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最低限度的平衡。
但是之后张斩的发展让美国也感到了威胁,尤其是张斩统一全国之后,在全国境内推行的各种政策,让这个沉寂了数百年的帝国再次焕发了生机,中国的战略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发现,这一长期受到忽视的国家正是自己的可kao盟国。
威尔逊在1916年访华时说,中国在未来不仅要在维持东亚的和平与繁荣,而且还要在维持世界的和平与繁荣方面发挥适当作用。9月,威尔逊再次向张斩致电:国联有必要考虑中国、美国、英国和法国作为世界的四个“大警察”。
罗斯福把中国提到四大国之一出于几个方面的考虑。首先,中国将在一切重大问题上支持美国,在设计战后国际组织时,坚持应设立由四大国代表的委员会,而不是英国提出的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的,由七、八个成员组成的机构。
因为那样美国“会被多数票压倒”。至于中国这一票肯定会投给美国,张斩已经向他保证过,“中国将在和平会议上同美国站在一道,这是由于中国信任威尔逊和他的政策,并愿意出于这种信任而预先作出承诺。”
罗斯福政府重视中国战略地位的第二个考虑是,中国将会成为牵制日本的主要力量。
但是中日力量对比的逆转比预计的要快,在一战结束前夕,中日的第二次战争中,中国的力量尤其是武装力量已经压倒了日本,如果不是美英出面调停的话,日本很可能会输掉第二次中日战争。
所以在经过了考虑之后,在第二次中日战争结束之后的五年里,美国对于中日间的态度再次发生了变化。期间白银法案的通过给民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迫使民国放弃银本位制度,改为金本位制。
第三次中日战争开始之后不久,美国就意识到,中日之间的差距再度拉大了,日本在开战之初的表现让人感觉到,虽然日本的实力仍然强大,但在进攻凌厉的中国面前,这种实力很难转化为实际的战斗力。
为了防止中国取得一边到的优势,美国国会开动紧急法案,准备向日本提供高达三十五亿美元的贷款,以振兴日本的经济。不过美国人的动作还是太早了一些,正在讨论贷款数额的时候,日本突然间大胜了。
其实日本也没有取得什么大胜,中国的海军也就三艘航母,其他没有什么主力战舰,日本宣扬的大胜,只不过是名义上的大胜,既不见击沉了几艘航母,也不见收复了什么失地,只是名义上封锁了中国沿海,但是台湾还是中国领土,所以这种封锁也变得有些名不副实。
但是毕竟在战略上日本占了先机,如果再加上美国的大批贷款,说不定中国就会顺势垮下去,十年前的历史表明,日本一家独大带来的麻烦比中日之间互有对抗还要可怕,所以这批美元贷款,也在日本大胜的舆论下,逐渐的慢下脚步,直到最后,日本也没有见到这批贷款。
“日本联合舰队现在拥有六艘战列舰,六艘重巡洋舰,还有四艘航母,对我们来说,重点就是对付日本的航母编队,战列舰编队可以忽略不计。”在战前分析会上,萨镇冰在分析了日本海军的实力之后,做出了这样的判断。
确实,作为最早拥有航母的国家,日本在使用航母上的拙劣表现,让很多人都大跌眼镜,尤其是把战列舰作为海战主力,让航母担任护航的事情,恐怕没有几个国家能够做得出来,尤其是日本遭到了几次航母打击,对于航母的厉害十分清楚,在这种情况下还要坚持战列舰为主的海战策略,也让人对日本海军的陈腐感到吃惊。
那只甲午年间奋发图强,走在时代潮流之前的海军,已经随着日本逐渐扩大的官僚气息,丧失了最后一点活力。一个本来就畸形的官方政府,在取得了短暂的辉煌之后,开始显现出各种各样奇怪的征兆。
“那就这样决定了吧,明天上午八时开始进攻,希望是一个好天气。”萨镇冰短促的话结束了这场简短的会议,就在海军将官纷纷走出会场的时候,一个参谋走了进来,在萨镇冰耳边说了几句话,萨镇冰摸了摸胡子,笑道:“那东西真的研制出来了吗?”
“是的,射程四万米,绝对可以让日本人喝一壶的。”
一直以来鱼雷都是压缩空气作为推动力,但是这样的弊端十分明显,压缩空气带来的推动力极为有限,所以鱼雷的射程被限制在几千米,而且巨大的尾迹让舰船在很远处就能做出规避的动作。
所以速度更高,射程更远,“湿式热动力鱼雷”成为了世界鱼雷发展的主要方向,民国也加紧了这方面的前进步伐。大连军工厂鱼雷部通过对湿式鱼雷发动机的研究和实验,在1911年研制成功1型(533毫米)和2型(457毫米)鱼雷,这是中国最早的国产“湿式热动力鱼雷”,他的压缩空气罐起先是进口产品,几年后由中国的包头钢铁公司自行生产,而鱼雷其它零部件从一开始就由吴厂制造,国产化程度很高。1型鱼雷最高速度36节,射程7000米,533毫米的1型雷头装药量为160千克。
1型鱼雷的发动机和加热系统偶尔会失灵,射程也相对较短,这些缺点促使了3型鱼雷的开发,后者在1914年开始设计,全新的发动机和加热系统使射程达达增加,达到了15000米,最高航速36节,雷头装药量为205千克,并且在1916年投入现役之前经过了鱼雷测试。
在3型鱼雷的基础上,中国又开始发出18式鱼雷,直径达到了610毫米(24英寸),雷头装药量为345千克,最高航速38节,射程高达20000米,是当时世界上投入使用的最大的鱼雷,它采用了和3型鱼雷相同的系统构造,于1918年研制成功。
同年,华盛顿会议召开,各海军列强商定,将鱼雷的最大直径限制为533毫米,所以中国的超口径鱼雷在国内被严格保密。这两种鱼雷都被大量生产。鱼雷自问世以来,就是小型舰艇对付大型战舰的一种主要手段,民国称之为“弱者的兵器”,鱼雷被中国海军当做一种对舰队具有强大支援作用的大威力武器。
民国对雷击战术的重视几乎到了一种变态的地步。尽管有条约限制,民国还是投入了巨大的精力,秘密研制更强大的大口径鱼雷。中国的技术人员意识到,要全面超越对手,在现有鱼雷的基础上进行小规模的改进是不能达到目的的,需要大幅度的技术创新。更快、更强、更远成为中国鱼雷开发不懈追求的目标。
了加快本国鱼雷研制的步伐,大连军工厂在1922年建立了鱼雷实验部,积极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同时对自身的研发经验进行总结,这一切都为中国开发610毫米和533毫米高速鱼雷创下了良好的条件。起先,新式610毫米鱼雷被称为“C型实验鱼雷”,533毫米改进型鱼雷被称为“D型实验鱼雷”,也就是后来的89式鱼雷。通过效仿怀特黑德鱼雷发动机的技术,C型鱼雷的速度达到了45节,D型鱼雷则为46节,射程分别为10000米和15000米。
但是,这两款鱼雷仍是基于外国技术开发的,仍然采用传统的油气动力,而且性能上也不占有绝对的优势,张斩需要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超级鱼雷!
在鱼雷体积一定得前提下增加航行距离,最好的办法就是使用动力更强、效率更好的推进器。“湿式热动力鱼雷”的推进原理都是让空气罐中的压缩空气进入燃烧室,和燃料充分混合。像煤油之类的燃料是由86的碳和14氢构成,当油气混合物燃烧时体积会膨胀14。5倍,而且产生高温,这很容易损伤发动机。
因此,水被用来充当冷却剂,使1200℃的气体在进入主发动机时降为900℃,同时产生一部分水蒸气被导入燃烧室助燃。如何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技术专家们将目光击中在作为助燃剂的空气上。空气中对燃烧起强氧化作用的是氧气,但它只占空气的的21,其它79都是氮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及惰性气体。显而易见,氧气才是对燃烧有用的成分,而氮气则没有用处。因此,为了能提供比现有型号鱼雷更快的速度和更远的射程,需要利用效率更高的助燃物,人们开始对空气构成的比例打起了主意。
经过研究,用纯氧替代普通空气进行助燃显然效率最高,这种设想最早是由法国人提出来的。这种设计有以下优势:
1。相同的气体体积下就可以得到是原来5倍的能量(当然也导致鱼雷行走机构的巨大改进),射程会增加,而且作为一项已经广泛使用的技术,纯氧的获得已经不是那么苦难了。
2。使用压缩纯氧会为雷头战斗部提供更大的空间,能填充更多的装药,增大鱼雷威力。
3。去除了氮气等不产生化学反应的气体后,鱼雷驱动时产生废气的主要来源就消除了(石化燃料的成分碳、氢与氧气结合变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易溶于水),雷迹几乎消失了,大大加强了鱼雷的隐蔽性。
所以使用压缩纯氧作为一种新式推进动力的优势是显而易见。
从20世纪初期开始,很多国家的鱼雷专家们都被动员起来去完成氧气鱼雷的研究。可是,他们很快都一个接一个地放弃了对这种梦幻式武器的开发。原因很简单——氧气的处理非常危险,虽然氧气自身不是爆炸物,但“氧化”这个词和“燃烧”是同义词,急剧的“燃烧”(氧化)就是“爆炸”。纯氧在狭小空间内引起的“燃烧”很容易转变成致命的“爆炸”。纯氧的这种“火爆脾气”成了研制氧气鱼雷最大的技术难关。各国在研制氧气鱼雷的过程中都发生过严重的爆炸事故,让不少追逐超级鱼雷梦想的技术人员遗恨九泉,许多国家在屡遭挫败后后放弃了对氧气鱼雷的开发,唯独中国还在执着地坚持着。
第二卷 威震巴蜀卷 第二百二十四章 鸟枪换炮灭倭寇
广张斩来说,射程两万米,而且轨迹非常不明男的白鄂 经足够用了。毕竟现在日本海军的重巡洋舰的最大射程也只有召功米 有效射程还不到烈凹米,战列舰虽然射程更远,但是在张斩看来,这种注定要进入博物馆的庞然大物,是不用计入考虑之中的。
装备了新式的黑头鱼雷之后。射水鱼三号再度出航,舰长胡斐在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假期之后。终于回到了铁罐子里面,由于承受了超过标准压力一半的压力,射水鱼三号被送到大连海军研究所进行研究,现在的射水鱼三号是全新的,相比起来,胡斐更喜欢原来的那艘。
这种略微愕怅的心情马上被新式潜艇的性能带来的震惊所取代。虽然外型上新的射水鱼三号跟老的射水鱼三号区别不大,但是新的射水鱼三号,无论是战斗性能还是生活质量,都有了极大地提高。
因为潜艇的一次出航作战可能的持续时间将长达口周,在作战斗巡逻前的出发准备时,潜艇通常要携带约旧吨的各类给养品、燃料和鱼雷武器弹药。艇上的每一个闲置的角落都被尽可能的利用来存放新鲜食品。如:鸡蛋、土豆、水果、蔬菜、面包和肉类等等,因为这些都将是首先被消耗的。
无论是练还是战时,艇上均可保证潜艇官兵们的一日三餐。除了主食以外,还有咖啡、茶、牛奶、果汁和可可饮料提供。一旦新鲜食品耗尽。那么只能由罐装食品接济,此外还需补充一些必要的维生素。
值得一提的是,潜艇在一段时间内将处于水面航行状态,一方面是为蓄电池充电,一方面也为获得足够的航速。但水面的海况较水下差,在这种情况下艇上的火炉无法使用。也就是说,这种情况下艇上是没有热食供应的。艇内的厨房空间十分狭仅能容下两台电炉和一个,清洗餐具的水池。这里还保存着剩余的和废弃的食物原料,而这里要负责艇上所有田人的饮食。
消艇内部的生活环境是非常封闭潮湿的。当潜艇在海况恶劣的水面航行时,海水会从未关闭的舱门大量涌进舱内;而当潜艇在热带海域水下航行时,由于通风装置工作吃力、艇上的动力和机械设备运转产生的高温将在潜艇内部积聚至约摄氏度。这样的高温夹杂着高湿度。使得艇员们的衣物很难晾干。新鲜食品也很容易腐烂发霉。
但是新的射水鱼三号则没有这些问题的困扰,冰柜冷冻了超过三百公斤的新鲜蔬菜,虽然这并不能保证长达口周的时间内的蔬菜供应。但是寺以往相比,已经是极大地进步。而空调烘干机充电器的存在,让潜艇内的人有了体面生活的权利。
虽然外观看起来差不多,但是新的射水鱼三号排水量达到九百吨,几乎是老射水鱼的一倍,形状不再是圆形,而变成了水滴的形状,据说这个改动是应民国总统的要求而改动的,至于效果,大总统说的话总是没错的。
排水量:纽训馏吨 艇长
艇员:屯人
武备:4具甥毫米鱼雷发射管”嫩鱼雷
最大航速: 朽节尸水面”;节,水下
动力:柴,电推进
马力: 狂水面。旧。马力,水下
潜深:乃米
最大航程:旦四海里
最大的改变在于鱼雷,新式鱼雷的攻击性能远远超过了以往的鱼雷。射程达到两万米,虽然有效射程只有一万一千米,但是比起以往的鱼雷射程已经提高了三倍。射水鱼甚至可以射出鱼雷之后,观察尾迹然后在下潜,因为从发射到击中目标,足足有五分钟时间可以用来逃生,考虑到对方的反应,这个时间还可以加倍。而一般来说,十分钟之内找不到潜艇,就再也没有机会找到这艘潜艇了。
而且新式鱼雷采用的是线导方式,用一根细小的导线或光纤把发射平台舰艇、飞机或岸基与鱼雷联接起来。使发射平台的火控系统和雷上装置组成网络。用以对鱼雷进行遥控,引导鱼雷接近、捕获和攻击敌方舰艇,这种鱼雷就是线导鱼雷。
因此,它具有其它鱼雷比拟的优点。
捕捉目标的概率高对距离远、速度大、机动性能强的目标,在目标运动要素测定误差较大、鱼雷本身发射散布较大或自导作用距离较短时。鱼雷捕捉目标的概率将迅速降低,而线导鱼雷发射后由发射舰艇直接操纵,可一直引导鱼雷引导目标,大大提高了捕捉目标的概率。发射迅速鱼雷发射前必须精确测定目标运动要素,然而才能像鱼雷设定射击参数,最后将鱼雷射出。
如使用线导鱼雷,则在探测设备初步判别目标方位距离的基础上即可将鱼雷射出,而后再精确测定目标运动要素,通过导线随时刊,和导引门读样就赢得了时间,利干炎发制 饥肚强因线导鱼雷由发射舰艇直接操纵,所有对其干扰的器材将不起作用,故大大提高鱼雷的抗干扰能力。攻击效果好鱼雷在导引时,可不受自身噪声的干扰,有利于提高鱼雷的接敌速度,缩短从发射到命中的时间,降低目标规避机动的效果。
线导鱼雷既可单雷射击,也可多雷齐射,由发射舰船火控系统同时分别引导,进行多目标或多雷围攻同一目标。甚至让其脱离原攻击目标,中途改变航向攻击另一目标。不过,由于发射线导鱼雷时,发射舰艇或飞机和鱼雷上都须增加一套线导设备。且拖挂导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鱼雷的运动和舰艇的机动。
对于一艘目的在日本海捣乱的潜艇来说。已经不能有更多的要求了。胡斐的心情顿时好了起来。但是很快他的心情又变得坏了“你怎么在这里?”
唐云生摸了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