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帝国之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虚拟帝国之父- 第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二百零九章 轮回之地(中)
    “在文明世界中,我如何将其他人的意识导入导出”

    “以你或者你的灵魂碎片作为中转,只要接触到目标,就能主动导入导出其他人的意识”

    凌辰得到提示,在之前汉匈征战的世界,所遇到的难题就有了解决的希望。

    他在那个世界一手创立的佛教,核心的教义,轮回转世,在现实世界自然是毫无依据,也无人能够实现,最终也只能是清洁心灵的一种意义,除此之外也无什么真正意义。

    只有做到这点,才能解决人类心灵的最终问题,一代代轮回下去,生命才有积累的意义,才不会有那么多的堕落。

    凌辰又想到一个关键性难题,如果想将意识导入新生命中,很显然原本的意识会丢失,毕竟意识和大脑是一体的,想要不丢失,只能是导入相同的大脑基础才能做到。

    他将这个问题向文明之舟进行询问,本以为这样的问题不太可能得到答案,没想到文明之舟对灵魂和精神上的问题却是比较开放,当然这和他的基础权限有关。

    “灵魂和意识不同,导入到新生命中,意识会丢失,包括原有的感情和记忆全部消失,只有灵魂本身会存在,然后在新的环境下,生成新的意识,但灵魂还是一个,”

    “新生命原来的灵魂要被放到那里去?”

    “新生命没有灵魂,全是身体在后天环境的复杂作用下,被某个本源意识映射生成的,进驻了新灵魂,就不会有本源意识映射到这个新生命中”

    “如何保留原有的记忆?”

    “可以铭刻到灵魂上,不过需要精神修炼到一定程度”

    凌辰问到这里,想到现实世界中,也有无数人想到未来的场景,甚至未来的处境,与其说是一种推测。不如说是灵魂中的记忆。

    得到这样的答案,也算是转世轮回了,毕竟想要完全保留记忆和感情,那是永生。就不是转世和轮回,能保留原本的灵魂,还能保留部分的记忆,已经可以证明他的教义不假,这样就有坚实的事实基础,而不是和空谈一般。

    而做到这些,也不是他在书中空论证一番就得到的,而是付出巨大代价,承担了巨大风险,加上有各种物质基础。最终才能做到,空口放嘴炮空谈玄论,又能换得什么。

    就好像什么明镜台,菩提树,咋听高深无比。但如果不用到实际,那就是有害无益。

    凌辰明白了这一点,就稍作收拾,便来到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争锋》这一文明世界。

    由于他在上次退出后请求文明之舟管理者调整过时间流速,所以他这次进来后,又将时间流速调了回去。

    不过居然连时间这样的本质属性也能申请调整,凌辰有了新的推测。也许这个世界,也只是虚拟出来的,只有这样才能解释时间流速为何可以轻易调整。

    其他文明之舟可以完全控制的世界,也应该是这样。

    不过凌辰找不到证据来证明这一点,毕竟发现不出其中和真实世界的差别,也许没有完整的宇宙。不过至少里面的人和土地都是难以感觉到和现实世界差别的。

    来到这个世界后,他保留下的阵营任务再次激活,两百年中将文明从封建时代催化到工业时代,而且不能够泄漏现代科技。

    凌辰使用了三千人,去统一管理完成这件事情。运行良好,对其他权限者来说困难的任务,对他而言反而没多少难度。

    摆在他面前的反而是涉及到现实的一件大事,也是关乎他根基的一件事,在这个世界中,可以是佛家的轮回之地,但在现实中,将成为他虚拟帝国真正建立的第一步。

    自由导入导出人的意识,控制人的灵魂走向,那就是神的力量。

    现在凌辰提前不知道多少时间就拥有了这种力量,如果泄漏出去,定然是一场轩然大波。

    一年之后,洛阳论法大会。

    一处高台之下,聚集着大量精修佛法的弟子,当然他们不是在修习那种只是空论的旧式佛法,而是知行合一,在格物致知的基础上,发掘万事万物之性质由来,在这方面上,佛教要比其他宗教天生就开化许多,只是旧时佛教还是靠崇拜偶像,供奉泥胎来取得信众,仍旧摆脱不了宗教腐朽的本质,有愚弄人心的落后一面。

    崇拜偶像,烧香供奉的信众,和那些唯灵论的科学家不是一回事,后者只是假设一个意志作为万物根源,却不会祈求它来完成自己的研究,更不会盲目迷信。

    “智空大师今日要开示轮回转世之法,真是我等弟子之大幸”

    “正是如此,诸般神圣仙佛,无论信众如何苦求,从未显圣,偶尔有一二奇迹,也不过愚弄乡夫之举,若真学得轮回转世之法,哪怕苦修比现在难上十倍百倍,我等也甘之如饴,誓愿勤苦修持,尝遍人间疾苦欢笑,度得一切苦难众生”

    “度众生,不仅度心,亦要度身,唯有人人懂得真正轮回转世,才能远离一切堕落之为,勤奋上进,节俭刻苦,不畏难,不畏死”又一老僧双手合十,说道。

    “慧尘师傅,深明人心,所言极是,不愧是四处云游,扶危济困,亲身度人二十载的大德高僧啊”老僧旁边的一群僧人,纷纷赞同。

    不多久,凌辰就登上了高台;只见他一身素色僧袍,威严自露,顿时台下鸦雀无声,各个呈庄严之态。

    “人生于天地之间,死后归于天地,世人所苦,所惧者,不知其身从何来,又往何处,生前懵懂半世,死前恐惧畏忧,帝王将相,黎民百姓,无不如此,种种奇诡之事,皆源于此,……”

    凌辰讲了一段生死由来,他也不废话,很快就进入正题。

    “轮回之法,在于人乃万物之灵,人有灵,故而能轮回,然普通人浑浑噩噩,其灵蒙昧,死后回归天地,无轮回之说,也无人能看到先祖之灵”

    凌辰说到这里,顿了一顿,台下坐着的,都是聪明人,都明白,无论是谁,也没有真看过有人能轮回转世,就算自己信轮回,也没有看过前例。

    “大师慈悲,请为我等开悟”众人三拜。

    “欲要摆脱蒙昧,需得明悟己心,万物动,而此心不动,万事移,而此心不移,方能使己身之灵清明,得以轮回”

    凌辰又将一段精神修炼的技巧,说了出来,简单易行,但贵在坚持,十年二十年难以出成效,但三十年五十年自然能成功。

    “我见你们中有一人,辛苦修持三十载,已可轮回转世,岁月匆匆,皮囊腐朽,难以久持”

    “慧尘师傅,你可上来”
第二百一十章 轮回之地(下)
    “智空大师,有何吩咐”一位老僧,缓步上了高台,对着凌辰行过一礼后,问道。

    “我来问你,你之寿不过年许,是愿舍弃余生,于今日轮回,为诸贤开悟,还是要继续余生,等寿尽之时再行转世?”

    “老衲愿就此涅槃,以度众人”那老僧话毕,跌坐在地,双眼一闭。

    过不许久,只见他身子一斜,头垂下了。

    凌辰早看出他多年劳累,已经是油尽灯枯,失去了心头一口气,随时就会死去,这和修行无关,许多老人能吊住最后一口气,都是心中有执念,一旦没了执念,立刻就亡故。

    凌辰双手合十,然后展开,放在他的头上。

    众人只见一道灵光从老僧顶门冒出,随后消失不见。

    …………

    慧尘老僧,一生修行助人,他是最早接受凌辰新佛教义的一批本地僧人,他之所以会接受,当然也是看到原本胡教的诸多弊病,僧人只受供养,尚空谈,不尚实际,其实华夏后来有许多分支宗派,禅宗就讲究不作不食,因此本土僧人对凌辰的改进,其实就有接受的思想土壤。

    他自问对人对事,从无愧疚,所到之处,均真诚待人,力所能及之处,皆尽全力,固然偶尔有私心,也是人之常情。

    当凌辰将双手放到他头颅之上时,他的意识灵魂就来到一处长长的甬道之前。

    他无畏无惧,缓步前行。

    当他踏入甬道中时,两侧墙壁突然发生了变化,他的一生事迹,均一一浮现。

    慧尘当然不知,这是凌辰在将他这生记忆,拣选而铭刻入他的灵魂之中。

    如何拣选,自然是看慧尘对这些记忆的重视程度。

    从五岁在家,遭遇天灾。家破人亡,出外流浪,再到被一处寺庙收留,从杂工做起。逐渐得到僧人认可,然后剃度。

    中间,他也碰到了心仪之人,但却无奈错过。

    他在记忆之墙上,看到了那位女子,当时的她是一位前来布施的善信,而他只是一个扫地的杂役。

    女子第一次来拜,是求如意郎君。

    他则在佛旁洒扫。

    匆匆一瞥,就是情根深种。

    再见时,女子已是来拜送子菩萨了。

    而他已经剃度。

    第三次听到消息时。该女子已经是难产而亡。

    他则在佛前祈祷。

    “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他口里念着,在这面记忆之墙上,驻留了一段时间,最终还是摇头,继续走过了,那些欢声笑语,那些苦难哀伤。都随脚步而去。

    再向前,他看到自己记忆中的场景。

    一个小孩发烧感冒,被遗弃路上,已经奄奄一息,他不辞辛苦,寻医问药。将其救活。

    一个村子被税吏催收苛捐杂税,他与之交涉,却被打得奄奄一息,被村民救走。

    “一念一动,皆是修行。人之一生,就走在修行路上啊”

    记忆再长也有尽头,慧尘和尚很快就走到了尽头。

    只见前面出现一个个漩涡,漩涡中有一个个场景,富贵之家,贫寒之家,在此时此刻,一个个婴儿呱呱落地。

    “我这是要投胎么?”

    慧尘看着其中一个个婴儿落地的情景,周围的父母或喜或悲,富人添丁多喜气,穷家又多一张吃饭的嘴。

    没人回答他,慧尘却多有思考。

    “我今世修行,来世就可入富贵之家,只是我要消耗今世的福分么?”

    他是这样想,可见是个厚道人,正好中了凌辰设计的本意,这来世能投的胎,和修行的确有关,本世行善越多,积累越厚,在投胎时选择越多,当然若是选择了贫寒之家,也是他的自由。

    不过富贵之家自然是有数的,富贵之家繁衍后代的数量也是有限,随时代发展而增加,评价也在变化,现代的一个普通家庭,在古代都算富户了,毕竟衣食无缺,还有各种现代服务,古代是无法做到的。当然只能算富,不能算贵,古代富贵之家有权力,能有大量仆役侍奉,现代大多数家庭也做不到。

    他选了,后来投胎者自然少了选择。

    “不,我此世贫寒,来世仍然选择贫寒,我要如此修行十世”

    慧尘下了此念,然后纵身向一个漩涡中跃入。

    …………

    高台之上,凌辰抬头,对众人说,“慧尘师傅,已经投胎转世,现于兖州陈留郡雍丘县,南河一村民家中”

    凌辰将地点说得分明,众人不得不信,因为很容易验证,这里距离兖州,也只是月余的路程,若是快马,几天便能到达,以凌辰的声望经历,不会说这样的诳语。

    “诸位可与我一同见证,”

    说完这些,众僧,还有一些信众,心急的便或乘马车,或骑马,先去了,剩下的便聚集成团,和凌辰一起前行。

    …………

    十数日后,众人已经来到此地,当地村民诚惶诚恐,而早有本地官员乡老在路途上迎接。

    早先一步来到这里的人,早就找到那户生孩子的人家,毕竟时间地点都定了,那个时候出生的婴儿就那一家。

    有人引了众人来到这家门外。里弄狭窄,容不下这许多人,很多人只好在村外等候。

    一个大胖小子,被一个朴实的农妇抱着,正在被多人围观着,只是他却不哭不闹。

    农人胆怯,还是乡老在出面主持,迎接这些从洛阳大城来的大人物们。

    “这如何能证明,就是慧尘高僧的转世之身?”

    有人开口疑问,这不是在质疑凌辰,而是众人修行新佛教义,必然有的质疑之心。

    “此事极为简单,数月之后,此孩童便能开口讲话,有早慧,此日,众人若想验证一二,也可,取一木鱼来”

    凌辰这样做,自然是因为这婴儿体内灵魂已经存在了,正是慧尘老僧的,意识虽然未生成,但相比完全新生婴儿要从灵魂开始重新建造,自然要快上许多。

    而因为婴儿已经有灵魂,自然也能对外界一些东西更加敏感。

    很快有随行僧人将木鱼取来。

    那婴儿原本漠然看着众人,此时见到木鱼,却双眼圆睁,盯着木鱼一动不动,当有人将木鱼摆在他的面前,他伸出还很稚嫩的小手,试图抓过,自然是失败了。

    “果然与佛有缘啊,”有些人开口说着。
第二百一十一章 飞船开放(上)
    当然就此一幕仍然不能让人信服,众人商议,就在此地住下,村子里当然住不下,但众人也不想跑回城中居住,就在野外宿营,好在携带了不少辎重,又有本地官员送来粮食被褥,众僧是吃苦惯的,并不在意。随行的一些信众,也为了第一时间验证此事,也不去城中居住。

    两月之后,该婴儿果然开口说话,第一句就是,“我佛慈悲,今世定然继续前行”

    吓得他的父母,连呼出了怪物。

    这早在凌辰所料之中,虽然有了新的意识,但意识中有记忆,自然和崭新幼儿不同,这也是轮回转世的一大问题,父母亲属血缘难以如常,事情总是这样,有利有弊,不得完美。

    众人听到后,连忙赶来。

    果然这婴儿见了众僧,开口说道,“多谢诸位护持,今世定还与诸位同路而行”

    “大师,你们都是慈悲人,我家就这一男,还要传宗接代,怎么能入佛门修行?”虽然见儿子说话,非常惊惧,但父子毕竟是父子,那农人还是大着胆子来求。

    “不要紧,我佛只论清净内心,不分出家在家,也不拜泥胎偶像,你等尽可放心,此子前世乃大德转世,今世为你子,自然要尽人伦之道,勿要惊慌,此是你等的大福报啊”

    凌辰说得一点没错,这有前世记忆的婴儿,几岁就能帮衬家里了,一应事情不需要他们再次扶持,又有前世的人脉关系残留,只要没有太大意外,这家从一个贫寒之家,变成一个小康之家,只是几年间的事情。

    “原来如此,谢谢佛祖”农人毕竟还是朴实,连连在地上磕头。凌辰所说的不需要拜佛,他们还是不太全信,在普通百姓眼中,佛祖就是和官老爷一样。官老爷就是要人时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