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三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秦三世- 第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秦旭马快,几步便冲到了步兵身前,可是他却没有奥特曼那种骑术,只见奥特曼变身后几个纵身就躲开了步兵不断向前突进,秦旭无奈只好跟在步兵后面慢慢冲,此时,秦旭陡然想起如此冲锋跟送死一样,忙下令:“不要理会坦克,冲过去,冲过去,坦克交给步兵!”

    八百米的距离说长也长,可是对于骑兵而言,其实只是挽几个刀花的时间而已,特别是两方都在迅速靠近的情况下,碰撞的时间更是短暂,秦旭刚刚说完不到三十秒,秦节等人就冲到了骑兵队伍里,坦克已经近在眼前。

    幸好秦旭下令的早,秦节等人俯身靠着高超的骑术几个闪身窜过了坦克群,也多亏此时埃森特的坦克已经不多了,并排开来也就几十辆而已,而坦克后面的则是在装甲车上或者在地上奔跑的M军士兵。

    等秦旭跟着步兵吃了一嘴沙尘冲到坦克面前时,秦节带领着秦家骑兵已经在M军步兵群里杀了一个来回。

    M军士兵个个体格健壮,身材高大,生死之间也爆发出了极其强悍的战斗力,经常是好几个士兵同时抽出军刀猛刺秦家骑兵,战马吃痛,将许多骑兵掀下马背。

    秦军上马是所向披靡的骑士,下马则是纵横无敌的步卒,一腾身跳起抽出长剑开始了白刃格斗。

    M**人也不是吃素的,虽然武器没有秦军长,但是锋利度却一点也不差,特别是这些M军现在人多,拼着一个人让秦军捅穿也死死抱住秦军士兵的身体,让自己的战友得以欺身将秦军至于死地。

    秦节奥特曼别看他平时似乎窝窝赧赧的,但是能成为一军之主绝对不是凭借着关系走后门这些野路子,只见秦节闪躲转身,脚步微错,手中的长剑或刺或洗,或劈或斩,几步之间已经格杀了数名M国大兵。

    其实剑本身并不适合大规模械斗。春秋以前,作战以车战为主,车战所用兵器以长兵???戈、矛、戟???为主;短小的剑对战车上的甲士而言,无直接的斩杀之用,主要用途是“防检非常”,即用于防身,用于弃车后的短兵相接。所以它主要配备给作为“致师”的虎贲(敢死队性质的步兵勇士),以及随车步战的“徒附”。

    到了战国,骑战步战皆大大发展,迫切需要相应的短兵,剑的位置便骤然提高。这时,为了提高杀伤力,剑体需要加长,但由于当时铁的锻造冶炼技术才刚刚开始,其成熟度远远不及青铜,再加上大秦人那独特的思维模式,于是出现了近一米的青铜长剑!而相对于当时的六国来说,最长的剑不过六十至七十厘米!!这就是说,在战场上,往往秦军的剑已经刺进你身体三十厘米了,你的剑连人家边都没有碰到!!!

    再看看现在的战场上,M国大兵们用的武器连当时六国的兵器都更不如,大部分是短小的军刀,虽然军刀一般制作精细,材质都是百炼钢,但相对于青铜剑来说,唯一的弊病就是太过短小了。秦军的格斗搏杀技术又是从与六国的征战中用鲜血积累起来的,跳、躲、腾、闪每一个错步都能轻易划破M国大兵的喉管而不让他们的军刀有机会和长剑相撞。

    剑术在传统上分为两类,一类是“舞练”,着眼于寓兵于舞,赏心悦目,行气活血,养性抒情。公孙大娘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另一类是“相击”,目的在于格斗,讲究以短乘长,后发先至,撩刺纵横,克敌制胜。其他时候不算,反正现在秦旭认为秦节是其中的佼佼者。

    剑注重的是刺、洗、劈、撩、斩、抹、格、削、挑、挂、云、绞这十二种手法,短短几秒钟时间,秦节就已经将这些招式一一使将出来,显现出一种另类的杀戮美感。

    俗话说“蚁多咬死象”,更何况这些M国大兵可不是蚂蚁,他们是一个个经过严格训练的军人,生死之间爆发出来的勇气绝不在秦军之下,军刀不够长就跟你拼狠,一个M国大兵喉管刚刚被秦节的长剑划过,鲜血迸出却不理不睬径自冲上前想将秦节抱住,秦节无奈止住前进的势头,一个标准的侧踢将其踢飞在地上呻吟,但经过这么一个缓冲,秦节已经没有了冲锋的那个势头,被M军包围了!

    ---------------------------------------------

    秦旭一下就急了,“步兵两翼散开,弩兵射击,射击!”说着秦旭一夹马肚也窜进了坦克群里。

    赵宏吓的脸都白了,大叫一声:“陛下!”也硬着头皮冲了进去。

    秦旭清晰的看见,从坦克机枪口射出了许多子弹,可是子弹全部都只是定定的在自己身上弹开,而身体只是感觉一种轻微的触动,好像有什么人用面罩将自己全身给包裹上了。

    似蚕似茧!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

    不知道过了多久,身体陡然一轻,只发现已经窜出了坦克群,一个M国大兵正端着冲锋枪拉动枪栓准备朝秦旭的“追风白凤”射击。同时还有好几个M国大兵挥舞着军刀朝秦旭扑来,似乎他们已经杀红了眼,眼睛里满是血丝,仿佛好莱坞电影里的丧尸!

    “追风白凤”灵性通人,跟坦克比它或许是小人国的大个子,但在这些M国大兵身边那他就是巨无霸,一纵身跃到了那个想开枪的士兵身边,前蹄陡然立起,几个标准的直拳将这个M国大兵打的飞了出去,伏在马背上的秦旭都忍不住为那名士兵感到心痛---秦旭看见他胸口似乎已经完全凹陷进去了!

    马的蹄子是最有劲的,想想它一蹬要纵一丈六的距离,那是何等的力量才能达到啊,在这方面,人类的**无论如何强横是无法和这些大自然的生灵相抗衡的!

    “追风白凤”将这个M国大兵踢飞之后,后蹄也用力地蹬在了一个大兵的头上,即使有头盔的保护,可是他的头还是在瞬间被踢爆了,秦旭紧紧抱着马脖子,看见这个情况不禁恐惧的伸了伸舌头:‘***妈妈他姥姥,这个畜生的腿好有劲,一个蹄子估计跟我脑袋一样大。’

    正想见,一个大兵在右侧朝秦旭扑来。这个大个身高在一米九零左右,伸手就可以揪住秦旭的肩膀,秦旭一起身抽出长剑反手猛劈,没想到这个大个显然不是那些普通士兵,居然好像会中华功夫,危急之间用军刀以中华刀法中的“锁”字诀将秦旭的长剑牢牢定在其胸前抽不出来。

    这名大兵露出了非常**的微笑,让秦旭陡然想起M国着名大片“背背山”,想也不想放弃了宝剑起脚用力踹向他的脑袋,嘴里还大叫:“妈的,滚回背背山去!”

    秦旭的大脚要追上“追风白凤”显然还有相当的路要走,脚虽然深深的印在了那个大兵的脸上,可是只是将他踹离了马的周围而已。这一下得不偿失,失了武器如何是好?

    “陛下莫慌,奴婢前来救驾!”赵宏就跟上帝一样及时出现了,上下翻飞的青铜长剑在他手里就像上帝的承诺一样有效,这一刻他就是这些人的主宰!

    “他是皇帝?!”刚才夺过秦旭手中宝剑的M国大兵突然大声的用英语喊:“He’sking……!”

    个人认为,马蜂窝就是这样捅出来的。

    

正文 第十二章 坑杀是一种传统

    那个大兵居然懂得中华先秦语言,他的话使所有人愣了愣神,但是这些M国人在中华电影的教育下显然知道“king”这个词语对中华人意味着什么:至高无上的权力,绝对的服从,还有数不尽的财富!

    “抓住他,结束这场战争!。。。。。。”

    “把他抓住,让这些该死的魔鬼回到地狱。。。。。。”

    这些大兵顿时疯狂了起来,朝秦旭不断的扑过来,秦旭的“追风白凤”虽然颇具灵性,但毕竟只是一匹马而已,面对蜂拥而致的人群,“追风白凤”仅能踢开靠前的几个人,其余人一下子欺身到了秦旭身前。

    虽然秦旭的英语水平要多烂有多烂,但是对于“king”这个单词还是不陌生的,听见有人喊出了这个单词他知道要糟,腰侧一摸,幸好三棱军刺还在,看见那些M国大兵朝他扑来,抽出军刺毫不犹豫的一夹马肚,借着“追风白凤”前冲的势头将军刺捅穿一个大兵的咽喉。

    这个大兵显然还是一个毛头小子,年轻到略显稚嫩的脸庞顿时抽搐了起来,瞳孔扩散,双手自然反射的抓住刺进咽喉的军刺!

    这下可苦了秦旭。这把军刺是他此时战马上唯一仅存的战斗武器。“追风白凤”是帝王御驾,本身并没有那么多的武器装备,“***妈妈他姥姥,不会又要我跟人进行真正的‘肉搏’吧?!”这个念头没转完,那个能听懂中华先秦语言的M国大兵突然扑上来一扯,将秦旭扯下了战马!

    倒地的瞬间,秦旭瞄见赵宏带领着其他的骑兵满是惊恐的大叫,拼命朝这个方向冲来。他们是冷兵器时代的战士,知道怎么样在马背上保护自己手中的兵器不被夺走,而秦旭则不知道,刚才“追风白凤”的冲击速度太快,使他们没有能跟上秦旭的步伐,万一秦旭战死他们的人头也不保,如果秦旭被活捉。。。。。。呸呸呸,那样秦旭自己自杀得了,省得留下来害人。

    不知道是不是古兰托练就的自然反应,又或者是秦旭自身就有天生的格斗天分,落地后秦旭猛的弹起,没有闪躲周围朝他抓来的大手,而是直愣愣的扑向前面一个大兵???这个大兵大腿外侧的军刀还没有拔出,而他秦旭此时最需要的就是武器!

    对于这些西方人而言,秦旭的身高是太矮了,秦旭眼前这个大个更是达到了一米九的身高,秦旭轻易的钻进了他身前,伸手抽出了军刀。。。。。。

    这个大个没有学过中华武术,虽然知道要抓住敌人的重要关节使他不能动弹,可是刚才那样混乱的情况下他没能抓住秦旭的关节,所以秦旭一落地就挣脱了他的束缚,还没等他有下一个动作秦旭已经冲到他怀里,“**”大个突然想到秦旭为什么要这么做了,大腿外侧一空,军刀已经被抢走,这个感觉使他更快的往后退去???他不想死,他家中还有一个柔顺美丽的中华夫人。。。。。。

    秦旭兵器在手感觉这个大个已经后退,心知无法将这个人刺死于是反而不追了,另一个大兵手已经向他抓来,秦旭一个扭身让他的手划着耳边的空气抓空,然后跳起将军刀重重砍在那个大兵的脖颈处,然后抽出划向另一个靠近的大兵的眼睛。。。。。。

    M国大兵的军刀大部分是特制,刚才那个大个身高达到了一米九,所用的军刀自是不短,秦旭抓在手里简直可以当作小型的砍刀进行冲杀。

    刚才的事情说的复杂其实也就在短短十几秒内发生的而已,在这个瞬间,秦旭刺杀两人,逼退一人,还划瞎了一个人的眼睛,如此的反应速度和力度顿时让所有M国大兵发现这个“皇帝”并不是像他的外表看上去羸弱不堪,很多人开始向后退却。

    正在这时,赵宏带人冲了过来,“追风白凤”也奔至秦旭身前,秦旭一拉马鞍,翻身上马,期间居然没有一个M国大兵敢再向他靠近,秦旭手执军刀,冷眼看着这些M国大兵,赵宏等人迅速将秦旭团团围住。

    秦节等先期冲进敌阵的蒙家骑兵,哦,不,现在应该说是蒙家步兵也迅速向秦旭这边靠近,由于有了秦旭他们的搅和,秦节等人压力大减,冲击速度骤然加快,不过一分钟就已经冲到了秦旭身前。

    秦旭大概点了一下,原先的两百多人此时仅剩一百人左右,死伤率居然在百分之五十!看来,还是小看了这些M国大兵!

    秦节此时对秦旭的佩服已经无以加复,单单是秦旭以九五之尊不顾自身安危冲进敌阵救他这一条已经可以让一向漠视任何事情的秦节肝脑涂地了。他是秦与之子,但是却没有父亲那对权力的执着追求,他更渴望的是像老庄一样做那“梦蝶”之闲事,会从军征战沙场完全是父亲的意思。但这不代表秦节就是一个淡视世间感情的人???他会服从父亲的命令从军就已经说明他还没有做到老庄听见妻子死去还高兴的要跳街舞的境界。

    正在秦节要对秦旭说什么的时候,外围的秦军已经冲了进来,弩兵也扫平了装甲坦克开始零散射击战圈里的M军。

    M军完了!

    埃森特看见这些秦军突进步兵群里的时候就已经知道完了。M军没有接受过冷兵器战场训练,是无法对抗训练有素的秦军的。同时,在远处,埃森特已经看见无数的骑兵正奔腾向他们而来,望远镜里,连弩兵部队也调转了方向,无数的弩箭朝天而向,一声令下M军后队就遭受了无数的箭雨;惨叫声起;不用看卫星图埃森特就知道自己的军队此时恐怕是腹背受敌;那滚滚的黄沙已经将他们包围了。。。。。。

    “投降吧,将军!我们输了!”身旁的一个通讯兵无奈的道。

    此时无数的秦朝步兵冲上各个装甲车追杀M国大兵。M军已经不受控制的四处开始溃逃。

    M军不适应冷兵器战场的原因绝大部分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格斗水平不及秦军,相反,有些M国大兵的格斗水平是相当强悍的。而他们会失败的原因是,他们没有秦军那种协同作战的默契!

    是的,就是默契!

    冷兵器战场的默契绝对不是如热兵器作战时那种站在远远的地方帮战友射杀敌人的默契,而是那种发自内心深处的那种维护和机智。

    一个秦军在快被一个M军斩杀的时候,另一个秦军会迅速跟上先一步斩杀这个M军,这就是默契!

    而在相同情况下,M军的战友只会扑过来为战友挡住这致命的一刀!岂知这是最愚蠢的做法,最后的结果很可能导致两人都死亡!

    这就是冷兵器战士和热兵器战士在肉搏战场上的区别???协同作战!

    当然,秦军的协同作战还有很多,暂时先放到以后再说。

    而且埃森特发现,在秦军面前,M军并没有能占到太多的身体上的优势。

    不知道是中华人自身的退化,还是人类总体的退化。秦人的身高普遍高于现代人。秦旭听蒙僖说过,在秦人眼里,七尺男儿只是普通偏低的标准!(注:七尺相当于现在的一米八四左右)同时生长在黄土高原上的秦人,身体强壮绝不弱于现在用牛奶和面包浇灌出来的西方人,所以在身体冲撞上,秦人一般都没有吃亏,反而由于下盘结实屡屡胜出!

    看着自己的士兵被杀的人仰马翻,埃森特无奈的拿出无线广播道:“我是埃森特,我宣布战败!投降吧,我的孩子,上帝会原谅我们的!”

    秦旭以及所有秦军没有人听的懂英语,不过,M军那双手举过头顶,双膝跪地的姿势相信是个人就认识。

    “秦将军,他们投降了?”赵宏一手抓着一个人头,不可置信的问身边的秦节道。刚才救下秦旭以后,他放开手脚大杀四方,正杀的过瘾就发现这些M军轻易就投降了,这点使他有点疑惑:难道这些M军不知道向秦军投降的结果吗?

    “嗯,看动作是的!”秦节答道,转身往秦旭方向走去,同时冷冷的道:“也许这些洋夷不知道‘长平大战’!”

    长平大战,赵军四十五万人投降秦军,结果秦主将白起考虑到消耗赵国国力和粮草问题,除了二百余人年龄实在太小被释放以外,其余四十五万人尽皆坑杀!!!这一战奠定了秦国统一全国的基础,也彻底让东方六国中唯一一个武力能与秦国抗衡的国度从此一蹶不振!

    坑杀战俘,是秦军的传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