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三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闯三关- 第1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哪样子不是增加了很多成本?”江浩越发不理解了。
萧洒笑了笑,耐心地解释说:“这得看是什么人经营了。如胡总这样的大老板,人缘好,知名度高,又有实力;就不成问题。他这样干;是用科学技术人造一个类似天堂村这样资源的生产条件,专门生产特色菜。要知道;上星级酒店食饭的是什么人?不是官员就是发了财的老板,他们只在乎健康、营养、味道,并不在乎钱的多少。比如;广东“华山泉”矿泉水,其最高贵的地方就是在于“天然、健康、有益”,它出自地下138米深层,属块状岩类裂隙水,是长期流经地层并经自然沥滤,吸收了地层的矿物质成分和碳酸盐类而形成的,未经污染。专家鉴定:它是人体理想的矿物质补充源。从微生物细菌学角度上讲,它是天然、纯净、安全、卫生的水;从营养学讲,它是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水。属低钠、低矿化度硅质重碳酸钠钙型矿泉水,常饮不但能增强动脉血管弹性,调节机体的酸碱平衡,还能降低关节炎、冠心病发病率,对高血压也有缓解作用,是我国罕见的矿产资源。如果胡总让它来浇灌生产蔬菜尤其是保健型特色菜,大家说:还用担心赚不到钱吗?”
“哦!”大家听了萧洒的解释;恍然大悟。
佟青高兴地说:“萧领导,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话一点不假,我与你只有多少天没见面?今天竟又冒出了这么一个新点子来了。佩服,佩服!”
萧洒笑笑说:“过奖了。这都是胡总的新观念,我这是刚从他哪儿学来的。”
“别听他胡扯!”胡安国指了指整个基地,无限惋惜地说:“我这是没办法中的办法。我在南江市郊有十几个大棚;50多亩地正闲着,自从开发大蒜产业后,就一直不理会利用它来产生最大的效益了。是萧洒一句话点醒了我。他说:何不利用你的大棚人造一个‘天堂村’?
我一琢磨;觉得很有道理,我想:天堂村的土地特具的营养矿物质条件,按现在的科学和我的条件,我完全可以实现,大不了换土,这一点;天堂村人会支持我,我去考察了一下天堂村另外一座小山包,经化验;很好;我把它平了;天堂村又得了一块小平原优质基地;我又人造了一个‘小天堂’。
后来,萧洒又对我说:‘何乐而不为?至于矿泉水嘛,可以向天堂村购买;如果是生产保健菜,干脆就买“华山泉”,按华山泉现在的知名度和它特具的优点,如果让人们知道你的菜是用华山泉生产的;就更不愁没有销路,更何况你的理念是专供星级以上的酒店和超级市场呢?还有,沼液,这个就更不成问题了。搞个大型养猪场不就解决了吗?’我觉得这样一来,我必然发了。于是,今天又来找萧洒,到这里来看一看,看能不能装个水塔;引水到公路边;把天堂山的矿泉水买到我那儿;如果成功了;天堂村又可以增加一笔收入。”
胡安国说完这话儿的时候,脸上露出一丝不令人轻易察觉的狡黠的笑意。
大家听了胡安国的话儿;心里腾的升起一种异样的感觉。
江浩心里骂了一句自己:我他妈的如何这么蠢?在我管辖的地方,要组织一些人干这么一件发财的事有何不可?原本江浩是不把别人的业绩放在眼里的,这次到江洲七日游方开了眼界。方觉得自己的不足,没有过人的胆色和卓越的产业洞察力。
江浩这样一想;决心回去后立即行动;要求各市县一、二把手亲自带人来江洲市考察,回去后;根据本地实际;更新观念;彻底打破那种因循守旧的思想;象江洲人哪样,‘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象胡安国那样;有条件的项目一定要上,没有条件的也要创造条件上!一定要让自己管辖的地方,在三年里赶上江洲市的发达水平。
张德智十分佩服胡安国的胆识,他深信胡安国的这种构想和策划一定能成功。于是说:“胡安国;真想不到;当年你是一个愣头青,十几年后;竟锤炼出这么一种过人的胆色和干才。”
胡安国笑了笑;无限感慨地道“张老板,您此言差矣!这点小聪明算得了什么?关键是党的好政策。不然的话,就是再有能耐,也不会干出什么名堂来!”
这胡安国说的确实是心里话。
胡安国唯恐大家不信;斜睨了一下张德智;有意和大家讲了一段令他终生难忘的创业故事:
胡安国刚开始出道时,并没有种菜;而是在A省干着贩菜的勾当。虽然发不了大财;却也还过得下去。
有一年的一天,他采购了一车时令蔬菜进省城批发。
天刚蒙蒙亮时,车子到达了农贸市场大门外的马路上。
胡安国看到前面有十多个男子,一手拿着手电筒,一手握着一把锋利的尖刀,在马路菜摊前来回的转来转去,当见到两辆裹着篷布的外地汽车正在卸货时,便立刻围上去,往车上爬,掀开篷布,用利刀割开装菜的蛇皮袋验货。货主高声说:不要动,不要动,都是鲜嫩的时令菜;刚上市。弄烂了就卖不出去了。可是那些人根本不听,一边问卖不卖,一边便钻进车里开始拎货。货主见这情景;知道如何拦得住?只好提出以每公斤1。8元钱的价格批发给他们,可他们就是不答应,只给每公斤1。2元。车主不同意,那伙人说,不批发给他们就休想批发给别人。说完他们便堵在面包车后门处不肯离去。其中有一名男子嘻皮笑脸的对货主说,如果你这么小气,咱们天天在这里守着;看你还做不做生意。
这次是胡安国第一次进省城做生意;不知就里;于是连忙下车,走上前去打探。
一位知情人对他说:这些人当中有一些是专门结伙压价批发的人,他们变着手法“霸菜”,前面那辆车的货主被他们逼得没法;只好以每公斤1。2元的价格批发给他们;他们把菜运往前50米左右再以2。6元的价格批发给早已等在那里的货车的车主拉回去零卖。这伙人拿到钱后;又到前面去等待下一辆车子的到来。而这些从外地收购来的菜价格是每公斤1。4元,被这些人以每公斤1。2元价格批走了;你说不是亏大了吗?
胡安国一听;心里凉了半截,说:货主为何不把车开到前面直接与那些批发商交易?
知情人说:这怎么能成?
胡安国说:这不是强买强卖?还有王法吗!
知情人说:表面上看,这也算不上是强买强卖。这帮蔬菜贩子是压价批发蔬菜为生的,是外地人。他们和在市场里那些专门经营蔬菜的贩子不同,只批发时令和紧俏菜。哪些是紧俏菜?他们有一个时令蔬菜信息网。他们在各大菜场都有老乡,每天都能及时掌握省城整个蔬菜市场的行情,哪一种菜利润大、能赚钱,价格大小多少,市场供求情况如何,都会通过他们这个网络及时反馈到他们那里。了解了这些行情,他们就按照市场行情和信息到市场的马路上有选择性地对蔬菜进行“垄断”、压价、批发。再转手以高价批发给菜市场内的老乡零售,这样每一个时令蔬菜一上市,钱就在他们这个批、那个销的过程中赚到了,控制零售价格更是小菜一碟。
 胡安国觉得这帮菜贩子还挺有学问;只是缺德了点。于是又问:他们这样做;如果碰上烂市怎么办?
知情人笑了笑;说:他们还有一个零售销售网。每天在市场临近马路上压价拿到蔬菜后,如果批不出去,他们立即交给老乡以低于农贸市场价格去零售。他们让老乡以自家产的菜,价低物美来吸引市民购买。人们平常每天在小区、路边看到的那些挑着菜担走街串户吆喝卖菜的妇女就是他们的零售网。他们这样干;不用交租用农贸市场卖菜的场地费,又不要支付交通费,每天按这样的经营模式从他们哪里拿菜、批发、零售,每人每天收入不低于100元,真个是轻轻松松的赚钱了。
胡安国这时候直觉得这帮人真是太聪明。于是再问道:他们这样做不是犯法吗?
知情人微笑着说:这帮人也不会去干犯法的勾当,他们知道:如果恐吓对方,那是犯法的,所以;他们只是采取围上去的办法,逼使货主没法把菜卖给别人,只能卖给他们。每次“垄断”压价批发菜时,他们采用的方法大都是看准了车子就围过去,搞得货主无法把蔬菜批发给别人,然后,他们以种种不同的软招数,逼使货主自愿就范,以低价批给他们。这是为何?他们为什么不去找工商执法部门或市场管理员呢?其实;找也没用。他们人多,一般的小菜贩不愿去惹麻烦,也不会向市场反映。还有一些外地来的菜贩子,为了偷逃税和少缴市场每百元5元钱的过秤费,也乐得不进市场交易,反正也差不了许多。这样一来,即使工商执法部门和市场的保安来查处,也不过是一种讨价还价的过程,也拿他们没办法。他们这样做,比起在农贸批发市场内强收地皮费的中介人要好多了。
胡安国初进省地菜市做生意;不知道农贸批发市场内中介人强收地皮费的勾当,于是问道:这是怎么回事?政府管不了?
知情人说:这是“市场病”,很难管,不过,事在人为;得看是谁当省长。目前在省城蔬菜批发市场内,有一部分场地是由市场租出去的,还有一些场地是中介租下的。中介租下的场地,菜贩如果要把蔬菜运进市场交易,必须交“场地费”,否则进入市场的货,很难保证安全。有的时候,有的外地菜贩;运来一车菜,因不是时令蔬菜;两天了;还卖不出去;这还不打紧;按每天200元计;交了400元的“场地费”,生意没有做成,也没有赚到钱,有谁吃得消?
知情人指着远处市场大门入去不远处的一排车辆说,这些停在哪里的车辆;每一个车位;每天都要交100元至200元不等的“场地费”。控制场地的中介大都是社会上的一“霸”。根本不做蔬菜批发生意,而是将场地先租下,再转手。一般一个车位场地费一天100元,有的收到200元,一个车位一年要向中介人交“场地费”3万至5万元。
胡安国听了;心里凉了半截;知道此次栽跟头了。于是向知情人禀明自己的情况,恳求他帮忙。
知情人和市场管理处的一个领导是同乡,经不起胡安国的死磨硬缠,找到他,声称胡安国是自己的表弟;有一车时令蔬菜;已运来省城;现停在外面;不知道怎样处理。请他帮忙。
这位领导看在同乡的面上;出面安排胡安国批发完了这车菜。
胡安国批发完菜后;再和知情人亲往这位领导家中拜谢他。临别时;这位领导告诉他:贩菜的勾当很难做,不如到郊区租地搞个蔬菜生产基地,这样的项目;时下很兴,政府支持;我们市场也可以优惠一个批发摊位予你;可进可退;自己生产不够,也可到外地收购;岂不强似你如今百倍?
胡安国听了;如梦初醒;心里想道:这样做很好;现在资金不足;可以先上小规模;只要有了摊位;一切就好办了;一边种菜一边贩菜;且又获得政府支持;何乐而不为?立时与这位领导商定:三个月后;安排摊位予他。
胡安国从省城回来的第二天;马上走东家进西家的想尽一切办法,筹集了100万资金;在省城的郊外租到了地方;干起了一个当时A省郊区还没有出现过的科技型大棚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说起建设这个基地的事情,胡安国又有一段令人荡气回肠的故事:
话说胡安国从市场管理处那位领导的提示中,深刻地明白了要闯市场经济必须寻找靠山;这个靠山不是一个人,必须是一级级的政府;没有政府保驾护航;休想立足。于是;他先把自己扮成一个大商人模样;到省郊区的一个区政府去联系;要求为其租地,搞100个大棚种菜供应省城农贸批发市场。
时值新上任的省委书记正在狠抓“菜篮子”工程,一听到胡安国要租地搞大棚种植;生产无公害菜的消息;马上批示:全力支持。
当时负责这个区的张区长岂敢怠慢?把胡安国待为上宾;每天安排人为胡安国跑上跑下;从土地的选择、租用,到大棚的建设;农民工的挑选都不用胡安国操心,张区长把胡安国这个大棚蔬菜基地的筹建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来抓;还从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抽调了几个技术员专门负责支持胡安国推行科技种菜新技术。当基地后期建设资金无法解决时;又出面担保胡安国向区农村信用社贷款50万元,保证基地蔬菜按时在省城正式亮相上市。
上市那天;省委书记亲自剪彩;为胡安国打气。
打哪以后;胡安国声名大震;不可一世,被世人称为“南国菜王”。他在搞好基地建设的同时,借助基地在市场的威望和便利,派出一批精英到外地采购各种基地无法生产的时令蔬菜和特色农产品回市场批发。为省委省政府抓好省城“菜篮子”工程立下了汗马功劳;胡安国成为A省第一个外来农民成功创业劳动模范;获得A省“五一劳动奖章”。不到十年功夫;胡安国就创下了千万家业。
而支持胡安国建设大棚无公害蔬菜基地;引领郊区农民实行农业产业化建设,成功地解决城市“菜篮子”工程的省委书记也因此提升到更高的岗位上工作,张区长也由一个郊区的区长直线上升;不几年;就被任命为省委副书记。
2001年秋季;胡安国的大棚蔬菜基地已经到了再次翻新加固的阶段,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蔬菜行业也发生了变化,蔬菜消费己逐步转向多元化发展,口味向自然化发展,对天然野生型蔬菜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比如荠菜、山芋、竹笋等品种,在菜市上将要成为主要“角色”;保健型的蔬菜开始流行,比如:芦笋能安心养神,百合能消肿,南瓜能消炎止痛等等;还有香料型的蔬菜也日益增多,如麦芽、茴香、蚕豆等,蔬菜产业的品种结构,必须向天然、无污染的绿色环保型方向发展,蔬菜行业必须向加工化发展,实行净菜上市,只有净菜上市才能适应居民快节奏、高效率的需求,保证安全消费,杜绝含农药超标的现象;速冻菜,真空保鲜菜便于贮藏和运输,出口创汇附加值很高,本地卖5角钱一公斤的大白菜运到日本可卖13元。
胡安国觉得:如果再在这个基地进行生产;已是小打小闹;且不能带动家乡人民致富。
他想到了家乡——江洲市张家镇。他觉得该为家乡干点事情了。
胡安国认为:南江地区的蔬菜行业刚起步;自己回乡创业也许更适合。随着中央农业部制定的农副产品必须向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三大工作体系推进,建立市场准入制,实现安全消费的措施不断落实的情况下,蔬菜种植必须实行环保化。蔬菜产业的品种结构,必须向天然、无污染的绿色环保型方向发展,在生产上必须向企业化管理、产业化经营的方向发展,如果不是这样,家乡的农产品就不能确保安全生产,安全消费,就不能发挥天然的优势。
于是;他把大棚和基地低价转让给了当地一个种菜大户。
后来,胡安国回南江做了详尽的考案,依前法泡制,在当地政府的支特下,在南江市郊的高新技术开发农业园租地1000亩,建设100个大棚,创建‘中国南江天然净菜集团有限公司’,专门向南江市和周边几个区县市的净菜超市供货,直接带动和辐射南江地区推进生产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解决城市“菜篮子”工程问题。
后来;又与中国江洲市天然净菜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创办“中国天然净菜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中国南江优质大蒜繁育中心”,以公司+基地+农户+总经销商的经营模式,在南江二区五市县建立分公司,为了杜绝恶性竞争,胡安国根据各地的天然资源条件,因地制宜,确定生产项目,实行区域性布局,一体化管理,产业化经营。
胡安国还定下了“立足南江,纵横八市,瞄准中国各大市场,放眼世界,争取用三至五年的功夫,创建中国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