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单的人总会相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孤单的人总会相逢-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很多小孩子不吃饭或者哭的时候,大人们会吓唬他说:“再闹,让哑巴把你带走!”于是,小孩儿大都不敢哭了。

    并不是每家都会给他剩饭吃。有的人宁愿喂猪喂鸡,也不愿打发他一碗吃的,虽还念着孩子干爸的交情,但那交情,一顿饭早还了。

    可这么多年,死了很多人,哑巴却还活着。

    奶奶曾说,人到要饭的地步,总是不情愿的,谁没个落魄的时候?所以,我家总会把饭多做一些。奶奶说,这是给你们积功德。后来,奶奶去世了,我们依然遵循着惯例。

    可这几天,家里的剩饭总是打发不出去。

    过了些天,有人说,哑巴死了,晚上回去的时候,路上没有街灯,就这么被大货车撞死了。

    似乎没几个人会关心这个几乎毫无瓜葛的人的死活。这个消息之所以传开,是因为听说哑巴突然冒出来很多亲戚,围在镇政府的门口,一定要讨个说法。

    印象中一辈子孤苦伶仃的哑巴,竟然有几十号亲戚?这事儿在有财镇上顿时炸开了锅。

    肇事司机说,哑巴后事他负责料理,给他风光厚葬,像亲儿子一样,以后年年给他上坟,也算赎自己的罪。

    按理说,这该是很好的结果了,哑巴也算可以瞑目了。人活一辈子,辛辛苦苦,不就是图个老了之后能风风光光,气气派派吗?可他无儿无女,要是没这事儿,说不定哪天饿死冻死在破砖窑里也没人知道。

    可是,亲戚们不干了,七嘴八舌非要讨个说法,让司机赔偿。一开始,人们以为他们是敲诈勒索,没想到经一些老人证实,人家还真是实打实的亲戚呢。有的是顾不住自己的穷亲戚,站在人群中颇有些胆怯,缩头缩脑;也不乏在镇上有头有脸的大户人家,底气十足,气势汹汹。大家就这样争执着,那个司机的气势越来越软,只是硬撑着。

    协商一直无法达成,最后只好闹到了派出所。

    于法,撞死了人就算不判刑也得赔钱,但于理,哑巴这几十年从来没人照料,这些所谓的亲戚半点责任都没尽到,赔钱给他们谁都看不过去,再说,这个司机愿意帮哑巴风风光光料理后事也算是最好的结局了。

    可是,理总大不过法。加上亲戚们这方人多势众,这个年轻的司机只好东凑西借,赔了十多万,每家亲戚分了几万,高高兴兴回家去了。

    司机含着泪说:“你们好好给他料理后事,拜托了。”乡亲们都感动得痛哭流涕。

    亲戚们则异口同声:保证办得光彩。

    没过几天,哑巴下葬了,草草了事,说白了也就是随便弄个棺材挖个坑埋了,响器没请,连个花圈也没舍得放。

    哑巴,终究还是入了土。好多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风不风光,或许他从未想过。

    听看见的人说,那个肇事的司机,还时常去上坟祭奠,将坟葺一下,有时候一待就是大半天,拿着一瓶酒,一直喝到黄昏

    镇上老人都说,哑巴一辈子清清白白,到最后,便宜了一帮没良心的大活人,害了一个老老实实的大好人。

    4

    偶然某一天,我去镇上的中学转悠。母校已经今非昔比,不是当年破旧的土房子了,可门前的道路依然很狭窄,和宏伟的新校园有些格格不入。

    无意间和一个很久以前看大门的跛脚老头儿聊起天。时近隆冬,北风呼啸,黄昏时候,街道上都是瑟缩着往家赶的人,急急忙忙,道路狭窄,稍一拥堵,各个都脾气暴躁,骂骂咧咧起来。老头儿独自坐在门前,看着这吵杂的场面,眉毛拧成团,山羊胡子在风中颤抖。

    他说:“哑巴其实会说话。哑巴只是从小口吃,所以显得有点傻。那时家里穷,又有好几个兄弟姐妹。从小父母就不喜欢他,脏活累活都让他干,赚了钱也要上交,供其他几个兄弟姐妹读书。后来,父母相继去世,留下一些产业,虽不是很大,但被几个聪明的兄弟瓜分得一干二净,于是他就被扫地出门了。几个兄弟为了争家产,闹得头破血流,自此形同陌路。而他,也就成了流浪汉,慢慢成了哑巴。

    “多少年了,这还是他们几个兄弟姐妹第一次聚到一起,没想到哑巴一辈子可怜,年少的时候挣钱供他们读书,死了之后,还给他们做了大贡献。真是可怜那个司机了,他可是个好人,只是人总有背运的时候。”

    我问:“你怎么对哑巴的事这么了解?“

    他说:“前些年镇上修缮中学,资金不够,要镇上人捐款。每个有学生的家庭,分摊几百的任务作为建校款,没学生的家庭被号召为了祖孙后代多做善事而要求捐款。只可惜这件事闹得沸沸扬扬,不欢而散。那些孩子毕了业的家庭,再不肯捐一分钱,他们只想着自己孩子毕业了,没想过自己的孩子曾受着这里的恩惠。再说,孩子不读书了,还有孙子、孙女呢。后来,哑巴拿出了三千多块钱来给我,让我捐,但不要记他的名字。

    “你不知道,哑巴每年去捡矿泉水瓶子,一个一毛钱,就这么攒出来的钱呀。他可一分没舍得花。我当时说了句不该说的话:那些有儿有女的不舍得花半毛钱,反倒是没儿没女的哑巴你捐了最多的钱。

    “他回过头,说了一句话:他们都是我的干儿子,干闺女。说完就头也不回地走了。”

    说到这里,老头儿已经泣不成声。

    我问:“他干吗不说话,非要别人把他当做哑巴呢?”

    老头儿意味深长地说:“他眼睁睁地看着这世上的人都成了瞎子,昧了良心,还不如索性做个哑巴,不闻不问。”

    我无言,看看面前的街道,再回头看看这个小镇。汽车喇叭轰鸣,人人嘴里说着话,声音吵吵嚷嚷,震耳欲聋,这个世界好不热闹,但我多想让它安静下来。也许,哑巴也是这么想的。我们无法让世界安静,只能选择自己沉默。有时候,沉默便是对这个喧嚣的世界最好的回答。

    哑巴走了,安静的世界也彷佛走了,又有很多东西丢了。

    不知是否还会有人记得他,还会不会有人在他的坟头烧上一点纸钱,给他坟头上的青草拔一拔,陪他安静地聊聊天。

    你昏昏然睡去,无人知你姓名,为你哭泣。
第11节。7、云游
    7、云游

    我与世界相遇,我自与世界相蚀,我自不辱使命,使我与众生相聚。

    ——苏格拉底

    1

    南普陀路八楼的房间,天亮的时候,见到赤身裸体的小寒,等他穿上衣服,记得晚上早点回家。虽不见牛逼的大海,但是鸟儿叫得真是太吵。

    这是厦门沙发主孙哲给我的留言。

    和孙哲的初次见面,只持续了不到一个小时。早上六点多,有人轻声推开门,我已经醒了。粗略打量了一下,这应该就是沙发主孙哲了。瘦削的身材,略显疲惫的眼神,一看就是刚工作回来。

    “睡得还舒服吗?”他微微地笑着,露出一个浅浅的酒窝。

    “还不错,你回来好晚。”

    “不是好晚,是好早。”

    他是西川联系的沙发主,听说他是个在酒吧驻唱的歌手。我一直好奇他们的生活,便过来一睹他的风采。

    他是个很随意的人,直接把钥匙给了西川。他一般在夜里两三点的时候回来,没想到今天竟迟了些。

    我们就起床开始聊聊天,他似乎很欢迎我这个新朋友的到来,加上我也爱好吉他,他便给我们弹了首《兰州兰州》:

    你走的时候没有带走美猴王的画像

    说要把他留在花果山之上

    行囊里只有空空的酒杯和游戏机

    门外金沙般的阳光它撒了一地

    再不见风样的少年

    格子衬衫衣角扬起

    从此寂寞了的白塔

    后山今夜悄悄落雨

    为东去的黄河水打上刹那的涟漪

    千里之外的高楼上你彻夜未眠

    兰州总是在清晨出走

    兰州夜晚温暖的醉酒

    兰州淌不完的黄河水向东流

    兰州东的尽头是海的入口

    兰州喂,兰州哦。

    兰州喂,兰州哦。

    兰州喂,兰州哦。

    嘿,兰州到老。

    兰州,总是个苍凉的城市,听得我心都要碎了。

    或许,对于一些懂你的人来说,一首歌也就足够了,不需要太多的言语。

    看似阳光帅气、洒脱不羁的二十四岁大男孩,在内心竟有如此多的心事,唱得如此悲凉。或许是少有世人能够懂他吧。

    自然而然聊到旅行,对于一个漂泊的人,或许他的灵魂是永远在路上的吧。

    也许厦门也不过是他的一站,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能在这里停留多久。

    从十八岁开始出来,一把吉他,走过拉萨、新疆、兰州、西安、内蒙古,大大小小的酒吧,每到一个地方,不管是做服务员,还是吉他手、调酒师,他都会迅速开始工作,站稳脚跟,但基本不去什么景点玩。而当他想离开的时候,便挥挥衣袖,毫不犹豫,只带着他的吉他。

    “其实想想,挺羡慕你们的,去过那么多地方,遇见那么多人。我从来都是白天睡觉晚上工作、喝酒,要说去哪儿玩过,还真说不上来几个。”他略带伤感。

    “可是你的心更纯粹,比起我们,你才是一场流浪,没有方向。”西川说。

    “你接了多少沙子了?按理说,你是不太适合做一个沙发主的。我们住的时候,你总不在家,你回来,我们却要走了。”

    “十多个吧。我在沙发客网上备注只接待男生,每个沙发客请我吃一顿素斋就好,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你看我房间这些东西,我刚到这里的时候,房间都是空的,慢慢很多沙发客都会寄给我他们不用的东西,然后房间就填成现在这样子了。在这个充斥着娱乐的世界,这些感情或许才是最真的吧。”屋子里有各种各样的书、小家具,甚至那台笔记本电脑都是沙发客送他的。他向我们一件件展示着他的物品。那样子,幸福极了。

    其实,他的家境还算不错,也曾有很好的机会去过安稳的生活。可漂泊流浪、爱好自由才是他的天性,他愿意辗转在不同的城市,过着落魄的日子。哪怕清贫不堪,他也愿意给所有需要他帮助的人帮助,而且从来不问身份、年龄,在他眼中,似乎从来不存在坏人。打个电话,只要有床位他就可以接沙发。

    他是一个贫穷的人,一无所有。他又是一个富裕的人,拥有全世界。

    在分别之后的很长时间内,我对孙哲的印象只是一个单纯、可爱、阳光、有些忧郁、心地善良的大男孩,不想长大,面临很多压力,但依然淡泊。本以为不会有太多的了解,却没想到,世间的缘分,又让我有幸对这个以前忽视掉的男孩有了更深的认识。

    2

    和西川在厦门告别后,西川告诉我,他最近认识了一个很奇怪的出家人。

    “出家人?僧人?和尚?”

    “对,了悟和尚。”

    西川说,那和尚在孙哲那里住过一段时间,背着一把古琴来。他四十岁左右的年纪,曾经在普陀山佛学院学法六年,曾是在新闻部门任职的一线记者。

    光这番经历,就足以提起我对他的兴趣。后来,我便开始关注了悟的旅行(他称之为“云游”,是唐宋以降,禅宗僧人修行的一种方式,佛门专业术语叫“参学”、“行脚”,只是现在很罕见而已)。

    2013年7月初,了悟从佛学院毕业后便一直在路上。出发的时候,他放弃了佛门衣食无忧的优厚的条件,没了衣单费,又拒绝接受信众的供养。只带了五百块钱上路,一路上靠在寺院挂单维持生活,但有时却不得不露宿街头,有一次险些饿晕在路旁。

    后来到了厦门南普陀寺,因缘不具足,无法挂单。人生地不熟,没钱没友的他偶然联系到孙哲,没想到孙哲爽快地答应了。孙哲也不管他们只是一面之缘的陌生人,甚至把房间的钥匙交给了他。而他一住就是半个月。

    我在思考,二十四岁的沙发主孙哲,他的人格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转眼,我在孙哲这里,已住十多天了。因为,住在他这里,实在太舒适了,没有一点拘束(在十天前,我们还完全陌生)。我是一个十分拘谨的人,每到一个地方,不到万不得已,我从来不打扰朋友,更不会去人家的家里住,总感到给人添麻烦。对方越是客气,我越感到别扭。

    为什么能在孙哲简陋的小窝里住上这么长时间?因为,我没有感觉到,这是在别人的家里,我想怎样,就怎样。

    为何?这就是孙哲的目的。

    他希望每个来住的沙发客,都没有“我是客人”、“寄人篱下”的念头。

    孙哲自己呢,也不把自己当做房子的主人。

    “这个房子,就是大家来,谁来住都是家,谁来都可以住。”孙哲这样说,他也做到了。要知道,这非常不容易。

    孙哲凌晨一两点下班,上午需要休息。曾经有个脾气古怪的美国老人住在他这里,每天早上四五点起来,没有礼貌,活动的声音很大。孙哲说:“那时,我如果以主人心态,这是我家,那我就无法睡眠。于是,我就把自己也当做沙发客,就心安了,就睡着了。另外我也劝慰自己:其实还是不困,困极了,什么条件下都能睡着”

    我无法不去思考,孙哲的人格是怎样形成的。

    这些天,我也发现,孙哲的经济状况非常窘迫,一贫如洗。这房租八百元,他工资两千多点,而他是8月来的厦门,没拿上两个月工资,却交了5个月的房租。所以,其紧张程度可想而知,需要借钱度日所以,他也毫不客气地说:请我吃个饭就行,十元的就可以

    今天是周六,孙哲在教两个学生弹吉他,当然是免费教的。之前我和大家介绍过,孙哲说,我就这么一间房子,一张大床(他自己睡地铺),会弹点吉他,就都与人分享了

    我不得不怀疑,孙哲的人格,到底是怎样形成的?

    我父亲来电话说:“儿啊,这个孙哲真是太太了不起了,他比你们佛教徒还佛教徒”

    上面的文字,了悟发在了他的微信朋友圈里,这是了悟的真心感受。他说,他甚至开始质问自己的僧格,作为“大慈大悲的出家人”,“观音菩萨的弟子”,在孙哲面前,只有汗颜。了悟说:“接触孙哲,这一定是观音菩萨的点化,他直接影响了我的佛化人生,完善了我的僧格。从这第一点说,孙哲就是观音菩萨的化身!”

    不久,孙哲收到一台笔记本电脑,这是一位叫灵想的小师父寄来的。因为灵想法师看了了悟的微信后深受感动。

    电脑有点小毛病,需要维修一下,可孙哲身无分文,还时常举债度日,没钱维修。而且,孙哲房间的笔记本电脑自己几乎是不用的,他是留给前来留宿的沙发客们查询线路、上网用的,可以说是公共的电脑。如果电脑不能用,对孙哲倒不会有很大的影响,可对留宿的沙发客就很不方便了。孙哲为此很着急。

    得知孙哲的困境,了悟在微信上呼吁善良的人们能给孙哲一些帮助。没想到第二天,就有一个浙江不愿透露姓名的女居士给孙哲的账户上打了五百块钱。还有一位叫金国的贫困大学生,看到微信后,把打工得来的一百元寄给孙哲维修电脑

    爱,开始传递。

    我问了悟:“你为什么不接受供养、捐赠,却要让别人去捐赠帮助孙哲,还写下那么一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