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姐的贴身家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小姐的贴身家教- 第3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对于王庸要讲的内容,潘森还是保持疑问的。

    每个国家的人都认为自己国家的语言最美,王庸用了这么一个标题,真的不怕他一个美国人产生反感吗?

    再看讲台上的王庸,似乎完全没有照顾远道而来客人情感的意思。王庸就这样没有任何教案,直接空手开始讲起来。

    “汉语美,可能大家都知道。但是汉语为什么会美,大家又知道吗?”

    “不知道。”四班学生齐齐摇头。

    “其实语言学界对此有一种解释,那就是模糊性。模糊性是世界上所有的语言所共有的,但是诸语言之间,其模糊程度又是各不相同。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研究,没有形态变化的汉语是世界上模糊性最强的语言。他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温庭筠的两句诗“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是脍炙人口的。诗中既无人称,也没有时态,连个动词都没有,只是平铺直叙地列出了六种东西,其间的关系相当模糊。但是,无论谁读了,都会受到感染。

    人们可以根据各自不同的人生经验,把这六种东西组合在一起,产生一种深秋旅人早晨登程的荒寒寂寞的感觉,从而具有极浓的艺术感染力。诗的主角是谁呢?根本没有说出,然而又呼之欲出。如果我们用印欧语系那类富于形态变化的语言来重新加以改写,六种东西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与“主人”的关系,会清楚很多,但其艺术感染力也相对地会减少很多。原因很简单──这种明确了的关系会大大地限制读者的想像力的发挥。

    所以说,汉语以其独特的组合关系构成了这种美。如果不是顾及潘森先生的民族情感,我真的很想将黑板上这个之字换掉,换成最字。”

    汉语最美!

    王庸嘴里说着顾及潘森情感,实际上却是毫不掩饰的将世界上其他语种给踩到了汉语脚下。包括潘森的国家语言——英语。

第五百一十七章 不服你听着

    咯噔!

    一听到王庸最后一句话,校长心脏就忍不住狂跳了一下。

    虽然他也很想跟王庸一样,当着潘森的面说“英语辣鸡!汉语nb!”,可那毕竟只是幻想,不能真的说出来不是?

    谁料王庸竟然就这样不管不顾的说了出来。

    整个班级陷入寂静。就连四班学生也替王庸捏一把汗。

    这话听着很爽,但是王老师这么说真的不怕听课的外宾直接拍案走人吗?

    钟心更是急的冲王庸直眨眼,示意王庸说话别那么直接,给潘森点台阶下。

    可王庸视而不见。

    王庸就那样笑吟吟看着潘森,似乎在等待潘森的反应。

    “王老师,我尊重你的民族情感。但是我们这是讲堂,不是线下聚会。一个老师站在讲台上所说出的东西,应该是具备公正客观性的,这样才不会误人子弟。像您这种不负责任的话语,我只能表示很遗憾。”潘森看王庸一眼,不紧不慢的道。

    对于王庸话里的挑衅意思,潘森固然愤怒。可他觉得自己不能跟王庸一样,他应该保持风度,维护一个高素质外国人的形象。

    王庸听罢,双手支在讲桌上,道:“对不起潘森先生,我不是针对英语。”

    潘森脸色稍微缓和一点,刚想说没关系,可没想到王庸紧接着一句话,让他脸色瞬间变得难看了百倍。

    “我是说其他所有语言,都一样!”

    “轰”,整个课堂瞬间炸了。

    四班学生面面相觑,被王庸这霸气而又嚣张的话语给惊住了。

    王庸此时的动作跟语气,跟那部《破坏之王》电影里的断水流大师兄何其相似!

    虽然王庸用词稍微客气了一点,并没有如断水流大师兄一样直言不讳,说“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可在场的人谁不懂?这可是一个著名的网络梗。

    “卧槽,王老师,牛比!”

    “霸气外露!王老师今天一定开启了主角光环!”

    “这老外不会直接掀桌子走人吧?换成我估计也受不了呢。”

    “谁知道?你看他那样子,脸涨得通红,估计气得不轻。”

    ……

    课堂里议论纷纷,课堂外面,同样有人在忍不住高兴。

    是郑经。

    郑经当然不是为王庸这话的霸气侧漏而高兴,他是觉得王庸这次肯定玩砸了,比他玩的还要砸。有了对比,反倒显得他成功了,他能不高兴吗?

    说实话,第一时间听到王庸要给潘森讲课的消息,郑经心中是五味杂陈的。嫉妒、愤怒、怨恨、诅咒,各种情绪都有。

    如果王庸真的征服了美国佬,那他郑经的名声岂不是直接烂到底了?从此以后见了王庸都得躲着走。

    强烈的担忧下,使得他鬼使神差跑到四班窗户下偷听,想要听听王庸到底会不会成功。

    万幸,天可怜见,王庸没有成功。还玩脱了,直接把潘森先生气得身体都发抖了。

    “王庸,这就叫自作孽不可活啊!你以为风头是那么好抢的?活该!”郑经幸灾乐祸的想着,偷偷顺着墙根溜走了。

    他要赶紧回办公室,跟办公室其他老师分享下这个“喜悦”的消息。

    尤其是跟王庸交好的苏烟、叶玄同,这两人的表情一定会很精彩。

    教室外面的小动作并没有引起里面人的注意。

    现在整个教室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王庸跟潘森身上,从空气中都能嗅到一种一触即发的炸裂气息。

    “王老师,我需要一个解释!不然我会向贵国投诉你这种歧视行为!”潘森克制着心中的愤怒,冲王庸低吼道。

    在美国,歧视是一个相当大的罪名,足以毁掉一个人的半辈子。华夏对这方面的要求虽然不严格,可潘森以外国人的名义投诉,造成的可就是国际影响了。

    尤其潘森还是三一中学的副校长,更会让相关官员对此高度重视,不排除严厉处罚王庸的可能性。

    “王庸!快点跟潘森先生道歉!”校长不由急了。

    说好的万无一失,百分百把握呢?怎么成了这样子?

    只是王庸却表示拒绝。他盯着潘森,一字一顿道:“潘森先生,我知道你心中不服。但是我想说,不服,你就给我听着!如果这堂课讲完,你仍然觉得我歧视,不需要你投诉,我自己就给你磕头认错!”

    哗!

    全场哗然。

    “胡闹,简直是胡闹!这种老师不能用!”教委的同志气愤道。

    校长脸色也变得异常阴沉。

    倒是当事人潘森,却莫名其妙的冷静了下来。他嘴角带着一丝针锋相对的冷笑,说:“好,我就听你讲完这堂课!希望到时候你不要食言。”

    王庸微微一笑,算是默认了。

    接着,王庸就挥挥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

    四班学生当即停止议论,齐刷刷看向王庸。想要知道这位无所不能的王老师,究竟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扭转局面。

    “可能在座许多人都觉得我言过其实。但是一门已经存活了5000年的语言,其间经历了多少沧海桑田,同时代的其他语言都灭绝,它却始终保持着旺盛生命力。你们觉得我在它前面冠以一个‘最’字,过分吗?”王庸问。

    “不过分!”四班同学响亮回答。

    “是的,一点都不过分!汉语之美,从仓颉造字开始到现在,都没有变过,一直保持着同一种令人怦然心动的美丽。比如大家常用的百度搜索,就是源自辛弃疾的《青玉案》——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再比如很多人都喜欢的bmw车,汉语翻译宝马。同样也让人想到‘宝马雕车香满路’跟‘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初次听到这些品牌名字的时候,会不会不由自主脑海就浮现一种美好的意象?”

    “是,我就很喜欢宝马,一直觉得这是翻译的最好的车名了。”

    “奔驰也不错啊,能够一下子想到极致的速度。”有学生发散开思维,主动寻找代表了汉语之美的品牌名。

    “我知道南方有一种用薯莨汁水浸染成的纱,很清凉。顺德人叫它“莨纱绸”,苏杭一代则称它“香云纱”。这两个名字都美的让人窒息,绝对是汉语之美的典范。”又有人联想到了生活用品。

    赵述也抢着发言:“说到这个,我倒是想起来一个典故。有一种太湖洞庭山上产的茶,很清香,民间叫它“吓煞美人香”。后来有当地官员将它献给了康熙。康熙喝过之后觉得确实很好,只是这个吓煞美人香的名字实在有些俗,于是当即给它换了一个名字,你们猜是什么名?”

    见赵述卖关子,一群学生不由猜测起来,只是没有人猜对。

    正当赵述得意洋洋想要揭晓答案的时候,却听一个声音响起:“碧螺春。”

    赵述愕然,顺着声音来源看去,却是心中一惊。

    因为发言之人竟然是潘森先生!

    这位跟王老师处于对立状态的外宾,竟然也参与进了王庸的教学之中。

    “没错,就是碧螺春,潘森先生说的很对。所以从此以后我就只喝这种茶叶,我觉得这个名字起得真的很美。潘森先生你认为呢?”赵述耍了一个小滑头,故意将潘森往王庸教学节奏里继续带。

    潘森却是一本正经点点头:“是的,很美。”

    潘森的气度却是当真不错,并不会因为跟王庸对立,就故意否认事实。

    “谢谢潘森先生的参与。想必这些词汇已经让大家对汉语之美有了初步的认识,下面,我就带大家一起体验下更深层次的汉语美。我用一首英文诗来作对比,潘森先生会介意吗?”

    潘森摇摇头:“我很乐于看到,这样更有说服力。”

    王庸笑笑,然后转身刷刷刷在黑板上写了起来。

    一边写,一边用很标准的伦敦音念诵着。

    “you say that you love rain

    but you open your umbrella when itrains

    you say that you love the sun

    but you find a shadow spot when the sunshines

    you say that you love the wind

    but you close your windows when windblows

    thiswhy iafraid

    you say that you lovetoo。”

    四班同学被王庸优雅的发音朗诵迷倒一片,本身就喜欢看外国剧,有些崇洋情节的小女生们更是低呼连连,一个个眼里冒着小星星,就差扑上去抱住王庸了。

    潘森更是一副惊愕表情看着王庸。他没想到,王庸的英语水平竟然这么高!这首诗就算是让他朗诵,都未必能达到王庸这种效果。

    “这人刚才的话似乎不完全是狂妄之言啊。”潘森不由暗暗道。

    好半天,王庸写完了,立马就有学生问道:“王老师,这首诗什么意思啊?请原谅我放纵不羁爱祖国,英语水平上个月才刚刚实现第一次及格。”

    这是一个英语比较差的学生,被王庸之前的话鼓动,实现了历史性的及格。只是对于读懂一首诗来说,仍旧有些力不能及。

    王庸转过身,道:“别急,这首诗的翻译正是咱们今天这堂课的主要内容所在。相信等我翻译完,你们一定会惊呆的。”

第五百一十八章 大写的服

    “好期待啊!王老师你快点翻译!”四班学生立即催促道。

    王庸却摆摆手,说:“直接告诉你们答案那就没意思了,让你们自己翻译一次,相信你们的体会会更深。哪位同学愿意第一个站起来?”

    “这……我英语不好,我还是不献丑了。”

    “我虽然能看懂意思,但是变成诗句我就不行了。我也不献丑了。”

    “我倒是行,不过我得花点时间整理下语句,让翻译出来的文字看上去更像是一首诗。”

    叽叽喳喳,一群学生却是没有一个能够第一时间站出来的。翻译英语诗需要考虑的东西太多,让他们这群孩子不思考直接翻译,确实难度有些大。

    于是王庸将目光看向了潘森。

    “潘森先生,您呢?”

    本以为潘森会拒绝,谁知被点到名的瞬间,潘森就站了起来,好像根本就预料到王庸会点他一样。

    潘森看着黑板,沉吟片刻,随即翻译道:“你说你喜欢雨,但是下雨的时候你却撑开了伞;

    你说你喜欢阳光,但当阳光播撒的时候,你却躲在阴凉之地;

    你说你喜欢风,但清风扑面的时候,你却关上了窗户。

    我害怕你对我也是如此之爱。”

    啪啪啪,王庸带头鼓起掌来。

    不得不说这么短时间内,潘森竟然如此迅速将其翻译成了规整的诗句,虽然有些地方并不严谨,可已经非常难能可贵。

    这首诗就算是不考虑英语原句,仅仅将其当成一首现代小诗,也能获得上报的资格。

    四班学生纷纷转头,发出惊叹的“哇”声,却是对这个外国人有了些好感。

    因为潘森作为外国人却在汉语上完全碾压了他们这群华夏学生。

    “很厉害!谢谢潘森先生的精彩翻译。”王庸感谢道。

    潘森却没坐下,而是带着一抹质疑,问:“恕我直言,虽然我承认汉语翻译出来也很好。可是要说比英语原诗更优美,我并不这么认为。相信在座诸位也一样想法吧?”

    “好像是哦,跟王老师刚才的朗诵比起来,一点韵味都没呢。”有学生小声道。

    “你傻呀,那是王老师的朗诵加分,又不是这首诗本身的韵味。换个人朗诵你再试试!反正我觉得汉语美一些。”

    “我倒是觉得不相伯仲,各有千秋。要说完全碾压,似乎还差一点……”

    一时间众说纷纭,持各种观点的都有。

    潘森则静静看着王庸,等待王庸的回答。如果王庸回答不出来,就证明王庸失败了。

    王庸冲潘森一做手势,道:“潘森先生请先坐下,我并没有说翻译只能有一种吧?比起潘森先生的翻译来,我觉得或许我的更美一些。”

    潘森一挑眉,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四班学生听王庸说有更美的,不禁凝神屏气,准备倾听到底美到什么程度。

    看着台下众人,王庸缓缓漫步在讲台上,如一个徜徉在三月微雨里的江南诗人。

    “你说烟雨微芒,兰亭远望;

    后来轻揽婆娑,深遮霓裳。

    你说春光烂漫,绿袖红香;

    后来内掩西楼,静立卿旁。

    你说软风轻拂,醉卧思量;

    后来紧掩门窗,漫帐成殇。

    你说情丝柔肠,如何相忘;

    我却眼波微转,兀自成霜。”

    声音轻柔,如春雨滴答,燕语呢喃。众人一下子就被王庸的声音吸引,眼前仿佛出现一幅画面。

    华夏文化中特有的水榭亭台式的浪漫,缓缓展开在众人心里。让人情不自禁沉醉其中,无法自拔。

    尤其潘森,在王庸第一句吟诵出口的时候,就整个人愣住了。

    等到王庸整首诗吟诵完毕,他兀自处于一种呆滞中。

    好像大脑被一道闪电击中,一下子宕机了。

    半晌,他才缓缓醒转,长长吐出一口气,幽幽道:“好美。”

    对于华夏文化有着深刻研究的潘森,第一时间读懂了王庸吟诵里的意境之美。

    只是王庸对于潘森的冲击并没有就此结束,而是如汹涌潮水,一浪又一浪的接连而来,将潘森的心灵冲击的满满震撼。

    “下面是诗经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