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瞩目的现代名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毛泽东瞩目的现代名流-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却是因为郭沫若片面追求与当前政治挂钩所犯的错误。《孔雀胆》本是一个描写“阿盖与段功”的爱情悲剧的史剧,为了使这个“与抗战无关的作品”符合当时“民族团结”的政治气氛,郭沫若在《孔雀胆》上演后,三易其稿,不免牵强附会。   电子书 分享网站

郭沫若小传(7)
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始于1920年9月。后来他专注于历史和考古研究,直到40年代初,他运用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积累的丰富历史资料和经验,结合当时的社会生活,创作出《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等这样的优秀史剧。关于史剧创作,郭沫若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曾说过一句名言:“史学家是发掘历史的精神,史剧家是发展历史的精神。”又说,“史有佚文,史学家只能够找,找不到也就只好存疑。史有佚文,史剧家却须要造,造不好那就等于多事。”见《郭沫若谈创作》第137页,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3月出版。他自己作为一个杰出的史剧家,恰恰是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诞生了那些脍炙人口的历史剧名作。  历史悲剧《棠棣之花》,是郭沫若最早开始创作的史剧,初名《三个叛逆的女性之一——聂》。当时,他正好将歌德的《浮士德》第一部译完,灵感迸发,便参考着《战国策》、《史记》等史料,最初计划把《聂》写成十幕剧,后又改成五幕,结果只写成第二幕和第三幕。随着“五卅”惨案发生,郭沫若眼看国内军阀割据,各外国列强在中国土地上横行霸道、凌辱中国人的暴行,不禁愤懑填膺,激发他的创作灵感,一口气写成《聂》后两幕,合成四幕剧《棠棣之花》。“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郭沫若身处沦陷的上海,将《棠棣之花》通盘整理,又加写一幕,变成了后来的五幕剧本。《棠棣之花》的演出成功,不但在于人物形象生动感人,还在于整个剧情所传达出那种反对分裂、盼望团结的人民心声。  1942年1月2日,郭沫若开始创作《屈原》,到1月11日,将全部五幕剧本写完。五幕分别为:“服丧”、“屈服”、“流窜”、“哀郢”、“投江”。郭沫若自幼喜欢屈原。他一生关于屈原的评论和译注文章,就有十数篇之多。如:《屈原》、《屈原时代》、《关于屈原》、《屈原考与屈原的艺术和思想》、《屈原·招魂·天问》、《屈原不会弄臣》、《屈原的幸与不幸》、《评“离骚”的作者》、《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赋〉今译》等。这些文章从不同侧面肯定了屈原——歌赋与精神同样光辉的不朽形象。郭沫若在为其俄文译本史剧《屈原》作序时,曾谈到作此剧的创作动机,他说写这个剧本时,正是“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最黑暗的时候,而且作者身处在反动统治的中心——最黑暗的重庆。不仅中国社会又临到阶段不同的蜕变时期,而且在我的眼前看见了不少的大大小小的时代悲剧。无数的爱国青年、革命同志失踪了,被关进了集中营。代表人民力量的中国共产党在陕北遭受着封锁,而在江南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最有功劳的新四军,遭到反动派的围剿而受到很大损失。全中国进步的人们都感受着愤怒,因而我便把这时代的愤怒复活在屈原时代里去了”。  抗日战争中后期,郭沫若继续史学研究和开展史学论坛等学术活动。著名的有《青铜时代》、《十批判书》、《历史人物》等史论巨著。1943年8月至1945年9月,郭沫若只用了两年时间,便完成了“偏于考证”的《青铜时代》和“偏于批评”的《十批判书》。这一套姊妹篇的问世,可谓是郭沫若对周秦诸子思想研究的巅峰之作。今天看来,其中的许多文章不免政治气氛过于浓烈,但半个世纪以来,它在中国古代思想史的研究领域,仍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学术地位。  1949年10月1日,郭沫若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暨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在雄壮、激昂的国歌声中,郭沫若和全中国人民一道,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此后,他先后担任过全国政协副主席、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文联主席、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及世界和平委员会执行局主席等职。1958年,受中共中央委托,郭沫若担任《中国史稿》的主编;1960年,任《甲骨文合集》编委会主任委员兼任主编,该书是周恩来总理领导制定的十二年科研远景规划中的大型项目之一。几十年中,郭沫若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与世界和平事业的建设劳累奔波、殚精竭虑。同时,他身体力行,从事着大量学术研究和创作,成果卓著。《关于目前历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坚持文物事业的正确方向》、《替曹操翻案》、《蜥蜴的残梦——〈十批判书〉改版书后》、《关于周代社会的商讨》、《由〈虎符〉说到悲剧精神》、《墨家节葬不非殉》、《奴隶制时代》等史论著作和文章,都出自50年代到60年代初期。这期间,他还写过30多篇有关文物考古的考释文章。此外,郭沫若分别于1959年、1962年完成历史剧《蔡文姬》和《武则天》。此外,从1957年至1965年期间,《沫若文集》共17卷陆续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分卷出版。该文集收入了郭沫若半个世纪以来创作的诗歌、戏剧、小说、散文、学术论文等。  “在目前乃至我们的一生最要紧的是‘努力攀登’,不怕高峰有多高多远!高峰也是在逐渐升高的。只顾攀登莫问高!”这是郭沫若在1957年公开发表的《给北京大学学生的一封信》中致大学生的勉语。他自己也是如此。他早期的许多著作,都在解放后重新进行了认真的校对、增订、修补,他治学严谨的态度,由此可见一斑。十年浩劫,犹如一场漫长的冰雪,封冻了祖国大地文化事业。“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期间,郭沫若也写了一些诗歌和文章。在一些诗文和著作中留下了这个特定历史环境的烙印。但在那个颠倒是非黑白、真理被残酷践踏的疯狂年代,郭沫若的学术生命和身心,都遭受到了严重的摧残。1971年9月初,郭沫若写下了《西江月》一词,指出“地球依旧运转,庐山不见炸平”,衷心拥护党中央粉碎反革命集团的斗争。粉碎林彪、“四人帮”后,郭沫若写词欢呼“大快人心事,揪出‘四人帮’”的伟大胜利。1978年3月,郭沫若抱病参加了全国科学大会,并发表了题为《科学的春天》这一热情洋溢的讲话,欢呼“科学的春天到来了”。5月27日,在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扩大会议上,郭沫若因病重未能到会,但他发表了题为《衷心的祝愿》的书面讲话。  

郭沫若小传(8)
1978年6月12日,郭沫若那颗因疾劳成疾的心脏,终于疲惫地停止了跳动,享年86岁,中国现代文坛上这颗璀璨的巨星划过长长的夜空陨落了。  

作者点评
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郭沫若是一位集诗人、作家、学者、政治活动家于一身的人物。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乃至和平年代,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始终如一地忠于党、忠于人民,始终以高尚的爱国主义革命情操和巨大的热情,辛勤工作在文艺战线上,为新中国的文艺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随着岁月的流淌,时代的前进,他的这些功绩,人们是不会忘记的。而他的那些饱含爱国主义思想和革命浪漫主义激情的诗作《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地球,我的母亲》、《凤凰涅》、《炉中煤》,以及他的剧作《棠棣之花》、《屈原》、《蔡文姬》、《武则天》等,永远令后人难以忘怀。此外,他对中国史学和古文字研究领域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人们更是不会忘记的。邓小平同志在郭沫若追悼大会上致悼词指出:“郭沫若同志是我国杰出的作家、诗人和戏剧家,又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早在‘五四’运动时期,他就以充满革命激情的诗歌创作,歌颂人民革命,歌颂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开一代诗风,成为我国新诗歌运动的奠基者。他创作的历史剧,是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他是我国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中国历史的开拓者。他创造性地把古文字学和古代史的研究结合起来,开辟了文学研究的新天地。他在哲学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包括文学、艺术、哲学、历史学、考古学、金文甲骨文研究,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和外国进步文艺的翻译介绍等方面,都有重要建树。解放后,他长期从事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组织领导工作,扶持和帮助了成千上万的科学、文化、教育工作者茁壮成长,对发展我国科学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和鲁迅一样,是我国现代文化史上一位学识渊博、才华卓越的著名学者。他是继鲁迅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我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  可以说,郭沫若已成为我国现代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一面旗帜。他的诗,他的剧作,他的历史探讨,他的古文字研究,他的政治生涯,这一切,都擂响着他的人生战鼓,共同合成响亮的旋律,激荡在20世纪、回响在21世纪,它那悠长的回音,还将继续响彻下去,传播下去。正如他在《我怎样开始了文艺生活》中说的:“紧紧跟踪着时代走,不要留在时代的后面,是很要紧的。”“……抓紧着时代精神,在时代的主潮中使自己成为一个有能的歌手。”郭沫若自己,正是这样一位时代的歌手。我们称呼他:一代著名诗人、一代伟大的剧作家、一代国学大师等,他都是当之无愧的。  

毛泽东评点茅盾
雁冰兄:  别去忽又好几年了,听说近来多病,不知好一些否?回想在延时,畅谈时间不多,未能多获教益,时以为憾。很想和你见面,不知有此机会否?  敬祝健康!  毛泽东 上  —九四四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摘自《毛泽东书信选集》第245页,人民出版社1983年12月出版。  雁冰兄:  示悉。写了一句话,作为题词,未知可用否?封面宜由兄写,或请沫若兄写,不宜要我写。  毛泽东  九月二十三日  ——摘自《毛泽东书信选集》第341页,人民出版社1983年12月出版。   。。

茅盾小传(1)
1896年7月4日,浙江省桐乡县乌镇一户中医兼小商人的大家庭里,生了一个男孩。他的远在广西的曾祖父得到这个消息很高兴,就给曾孙起了个小名,叫燕昌,盼他一生吉祥。这个燕昌,就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代文豪茅盾。茅盾是他给《小说月报》投稿时使用的名字。因为大革命失败后,他觉得什么都是矛盾的,就取“矛盾”作笔名。是《小说月报》主编叶圣陶劝他改为“茅盾”的见茅盾的《我走过的道路》中册第6—7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5月第1版。。  茅盾小的时候,是在父母的严格管教和祖父的放任态度的夹缝中间度过童年,并逐渐对文学发生越来越浓厚的兴趣的。  在小学读书阶段,他曾非常喜欢绘画。教他们绘画的,是一位六十多岁的国画家,专门画人物像。茅盾在《我曾经穿过怎样紧的鞋子》中回忆说:“我的曾祖的《行乐图》就是他画的,大家都说像得很。”三十年后,茅盾还想念着这位国画教师。1903年,茅盾8岁,先在旧式的“立念书院”读书。不久,由于满清政府被迫废除科举制,推广学校教育,乌镇就办起了一所“植材完全小学校”,茅盾转入这所小学学习。  父亲沈永锡是前清的秀才、一位内科中医师。他是维新派,酷爱数学,自修微积分。当时一般人都认为数学是“新学”的基础,要懂得“新学”必须懂得数学。直到他因骨结核病卧床不起,手不能动的时候,还托人买来新的“算学”书,要茅盾的母亲把书翻开竖着给他看。父亲注意用“新学”教育后代,他执意让儿子学实业,不让茅盾看闲书,更反对他学绘画。他要茅盾读《天文歌略》一类新书,即使给茅盾指定看的小说,也专挑没有绘图的。童年的茅盾,既受到父亲开明思想的熏陶,又受到父亲实业思想的制约。他从小对数学就不感兴趣。他从堆放杂物的房里,找出一箱书——曾祖留下来的旧小说,如《西游记》、《水浒》、《七侠五义》、《三国演义》等等。父亲知道后,就让母亲把一部没有插图的石印《后西游记》给茅盾看,怕他只拣有插图的地方看,不看正文。  茅盾的祖父经商为业,在当时乌镇开个另纸店。他是个乐天派,不很过问家事。他对儿孙们素来抱自然主义的态度,不像茅盾的父母对孩子那样严格。童年的茅盾爱看什么书就看什么书,祖父不干涉。祖父还时常带他到邻近的店铺或人家去玩,高兴地看他在大人的攀谈中插话。这使正在穿“紧鞋子”见侯成言编著的《茅盾》第7页,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4月第1版。的茅盾得以放开手脚,自由地活动,观察各种各样的人,呼吸到江南水乡市镇中浓厚的泥土气息。  在家庭当中,给茅盾思想影响最大的,还是母亲陈爱珠。1905年,父亲病故了,那时茅盾刚刚十岁。此时,满清统治充满内忧外患,辛亥革命正在积极酝酿。父亲在世的时候曾预料,老大中华十年之内将有大乱。他留下遗嘱,要茅盾兄弟二人将来进工业学校,学实业。母亲遵从遗嘱,就更加严格地管教茅盾,不许他看小说之类的“闲书”了。不过母亲自己却非常爱看小说,管教就没有那么严格。其一言一行都深深地影响着茅盾。直到1957年,茅盾年过六旬的时候,他还说“自知之明,向来还有一点”,“这应当感谢我的故世已久的母亲在我童年时对我的教育”见侯成言编著的《茅盾》第5页,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4月第1版。。  从小学时期起,茅盾作文成绩就很好。1909年暑期,茅盾小学毕业考入设在湖州的浙江省立第三中学,插班二年级。1911年暑假后,转入设在嘉兴的省立第二中学,1912年又转入杭州私立安定中学,直读到1913年暑期毕业。  不久,武昌起义的消息带来了剪辫子运动见侯成言编著的《茅盾》第9页,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4月第1版。。茅盾也把辫子剪短了一半,这是对清王朝的一种反抗,同时也是对辛亥革命的一种响应。当时剪辫子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它体现了和封建专制主义、封建传统意识的决裂。作为中学生的茅盾,当时对于“革命”二字还缺乏认识。当时只是“无条件地拥护革命,毫无犹豫地相信革命一定会马上成功”。  回校后,由于茅盾参与了一场学生与新来的学监的斗争,被开除学籍,然而,事物也还有它的另一面。辛亥革命的进行和它的失败,却又激起了茅盾的奋发之心。受过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影响的茅盾,现在又目睹了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尽管他所看见的仅是一个侧影,但这场革命还是开阔了他的政治视野,也使他感到自己肩上责任的重大。  1913年,茅盾18岁,中学毕业考入北京大学预科见侯成言编著的《茅盾》第12页,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4月第1版。。在北京大学读书三年,茅盾进一步接触了新思想,阅读了许多介绍新思想的读物。特别是1915年《新青年》出版后,他经常阅读,深受鼓舞。这是他后来走进社会从事文学活动和社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