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璇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潇璇玉-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入殿中。
 璇玉这回走入三清殿时,心中却莫名多出一份激动,不禁四下观察,只见门匾上依然篆刻着“三清殿”三个金字,门柱上依然挂着那副金字对联。
 上联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下联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他细想对联含义,只觉心中一震,未及多想,又跟着潇璇走入殿门。前殿依然置着三清玉像,却比昨日更加光洁。这时位上已坐了不少堂主和管事,众人见李楚二人进来,纷纷起身相迎。璇玉与众人客套了一番,又在簇拥下转过前殿,进了中殿。
 中殿灯火通明,北面置着一方三丈高的太极八卦辞图屏风,屏风前已摆好了明清真人的供桌,供桌前又放了一张青布铺面的宽大条桌,桌上已俨然摆着二十四只茶碗,桌前也摆好了两列红木交椅,交椅上已坐着数名长老。
 马长老见璇玉和潇璇进来,忙上前招呼二人上位就坐。二人分坐到上手左右,中间空出,恰好对着明清真人的灵位。这时十余弟子又在东西两侧各置了一列桌椅,众堂主和管事也在桌前坐下。
 又过了一盏茶的功夫,四名弟子各抬进一鼎四方形的青铜烧炭塔炉,放在殿中四角,接着揭开炉盖,又往炉中撒入香料。一时间清香四溢,沁人心脾。
 马长老轻咳一声:“咳—,今日上午殿议,议程有二。其一,各分堂上报本堂所需人手总数,尚缺人手总数。其二,内司和外堂预报明年开支。我等长老再依据各堂呈报数目,拟定人手分派,明年各堂用度和上缴的利银数目,还有新开分堂的规模、地域。至于下午,大伙便议议我等初拟的章程是否妥当。若有欠妥处,再酌情修改。明日上午,大伙再议增开分堂的事!下面先从内务司开始。”
 璇玉和潇璇虽未说话,但听得仔细。第一日下午,众人一番磋商,已划清了大半江湖散人的归属。第二日殿议,众人又为开设分堂的事争论不休,直到第三日黄昏时分,众堂主和长老才交涉一致。除了原有二十堂,又新增十堂。
 第四日上午,管事们安排弟子融出了下山的路,众堂主稍作休整,各带人马,冒雪下山而去。
 数百名伤势颇重的弟子一时不能远行,只得留在山上疗养过年。号房也对江湖散人中的年轻弟子考核了一番,竟一次就留下数百名资质中上的弟子。如此一来,太虚门已成了三国江湖中第一大派。
 第四日中午,璇玉和一干长老将一行新任堂主送到山门,众人相继嘱咐了若干道别言语,一行堂主才各自带着人马上路。长老们待众人走远了,这才回往山上。
 璇玉正要上山时,却被马长老请到一边。璇玉问:“马长老还有什么要事?”
 马长老皱着眉说:“山上本就常驻一千余人,如今新招了一批弟子,再加上重伤疗养的人,如今共有三千余人。山上存粮不多,这年关怕不好过呀!周围镇上的粮食早已被采集一空,若是从远处购置,这冰天雪地的,车马也不便行走,可如何是好!”
 璇玉也觉事情不妙,又问:“如今刚到腊月,距离来年东风解冻,还有月余时间,山上粮草还够支持几日?”
 马长老说:“加上前日运上山的粮草辎重,还够二十日用的。”
 璇玉掐着指头,喃喃自语:“三千人能吃二十日。。。。。。一千人就能吃六十日。。。。。。”忽然恍然大悟,又笑着说:“不如让山上弟子回乡探亲,正月十五回山。山里加上养伤的人,留足一千人即可,让探亲弟子把马匹也一并骑回去,又能省下不少草料!”
 马长老听是一喜,笑着说:“师侄才智胆略均过常人,老朽当真是老糊涂了。。。。。。明清师弟的七七之日也快过了,如此算来,师侄不如选正月十五承位!”
 璇玉听是一愣,忙摆手说:“我才疏智短,资历尚浅,怕难当重任,况且门中才俊辈出,如何也轮不到我头上!”
 马长老笑着说:“这事便改日再议,老朽私下提出确实不妥,咱们上山去吧!”二人又议论着门中其他事务,上山而去。




 第五十六章 千金难买平安信

潇璇和马长老分别后,径直回到潇雅轩中,潇璇迎上来说:“马长老派弟子收拾了无量阁,让咱们搬过去住呢!”璇玉自然高兴,当下拉着潇璇去看新屋。
无量阁建在三清殿后,前院建着五间上房和东西两厢,中间空着一射砖地。璇玉和潇璇穿过月洞门,只见后院中置着假山花树,假山外围着抄手游廊。游廊尽头,又建着配药的丹房,和练功的静室。
李楚二人又在院中仔细规制了两日,到了晚间,璇玉累得倒头就睡,潇璇却歪着身子说:“就要到正月了,需修书家中,报声平安!过年的新装也须赶紧缝制,接位大典用的一套冠服也需预备!”她见璇玉已睡得迷糊,不禁推了他两把,嗔他:“到底有没有听我说话!”
璇玉吃了一惊,随声附和:“有!有!你说要往家中写信。。。。。。还要为我做新衣。。。。。。”一句话侃侃说完,又要迷糊过去。
潇璇瞪着他呼哧:“不行!心不在焉!。。。。。。起来,现在就写!”说着揪起璇玉的耳朵,硬生生拉他了起来。璇玉哭笑不得,只好随着她。嘴里一边嘟囔,一边披上长袍。取出纸笔,研开墨汁,就要坐下书写。
潇璇却说:“不行!你口述,我来执笔,免得你又心不在焉!”说着也披上外衣,坐到桌前接过纸笔,又说:“非要写满三页纸,你若是编排些无病呻吟的语句,我可不往上写!”
璇玉被她如此一闹,反倒清醒过来,又在厅中踱开步子,喃喃念道:“父母安康,见信如晤。。。。。。”说的无非是这几日如何衣食住行,是否平安无恙。
他编完一封书信,已是鼓交两更,不禁打了个哈欠,接着说:“。。。。。。此信由璇玉口述,潇璇代笔。孩儿一切安好,如今天降大寒,万望父母兄嫂保重,切勿以儿为念。。。。。。。。。。。。儿携妻面西而叩,敬祝高堂福寿康宁。璇玉拜上!”说完凑到潇璇身后问:“可够字数?”
潇璇哈欠一声:“算你过关,明儿最后一拨探亲弟子就要下山去了,得托人带去才行!”说着起身上床,就要睡下。
璇玉抢先一步将她抱住,柔声说:“怎么,这深更半夜把我揪起来,如今却要自己睡下,天地下哪有这等道理!”
潇璇轻声问:“你想怎样?”
璇玉笑着说:“跳支舞给我看!”
潇璇瞪着眼嗔他:“你想一出是一出,这才叫没道理。我虽是你家的媳妇,也不带这么折腾!”又柔声劝他:“好了!好了!咱们躺着说会话吧!”说着推开璇玉,自行躺下,二人絮叨起夜间私话。
璇玉和潇璇睡了个大懒觉,起来时大雪已停。二人在院中玩了一会儿,又一起往潇雅轩蹭中饭吃。紫鹃见了二人不禁一通嬉笑,潇璇却一本正经地问:“朝天冠服缝上图文才好看,若正反都绣上太极图,就像贴了两块膏药,太俗气了!”
青月说:“既然是道家掌门,自然少不了太极标识。不过若在衣衫正面绣上天地风景,或更显大气。袖口领口则绣上一圈乾、坤、坎、离、震、艮、巽和兑的纹路,也不失典雅玄奥之美。”
紫娟接着说:“至于冠帽。。。。。。就用一方玉石雕成一顶七瓣莲苞束发冠。”三姐妹商量到傍晚时分,见天上又飘下雪来,潇璇这才和璇玉回了无量阁。
潇璇趁着记忆,在屋中掌了一圈白纱灯,自己坐到桌前做起刺绣来。璇玉正要脱靴歇息,却被潇璇叫住:“慢着!我为你缝制衣裳,你倒好,竟要先睡!”
璇玉听是一愣,又凑潇璇身后,柔声说:“好璇儿!我真想帮你,可这针头线脑儿的我也不会,要不给你锤肩!”说着抬手在潇璇肩上轻锤了两下。
潇璇突然身子一抖,口中娇呼一声。璇玉赶紧捧起她左手,只见中指上已涌出一滴鲜红,又忙为她吹气,抹去血珠。潇璇却淡然自若,反而劝他:“好了,好了,我也不是娇生惯养大的。我这几日没洗头,怪痒的,你帮我梳头吧!”说着又拿起针线刺绣。璇玉微微一笑,为她散开秀发,又从衣襟中摸出木梳为她梳头。
潇璇悠悠地说:“典礼兹事体大,当把家人接来观礼!如今大雪封山,待开春后,我去将一家人接来常住!”
璇玉笑着说:“到时你再教妹妹几手功夫,就更好了!”
潇璇说:“那是自然!不过修习内功心法要看个人资质,我尽力便是。”
璇玉自我安慰:“我这等资质都行,三妹妹一定行!大不了你也助行功导气。”
潇璇说:“你武学资质极好,不然怎能在一年间练成二十段太虚真气,也不知你当初被什么迷了心窍。”她想起往事,一时间恍然大悟,又嗔璇玉:“你这厮真无奈,是不是当初坐在那里时,就开始打我的主意了。把些心境体会抛在脑后,还前一声‘阿姐’,后一声‘阿姐’围着我叫。你若早说出这片心意,咱们又何至费那些周折!”说着反肘在璇玉身前连磕了数下。
璇玉笑着说:“还提那些做什么,我头回见你时,不是早说了吗?”二人一个梳头,一个刺绣,又一直说到深夜。
璇玉、潇璇、紫鹃和青月在山上玩玩打打,转眼间过了年关。待到阳春融雪时,已是正月初十。这时山门已重修一新,璇玉正带着青月和紫鹃在山门迎候潇璇归来。
紫鹃和青月正嬉闹时,只见潇璇从西边悠悠驾来一辆马车,车后还跟着一队轻骑。璇玉见了忙迎上去拉开车门,正要向高堂行礼,却见车中只坐了母亲和玑雪,不禁问:“怎不见爹爹和兄嫂来!”
玑雪跳下车来,欣然说:“家中住了几位得重病的,需得爹爹和哥哥长久照料!”
李母又说:“璇儿!你进来,让这小子赶车上山!”
潇璇轻轻一笑,又拉着玑雪钻入车中。璇玉笑叹一声,只好再牵过几匹骏马系在车前,与青月、紫娟和弟子们一起驱马上山。
他好不容易推着马车上到谷顶,玑雪推开车门,头个跳下车来。潇璇扶下李母,又指着紫鹃和青月说:“我们已住在无量阁中,母亲和雪儿不如住潇雅轩,加上着两位妹妹陪伴,也热闹自在些!”青月和紫娟迎上见礼,连连称是。
李母笑着说:“好,好,好,我儿出息了,为娘心里高兴!”当下领着一群儿女,径直来到潇雅轩中。李母坐入竹亭,儿女们跟着端上茶果点心,又接二连三地说起各路笑话,直引得李母笑得合不拢嘴。
潇璇抬头见日近中天,又说:“母亲再坐片刻,青月和紫立马上为您做好菜肴,定能让母亲开胃!”
她话刚说完,璇玉、青月和紫娟已端来一鼎青铜小炉,一把雕花铜壶,和一面酒器托盘。璇玉放下铜炉问:“如今并不算冷,怎么拿炭炉子出来!”
紫娟笑着说:“今日喜庆,定少不了多饮酒水。酒性聚热,煮过后才能畅饮。我们刚学会了一味梅花酒,今日正好一块尝鲜儿!”说着又端来十数蝶精致菜肴。众人一起举杯,先为李母祝酒。
李母笑着说:“怪不得你们不愿回去,原来是在山里做起神仙了!”
紫鹃笑着说:“山里好不容易来回人,您既羡慕,不如长住下来,一起当神仙也罢!”
李母笑着说:“我这把年纪,倒是成老妖怪了?”直引得众儿女一阵嬉笑。
众人吃过午饭,趁着熙阳暖和,璇玉和潇璇又陪母亲四处游览。紫娟和青月陪着玑雪前后嬉闹,均十分自在。六人一直玩到傍晚,吃过晚饭后,玑雪又要跟潇璇往无量阁睡觉。
潇璇为她收拾出东厢,又回到上房偏屋中掌上纱灯,赶绣起长袍袖口。玑雪跟进屋中问:“姐姐还需自己缝制衣服?”
潇璇说:“要是四季常服也罢了!他大典上的衣饰自然需我亲手缝制!”又忙改口说:“不对!四季常服也需我缝制!”
玑雪笑着说:“姐姐用心良苦,剩下一只袖子就交给我吧!家中针头线脑儿的活也是我一人做的,姐姐放心好了,只说这只袖子怎么绣!”说着接过潇璇手中针线。
潇璇又为他带上顶针,拿起左手袖子说:“这只袖子我已绣好大半,剩下小半和另一只袖子一样!”她站起身来,见玑雪秀发微乱,又说:“我也不白占你便宜,这就为你梳个漂亮发髻!”
玑雪说:“大晚上的,梳好了又得拆开,怪麻烦的!”说着一针一线,刺绣起来。
潇璇说:“左右无事,且先试梳几个,明日清早再挑一个最好看的!”当下拆散她头上发髻,又相互说起了女儿私话。
玑雪帮潇璇日夜赶工,终于在十四夜里绣好了冠服。次日晨时未到,潇璇已开始帮璇玉穿着一套衣饰。内衫外袍,玉带冠帽,配饰挂坠,反复整了半晌,才侃侃穿好。
璇玉走了两步,端的是环佩叮当,潇璇笑着说:“倒像个大小姐!”说着又围着璇玉细瞧了数圈,突然哭笑不得,拎起他两只袖子说:“这两只袖子都绣反了!”
璇玉轻轻一笑,扶住潇璇两臂安慰她:“一只袖子而已,谁还细看不成?倒是璇儿和雪儿这番心意难得!”
潇璇又问:“背熟了么?”璇玉微微一笑,拉着潇璇直往三清殿而去。
太阳初升时,三清殿外已盘膝坐着上千弟子,弟子们身前摆着一方黄布铺面的祭坛,坛上摆着梅花、香炉、灯盏、水辰、果盘和黄纸。璇玉戴着青玉莲苞束发冠,穿着江山映日白缎衫,跪在花前,朗声说:“弟子璇玉叩告诸天神宿。弟子虽生在低贱,但诚心向道。承蒙先师点化,得以拜入玄宗。晨钟暮鼓,当头棒喝,其中欢喜,不得言表。尊师驾鹤仙游,弟子不慎惶恐。。。。。。继而宗门遭变,道颜蒙羞。弟子自不度德量力,几度奔波于山门内外。扶大厦于将倾,挽狂澜于危难。还乾坤于再造,播道法与宏芸。弟子才德浅薄,外无弘法度人之智,内无处务理事之能。。。。。。全门上下不已弟子为耻,反推弟子为首。弟子虽再三拒绝,然众人之托,长老之望,屡抗不恭。今弟子得蒙上下信赖,还承先师宏愿,定然殚精竭虑,誓死弘法卫道。。。。。。特此叩告,天地为证。沧海桑田,矢志不渝。若违此誓,黄天不佑!”
他一篇祭文念完,又划开食指,在黄纸上滴了数滴鲜血。接着引燃黄纸,行叩拜大礼。
黄纸烧尽后,一名道童端上一面盖着符文锦布的托盘。璇玉揭开锦布,将盘中一柄青玉莲头玉如意拿在手中。众人见了,齐声高呼:“无量天尊!”




 第五十七章 杯酒相示恩威至

李母看完典礼的头彩,又由潇璇、紫鹃和青月陪着,回到潇雅轩中喝茶说笑。李母笑着说:“这阵势真叫气派,我活到到这把年纪,也没见过。想那皇上登基,也不过如此!”
潇璇欣然说:“这继位大典,我也见过一次,只是没有这回隆重!虽不知天子登基是什么模样,但这掌门接位仪式却规矩繁多,不到黄昏分,怕还完不了!”
李母笑着说:“咱们乐和咱们的,不去凑那份热闹!”
潇璇说:“母亲说的是,今儿是元宵佳节,青月和紫娟一早备好了元宵,只等着您受用呢!我也早预备好了灯会,等到晚间,就陪母亲赏灯猜谜。门中还有弟子们舞刀弄剑给您看,可都是真功夫,保管让您看了高兴!”
李母连声称赞:“好,我长年累月住在山里,也有好多年没见过热闹,今晚倒沾了璇儿的光。”
潇璇说:“母亲哪里话,您本就福寿康宁,倒是我们沾了您的祥瑞!”
一群女儿把老人家哄到了天黑,这时皓月初升,灯火通明。璇玉换了常服,和玑雪扶着母亲在殿宇间看社火花灯。只见各式花灯林列,弟子们比肩继踵,三五成群簇拥在灯前嬉笑。细细看来,人群中还有不少携手并肩的青年男女。有的款步慢行,有的赏猜灯谜,还有的正一时贪欢,均是十分欢喜。
这时潇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