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力量之类物质世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心灵的力量之类物质世界-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存在,这种能量使人们普遍相信“变化”这一客观事实的存在,同时还使最早的人类诞生了朴素的唯物辩证思想。当这一“自然”催生出人类的情感以及更为虚幻的意识思想时,我注意到,人类对于这样一个以“纯粹虚无”方式的存在反而变得踟蹰不前了。

观念形态(2)

我在想,当人类一方面有所发现的同时,往往也会有所蒙蔽。人类心智在面对宇宙世界时总是显得力不从心,对于类物质世界的认知尤其如此。
达尔文博士在《物种起源》的“本能”一章中花了不少时间来描述蜜蜂建造蜂房的奇异本能:这种小小的飞行动物能够构造出令人类惊叹的精巧蜂舍,这种精巧的程度几乎超越了人类在数学上的计算能力,而这几乎是不可思议的——蜜蜂拥有天生的超人类数学应用能力!达尔文博士将此称之为“自然的本能”。
有意思的是这种“自然的本能”便是蜜蜂的秉赋所在,这种自然秉赋显然与人不同,从而使蜜峰拥有了这一领域的独特建树。从这一“自然的本能”的结论中我再次向你推荐关于宇宙自然本身就是一个智慧大脑的结论——面对它,人类的所有知识都只会是一根纤毫而已。而这根自然宇宙的纤毫便是我们人类的智慧和文明的成果!我在想,这个孕育神奇万物的宇宙头脑中究竟蕴藏的是怎样无比强大的意念?
意念即生存。这是一条宇宙生存的规则,也是人类存在的价值根源。
我相信人类便是这种宇宙意念所演绎出来的结果之一,这也正是经典的精神造物质的结论。请注意这里所说的不是神造人。我们在一个宏大的宇宙意念中生存,同时亦以意念作为人类自身的存在方式!
更多时候,人类的绝大部分都是从物质形态生存的角度来理解彼此的存在状态。在人类自身意念中,人类存在价值的表现就是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改造力以及在这一行为前提下创造出新的物质世界。但我们往往忽略了改造与创造物质世界的行为背后的真正动力——意念与意志力。
当我们终于认识到人类是基于意识形态的本源驱动力而获得行为以及这一行为前提之下的物质创造时,我们对于人类的存在方式将会获得一个崭新的解释,而对于人类自身发展的文明历史的认识也将更换一个全新的角度。对于人类而言,这将是一次巨大的自身认识与自我能量的提升。
意念,几乎可以等同于意识、理念和观念(它们之间仍然存在着细微的区别),这种源自根本的力量成为了人类一切行为的驱动力。我所确信的这一“意念原动力”终究被论述出来,这令我十分高兴。正因为如此,所谓的“观念驱动”也就成为了一个完全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结论。无独有偶,被评为2000年全球管理大师的彼德?杜拉克在他的《下一个社会》一书中,意念作为人类未来核心驱动力的趋势被称之为“伟大的观念时代”。
或许人类在二十一世纪重新开始了对意识的觉醒,我想,这将是一次伟大的觉醒。对于一个个体人类而言,自我意识的觉醒亦同样重要,将十分有助于他的生活与事业。
更早以前,对于意识形态之于人类与自然宇宙万类的本质驱动作用也被柏拉图概括成为“Idea”——所有客观事物的“相”、“理念”或“意念”这一本质。很显然,今天人类所使用的“Idea”这一创意思想的特定称呼只是对“Idea”的原初意念的部分应用而已,此“Idea”非彼“Idea”,尽管如此它们之间仍然有着同根同源的近似性。人类未来的时代,正如杜拉克教授所言,也将是一个“Idea”的时代。两年之前的世纪之交,我与一位同事谈论到有关广告创意力的问题时,第一次使用了“Idea…power”这一词组。当时它的意义还仅在广告创意力的范围内,很快我发现这一词组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对于广告这一职业的解,它涵盖了人类社会文明与创造驱动力的根源。于是便将它的释义转换成为“理念力”或“观念驱动力”,现在,这一概念已在公司以及许多客户之中流传并获得认可。
半年前我在为公司撰写一部八年的纪念册的文字之中,有过这样的一段,现将它摘录下来:
标题:观念第一
我们始终处在变化的观念中。
我们注意到在这个世界上发生着变化的并非仅仅是物质,更重要的那一部分是影响这些变化的观念。观念的先进程度决定了客观事物存在的价值。

观念形态(3)

人类历史无数次用自身文明进程的改变和社会革命的发生来表明这一观念驱导的现实存在。那些在历史中留下落败陈迹的人和事,无一不是首先输在观念上。这一观念在广告业界,我们称之为idea,事实上,这个idea远非单一的创意,而是人类思想观念的标识和印记。我们认为它就是人类的哲学,属于统帅一切的力量之源。
在中国现代经济市场和经济思想发育的二十多年中,在联系着上个世纪和今天全新21世纪的这场巨大跨越中,观念贯穿的是整个过程,发挥的是核心的作用。我们今天所看到所有种种变化的背后,一如马克思们在上个世纪初叶所看到的欧洲社会革命的思想一样,观念成为今天和未来社会变革的灵魂而在全球游荡,它所激荡出的就是这样的一些事物:更多元的市场、更强的消费力、更新的技术和产品、急速增长或跌落的营销额、GDP,同时也正是因为它而带来了WTO、APEC和菲利浦?科德勒的著作以及一切震荡我们思想和灵魂的东西。
唐都八年的这本册子所记录的就是一个观念形成和持续探索的过程,这个过程永无结束之时。唐都的历史将证明这样的一个结论:观念所拥有的巨大能量和使命。它使我们始终都会处于一个激情澎湃的境界和无穷创造力、创新力的世界。
我们生存于这样的一个时代,所有的物质都被观念所征服。这将是一个失去了思想枷锁的时代,这也是一个创造无限的时代。如果你没有被创造出来,那么唯一可能的问题就是:你仅仅只是将生命充当了一回物质而已——仅仅只是一个人,一条渠道,一个银行帐户,一个头衔,或是一个其它极易被更替和风蚀掉的什么东西。
在这篇短小文章中我谈到了观念作为人类社会变革所起到的灵魂作用,也就是“观念驱动力”的作用。观念化生存以及观念化的创新,已成为今天人类社会深刻变迁的根本所在。这一特征,在今天全球经济市场所涉及的营销与消费模型研究以及国家和企业格局的转型变革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对于个人而言,这一意义亦是相同的。
需要作出说明的是理念与观念之间所存在的差异。理念往往关乎的是一种未来的价值观,同时也能够影响并决定一个人现实的行为。
理念的力量是如此深远以至于当它真正显示出它的能量来时远远超过了任何人对它的估量。我曾经遇到过不少对于物质有着热切追求的年青人(包括我自己的经历过程)。我在和他们交谈时所做的就是努力去发现并开掘他们的观念与思想意识。更多的时候,我看到的是一些失望的事实:注重自身理念塑造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更多的人对于理念的理解只是这个社会所倡导的现实应用的知识观念,并注重实际与现实的回报。对待物质现实的态度影响了他们的世界观。
实用主义盛行的风尚还没有从这个时代完全褪去,这是一个现实。许多年轻的人们,他们关注的并非未来而是对于当前物质得失的权衡和现实处境的思考。他们的确表现优异,然而这种过于现实的态度将使他们忽略掉更深远的一些东西。
因此,在此信中以“观念”这一概念来陈述我的观点似乎能够使人们更易于接受一些,不过请注意我在观念中所强调的不可忽略的理念核心。
观念的核心领域便是自然宇宙精神理念的自有能量,它以智性和不断创新的力量传递到我们的思维之中,驱动我们的行为并进行着缓慢的改变。这种行为的改变的确是缓慢的(尽管我们常常感觉到改变),甚至整个人类都存在着某种不思图变以及希翼现实不变的心态——我相信这是人类作为自然宇宙“有”的结果而产生的天然惰性所致。这也是一个奇异的“有法则”,它与“无法则”相对应,越“有”则变化的几率越低。
人类的观念在某种程度上是自然宇宙“无法则”的体现。自然宇宙显然并没有给予我们绝对的“有”,而是在有限的物质生命之外留给我们以绝对的精神,而观念,便是对这种宇宙绝对精神的感应,它促使人类不断改变对于物质世界的看法并逐步形成更新的观点。当这一观点被某一部分人深究并获得印证时,观念便可以得以形成,同时其自身的能量便有机会获得发挥。在这一方面,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全球人类的诸多政体和企业组织体所发生的巨大变迁都表现出观念所具备的深刻力量。现在,整个人类社会似乎都在通过对变化的现实来重新看待观念和它所具备的价值了。

观念形态(4)

我在写下这一段时正在去上海的航班上。几乎有半年时间我没有去过上海了,而去年此时,我几乎是每月都会在那里呆上十天甚至半个月。上海是一个令人留连的城市,比广州要多一些意识形态的调子和作为一个城市的悟性,她的小小狡猾和妩媚比较迎合我的偏好习惯。这次我将去上海看看分公司的作业状况并作些调整意见前的调查,同时也访问一些朋友和客户。在上海,有两个朋友将会见到,他们是石头和青蛙。在广州的日子里,那个来自台湾澎湖的青蛙是咖啡馆的常客,下巴上留着一撮捷尔任斯基的胡子,可爱得质朴而令人怀念。石头,亚马,你应该叫石头叔叔,他是一个在广告界和企业之间游走的自由人,是一个经常说出一些令人猛省的话的那种人,他会让你觉得广告真是一个极其有趣的职业,事实上对于许多人而言并非如此。
我坐在18排一个靠走道的座位,坐在我旁边的是两位男士,最靠近我的那一位似乎总是没精打采,我的前面是一位年青的女孩,下飞机的时候我看到了她的博士帽,我想她是那种典型的上海女孩,考究并懂得在细微之处的修饰。她在电话里轻声细气地告诉她妈妈到了的消息,同时也谈到了她将开一个PPM会议,这使我判断她的职业大概会是一个电视剧组的演员或者是一家影视广告公司的制片。我忽然获得了一个灵感,打算将我看到并听到的这些作为我的第一部电影的开头,名字就叫《咖啡》。我想拍一部都市际遇的故事片已经很久了,我想首先要做的是将它的剧本或小说写出来——我没有开笔写小说已经有超过三年的时间了。
现在,到达上海几个小时后,我又在去淮北的火车上了,我特地邀请了石头一道,去淮北探望一回去年的客户。我们将在车上呆一整夜。
回到我们讨论的观念驱动话题,我认为当观念成为继蒸汽机发明以来人类社会的又一发展驱动力时,实际上,它代表着人类的另一个开始。我相信这样的一个开始是一种回归,就像一个奔跑的孩子回家或者一个出门远行的青年在经历了许多外面的世界诱惑之后再度回到故乡一样。这个时候的人类,开始体悟的是朴素无华的一些东西:思想和与生命价值相关的意识形态以及哲学。观念时代的开始也就是哲学时代的开始,从本质上来说,这并非开始而是一种对于人类诞生之初所形成的意识形态生活的接续。哲学,我认为是一种可称之为智性的生活,它包含着自然宇宙的真理,就在我们生命的周围朴素至真地存在着,只是我们有好几百年忽略它的存在了。我无意否定工业革命以来所创造的社会物质价值,更不打算将物质与意识形态对立,这就好像我们不能拒绝让一个孩子首先到一个更大的物质世界里游历一样,我相信人类对于物质的经历将锻造出更为强大的心灵世界也同时带来哲学思考的促进。从这一意义上讲,人类应该是物质的主人。在自然宇宙世界中,物质与类物质世界的结合是如此巧妙,如同我们人类的肉体和心灵一样,彼此映照并产生着奇妙不已的感动。
今天的观念生活形态的到来便是这样的一个结果。对于人类而言,重要的并不是论证物质世界与类物质世界的孰大孰小和孰先孰后,而是通过这种论证获得人类自身在不同发展期的使命感,同时获得有可能更加伟大的创造良机。天演大势,这种势就是自然宇宙的精神规则,符合这一规则的便会获得进步和进化。回溯历史时,便会看到封闭自守的中国对于近代科学与开发应用的拒绝态度以及由此导致的落后与虚弱的结果。同样地,如果我们不能认识到今天和未来观念所产生的巨大社会驱动力,我们同样将在下一个发展阶段再次落后。这种落后所导致的结果很可能不再是虚弱,更可能会成为人类再一次进化过程中所淘汰的一部分——这就像一块丧失生机的岩石被风剥蚀掉一样,从此永远消失。
想一想看,当一个人突然丧失思考力的时候会怎样?观念的格局决定人类社会的经济与文化格局,自然也决定国家政治体制的格局,同时决定它们的结果。从哲学社会科学的角度看,观念总是每一个不同历史阶段人类生存与生活形态的真正主导者。

观念形态(5)

在观念格局中,最易于被我们人类所发现并感知到的是这样的一个问题:人类发现并意识到什么?这个问题往往成为了观念的先驱。
当观念处于蒙昧期,人类对于类物质世界的认知大多表现为相当程度的匮乏,这一阶段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活动也势必处于一种停滞状态。每一次人类社会格局与性状的变迁,首先必将是一个新观念的发现与兴起,观念所最先引动的都会是一场对于人类思想意识的催动并随之带来的深刻变化。
当思想观念成为一个人类时代最活跃的因子时,表明类物质能量处在人类意识中的一种活跃程度。正因为这种原因,任何一场人类社会的变革本质上都是思想意识与观念的发展变迁史。对于那些注重现实的人们而言,当他们看到世界结出事实果子的时候,思想的洪流已经过去了。
这也是人类所有能够在过去和未来改变历史的杰出人物们不同个性中所唯一共同的一点:在观念的上总是远胜过一个时代,他们能够战胜时间并超越它。因此,在这里,我更乐于将这种人类历史改变的事实称之为观念战胜。
观念之于今天和未来的人类社会生活是如此重要,它成为驱动每一个人类个体命运的根本原因。这种来自类物质世界的能量在觉醒之后所产生的能量是如此巨大而且持续深远。
在中国,仅仅是因为一个开放的态度和观念,就使一个封建保守和文化专制的国家在短短二十年中迈入了经济快速发展和与世界文化融合的发展中国家的行列。这在从1898年开始的中国宪政变革以求得开放和经济富强的百年历史梦中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而在更漫长的中国封建自闭的历史中则是难以想象的。与此同时,许多欧洲人、澳洲人和美国人,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对于今天中国仍然还是人人扎着长辫子的印象,这种观念造就的现实差异真是奇妙无比。在观念影响下,对于同一事物人们可以产生出完全不同的认识和决策结果!也正因为如此,尽管今日中国已经完成了与世界同列的提升,然而更多中国人的观念仍然处于传统保守的意识习惯之中。大量国企倒闭以及失业人员的形成基本上都是观念保守甚至是观念衰亡之下的牺牲品——当失去观念时,也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