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力量之类物质世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心灵的力量之类物质世界-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对自然宇宙神奇力量的认同上。
总括而言,在追索人类思想与心灵的课题上,自然宇宙这一背景一直都在起着最根本的作用。我相信,所有这一切都为我们进一步探索人类的心灵指引出了一条重要的道路,人类心灵的力量之源也势必将找寻到它的真正源头。

心灵的力量(2)

一如人类的动物特性一样,人类的心灵同样也经历着一个由弱小而演进至强大的过程。观察并分析人类婴儿状态以及它的发育和成长,我们可以看到人类心灵在孕育与发展过程所产生的种种奇迹。
当人类生命还仅仅是一个细小的受精卵时,这时的人类生命特征与自然宇宙诞生的产生过程有着十分的类似,或者可以说是一个自然宇宙诞生的浓缩版本——这种浓缩意味着生命在未来的膨胀和爆炸。而且,这种最早的浓缩也正是自然宇宙物质世界与类物质世界能量在人类生命胚胎中的初始聚合,正是因为这种奇特的初始聚合显现出人类生命形态从一开始就具备的心灵本质,同时也表明人类生命区别于其它生命的如下特质:人类生命从一开始就由物质形态与类物质精神态所共同构成,这一共同构成的复合生命形态是不可分离的。我们相信宇宙创生人类的这一学说,从这一角度来说,类物质的精神态实际上就是自然宇宙精神对于人类生命的一种能量传递,并总以一种不可理喻的方式透现出来…宇宙之所以将这一能量传递给人类是因为我们本身就是它的产物。
自然宇宙的本质是精神,因而人类的本质亦如此,其生命的最根本就是心灵。
我们看到婴儿的明亮眼睛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天使般的面容则是这个类物质世界的某种反映——纯真而且充满着无限生命力。人类胎儿出生时那一声啼哭与其是一个生命物质形态降生的象征更不如说是自然宇宙类物质力量通过人类胎儿所进行的某种能量展示。
这时候,人类的心灵是自然态并且充满蒙昧的,没有添加任何人世的痕迹和杂色。自然宇宙的精神中似乎并没有人类才有的羞耻和虚荣以及种种规矩,。从这一点来说,生命的原始态往往代表着宇宙本源的意味。对于今天的人类而言,这似乎是我们面对的一个难以解开的悖论:一方面人类通过对物质世界的改造而获得心灵的觉悟并创造着自身的文明,另一方面又极可能因人类在物质世界中所获的进步而距离心灵的本源越来越远——因为心灵感悟而改造世界,因为世界的改变而使心灵失去初始的质朴,在物质与心灵之间究竟哪一个方向才正确?
事实上,我们很快会发现这仅仅是人类二元理论本身所带给我们的困惑,自然宇宙并非由非此即彼的人类法则来解释。在更大的宇宙精神世界里我们会发现这样的一个可能结果:
人类将通过对物质世界的不断认知和种种实践更进一步促成自身心灵更为健康的成长。这种成长的关键在于人类对于心灵世界的正确认知和懂得庇护——如懂得庇护这个自然物质生态环境一样。在更深远的背景下,自然宇宙亦将对人类的心灵施以指引与影响,启发并纠正人类心灵的方向。
在人类自身对于物质世界改造的实践中,这种心灵的觉悟和对人类自身行为的自省在人类的历史中随处可见。“过犹不及”这句由中国先哲提出来的观点便是人类自身实施心灵反省与行为纠正的说明之一。摩西《十诫》亦表达出相同的意义,它表明人类已经认识到在物质世界中的行为方法都必须受到节制。“中庸”的哲学理论则以一种更为抽象的方式对人类生存的有形态所应具备的正确方式进行了心灵的辅导。
从这些可以看出,依循正确的符合自然宇宙法则的方式,是可以使人类获得物质与精神这两种形态的共同成长与健康发展的。
更多的时候,人类大多只在物质的现实世界面前来理解这些伟大的心灵见地,因而使自己的行为从一开始就存在着错误,这个错误的根本在于人们仅仅将物质世界的现实作为思想与觉悟的前提而忽略掉精神本体的这一重要存在前提。忽略精神是人类生存更为重要的部份,因此,对于许多人来说,他们从一出生便失去了心灵的庇护。
事实上,“中庸”这一哲学概念并非是一般所理解的对人们改造世界的行为的一种限制方法,它恰恰是一种解放,更是对于人类心灵的开启。我认为“中庸”的本质要义在于:你必须中和这个自然宇宙的物质世界和类物质两类世界,即充分认知到世界构成的真正前提,而使行为与心灵达到和谐的统一——按你的心灵指引而非你的动物本能欲望生存。

心灵的力量(3)

人们几乎都沉溺于欲望之中而难以解脱,这种源于动物本能的东西几乎成为了人类生活内容的全部。在许多时候,欲望甚至被人们误认为就是他们心灵之中的东西,事实上,这一观点从一开始就错了。
就欲望与心灵而言,许多情形下,人们往往对它们难以分辩。我认为区分它们较为简单:欲望属于生命在有形状态下的一种本能,当它来临时会使人寝食难安,会有一种得之若惊和失之若惊的感受。欲望令人类获得生理方面的各种冲动,同时与人类的生命周期相对称,当生命力衰减,欲望亦随之衰减。从本质上来说,欲望有着躁动不安的本能,它造就了人类的整个行为史,或者说人类史的所有行为几乎都直接与欲望有关。
与欲望所不同的是心灵,人类对于心灵有着与欲望完全不同的感应。
心灵是一种无以言表的喜悦,发自内心深处。因为它直接连接着自然宇宙的精神本体。人类的心灵的本质安详而宁静。心灵没有欲望感而只有启悟感。更多的时候,心灵往往以一种无须条件的方式自然来临,无论是人类在物质上的穷困或是富有,心灵本质上都与它们无关。在人类生命的世界里,心灵总是旁若无人地来到,让人类心中充满喜悦和希望的启悟。
这就是人类在获得心灵之后的真正价值(对于注重现实利益的人们而言,心灵的这一价值往往显得可有可无)。从心灵价值实务的角度而言,人类通过获得心灵,可以获得现实世界中的正确生存方法。
何谓正确的生存和生活呢?回答是:心灵所指引的。
亚马,关于“心灵指引”这一话题似乎还需要在以下再多向你作出一些说明,这样你将对此理解更深一些。在世事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并评论到一些无知并缺乏行为规范的人,事实上,这些人的行为与人生知觉的匮乏,往往是由于缺乏生活常识与事物判断力所导致的,也就是我们所谈到的缺乏“心灵指引”。这种缺乏,常常被大多数人习惯地指出为缺乏“悟性”。
这便是“无知”的本质。事实上,一个“无知”的人在现实世界中是失去作为人存在的本体价值的,而缺乏“悟性”又正是导致“无知”的直接原因。这样的一个人哪怕是拥有一些现实世界的基本技能,却难以抵达到更高的生命境界即觉悟的境界。很显然,缺乏“悟性”的人必将与智慧无缘,对于人类“心灵动物”这一概念而言,一个失去“悟性”的人至多只能算作是一头“资深动物”而已,这与一头有经验的老狗并无太大差别。
那些获得心灵的人,会从生命中获得一种由衷的喜悦,这喜悦来自生命的本源,来自那个由心灵世界直接而来的类物质的欢乐,从而使这个人能够更懂得善解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价值,并通过行为的实践而有所创造。获得心灵的人,将获得智慧的指引,于是他便能超越视力和听力的器官限制,深入事物的本质,获得客观世界的真知,产生出超越他自身的更大能量而获得升华。在此前提下,人文科学和哲学思辩亦将产生,那些非凡和伟大的事业也就自然诞生了。
那些获得心灵的人,将表现出远阔的目光和心胸,所有的事物能够装入他的内心被理解和感悟。他将拥有巨大的知解力,成为远见未来的先知。我相信获得心灵的人,将意味着在物质世界之外获取了那个更大同时也无形的类物质世界的能量,于是他在物质形态的世界中也会显得与众不同,让人们惊讶他的力量。
人类分子中有多少人能够拥有这样的启悟和喜悦呢?据我观察,有几乎超过半数的成年人都或多或少地拥有这种心灵启悟的能力,这也是我们能够在许多时候际遇知音或者获得某些感动的原因。还会有另外一部分难以或不能获取这种启悟的人类分子。事实上,这种缺乏悟性的人并非天生没有悟性,而是由于他们在相当长时间里失去了对心灵以及类物质世界认知的兴趣,甚至有可能是因为他们自己本身并不相信这一世界。然而我相信,当类物质这一世界真正在人类面前开启并获得确认时,人类的所有都必将为它的光芒所照耀。

心灵的力量(4)

这就是心灵的力量,也是自然宇宙的力量。
在人类诞生直到今天的所有历程中,每一个人类的思想分子都不禁会要问到这样的一个问题:人类将要在这个浩瀚宇宙中的小小地球上的现实世界里走多远呢?在另一个奇妙无比的心灵世界里,我们人类还将去到哪里?
我相信这属于我们人类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也是所有哲学和科学意欲获取它们的根本性答案的问题。正因为如此,所以我相信自己对这个关乎人类自我存在以及心灵探索的种种思考都将富有深刻的意义,尽管这个时代更多的人们所关心的是如何在这个现实世界中获得更多物质财富的成功积累——事实上这种物质追求自人类从这一自然世界中诞生以来就如此了。对此我并无任何异议,我们不能忽略我们作为客观物质存在的这一前提。不同的是,人类作为物质存在这一特性仅仅只是前提,在此之上,人类还将行走于一个更加空灵与辽远的心灵之路。我们注意到,今天的人类在这样一条道路上似乎一直未能走出更远,人类被物质世界所深深吸引住并形成一个强大的物质态的世界观,我不能不想到这将使人类在面对无限未来时缺乏富足的信心和必要的悟性,而这种缺乏也就自然而然地带来人类智慧和心智力量的贫乏。
我在设想一个这样的可能:当人类的智慧尚不足以符合我们所面对的自然宇宙精神的要求时,宇宙精神是否会将人类扫地出门或是降格成为一个普通的生命种属——即人类无法获得更高级的进步亦无法高贵起来。这一设想似乎有些荒唐,人类到达地球生物圈中之时并没有获得某些特别指定的要求,至少是没有太多证据来表明这些要求。从人类自身的演进是一次大浪淘沙的过程,我们会看到,人类社会中几乎所有的愚昧和无知都会被更为先进的文明所超越与替代。我们很难不相信自然宇宙精神亦会有一个起码的进化标准来要求每一生命种属,同时我们也很难相信这个伟大自然宇宙会将一个缺乏更高追求的物种永远葆有。
宇宙精神就是我们的生命演绎之源。宇宙的精神在进化,面对这一前提,我们不能不关注心灵的进化方向和它的历程。
这同时也就是人类进化的未来方向——向心灵的世界和智慧的高度,这是我所坚信不疑的。我相信这样的一点,即创造财富不如提升智慧,人类在改变世界的同时必须改变自己,这就是宇宙世界的规则。它就如同孩子们现在所爱玩的电子游戏一样,游戏每升一级都意味着游戏者自己的能力和智力也必须同时获得增长,否则这一游戏便无法继续。
我们人类,就是这样一个硕大无朋并不断进化着的宇宙游戏程序中的一个参与者,也恰恰是宇宙精神之中的一个产物。它设定在自己程序中的一个对手和自身映象,我们人类将和它一起不断地将这场没有终结的游戏对弈下去。这场对弈中唯一不再继续的理由只会是人类自己放弃——我相信宇宙精神正是这样无时不刻地看到我们,同时也让我们看到它。只要我们真正获得心灵世界的不断探索并获取它的力量就可以了。
我相信这是一个与自然宇宙对话的必要前提。
心灵不像任何一种可见的物质,它那么飘渺和虚无,人类对于它究竟是如何感受的?除了在诗歌和小说以及诸多艺术创作中由人类借助文字和情绪来进行对它的表述之外,还有直接触及的尝试吗?
我们曾经不止一次地听说过在另外一种情境之下人类获取对心灵甚至是灵魂进行直接接触的传闻,这些传闻大多是占星术或是古老的灵异学。然而这些终归都是传闻而已,在实施这些方法时几乎都不约而同地神秘而有些令人恐惧。乔娜,这位美藉的印度女航天员,则通过一项无可怀疑的科学实践行为对心灵的存在进行了一次让全世界每一位人类成员均可获得切身感受的说明。她曾在97年首度进入太空时便这样描述过以下感受:
我就像悬挂在半空中,四周空无一物,没有地板,不知手足在何处,唯一能够感受到的就是自己的心灵中的思想。

心灵的力量(5)

很不幸,在刚刚过去的一周前,乔娜和她的另外六名宇航员乘哥伦比亚航天飞机在返回地球时因为事故献身太空,为我们人类再一次留下追逐外太空梦想的遗憾。我在这里之所以引用她的话,更是想通过乔娜作为一名身处太空的人类一分子的亲身感受来印证心灵和思想的伟大存在:当我们脱离开所惯常依赖的物质化地球表面的种种条件之后,对于心灵的感悟和认知将更加明显甚至成为一种唯一。
我相信乔娜是人类分子中脱离物质态进入宇宙虚空并获得心灵体悟的代表之一。这样的代表在人类中实在太为罕有,因此更多的人类难以察觉她的感受,然而无论如何,这种对于心灵的感悟是人类十分重要的经验。
这是一种奇妙的心灵感受,同时也是对心灵世界的存在以及其重要性的一种特殊的认知方式。当我们如同宇航员一样乘坐航天飞机以每小时20000公里也就是超过音速18倍的速度飞行并距离地球数万米甚至是数十万米时,一切所谓常规之下的条件都将消失殆尽,这种时际而能够继续陪伴人类的,是心灵的世界。也正因为如此,在航天科学实践领域中,太空心理学的研究与应用才显得尤其重要,人类对于那些将要承担太空旅行使命的使者们在心理素质方面的要求比在生理方面的要求要高得多。
这种情形毕竟属于十二分特殊。更多的时候,在人类所处的现实世界中,心灵大多都会被物质世界中的种种物质态下的条件或规则所困郁,使我们忽略甚至是忘记掉心灵的存在,使许多人难以从它的世界里去获取感悟和力量,所以,灵魂的苍白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成为人类的一个根本问题。
几天前我与一些业内的朋友在碧桂园的咖啡馆偶尔相遇,谈了许多有关业内的事情。我有一个这样的发现:人们都在关注着自己现实生活之中的事物,同时也在竭力把握这种无时不刻处在变化之中的事物。我发觉这种竭力而为的行为从本质上看来是十分稚嫩,而且要获得它的结果也将十分艰难。也就在这种看似稚嫩和艰难的背后,我感受到了它们的未来——当人类所有的努力总在不断被实施之后,某一种质变的契机也就随之而存在了。我们常所说的质变,更多是指人类在物质世界中物态的级别层次间所发生的某种转换,然而我则认为质变的本质意义应该是事物由物质形态向类物质形态转化所产生的结果的表现,我认为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质变:物质态与类物质态的转换之变。
当人类不断在困惑与稚嫩之中不失努力地追寻时,心灵的力量将随着实践所触及的思考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