比较轻的囚犯,让他们去发挥出自己地预热。为自己的罪行赎罪。

    早期因为“肃反”而进监狱的人大部分人早就被释放,这会还在监狱里的除了普通囚犯,倒是有不少“肃反”时的侩子手,现在他们正在监狱里服刑。

    亚历山大已经成为一名“真正”的内务人民委员:这次算是废物利用,一群炮灰也总比麦田里的稻草人强。按照他告诉林俊的话:“就是十个换一个,也能报销三万法西斯。”

    林子大了啥鸟都有,就是在苏联,这么大个国土上“聚集”到监狱和教养员地盗窃犯、经济罪犯一加起来也是个大数目。还有其它问题的***犯也不少。上千万人的军队,前期作战中也有极少部分开小差的,不是抓住后枪决就是送***营了。

    与其在监狱里‘浪’费粮食,还不如给他们一个机会,为自己的罪行赎罪进入惩戒营!

    林俊同意了统帅部的决议,废物利用,包括那些对现在国家制度唧唧歪歪的所谓“文人囚犯”,让他们拿起枪、让他们知道用什么样的方式才是热爱自己的祖国!

    对于如何使用这些部队,按照总参给出地计划。为了便于管理,也是防止有人逃跑,惩戒部队一般将采用营级编制,每个营大约有800人。每个连大约有150…200人。

    作战时惩戒营将被穿‘插’布置在作战部队中间,以便友邻部队监视。惩戒营的作战任务与普通步兵部队基本一样,区别在于他们将被经常被派去执行侦察、侧翼穿‘插’等高危险任务,目的是为了发现敌人的火力点、突击夺取敌人高地等典型地炮灰使用方法。

    需要执行铁的纪律,甚至可以说毫不讲什么人道主义的规定,因为这是在东线将来一线犯了一定错误的军人,只要罪行还没达到被枪毙的程度,也会被送进承接营。

    亚历山大告诉下面具体实行的人:选人的时候采取自愿原则要么选择继续呆在监狱里。要么成为一名为足够和人民去冲锋陷阵的士兵!

    监狱里地人明白。与其慢慢在监狱里烂掉(仗打得这么大,部队和劳动人民地物资供给都出现一定得困难。更别说是监狱了。),还不如上前线去同法西斯拼杀。这样就算在战斗中死了,家里还能成为烈军属,受到国家的优待,自己也能留下个好名声。

    监狱里符合条件地绝大部分人会报名参加,当然,其中有一部分人是不敢不参加:有些人虽然怕死,但如果不参加,死亡在他们眼里也许立刻就会降临。

    国家给了他们机会,如果这还不把握,那就真是无可救‘药’的垃圾了逃避兵役的普通人都会受到法律的严惩,更不用说战争中的那些囚犯!

    其实亚历山大手下的人就是那样准备的:自愿。继续呆在监狱里?他们计划如果有符合条件的囚犯不愿参加,那这些囚犯不仅仅是犯有普通罪行,甚至可以和叛国罪行相提并论,这样的人只会有一个结果等到那些报名人的人被送走后,其他人会被全部枪毙!

    垃圾,连垃圾都不如的社会渣滓,留着干嘛?!

    林俊知道,这个惩戒营是特殊历史的特产,不过是亚历山大这个“狠人”将时间提前了。不过在林俊看来惩戒营也不是一无是处,甚至出现过多名“苏联英雄”,很多活下来的人获得勋章。

    历史上原本的罪犯和囚徒用自己的行动洗刷了自己的罪行。成为国家的英雄,知道了如何去爱自己地苏维埃祖国。

    被送进惩戒营的既有平民百姓。也有原来地军官,而据林俊所知,这其中还有不少“历史上”的名人:比如著名的有马特维恩科中尉。他在1941年10月维亚济马会战中受伤,出院后在返回部队途中开小差,在老家躲藏起来,后被送到第265惩戒营,成为一名出‘色’地敌后侦察英雄。

    还有像济亚…布尼亚托夫,他曾经担任第123惩戒营的连长,他和他的部队作战可以用英勇顽强去形容:1945年初奥得…维斯瓦战役中,第123惩戒营充当强渡维斯瓦河的先锋。为后续部队开辟登陆桥头堡。

    在没有任何炮火掩护的情况下,第123惩戒营的进攻于1月2日深夜开始了,他们刚出发就遭到德军异常猛烈的火力压制,战士们只好紧贴在橡皮艇上侧着身划桨,听着对岸‘射’来的子弹从自己头顶呼啸而过,不时有迫击炮弹击中满载士兵地渡艇,人体和橡皮艇的碎片夹杂在一起被炸上天。

    第123惩戒营划到河中心时就损失了一多半的橡皮艇,河面上满是漂浮的尸体,但战士们依然顽强地登上河岸。经过反复争夺,到第二天中午,损失惨重的第123惩戒营终于在大部队的支援下占领了桥头堡!这一仗打下来,第123惩戒营的670名官兵只活下来47名。所有人都获得了勋章奖章,布尼亚托夫获得了“苏联英雄”称号。

    而在1944年6月初,苏联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为实施围歼德国“中央”集团军群的“巴格拉季昂”攻势,秘密派遣了数百支破坏小组,重点打击德军。

    因为惩戒营的人来源相对复杂,用林俊地观点就是“梁山好汉云集”能人众多各显神通:其中一个代号叫“兔子”的破坏小组完全由惩戒军人组成,他们有的当过窃贼,有的是话剧演员出身。

    “老职业”经历给了“兔子们”巨大地施展空间。他们在明斯克市内偷窃德军车辆、服装和证件。然后伪装自己,破坏德军的蔬菜水果供应基地、炼油惩***库。他们还把德军“中央”集团军群与柏林之间的军用电话线掐断。为“巴格拉季昂”攻势做出了很大贡献。

    具林俊所知,还有一些被惩戒的高技术军人也得到了将功赎罪机会,甚至空军中也有惩戒部队:空军中有一个专‘门’的空中惩戒营,该营营长是“苏联英雄”伊万…费多罗夫。

    从1943年10月起,这个空中惩戒营在短短的3个月之内就击落了近百架敌机!还出现过一个人类空军史上的奇迹:在一次战斗中,该营飞行员谢申卡连科驾驶的雅克…9歼击机遭到多架德军bf109战斗机地围攻,经过一番‘混’战,谢申卡连科击落了3架敌机,而自己地飞机也被严重损坏,不得不从近7000米的高空跳下。

    降落伞直到离地面只有500米时还未能打开,不过谢申卡连科最终没有去见死神,他跌落到厚达1米多地峡谷雪地里。没死,后来经过数月修养后,又重返前线。

    不过惩戒部队存在的时间很短,卫国战争中在红军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小,从不到百分之三到击败德国时的百分之一多点,后来就取消了这种特殊的部队:比例的减小,惩戒营伤亡高师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是要给那些特殊的军人一个机会一段时间后,作战勇猛的惩戒营人员将被转到普通部队。给他们希望。

    至于最终的取消:他们已经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对祖国的忠诚,洗刷了自己的罪行,惩戒营当然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作为统帅,林俊有时候也要学会做一个“狠人”。

    飞机终于抵达莫斯科中央机场,车队立刻前往克里姆林宫。这会统帅部不仅仅要听取林俊的报告,还有很多事需要林俊共同参与决定,包括莫斯科刚刚接到的来自伦敦和华盛顿的邀请。

    ***将作为苏联代表团团长出访,而一同出发的将是一个相对庞大的代表团:林俊这会还不知道,他很快就会遇见一个人生中除了武金斯卡娅,让他再次心动的‘女’人。

    俄罗斯民族的‘浪’漫天‘性’存在他的躯壳里,只是以前林俊没有发觉而已,现在除了战争和政治,情感上的一个小小考验正在等着他。

    。。。

第四百七十九章 冰冷而忧郁

    。照理按照病理学,谢尔盖最好再修养个把月才能驾驶战斗机,不过既然他这么急,身体也好的七七八八,林俊也没什么不同意见,就让他去折腾。

    “大队长,这段时间真过得难受窝囊,每天到处做报告,天天站在台上做报告,再这么下去我非得忘了怎么开飞机!”刚才谢尔盖的抱怨是一个接一个:“那些演讲稿就背得我脑干发疼,亏那些文书写得出来。”

    前两个月谢尔盖真是过得有点“生不如死”:按照统帅部和空军委员会的命令安排,他不仅仅在莫斯科做了多场演讲。还坐着飞机跑了小半个俄罗斯,各个城市地进行汇报演讲,下工厂上矿山。围同志们打气!自己倒是积累了丰富的演讲经验,但绝不是他喜欢的生活,宁可呆在没有暖气地机场宿舍里;闻那些地方同志招待战斗英雄的‘奶’油面包的味道,还不如去闻飞机散发出来的汽油味………按照他的说法就是:“比驾驶战斗机升空作战累一百倍!”

    一回到莫斯科,谢尔盖是到处求爷爷告‘奶’‘奶’,强烈要求返回白俄罗斯前线。

    空军委员会原本还想让他多休养一段时间,但也实在是扛不住他的软磨硬缠加隔三差五的威胁(显然是要到副统帅那告状),最终同意了他的要求。再过3天谢尔盖就可以“解放”了:不过空军委员会给他外加了个条件带10名‘女’战斗机飞行员去歼击机近卫一师。

    拉斯科娃提议由‘女’‘性’飞行员组建地空军作战部队已经初具规模,不过也还在继续扩大规模中,最先征召的‘女’飞行员们已经完成了训练,编入三个战斗图。

    这会第586战斗机团就部署在莫斯科军区所属的防空军,保卫莫斯科附近的目标,而不是编入空军。正因为如此,‘女’战斗机飞行员们基本就没有参加实战的机会。

    面对这样的情况,拉斯科娃向空军委员会提议,从586团里‘抽’调10名技术最优秀的飞行员补充到一线部队,参加实战锻炼‘女’战斗机飞行员不能当摆设。结果空军委员会想到了那个天天来‘骚’扰的谢尔盖师长。

    “谢尔盖你牛呀!那给你个大礼包!”某些被天下第一号王牌‘骚’扰的不胜其烦的领导同志们地如意算盘,绝对是一手狠招!

    “大队长,我去看过那些‘女’同志了。是好同志,但我们那实在不适合有‘女’同志在呀!您也知道,我那里的出击强度全空军第一,‘女’同志可能根本吃不消那样繁重的作战任务。我这也是为‘女’同志们好,要不您去说说,把她们转到其他部队。”

    “怎么,对‘女’同志有偏见?”

    谢尔盖这会窝在车里用“大队长”称呼自己,林俊知道这家伙纯粹是耍无赖来的。也不好用过分严厉的口气说他。

    “不是。”谢尔盖想了想,“也不完全是,那些‘女’同志里有身高才1米5多点的,坐在座舱里眼睛都看不到前方。脚够不着脚蹬,这飞机都还必须经过改装才能使用。这叫我怎么分配战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