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子孙在天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龙的子孙在天涯-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原来王将军还藏着一手呢!”士兵们议论道。
“你们看,那座炮台可真威风啊!这次定要打着那帮辫子军抬不起头来!”
此时,李铁早已快步登上了炮台。他反复跺着地面,不满地直摇头。“将军,这炮台土质过于松软,我们的九斤姑娘架不上啊!”
“铁炮不行就用木炮!”万胜向他神秘地一笑。
站在一旁的士兵深感疑虑。木头炮也能攻城?完了完了,王将军今天真地气疯了!
“大明皇位应传于长公主之夫--周大将军。”
“不行!大明皇帝姓朱不姓周,皇位理应传于舟山鲁王。”南京朝廷上,两派势力相持不下,而绝大部分官员则沉默不语,骑墙观望。
“周大将军统兵有方,他麾下两万新军骁勇善战,力克满夷,已收复中原大部!与之相比,那鲁王有何德何能?”
骁勇善战的新军!在一旁闭口聆听的徐世忠忽然觉得喉头梗塞,仿佛有一根鱼刺卡着一般。经过百般努力,自己终于收拢了一批官兵,可就在这节骨眼上,半路杀出了个陈咬金!咳,一切只能从长计议。
“臣徐世忠拥立周大将军为帝!”徐侍郎率先向周志雄跪拜,他的党羽们也纷纷下跪。
“周大将保证,今后国号不变,仍为‘明’。”周志雄的心腹继续在大殿上吐沫横飞地大声讲话。“恢复南京为大明国都,他每年还将按例祭奠太祖孝陵。”
朝中元老、吏部尚书邓仲仁终于下跪行礼。顷刻间,大殿中跪倒一片,众臣齐声高呼:“臣拥立周大将军为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后明王朝的第一天开始了。
周志雄看着眼前这般美景,不停地捋着山羊胡,放声大笑。“众爱卿平身!”哈哈,这话说得真过瘾!那个说什么姓朱不姓周的混蛋,满门抄斩!那个忠心耿耿的徐侍郎吗,晋升尚书。
他慢慢走向高高在上的龙椅,脚步犹如腾云驾雾一般轻飘。现在还剩两件烦心事:第一,原先的那些政敌依然龟缩在京师,得尽快将他们揪出来!第二,那个平虏将军王万胜现已名扬天下,功高盖主!尽管他人还算老实,但有此人在身边迟早是一种祸害!
除夕夜,多铎不安地登上了西城墙。近来,他一直在细心观察西城外的明军炮台。那炮台的高度与日俱增,可这几天忽然不再增高,显然,下一轮进攻迫在眉睫。这次守城只能胜不能败,大清国的生死存亡在此一举。
“本王的命令,你们执行得如何?”他冷峻地扫视属下。
“回豫王爷的话,一百门红夷大炮已按您的吩咐全部搬上了城楼顶层。”
多铎满意地点点头。他又一次隔着城墙垛远眺明军大营。那里篝火簇簇,炊烟缕缕,一派安宁的景象。他暗自耻笑,这次你们休想再骗我!怎么会这么安静?你们汉人在除夕夜不是喜欢酗酒作乐的吗?”
“本王断定,明军将于今晚攻城,你们必须严加防范。”
“豫王爷,一万守军已全部上了西城墙,我们弓箭弹丸储备充足,就等着汉人前来送死了!”
“好!那些汉人以为一个小土堆就能与我坚城高塔抗衡。本王倒要看看,究竟鹿死谁……”脚下忽然一震。
万胜走进杨大人的营帐时,里面正忙得个不亦乐乎。矿业实习生们趴在一张巨大的工程图上,作最后的校对计算。这张图标识着一条长长的地道,从新军大营一直延伸至西城墙跟下。
“杨大人,你们找到了金子没有?”万胜笑着问。
杨大人从图纸堆中抬起了头。“王将军,我们已如期完成了矿道的开挖,我相信每位学生都从中找到了比黄金更珍贵的知识!”
“大家都辛苦了,歇口气吧!”万胜大手一挥,火头军端上了丰盛的年夜饭。趁大家围坐一起吃饭的工夫,万胜问:“杨大人,我这儿有几位将官想知道这地道有什么特殊之处,你能向他们解释一下吗?”
“还是让在工地上实际操作的学生来说吧。”在杨大人的鼓励下,一名实习生大声道:“各位长官,以地道攻城在我国由来已久,传统的方法是将地道沿墙体挖掘,然后烧掉支撑木造成崩塌。但沿墙一段必须在浅层开挖,极易被察觉,一旦敌方挖通反攻地道,整个工程功亏一篑。而我们的矿用地道往深层掘进,然后在城墙根下挖掘七个储药室,以烈性火药逐次引爆……”
“你们在地下深处施工,如何能保证地道的位置准确无误?”有一将官问。
“我们靠的是几何原理和这些测绘工具。”学生指了指营帐角落里一大堆器械。
将官们敬佩不已。“杨大人,您能分一半学生给我们新军吗?”
这时,墙上的机械大钟奏响了新年钟声。杨大人神情严肃地站起身来。“在下恭贺各位新年愉快!传本官之令:新年大礼炮马上点火!”
多铎仰面躺在西城墙顶的砖石地上,眼前天旋地转,两耳疼痛无比。直觉告诉他,明军的进攻开始了,可为什么四周如此安静?他用力拔出马刀,大喊一声:“弓箭手准备!”连他自己都听不见喉咙里发出的声音。
只懂舞刀射箭的多铎自然不知,在他脚下精心安置的一万斤烈性火药已在城墙根处撕开了一个巨大的空洞,厚实的墙体终于承受不住自重的负荷,开始下陷。多铎觉得身子猛地一沉,地面紧接着开始滑动,四周到处都是翻滚的碎石和泥块,往日坚如磐石的城墙霎时间变成了一团流沙,将他一口吞噬。
在城外严阵以待的士兵尽管个个都有心理准备,但那声山崩地裂般的巨响仍然震得大家两耳轰鸣。脚底下大地在剧烈地颤抖,营帐不停地嘎嘎摇动。不多时,滚滚烟尘扑面而来,大家知道,这就是攻城信号!士兵们以湿布遮面,跨大步冲向弥漫的烟云。
京师城内杀声震天,许多汉民操起菜刀加入了明军行列。四处逃窜的清兵犹如过街老鼠,被打得鬼哭狼嚎。不多久,所有清兵全部缴械投降,多尔衮苦心经营的京师防御终于土崩瓦解。
城北得胜门轰然中开,一小队满人骑着快马匆匆出城。静静趴在北城楼上的高望杰看得真切,深更半夜仓惶出城的人一定不是好人!他眼睛一眨不眨地瞄准了中间一人,扣动了扳机。
说来也怪,余下的非但不跑,反而回过身围住了那个落马的人。他们刚想将尸体抬上马,身后追来一队明军,这些人终于下定了决心,抛弃尸体落荒而逃。
“快去将那尸体抬上来辨认。”高望杰下令。
他的直觉没有错,被他击毙的的确是位大人物。但他做梦也想不到,那大人物竟然是摄政王多尔衮!
满清幼主爱新觉罗。福临终于派人前来议和。慑于明军的兵力,清帝被迫接受了后明王朝提出的全部议和条件:交出所有前朝降臣,归还所有汉人领地,年年进贡,岁岁来朝,永世称臣。
“来了,来了!你们看,他长得多帅啊!”小山村门口,一大群乡民踮着脚激动地向远处眺望。这是王二的老家,这穷村从未出过一个官,更何况是妇孺皆知的平虏大将军?
“听说他还不满二十岁,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万胜进村后径直走向祖母王夫人家。见了孙子,祖母笑得合不拢嘴。看我那儿子多有出息,生了这么个英俊威武的孙子,还是位大将军呢!
祖母家尽管打扫得干干净净,但看得出家境十分贫寒。万胜从衣袋里取出一包银子交到她手中。“奶奶,这是朝廷给我的俸禄。我身在军营,不需要用钱,这些您老人家全留着,希望您能舒舒服服地过上好日子。”祖母拍着孝顺孙子的肩膀,心里象喝了蜜汁一般甜。
这时,村里的富农婆子凑了上来。“老夫人啊,你们王家可真有福份。我不早说了吗,你那儿子在外面一定出人头地!”
王夫人装作没听见。原来在那富婆家当佣人时,动不动就要挨骂。她怎么会说王二出人头地?她说的是王二“出门投海,死无骸骨!”
那富婆毫不知趣地继续道:“听说,你那孙子还没成亲,我家孙女模样不错,我看与你家孙子真是天生的一对啊!”
王夫人瞟了一眼那个不要脸的富婆。“我看啊,我那孙子回朝后说不定会被御赐一位公主,娶了你家孙女不就给毁了吗?”富婆灰溜溜地离去。
万胜在一旁直纳闷,她们在说什么?让我娶妻为什么不先问我而去问奶奶?还有,公主又不是金银,怎么能赐人?
“哈,有这么多鸡鸭鱼肉啊!”门外的叫喊声打断了他的思绪。火头军已在村中央支起了五口大锅,里面放满了村民们连想都不敢想的美食。万胜连忙出门,帮着一起备菜。
有一村民好奇地盯着他腰间的手枪。“将军大人,那是什么?”
“这个吗,是点火用的。”他取下枪,装上弹,对准放好引火物的灶下干柴扣动了扳机。一声爆响吓得村民们连连倒退,灶下的干柴不一会儿便燃了起来,围观村民大声喝彩。
“你们可得小心啊!”一名新军士兵满脸关切地对着村民讲。“将军这把手枪平时是用来点我们这些长枪的火的,他的枪一响,我们的跟着就响。到那时,你们的耳朵可就遭殃了!”新军士兵们哈哈大笑,村民们也是懂非懂地跟着一起嬉笑。
“菜煮好喽!”火头军话音未落,饥饿的村民就已聚集在灶旁,翘首盼望那些美食出炉。在这贫穷山村,别说是肉,就连米饭这种精粮也属稀罕之物。今天每人分到了一大碗白米饭,上面盖满了鸡鸭鱼肉,外加一只香甜可口的烤红薯。
士兵们又抬上来几坛子美酒。村民们边吃边喝边嬉笑,渡过了他们一生中最幸福的一天。
第十五章 后明王朝
    南京街头张灯结彩,一派喜庆景象。百姓们在爆竹声中谈笑风生,恭贺新禧。官府的欺压和满人的凌辱都已成了过去,大家终于能挺直了腰板走路。大街两旁,孩子们嬉笑着奔跑玩耍,一边高唱早已家喻户晓的儿歌:
满洲兴,烽火起,
大明江山危旦夕。
乘东风,送薯米,
平虏将军天涯至,
五万大破三十万,
保国安民功盖世!
大街上匆匆驶过一架黄缎装点的大轿,周志雄脸色铁青地端坐其中。又是平虏将军,朕不想听这个名字!他真后悔当初听信了朝中某个混蛋的建议,没有实施除道措施。到新皇宫这短短的两里路竟然走得如此不顺心!“俞田保!”他向轿外大喊。
“奴才在。”贴身太监俞田保颤巍巍地凑了上来,他已从皇上的口气中察觉出一丝不悦。
“你们这些人走得象小脚女人,叫他们快点!”
“皇上息怒,奴才一定照办!”他转身怒视那些轿夫,“没听见万岁爷说的吗?你们这些小子谁敢偷懒,看我回去不棍杖伺候!”
轿夫们开始一路小跑。护队卫兵也不敢怠慢,恶狠狠地冲向了街边的百姓。“大胆刁民,快滚得远远的!没看见这是万岁爷的大轿吗?”
轿子队很快便穿过大街,进入午门,宫门随即哐地一声关得严严实实。
“皇上驾到,众臣早朝!”周志雄神情威严地坐上龙椅,脚下文武百官全部跪倒叩头,三呼万岁。
俞太监一脸冰霜地喊道:“有本奏来,无本退朝!”
户部尚书率先上奏:“皇上圣明,以新中华府官粮拯救饥民。现四海升平,国泰民安,唯独陕西百姓因连年灾荒,仍贫困不堪,尚有犯上作乱之隐患。望皇上能减少灾区赋税,以防微杜渐。”
“不准!”周志雄狠狠地瞪了那尚书一眼。“赋税乃先皇所定,岂容随意更改?”尚书吓得一哆嗦,连忙低头退下。周志雄下意思地摸了摸龙袍下的象牙柄手枪,暗自发笑:你们当朕是那个没用的朱由检吗?朕倒想看看,谁敢造反?
文武群臣首次领教了这位新皇上的脾气,个个吓得面如土色,一时间大殿中鸦雀无声。周志雄向俞太监使了个眼色,太监会意地拿出圣旨,尖声尖气地喊道:“平虏将军王万胜接旨!”
万胜跨大步上前领旨。大臣们禁不住在心里嘀咕:这位王将军可是护国元勋,听说他还是皇上在新中华府时的心腹,这次起码被封个大元帅,当王爷也有可能啊!
“皇上有旨,平虏将军王万胜战功显赫,特赏白银千两。鉴于新中华府战事紧急,着王将军即日率军返回备战,不得延迟!”
好厉害的皇上,对大功臣非但不提升,反而用一点“小钱”将他撵走!大臣们不免想到了自己的前途,心中更加忐忑不安。
“遵旨!”万胜接过圣旨脚步轻快地走了下去,他是大殿中唯一一个面带笑容的人。其实,这道圣旨来得正是时候,他的心此时早已飞到了新中华府。周满失地尚未收复,而新西班牙军元气未伤,随时可能发动更大规模的入侵。作为新军统帅怎么可以在南京城过安逸的生活?
万胜那坦然的表情没有逃过在场大臣们的眼睛,工部尚书孙立山打心底里佩服王将军那种不计较个人得失的气度。他深吸一口气,毅然决然地走上前去。“臣孙立山有一本起奏皇上!”
大臣们惊讶地看着这位不知趣的孙尚书递上奏本。在这位坏脾气皇上面前言多有失,不如少说为妙。
“皇上,新中华府区区一个边陲小府能击败凶悍强大的满清,靠的是其工矿作坊和夷技洋学。微臣以为,举国上下都应效仿新中华府,广纳能工巧匠,广设工技学校,以富国强兵。”
这个奏本如同又一发“新年礼炮”,无声地在殿堂中炸开了。大臣们瞪圆了双眼,面面相觑,可谁也不敢吭声。新皇上的脾气令人难以琢磨,万一说的与皇上的想法不符,还不如什么也不说!
周志雄扫视群臣,一眼便看穿了他们的心思。他立刻换上了一副笑脸。“众爱卿,你们有什么想法尽管说,朕不怪罪!”
大臣们依然相互观望。朝中元老邓仲仁干咳一声,走了上去。“皇上,这万万使不得啊!”
“哦?”周志雄明知故问。
邓仲仁托了一把颌下花白长髯,激动地喘着气说:“历代圣君明主治国,无不以农为本,崇儒重道。而工技学校不修正学,专授奇技淫巧,令人玩物丧志。孙尚书所献之策实为亡国之道,请皇上三思啊!”
周志雄哈哈大笑。“邓爱卿言之有理!新中华府招纳能工巧匠实为权宜之计,我泱泱中华既已国泰民安,现应广收士子,励精图治。开设技校,传授雕虫小技岂不让天下人耻笑?”
“皇上圣断!”大臣们齐声高呼,刚才的不安情绪霎时间烟消云散。
周志雄在心中窃笑:没想到你们这群迂腐之徒就这么好对付!其实朕清楚,要是没有那些“奇技淫巧”,哪还会有朕的今天?可如果天下百姓个个精通制枪造炮,朕还能睡得着安稳觉吗?火枪火炮和那些“雕虫小技”只有朕的锦衣卫才可拥有!
他忽然将脸一沉。“孙立山!你胆大包天,竟敢以此大逆不道的提议来糊弄朕!朕看在你为朝廷效力多年的份上今儿饶你不死,既然你如此推崇新中华府,朕就成全你,让你去那个蛮荒之地当个县令!”
“圣上英明!”大臣们又一次齐声高呼。
看着眼前这些被调教得俯首帖耳的大臣,周志雄心旷神怡。靠你们这些贤臣和朕的锦衣卫,我周姓江山必将万世永存!
“十营和十八营为什么还没到?”在南京港清点士兵登船的万胜实在等得不耐烦了。
“禀王将军,那两个营被皇上调去训练御林军了。”
“岂有此理!”他忿忿地一跺脚。这两个营伤亡最小,原本是与西班牙强盗决战时的主力。可皇上在名义上仍为新军统帅,万胜觉得自己无能为力。“撤除舷梯,准备起航!”
新中华战舰徐徐开动。江岸上,成千上万的百姓隔着江水送来了最后一次欢呼与祝福。万胜站在金山号甲板上不停地向大家挥手告别。送行百姓看着他的身影渐渐远去,伤心地落下了眼泪。英雄一去不复归,惟见长江水东流!
船队已进入一望无际的大海,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