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她礼貌地起身告诉我,Honeywell的面试需要一个严格的流程,她们会对面试者进行评估,然后交由总经理挑选再做第二轮面试。我也自然地附和,说应该的,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流程我能够理解,希望有机会再合作,然后就回公司了。
我知道此面试凶多吉少,结果也果然如此。
其实,面试犹如人生,很多事情就在一瞬间决定了。我们所能做的无非是尽最大的努力,看淡云聚云散。
3.Honda:
在一个人才市场,偶然发现Honda的招聘,便递了份简历。HR哥哥给了我一个地址,要我下午去某某五星酒店面试。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场合,以为自己肯定会紧张。可到达目的地,看到人头攒动、无数个充满憧憬天真烂漫的眼神,我才明白这不过是一次普通的面试,只不过场地换了一下而已。
正式开始后,每个人领了英语与智力题各一份,应该说英语测试很简单,估计高中水平就能拿满分。至于智力题似乎有点搞笑,居然是A=B,B=C则A=C,或者一年的鸭子两条腿,十年的鸭子几条腿等等问题。
第五章 面试(5)
http://book。sina。。cn 2009年10月19日15:08 新浪读书
很多问题我忘记了,只记得有一道题目是:如果你是篮球教练,离
终场还有50秒,与对方差距四分,发球权在你手里,你会如何选择?我对篮球提不起兴趣,随便胡诌了两句草草了事。之后就是面试了,六个人一排面对三个考官。首先依次自我介绍,除了一个小美女之外,大家表现得居然都极其平淡。那个小美女首先从自己以前从事的国有企业说起,然后说到自己的出身、自己的大学再到当前的想法,以及以后的职业发展。整个过程成了她一个人的新闻发布会。奇怪的是面试官并不打断她的话,似乎还非常感兴趣。
然后我们被要求每个人都要评价其他人的优点与缺点,其实我相当讨厌这样的设计,碍于情面勉强支应一下。这时那个妹妹再次唱起了独角戏,她饶有兴趣地把每个人都评价了一番,当然不忘把自己吹捧了一番。我相当不喜欢她,不过不得不承认其实面试的时候口才真的很重要,因为很多公司人际关系复杂,所以与人交往的能力很重要。相比之下,很多大公司反而将专业知识放在其次了,因为专业技能可以培养啊。
最后HR向我们提问,到现在我仍能记得他们的问题:
HR:从你的简历来看,似乎你在当前的公司发展不错,你为什么想离开现在的公司?
Tommy(我非常讨厌这样的问题,但又不得不面对):因为我想获得更多的经验与能力。单纯在一家公司让我不能接触更多的人以及获得更宽阔的视野。这是目前我能找到应付这个问题的最好回答。
HR:从你的经历来看,你以前的职位并不与你的专业一致,而你现在应聘我们的职位也与你现在从事的职业跨度较大,为什么?
Tommy(我没有正面回答):其实很多职业并不一定要专业对口,关键要看性格是不是适合。当然作为一家跨国公司,我从事的这家公司其实提供了我们更加多元的选
择,因此员工才有更大的发展,我想Honda也应该是一样的。HR:你未来五年的职业规划?Tommy:我希望在我这五年里能逐渐成熟,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取
得职业认证,逐渐从做相关技术转做管理,让自己的职业获得较大发展。HR:什么是较大发展?HR开始challenge我。Tommy:成为CEO或董事长。最终我没有通过面试,不过我想原因应该不在我。HR从我们这一组的六个人中选中了一个刚毕业的本科生、一个刚毕业的研究生还有那个小妹妹。我想其实很明显,他们是挑一些有潜力、要求不高的应届生,日本公司大都如此。不过HR或许只是无心之语的一番话还是打动了我。
她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不行的,只有不合适的;在这里没有通过不代表你不行,只能说明我们互相间的定位不一致,实际上你终究会找到属于你的窝,如果你确实是萝卜。”
确实如此,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天空,如果你不快乐何不往下再走一站,没准等待你的人和事就在下个站台痴痴地望着你。
4.Intel:
Intel采用的是典型外企的面试流程,包括:HR电话测试英语——HR预约面试——部门面试——相关部门面试(如果需要)——更高一层领导面试(如需要)。
Intel一般通过网络发布招聘信息,然后根据求职信选择应聘者,一个职位一般总会有多个竞争者,经过层层筛选,最后确定入选者。为降低招聘中的成本,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Intel的Staffing实行Partner制度,即由需要招聘人员的部门经理联合同一部门和其他部门的经理,组成一个4人面试小组,面试前商量好具体的面试方法,相互间分工。面试时
第五章 面试(6)
http://book。sina。。cn 2009年10月19日15:08 新浪读书
总是“一对一”。面试结束后,4人小组开会讨论,决定是否录用。
我是网上投的简历,没想到会得到这样的面试机会。电话面试我的小姐语调温柔优美,问题也是非常常规的,稍微有一点功底的人通过都没问题。之后她约我在深圳一个大酒店面试,并透露她们将组成一个庞大的招聘团来组织这次面试。
坦白说,我对这次面试没有十足的把握,只是认为希望很大。原因在于首先她认为我的英语不错,其次是因为我所从事的职业熟练程度较高。另外就是Intel在成都的工厂刚刚运营,很需要一些人才。
到面试那天,我突然变得犹豫不定,去还是不去?
两个选择在我的脑海里盘旋着,纠结着。我仍然没有下决心离开深圳,甚至我觉得我仍然应该留在深圳大展拳脚,因为深圳给了我现在的一切,而且目前我仍然在和一个美眉保持着不咸不淡的关系。
我不明白她,也迷失了自己。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喜欢她,也许是刚刚见到她的时候,她那宛如秋水的眼神和飘逸的长发吸引了我。我尝试去接近她,她不置可否,和我在一起玩耍、逛街、吃喝玩乐,可是对感情总是顾左右而言他。年轻的我也同样傻劲十足,我发誓用真情打动她,以至于用尽了所有的聪明才智,动用了所有的资源。
与Intel预约的面试的日子很快到了,我拿不定主意。走还是留,爱情还是事业?选择还是放弃?一向大大咧咧、豪气冲天的我仿佛走钢丝的演员左右摇摆着,挣扎着。我第一次对自己的命运如此拿不定主意。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过去,不能再等了,我祈求上天,然后拿出了一个硬币抛上天空……
结果是背面向上,我有点失落,但也很坦然地关掉手机钻进了被窝。
被父母寄予极大期望的我,发誓要成就自己事业的我却把命运交给运气,多么可悲!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我无数次对自己大吼。终于,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我喝得酩酊大醉,然后第二天我彻底忘记过去,精神抖擞地投入了工作与面试。
后来,那个美眉曾经尝试再与我交往,可是我发现自己再也没有当初对她的激情。再回首过去,发现一切都已沧海桑田,包括她。我突然想起李商隐的那首诗歌: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5.Flextronics
既然说到了Flextronics,就顺便说一下我在那里经历过的吧。第一次我爽约后,HR又来电邀请,很直接地说:“看看又没有什么损失,不行再说嘛。”本没有去珠海的打算,可是架不住Flextronics HR三番五次的邀请,便欣然前往了。
到这里,你可以看到,其实外企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复杂。很多外企,比如Flextronics对人才的需求是非常大的,当然原因有很多(比如位置相对偏僻、新建厂房、人才流动、订单增加等等)。而且,他们的要求也不是特别高,对应届生来说,只要有英语四级毕业证书就OK,往届生只要稍微有点经验,基本都没有什么问题的。
从深圳坐三个小时汽车到珠海,仿佛一下回到乡下小城,然后从香洲坐公交,花费一个多小时才到达斗门,又仿佛从小城一下回到非洲。
Flextronics就坐落于此。我当时的感觉仿佛就是大热天一下掉入冰窖,心想,难怪HR美眉如此热情。
不过,进入Flextronics工业园后,心情又一下子豁然开朗了。那真不是一般的大啊,园内小草、绿树相得益彰,旁边路上到处是穿着非常时尚的姑娘。进入公司,感觉更加气派,前台旁边放着一台最新款的微软的X…BOX游戏机让人好生心痒。到了Flextronics才知道什么是工作环境:工厂所有的办公室以及通道都是铺着地毯的,柔和的灯光,洁白的墙壁,还有外加摆放整齐的办公用具。
HR简单和我交谈了一下,就把我带给了主管。主管是新加坡人,和我简单聊了一下工作,就开始介绍Flextronics,大意是他们是什么五百强,尊重价值共享,共同发展了,然后就告诉我等待通知上班。果然。我很快就接到了录取通知。
尽管拿到了offer,但我还是有点犹豫,因为我在这边也可以说基本稳定了,可是确实能学到的东西也不多了,虽然有升迁机会但毕竟是小公司,生在闺中无人知啊。
最后,我终于耐不住大公司的五百强的诱惑。谁不想年轻的时候镀镀金,多学点知识,为以后的职业发展铺平道路呢?
我想我的选择没有错。Flextronics多少让我有点震撼。
别的不说,就说进入公司之后,首先给安排一个Buddy,他几乎可以告诉我所有有关衣食住行方面的问题,包括工作。简单地说,新人工作上如果出问题,公司首先会找到你的Buddy。
其次,是这里让我接受了一套完整且系统的专业技能培训,FlextronicsUniversity虽然有点言过其实,但是那种培训理念的确不错,这与我们很多本土的公司有天壤之别。当然现在Flextronics流动也很高。
虽然我后来离开了Flextronics,但对它仍然很关心,以至于后来看到Flextronics全球排名一路下滑,几乎要到五百强末了,心里都替它担心。不过最近欣闻Flextronics在大肆扩建,预计2009年全球营业额将达到五百亿美金,心里就又说不出的高兴。
似乎关于Flextronics的事情我还可以说出很多,它确实给了我很多值得一辈子珍藏的财富。
我默默地对自己说,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回头看漫漫人生,优雅地转身,重拾心情继续上路。加油吧,兄弟。
第六章 外企工资(1)
http://book。sina。。cn 2009年10月19日15:08 新浪读书
在第一家公司,我对外企的工资规则了解不够透彻,后来从第一家外企出来后,我逐渐了解了外企的工资规则。
外企的工资有多高?我只能说比你想象的高,经常看到天涯上有网友质疑某某20000元/月工资的帖子。事实上,我以前工程部的高级经理(大陆人)45000元/月,还不含福利。
有一次陪老外面试一个小硕,仅仅是陪同,老外不喜欢别人干涉他的决策。小硕开口8000元/月,那家伙走后,老外脱口一句我终生难忘的话:It’s very very cheap。其实我觉得那个硕士挺不错的,如果他直接开价到15000元/月,那个职位非他莫属,可惜就因为他不明白规则。也许老外比我们更明白便宜无好货。
因此不要老拿中国人的想法衡量美国人,你给不起工资不代表老外给不起,你要知道人家赚的是美金。也许你觉得10000元/月很多,但在老外的眼里估计也就是你眼里的几百元不到。欧美企业一般处于产业链的顶端,或者拥有某个元器件的专利,典型的如Microsoft、HP、Intel等。他们拥有定价的主导权,通俗地说利润高得你不能想象。因此那点工资是毛毛雨啦。
老外(特别是欧美)比较强调价值与责任,用到企业上就是要求企业、员工、供应商(甚至供应商的员工)等多方共赢。前段时间APPLE调查富士康的员工福利就是很好的证明。
由于强调企业、员工、供应商共赢,因此外企的员工普遍会有比较好的福利与成长。但是比较以前,中低端职位(普通的工程师、技术员)已经下降得很厉害了。
不过目前高级人才(主管以上),外企(纯粹欧美)缺得厉害,因为最近几年每年都有大量外企向中国转移。以前不敢转移是比较担心中国的政策变化,现在估计比较放心。因此兄弟们,时不我待,抓紧学东西让自己变成高级人才吧。
大部分中国人都多少受到国有企业体系的影响——每到月末,所有人的工资都贴在布告栏上清清楚楚,没有一点隐私可言。甚至不时可以看到一堆人围着工资布告栏品头论足,好不热闹。当然有没有隐性收入不在我考虑的范围。外企则不同。到发工资的时候,每个人领到自己的工资条就若无其事地离开了。在外企,私下讨论工资是违反规定的,一旦被公司发现,因此丢掉饭碗的事也屡见不鲜。一般没有外企经历的人,对这种情况很难理解。
那么,是不是这个话题就无解了呢?外企的工资体系究竟是怎样,个人之间究竟有多大差别?举个例子吧:欧洲D公司要在中国开分厂,需要大批人才。通过筛选最终他们认为A、B、C三位符合他们的要求,也就是D公司想同时录取他们三位。
A目前在台资公司月薪2000元,期望工资4000元;B目前在一家日资公司月薪4000元,期望工资8000元;C目前在一家美资公司月薪6000元,期望工资12000元。正常情况下ABC三位都会被录取,最有可能的结果是,A的录取工资是4000元,B的录取工资是6000元,C的录取工资是10000元。但是大家注意哦,他们到公司后可能做的是同一工种、同一职位。也许这也是外企要求工资保密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你是A,知道情况后肯定郁闷。但是这又能怪谁呢?你只期望4000元,没有给一个发你10000元/月的理由。遇到这种情况,即使资本家再有钱,也不可能白白给一个没有要求的人吧?
这时,又有人该说了,难道资本家给C10000元/月就不傻了吗?因为他完全可以花4000元/月找另外的人啊。但是事实上,资本家还真不傻,人家就认定C能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况且那一点钱对资本家来说毛毛雨了,用我们总经理的话:那点钱对公司来说是nothing。
可能又有人要说,那我以后去外企面试一定要漫天要价。其实,这也是不对的。我的建议是——量力而行,毕竟外企的HR也不是吃干饭的。对自己要有一个比较合适的定位,既不会像上面A那样吃大亏,也不会因要价太高而失去机会。
总结成一句话就是:认定自己的目标与期望,不过多和别人比较,勇往直前不轻易妥协,是最好的选择。
在给自己定位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猎头、用人部门、HR之间的微妙关系。猎头希望你的工资越多越好这个自不必说,因为他们的提成是和你的工资直接挂钩的,这也就是猎头推荐一般比求职者自己投递简历要求的工资高的一个重要原因。用人部门则是希望自己招的人在公司规定范围内尽可能高,原因很简单:毕竟是自己招的手下,如果比别的部门同事工资低,被他发现后不好好工作怎么办?当然这方面他们也不好直接说出口;HR当然希望在公司规定范围内将求职者工资尽可能压低,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