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烟杂感随笔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烽烟杂感随笔集--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去,与晚照接轨;或如胡同里飘摇的酒旗,招睐世代相传的故事。便有布谷鸟啾啾传播,茶楼坊间穿梭的身影。相对应,一针一线,织成一件生活的布衣。清静而妥贴,自然而孝顺。晨昏里,便有钟声远远送过来,一环一环,罩上头顶,编成温情厚实的敞帽——

    我把这类意思告诉给我的朋友们。高贵的,或贫践的;活着的,或死亡的。

    这是个简单的分解。其实我们都处在同一序列的位置,接受生活的检验与垂询。这一序列便成为较为真实的一个甬道。把脸贴过去,离道口近些,耳朵里就会有碗筷相碰的声音,手机的声音,孩子们的哭声,领导的教训声,同事的责备声,当然也会有情人们轻轻的抽泣声。芜杂的,冗长的,不绝于耳。脸上便有些微温的东西滑下来,落进沉默的土地。

    离我们最近的,是我们的土地。这是我想告诉你们的另一个意思。

    它属于腰部以下的故事。

    (二)

    我一直在想,如果我们一出生就落在终年积雪的山顶,而非落进温暖的襁褓里,那么,不但节约了生命存在的真实过程,而且还省了攀爬的辛苦。问题是这是一个古老的约定。就像家乡过去一年一度的龙舟会,整个赛事只能在宽阔的水域,而不能在更为宽阔的陆地举行一般。你无法埋怨,你必须无条件呆在温暖的襁褓。尽管你慢慢会有恋床的脾性,然后是恋爱,最后是恋家。都是很自然较顺畅的事。恋的过程,就是从温暖开始,逐渐习惯寒冷。

    土地顺利地分娩了故乡,然后故乡分娩了庄稼。一环一环,圈养我们的故事。我们能够站起来的时候,抖了抖,所有的故事便开始下降。稻草一般降到腰部以下,云雀中枪一般降到绵长的埂上。这就是我们以为的洗去风尘,或者脱胎换骨后的高贵。我们幻想从乡村开始包围城市。

    “梨花村里叩重门,握手相看泪满痕。”生动清静之中,隐伏着一段任你揣摩的情节。我把这视为泪的喜悦,回归的失重。我们不太能够更多地想起什么。吃力的过去,一场露天电影,一张小板凳;一碗小米粥,一群黄瘦的眼神;一件千疮百孔的薄衣,一串动容的补丁月是亮的,我们是一节失落的电池。

    然而,这一切又是我们自己预备的。像一具棺木,放在堂屋;像最后一道晚餐,搁在冰凉的灶具内。生活这般真实,纤毫毕现。上午是皮影戏,下午是黄色录像;昨天是电影院,今天是歌剧院。那么,明天呢?明天当然是殡仪馆。我们需要更多的自卫和自慰。

    脚步一直对生活颇多牴牾。磨磨蹭蹭,不肯结婚。或许它喜欢另一双踩响田园诗的脚步;喜欢在某个江南小镇上踱来踱去,抽走一点采莲女的红晕;喜欢一个猛子扎进水中,从河流的底部捞起秦砖汉瓦;喜欢收藏美仑美奂的逐渐失落的蛙声;希望并热衷于追踪屈原以及瞎子阿炳的背影;喜欢往最近的山野,善意地输送陶渊明、慧远、陆静修甚至再加上一个谢灵运结社的动人故事这时候,悄悄的,腰部以下的故事开始自然上升。相对应的,愚昧的指责也开始上升。

    这些你都尽可以在乡村想象。坐在小院中,榕树下。感受挑粪的老伯颤颤地经过。

    无疑,有些悲伤早已在乡村准备妥当。

    (三)

    流言不知是何时成为城市的疾病的。拎着裤脚趟过积水的街道时,我们常常听到它们在空气中相碰,然后传播。医生们微笑着,将摊点摆到猎头公司的大门外,谁的行动稍有些迟疑,便从旁边突然伸出手来:看看吧,这是义务卖血的证明呢。而医院内,有人在出具需要付费的输血单据;透过医院背后的树荫,暗箱里,有人在收集废弃的一次性针管。好的价钱,合理的新闻。有人右手握着“發财”,左手将胸口拍得嘭嘭响,保证你会在电视的黄金时段看到;有人在大门侧屋内咳嗽,躬腰,披上绿色的大衣。夜晚寒冷,而工地上时常会有东西丢失;有人钻进了漆黑的煤矿,有人听到了爆炸声;有人在门缝内教训刚刚失学的孩子;家教挺好的姑娘,收起了扭怩,正在商场为情人挑选一条肥硕的裤子。商场里,生活的所有迹象逐渐细化、漫延,分门别类戴上若隐若现的乳罩。

    都是极理性的事。你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诱惑,从某间美容美发店的按摩室开始。这是感性的。其规律体现在一条宽窄不一的套裙里,像某条胡同。根据历史的经验,总是在一条巷道内,挂满红色的灯笼,上面龙飞凤舞贴着“笑贫不笑娼”几个大字。轻轻触一下窗,门吱的一声开了,门外的人便猴一般钻进。门内的人探头出来,像从虚掩的绣花斜褂内蹦出的乳头,左右晃晃,又缩了回去。门吱地一声又扣上。灯便亮起来。也有些大军阀的姨太太嗜好搓些别的,门一关上,便能听见另外一种战争。贞节牌坊主要是为了拘束乡下女人的。自然会有乡下女人不甘愿的,于是撺掇着进了城。入夜,便无法再回去了。

    这些都无须讳避。比如行走的火车。火车一节一节聚拢成无数欲望,它是唯一不需要节育的东西。这样不停地旁生枝节,或许有人会说我忒也不明事理,居然在不相干的事物上浪费精力。政治家说这是小资主义;军事家说这是贻误战机;商人说这是消费脑力,而不是消费避孕套都深得其中妙趣。正是城市一族贯有的态度。

    当然生活中的事情尚有许多烦难。城市在不断扩张,许多地方需要不断拆迁;叼着卷烟吐着脏话的孩子需要教育;少林寺的和尚下山来卖艺;农贸市场的猪肉需要重新检验;隔壁的保姆又偷了东西;住在四楼的女人一定要跑到十四楼跳下来;黑漆漆的夜里谁的手拧开了煤气?因为习惯上的关系,它们显得比较有韵律。

    就像清明节的雨,斜斜的,那么有规律地缝着我们的心事。不可理喻的一切便陡然奔到眼前。从乡村到城市,从温暖到寒冷,从惊喜到悲伤,从欲望到失落。均被这雨密密地缝。缝合着我们腰部以下的秘密,缝合着我们的生趣。

    站在结痂的墓园内,送上我自制的花环。向每位平凡的生命拥有者,或者我们的过去。

    至于将来的结局,我们最好不要问。

    2004/12/18于深圳退笔堂
第九篇:《佛学思想刍议》
    文/烽烟

    佛教,从一般宗教的基本特点——信仰的指向方面严格地比较,并不是一种宗教,因为它不仅不信仰一个至高无上的神灵,而且根本是无神论的。佛教是佛陀的教诲,要说它是宗教,也只是意味着它有所“宗”(宗旨),有所“教”(教诲)而已。

    “佛教不是信佛吗?佛教里不仅有神有鬼,而且各种神鬼多得不计其数,怎么会是无神论呢?”

    的确,佛教是尊崇佛陀(简称佛),但佛陀一非神灵,二非高高在上,三非宇宙的创造者,四不能主宰人的生死祸福。佛教中的神、鬼固然多,但所有的神、鬼都跟人处于同一个层次(即“凡界”,亦即“六道轮回”)之中,既没有超脱生死,也不能对人发号施令。可见,佛教里面的神,并非一般宗教中那种自身非人而又创造了人、主宰着人的神,因而真正的佛教徒是不拜神的。如果硬要说佛教是“有神论”,岂不等于说佛教是“有人论”么?至于佛教的宗旨,全在于探求宇宙和人生的真谛;而佛教的教诲,则在于告诉人们离苦得乐、超凡入圣的途径。根据佛教的学术文本及教派谱系,笔者试着分析如下:

    佛陀是什么?“佛陀,含有自己觉悟、觉悟他人、觉悟一切而无所不知无时不觉的意思,所以,又被称为一切智人或正遍知觉。”(圣严法师《正信的佛教》)。可见,佛陀其实是指那些彻底觉悟了的人,而并不是其它宗教所谓的“神灵”。众所周知的释迦牟尼佛,就是两千多年前古印度迦毗罗卫城(今尼泊尔境内)的释迦太子得道而成的。

    佛教把神、鬼、人、畜等一切生命个体统称为“众生”,认为所有“众生”都同样具有佛性,并且都有成为佛陀的可能。在佛教看来,“佛陀是已经觉悟的众生,众生是尚未觉悟的佛陀。在境界上,凡圣虽有不同;在本质上,佛性一律平等。”(《正信的佛教》)这个佛学论断不仅证明了佛陀并不是高高在上的精神领袖,同时也说明了成为佛陀所需要的一些基本元素——品行、胸怀、智慧、觉悟境界等。

    佛陀绝不认为自己是宇宙的创造者,也不承认任何宇宙创造神的存在。佛陀与众生佛性完全平等,如果说佛陀能够创造世界,那么人也就能够创造世界了。根据佛教的宇宙观释义,宇宙就是宇宙,无边无际,无始无终,不生不灭,谁也不能创造宇宙,谁也无法消灭宇宙。

    佛陀既非神灵,也非宇宙的创造者,与包括人的一切众生平等,因此他既不能让人生与死,也并不承担福祸赐予的功能与义务。他只将道路展示于人,把存在的一切生命现象梳理为一种“道”,按照佛性使之变得序列化、佛性化,让所有众生均有平等受教的机缘(佛教也提供一定的佛缘、佛机、佛性理解与培训),至于众生是否愿意受教,则自便了。在佛教看来,人的生死祸福完全决定人自己——即由一个人往世的善与恶加上今生的善与恶来决定,任何旁人(包括佛陀与菩萨)都无能为力。这就是所谓的因果报应。

    佛教的宗旨在于探求宇宙和人生的真谛。只有探明了真谛,才能破迷开悟,超凡入圣,达到超越生死、跟宇宙同在的境地。佛教认为,佛性是每个人以至一切众生所本具的,只因习染太深,执迷不悟,把本具的佛性埋没了,所以生生死死,轮回不止;只要破迷开悟,明心见性(佛性),就能超脱生死,达于圣境。

    佛教的教诲,就是将达于圣境的途径告诉众生。

    经书万卷,形成佛学的浩翰。几千年的承继,使整个佛学思想分成三大部分,如同三大宝藏,所以又称“三藏”(律藏、经藏与论藏)。律藏讲佛戒及其道理,基本以“五戒十善”为轴心,最多的达三百七十多戒,均随境界层次升级。经藏则包括各种经文,比较著名的是《阿弥陀经》、《金刚经》、《华严经》、《阿含经》、《金光明经》、《楞严经》、《地藏经》、《妙法莲花经》,等等。论藏是关于各种论述经学思想的总汇,是专门论述各种佛教道理的经文或佐证文献。《西游记》里的唐僧,人称“唐三藏”,其实是一种尊称,说明他对佛学三大宝藏理解的深度与广度,属一种特殊的佛学荣誉称号。

    如此多的佛学典藉,怎样达到教化的目的?佛经虽多,然而讲法则不尽相同,但破学开悟、超凡入圣的宗旨却是一致的。所谓“万法归宗”便是其理。依据历史上佛陀的修行方式,学佛的关键其实可以简单总结为三个字:信、愿、行。即诚信不疑,心愿不移,躬行不辍。历史上不乏一本经书一佛陀,甚至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便能开悟的故事。心诚、信坚、力行,可谓行为实践与众生佛性的最好联接链。

    这个修行的过程,证明了佛教并非消极厌世和不劳而食的寄生性宗教,关于修行的指征,它的争论其实不在外部而在内部。

    佛教分为“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两个大类。按照佛教的说法:执迷不悟的人生犹如“苦海”,只有渡过“苦海”(破迷开悟)才能到达彼岸的“佛土”。所谓“乘”,本意为车,借喻为船,“小乘”犹如小船,只能自己一人乘坐,一人得度;“大乘”则如大船,不仅要度自己,而且要普度众生,同时也只有当众生得度,自己才能一同得度。这两大类中,只有小乘佛教才能叫做“空门”。他们只承认“三空”之中的“我空”和“法空”,不承认“空空”,因而有陷入“偏空”(也有佛教徒称之为“顽空”),这的确透出了一点消极厌世的意思。而大乘佛教一空到底,反而能够达到“空而不空”。由于希望普度众生,因此从修行方式上,必须要求努力行善,不能逃避现实等,所以具有很高的积极性和推广性。

    在这两个大类下面又分为禅宗、密宗、净土宗、华严宗、天台宗、唯识宗等宗派。这种分派如果无门派之见和宗派之争,则对愿求修行者提供了更多的修行选择。它们是对佛教历史的一个自然见证。本篇小文旨在讨论佛教的基本思想,因此,请容许笔者暂时绕过关于佛教教派的历史演进。

    佛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因果报应。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佛法认为,一切事物的生灭,只不过是因与缘的聚散而已——因缘聚会便生,因缘离散则灭。这里面至少包含这样一个生命存在现象:尽管事物的生灭只是因缘的聚散,但其中的因果关系是存在的。即凡因必有果,凡果皆有因,只不过机缘的成熟存在种种差异而已。一个真正领悟了宇宙和人生真谛的人,总是一心一意地在“因”上努力,而不在“果”中计较与徘徊。“只顾耕耘,不问收获”。收获的必然性正蕴含于耕耘之中,何必过问?何需萦怀?

    应该说,佛教是一切宗教中最开明的。不但不排斥外教,而且佛教从来不贪功,绝不认为佛与菩萨可以赐福于谁或惩罚于谁。人们在佛像前烧香跪拜,只要诚心诚意,往往相当灵验。对此,佛教不认为是佛与菩萨的赐福,而认为是人们自我的赐福。因为,既然一个人能够诚心诚意地行善积备,他就是在进行创造“善业”与“善因”,也就自然应得到“善报”与“善果”。

    根据笔者的理解,佛教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永不僵化。佛学的构造、佛理的机理和佛学的传播方式等,都说明佛陀并不认为只有他所说的才是佛法,他接纳一切合乎佛法原理的言行。这个特点说明了佛法已经兼收并蓄了其它教派的一些合理思想,如儒学和道学。

    有一点颇为有趣的是,众多的佛教典籍中,都明确了佛教崇尚大地的理由,这点同老子的精神境界有异曲同工之妙。佛教经文中,大地是一种精神与思想的统一:大地孕育万物而不取,承载万物而无怨,容纳万物而不弃。在老子的思想中,崇尚水之“至柔”、“不争”以及“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无为”。这两个思想的巧合,从精神境界上,将中国人的思想境界升级到整个人类的存在大系上,这无疑是世界性的贡献。

    “度他正所以自度,利众正所以自利。佛法妙用,正在于此。一切佛理,皆应如是领会。……盖多数人能知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上者可以转凡入圣,中者亦成大仁大智,下者亦是善人君子矣。则书籍所称三皇五帝之盛,不是过也,乃不信者,皆以为厌世,是皆未明佛理之过也。故发大心欲弘扬佛法者,首宜将此义尽力宣说,彻底阐明。俾大众渐得明了,多入佛门,则化全世界为大同国,化尽法界为极乐邦,亦不难也。”(江味农居士《金刚经讲义》)江居士这段话,从佛理出发,无疑提供了一种佛机,同时也阐明了佛理的综合利用以及佛理对于人生存在的积极意义。

    宇宙宏阔,机缘如肌;人生至性,因果为心。佛学深博,非一人之造;佛法普渡,非一人之力。

    当作如是观。

    2005/6/25于深圳退笔堂
卷四 退笔堂简椟
    文/烽烟

    佛教,从一般宗教的基本特点——信仰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