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皮卷智慧》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羊皮卷智慧-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潜能、才干和活力,它是一股朝着目标前进的动力,也是从心灵内部迸发出来的一种力量。蒸汽火车头为了随时产生动力,即使停放在车库中时,也必须不断加燃料,让锅炉中的煤炭始终处于燃烧状态。人也同样如此,他必须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热情。甘·巴卡拉曾说过:“不管任何人都会拥有热情,所不同的是,有的人热情只能维持30分钟,有的人热情能够保持30天,但是一个成功的人,却能让热情持续30年。”当你的脚踩上加速器时,汽车便会马上产生一股动力,向前行驶。而热情也理应如此。因此,你必须牢记:热情是动力;思想是加速器;而你的心就是加油站。


一定要让自己充满热诚


一定要让自己充满热诚〓〓
多年前,1983年度诺贝尔医学奖得主、遗传学家芭芭拉·麦克林托克开始找第一份工作时,有见地的顾问告诉她说:“芭芭拉,做人要热诚!再丰富的经验,也比不上热诚能使你获得更大成就。”他们说得可真对。热诚的人能使沉闷的旅程变得刺激,使额外的工作变成发展机会,使陌生人变成朋友;热诚有如胶水,在你情况困难摇摇欲坠时帮你坚持下去。当你周围的人在喊叫“不,你做不了”的时候,它像你心中的声音,轻轻地说:“我做得了!”芭芭拉·麦克林托克早期的研究结果,经过多年才得到普遍承认。但是她从未放松她的实验。工作对她来说是极大的乐趣。她从未松懈。充满热诚的人不论年纪多大,都仍然充满青春活力,就是因为他们始终保持赤子之心。大提琴家卡隆尔斯90岁时,每天早晨都会先弹奏一下尼哈的乐曲。乐声从他的指间飘过时,他会把伛偻的肩膀挺直,两眼再度流露出欢欣神色。对卡隆尔斯来说,音乐是长生不老灵丹,使人生变成永无止境的探险。正如作家兼诗人欧尔曼写过的话:“岁月令皮肤加添皱纹,失去热诚却令心灵发皱。”怎样去重觅童年时的热诚?关键就在“热诚”这两字之中。英文热诚一字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内在的神”。“内在的神”其实就是一种历久不渝的爱,也就是适当地爱自己(确认自己),并且将这份爱推及他人。
热诚地爱他们所做的工作,而不计金钱、地位或权力。有一次,有人问已退休的剧团团长帕翠霞·麦克尔勒斯,她的热诚是从哪里来的。她答道:“我那做律师的父亲很久以前告诉我说:‘在我不再以金钱为目的而工作之前,我连一个铜板也赚不到。’”堪萨斯州的伊利莎白·莱顿,68岁时才开始绘画。从事艺术消除了她不时发作而至少已折磨了她30年的精神抑郁,她的作品还获得一位画评家赞扬说:“我真忍不住要把莱顿称为天才。”伊利莎白终于再度找到了生的热诚。《从失败到成功的销售经验》的作者弗兰克·贝特格强调:历史上任何伟大的成就都可以称为热诚的胜利。没有热诚,不可能成就任何伟业,因为无论多么恐惧、多么艰难的挑战,热诚都赋予它新的含义。缺乏热诚的人,注定要在平庸中度过一生;而有了热诚,你才能创造奇迹。


增强热心,培养热忱


增强热心,培养热忱〓〓
一个人若只有一点点热忱是远不够的,所以,增强热心是必须的。那么,怎样才能增强热心呢?弗兰克·贝特格推荐的以下几个步骤值得尝试:(1)深入了解每个问题多年来,贝特格对于现代画一直没有好感,认为它只是由许多乱七八糟的线条所构成的图画而已。直到经一个内行的朋友开导以后,他才恍然大悟:“说实在的,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后,我才发现它真的那么有趣,那么吸引人。”贝特格发现,想要对什么事热心,先要学习更多你目前尚不热心的事。了解越多,越容易培养兴趣。所以,下次你不得不做什么时,一定要应用这项原则;发现自己不耐烦时,也要想到这个原则。只有进一步了解事情的真相,才会挖掘出自己的兴趣。(2)做事要充满热忱你热心不热心或有没有兴趣,都会很自然地在你的行动上表现出来,没有办法隐瞒。跟某个人握手时要紧紧地握住对方的手说:“我很荣幸能认识你。”或“我很高兴再见到你。”那种畏畏缩缩的握手方式,真的还不如不握。只能使人觉得“这家伙死气沉沉,半死不活。”要想找出以这种方式握手的成功人士,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微笑也要活泼一点,眼睛要配合你的微笑才好。当你对别人说:“谢谢你!”的时候,也要真心实意地说。你的谈话要生动引人。著名的语言学权威班得尔博士,在他的一本书《如何使你的谈吐高雅宜人》中提到:“你说的‘早安!’是不是让人觉得很舒服?你说的‘恭喜你!’是不是出于真心呢?你说‘你好吗?’时的语气是不是让人很高兴呢?一旦当你说话时能自然而然渗入真诚的情感,就已经拥有引人注意的良好能力了。”贝特格指出,说话自信的人都会受到欢迎。当你说话很有活力时,你自己也会变得很有活力。请你试试看,大声说:“我今天很痛快!”说话时是不是感觉比先前更舒服一点呢?你必须时时刻刻活泼有力才能成功。
(3)传播好消息我们都曾在不同场合遇到某人说:“我有一个好消息。”这时所有的人都停下手里的工作望着他,等他说出来才罢。好消息除了引人注意以外,还可以引起别人的好感,引起大家的热心与干劲,甚至帮助消化,使你胃口大开。因为传播坏消息的人比传播好消息的要多,所以你千万要了解这一点:散布坏消息的人永远得不到朋友的欢心,也永远一事无成。每天回家时尽量把好消息带给家人共享,告诉他们今天所发生的好消息。尽量讨论有趣的事情,同时把不愉快的事情抛在脑后。也就是说,只能散布好消息。贝特格建议我们,要把好消息告诉你的同事。要多多鼓励他们,每一个场合都要夸奖他们,把公司正在进行的积极事情告诉他们。优秀的推销员专门散布好消息,每个月都去拜访他的顾客,并且经常把好消息带给别人。我们总认为银行董事长都是些顽固不化的冷血动物,他们是典型的“晴天借伞”的那种人。不过我倒认识一个与众不同的银行董事长。他回答电话的方式别具一格:“早安!这个世界真不错。我有没有机会借钱给你呢?”你可能会认为这种说法没有银行家的派头,但,这位银行家就是美国东南部最大的银行南方市民银行的董事长密尔·霍尼先生。(4)培养“你很重要”的态度每一个人,无论他在印度或在美国中西部或印第安那,无论他默默无闻或身世显赫,文明或野蛮,年轻或年老,都有成为重要人物的愿望。这种愿意是人类最强烈、最迫切的一种目标。精明的广告商都了解“人人都希望获得名誉地位以及被人认可。”杰出的推销广告常常出现这一类的辞句:“精明的少妇都使用……”“鉴赏力高超的人士都会使用……”“想成为人人羡慕的对象就要使用……”“专为那些被妇女羡慕、被男士欣赏的贵妇而准备的……。”这些标题都在不断告诉大家:“购买这项产品就会进入上流社会,使你感到心满意足,因此值得你去购买。”只要满足别人的这项心愿,使他们觉得自己重要,你很快就会步上成功的坦途。它的确是“成功百宝箱”里的一件宝贝。这种做法虽然简单,但懂得使用的人却很少。现在,我们来看看在生活上到底应该怎么做。大多数人把思想从学术研究转到实际生活时,往往会忘记“个人的重要性”这个观念。这时就请你注意人们的态度吧,这种态度仿佛在说:“你是不存在的人,是个无名小卒,你算老几?你的话一文不值,对我没有任何作用。”“你不重要”的态度为什么会这么严重呢?这是因为大部分的人在看到另一个人时往往会想:“你不能替我做什么,因此你很不重要。”事实上,那位别人,不管他的身份、地位或薪水如何,都对你很重要,只要他们认为自己重要后,他们会更卖力。贝特格在底特律生活时,每天早上都要搭公共汽车上班,有个司机是个脾气暴躁的大老粗。他多次见过这位司机老爷加快油门,扬长而去,根本不理会只差2秒钟就可以赶上的乘客。但是司机对一个乘客特别关照,这位司机一定会等他上车。为什么呢?因这个乘客想办法使司机觉得自己很重要。他每天早上都会跟司机打个招呼,说声:“早安,先生。”有时他会坐在司机旁边,说些无关痛痒的,但却使司机觉得自己很重要的话。培养“你很重要”的态度吧,别人会因此而热情许多。(5)强迫自己采取热忱的行动深入发掘你的题目,研究它、学习它,和它生活在一起,尽量搜集有关它的资料。这样做下去就会不知不觉地使你变得更为热忱。热忱是什么?热忱就是将内心的感觉表现到外面来,让我们把重点放在促使人们谈论他们最感兴趣的事,如果我们做到这一点,说话的人就会像呼吸一样地,不自觉地表现出生机。我们教课也要尽量从人们的内心着手。大教育家兼心理学家威廉·瓦特确信并证实:感情是不受理智立即支配的,不过它们总是受行动的立即支配。行动可以是实质的,也可以是心理的。思想将感情从消极改变为积极,行动同样具有刺激性与效力。在这种情况下,行动不论是实质的或心理的,它都领先于感情。你的感情并非经常受理智支配,可是它们却受行动的支配。所以,要学习运用这样一个自我激发词:“要变得热忱,行动须热忱。”并让这个自我激发词深入到潜意识中去。那么,当你在创造过程中精神不振的时候,这个激发词就会闪入到你的意识心神中,亦即时机到来,就会激励你采取热忱的行动,变消极为积极,焕发精神“现在就做”。


找到引发你热情的“火种”


找到引发你热情的“火种”
《爱的能力》的作者艾伦·弗罗姆指出,从某一个角度上考察,世上有两种人:一种是生来就对一切都不起劲的,他们活着就是为过日子,至于为什么要过日子,他们是不去理解,不去追究的;另一种人是对一些事情很认真,很希望自己的生命不要浪费的人。然而,他们之中却只有一部分人能够认真的去完成自己,而另一部分人却始终拿不出力量来。为什么他们会这样呢?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在哪里?有没有热情是关键。有些人比较坚强,他们自己既是燃料,又是火种。他们可以很容易的把自己燃烧起来,发出光和热。而另一些人却不然,他们自己是燃料,有发出光和热的可能性,但是,他们自己不是火种。他们只是木柴或煤块,需要有火柴或打火机把他们点燃,然后,他们才可以生热发光,燃烧而产生力量。绝大多数的人都需要火种,去把自己引燃,而自己却缺少使自己燃烧的力量。于是,这“火种”就成为一些人成功的必须条件。找得到火种,他才可以燃烧;找不到火种,他就永远只是一堆冷硬的木柴或煤块。所幸,得到这“火种”并不难得,它们可能是一部名人传记,一本有启发性的书,一部电影里的故事,一个好朋友的几句话,一位好老师的指引,一次愉快的旅行,一段神圣纯洁的恋爱,或一些意外的刺激。这些,都可能在适当的时机,引发一个人对学问或事业的热情与冲力,使他由静态的等待,变为动态的钻研与追求,给他一种勇往直前的力量,使他多年的准备,一旦之间,完全成为事实。这引发热情的“火种”可能自动的来,但多数时间,需要我们自己去找。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可以引发自己潜力的机会,这是走上成功之路的一大要诀。奥格·曼狄诺指出:“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生活的艺术家。活出热情的意义就是找出你爱做的事,然后全力以赴。不管你是否能得到金钱上的回报,你都坚持到底,这便是热情生活的最好方法。当你从事自己爱做的事时,自然会精力充沛、信心十足。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活出热情,有些人等着自然的召唤;有些人已经承担着‘大任’;有些人没什么热情,只希望生活中有一两件刺激的事就够了,那么生命只是一个逐渐衰退的过程;另一些人则喜欢无限的狂热激情,当他们完成一个目标时,觉得自己全身都被热情迸裂了。就像快乐生活是多种方式的一样,活出自己的热情也可以从不同的方法开始,发现自己的热情与兴趣所在是你一生的工作。无论你的目标是什么,你喜欢的事物会使你全神贯注。你的热情会如流水般扩散出去。”


尽力从事一些有益的工作


尽力从事一些有益的工作〓〓
《圣经》上明确指出:“若有人不肯做工,就不可吃饭。”经常地从事一些有益的事业对于一个人的幸福和快乐是十分必要的。无论多么美好的东西,人们只有付出相应的劳动和汗水,才能懂得这美好的东西是多么地来之不易,因而愈加珍惜它,人们才能从这种‘拥有’中享受到快乐和幸福,这是一条万古不易的真理。即使是一份悠闲,如果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得来的,这份悠闲也就并不甜美。不是用自己劳动和汗水换来的东西,你就没有为它付出代价,你就不配享用它。一个无所事事的人,不管他多么和蔼可亲、令人尊敬,不管他是一个多么好的人,不管他的名声如何响亮,他都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幸福。生活就是劳动,劳动就是生活。热爱自己的工作、尊重劳动是保持良好品德的前提条件。只有热爱工作、尊重劳动,才能抵御各种卑劣思想、腐朽思想的侵蚀,才能抵抗各种低级趣味的引诱。即使从最低级、最庸俗的意义上讲——即从纯粹个人享乐这方面讲,适当从事有益的劳动也是完全有必要的。不劳动就不应该享受劳动所带来的快乐。早期的基督教牧师都以亲自参加各种辛苦的体力劳动为荣。圣保罗主张:“不劳动者不得食”。他自己一辈子都靠自己的双手辛勤劳作来养活自己,他为自己这样活着而感到荣幸,为自己没有欠下别人的一分钱而骄傲。当垒·波尼法斯到达英国之后,他一只手拿着福音书,另一只手拿着木匠用的尺子。后来,他又从英国辗转到了德国,他还是靠自己的木工这门手艺吃饭。路德更是这样。路德一生干过许多活计,他干过园艺、建筑、车工和钟表制造等等。无论干什么,他都极其勤勉,他总是凭自己的劳动去获取面包。经常而习惯地从事一些有益的事业对于一个人的幸福和快乐是十分必要的。一旦离开这种经常的、有益于身心的劳动,女人们就会百无聊赖、无精打采,就会无所事事,精神萎靡不振,竟而会头昏眼花,神经系统也会紊乱不堪,久而久之,身体自然会莫名其妙地垮下来,精神也会一蹶不振。卡罗林·伯瑟斯曾经用心良苦地告诫她自己那位刚结婚的女儿路易莎,提醒她千万别向懒惰和无聊让步。“当孩子们外出去度半天假的时候,”她说,“我自己也像白天的猫头鹰一样,无精打采、神思恍惚、单调乏味,年轻的妻子多多少少会感到有些单调、无聊、厌倦,千万不要陷进这种状态之中。战胜无聊和苦闷的最好办法就是勤奋地工作,满怀信心地劳动,一个人一旦参加劳动,快乐自然就会来到你的身边,无聊和单调的感觉就会逃之夭夭。工作,勤奋地工作;劳动,愉快地劳动,总是去干这样或那样有益的事情。懒惰是魔鬼为所有大人物和小人物设置的陷阱,一旦掉入这个陷阱中,就等于落到了恶魔的手中。这是你祖父说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