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招点点头,等那匈奴兵去远了对梁习说:“子虞,你看看这狼性出来了。”
梁习笑道:“正要驱群狼吞虎。”
灵武谷
乞伏都带着他的军队先行,后面的是由汉将赵挥带领的匈奴骑兵,正延着那狭长的谷地行进着。
“不对啊!”匈奴骑兵中的老兵嘀咕着,“以前我们跟着持至尸逐单于走的乞伏山(匈奴人称贺兰山)道不是这条啊。”
一个提鞯(匈奴官职)听了去跟赵挥说了,虽然他看不起汉人,但是自己和族人的生命缺不能不照顾到。
赵挥叫人去前面叫来乞伏都:“你这老贼,如何诓我们走这里,莫非是刘封的探子引我们入伏。”
乞伏都说:“乞伏山道曲折多变,因为泥水阻滞原来的山路已经不能走马了。”赵挥一听也觉得有道理。
那提鞯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只是出与一个牧人对陌生环境天生的敏感而已。于是他暗自吩咐自己的族人拉开距离。
汉人和匈奴兵逐渐拉开了距离,但是赵挥也没办法,这些匈奴人不大卖他的帐,而大战在即,万一引起哗变那可不是好的,也由得他们,只是心里问候了无数次匈奴兵的女性长辈。不过这些匈奴人身体里汉人的血脉倒多一些。便是那姓呼衍的提鞯也是在几代前逃到匈奴的汉人的后代,只是长久地和这些匈奴人在一起,身上汉人的习气再难看到了。
却说美霖在各个谷口放了斥候,这卑移山(卑者,下也,移者,曲折。今贺兰山,系胡语意思是青色的大马)
千里黄河,唯富一套。
自古以来河套地区就被称为塞上江南,水草丰美,也是匈奴人南下的牧场和侵略中原的跳板。为了防御匈奴,秦始皇发三十万大军筑五原城(今包头市西),而汉武帝也命令筑朔方城,每年派十万人去更戍。使匈奴无法染指这一地带,直接解除了匈奴对首都的威胁。
历史一次又一次证明了河套地区的重要性。在刘封原来那个时空的历史中,无论是五胡乱华还是党项立国,这里都是动乱的策源地。自唐太宗内迁个小族戍边后,从这里走出了沙陀一系,五代中的后唐、后晋、后汉都是出自他们,而到了后来更成就了西夏王朝一直消磨着中原政权的耐性。那些游牧民族,强盛的时候就来这里牧马劫机侵略关中富庶的土地。衰落了就跨越阴山回到蒙古高原去放马。而中原农耕政权一次次被削弱,却无奈它何。
刘封是不愿意把这块地方白送给那些喂不饱的狼的,他要在局势明朗后一举把这里变成稳固的防线,要把这里变成汉人最优秀的战马繁殖基地和骑兵训练基地。不过首先他要做的是先控制这里,而一位行事强硬张弛有度的军事长官才能在这么残酷的环境生存下来。
美霖被刘封任命为北部都尉,驻扎在廉县(今银川附近)。
“报!发现了蛮子兵。”那些熟羌也按照美霖的习惯把那些游牧民族称为蛮子兵,当然各个将领也是按着刘封的习惯在叫。
“民族团结,见他妈的鬼去吧!”刘封在这个铁血时代可没什么心情去发那些善心,那些成天对外人叫和谐,对自己人叫刁民的,拿孟子老人家的话就是“伪仁”。不爱自己的家人,而对别人关心那不过是虚假的道学。那些匈奴兵抢掠中原的时候可没讲过什么仁慈,而是丝毫没有不好意思,烧杀奸掠哪样少干了,凭什么汉人不能杀他个满门。那些满口仁义的儒生投降的速度比大字不识的百姓还快,五胡十六国的时候,很多标榜儒学的家伙为虎作伥为敌人引路没少做。那样的道学,刘封一个都没用,用的都是有血性有自信的士,真正的士。
“打探清楚!”美霖说道,“这次我们要叫这些家伙来得去不得。”
美霖的军队是经过了精心训练的胡汉混合骑兵,武器装备不算怎么好,但是骑术都没得说,杀掉了那些狡猾阴险的人,这里的战士淳朴而坚定,勇敢而明律,虽然只有三千人,但是绝对不是那些乌合之众可以比拟的。加上本地那些观望的羌人,虽然他们对刘封的军队心存怀疑,但是绝对对匈奴骑兵没有好感,任谁也不那么欢迎不请自来的客人,而且还有霸占主人屋子的蛮横。
赵挥正领着军队七转八绕,这才走出东谷口,却听到杀声震天,旌旗飘扬。
“不好,中埋伏了。”赵挥大怒,“那老贼诓大军。”退回去已经来不及了,只得硬着头皮冲过去。
乞伏都大为吃惊,怎么平地冒出这么多伏兵来。待转身去和赵挥合兵,却见那赵挥杀气腾腾地冲了过来。
“大人,那汉人素无信义,今日之事,你如何说得清楚。不如反击杀了那人倒也免得麻烦。”乞伏拨寒说道,也不等乞伏都表态就一箭射出去。
那赵挥也是边民,善于骑射,身子一偏,也就躲了过去。
“好狗头。”赵挥把槊一挺,刺了过来。
“杀!”乞伏都也不得不拔出刀来,他总不能等着人家把脑袋砍下来吧。
那南匈奴兵本就不甚乐意为汉人效命,只是迫于军令,眼见四面八方旌旗招展,而杀出无数的骑兵,那前面的乞伏部也反戈一击,搞不大清楚状况,只是自己戒备,丝毫没有上去帮忙的意思。
那提鞯虽然一开始也蒙了,但是见那战斗开打也明白了形势。只见那穿玄衣的武将个子不高,但是那长柄刀左右挥舞,顿时把身边八个骑兵砍翻在地,他身后都是久经杀场的战士,鲜血溅到脸上身上,都没丝毫的躲避。
而那些边路的骑兵战斗力就不怎么行了,射了一阵就跑人,看来那拿刀的几百人才是真正的主力,而那些射箭的都是杂牌。
欺软怕硬是游牧人作战的基本战术,但是这里是山地,不适合两翼散开,也不适合弓箭的优势。再说那提鞯心里也有他自己的打算,并不命令匈奴骑兵去援救。
“你们这些家伙,还不去救人怎么地?”一个汉人军官杀了出来,满身是鲜血,不知道是他自己的还是别人的,反正不成人形。
“嗖!”一箭正中那军官的咽喉,那人应声而倒。
提鞯呼衍蒙朝把弓一收冷笑道:“不知死活。”然后对匈奴骑兵说道:“大家戒备,没我命令不可出战。”
那些匈奴兵并不知道那汉人叫什么,但是也都看得到那些汉人很危险了,不过自己的提鞯都说了话,那自己可不管汉人的死活。关我屁事,你们慢慢打自己的吧。
“杀!”看着押送匈奴骑兵的曹军死伤得差不多了,呼衍蒙朝一举刀,匈奴骑兵冲了出去,那几百敌人转身就跑丝毫没有合匈奴兵交战的意思。
匈奴兵虽然多,但是近战,几乎无法和汉军抗衡,而且马匹不如汉军,弓箭射程也比不上,所以一路追击下来反而被汉军利用地形杀了几回,死伤惨重。
呼衍蒙朝也不是傻瓜,他见无法占便宜,就果断命令与敌人拉开距离。
呼衍蒙朝带着剩余的三千人去投奔同为匈奴的乞伏部落,受到了新乞伏大人乞伏涉里图的欢迎。乞伏都因为损失了本房人马若干,已经被自己的兄弟取代了,这就是草原的规矩,没人马你就什么也不是。
呼衍蒙朝和乞伏结盟,准备在这里生根发展,就他搂着几个身材健硕的乞伏族女子在帐篷里做着一统匈奴的春秋梦的时候,却被一声尖利的鸟叫惊醒。
那是鹿哨,是牧人打猎时候用的,可以模仿一些动物的叫声。
警讯!呼衍蒙朝很清楚,那是父亲曾经在自己小的时候亲自教给自己的。
呼衍蒙朝爬了起来,裹上了毛毡带上腰刀出了帐篷来。
却是乞伏都的二儿子乞伏老及,老及低声说:“叔叔准备在今夜杀死你们几个为首的把你们的头颅献给汉人将军,再吞并你们的军队。”
呼衍蒙朝大为吃惊,但是又有点不信,故作镇定地说:“我们可是向天神发过誓的!”
老及抿嘴一笑:“那随便你。不过你准备走的话,我和你们一起去,你知道的我的父亲和哥哥都被关了起来,现在我不走迟早也要被关起来。那沙漠的味道可不好。”
呼衍蒙朝知道匈奴人对失败者的处理,一般就是杀了了事,也有的给你几头公羊,把你放逐到沙漠去自生自灭(柔然的祖先就是被放逐的鲜卑慕容氏)
“好吧!”真是宁可我负人,莫可人负我。狼性使然不得不疑。呼衍蒙朝点发人马就要把主人灭了。巧的是本来老及借刀杀人的计谋要得逞了,但是那涉里图偏生真存了歹毒心思,两厢杀起来。
******
“哈哈!这些蛮子。”美霖闻讯赶来消灭匈奴骑兵,却见乞伏营地早已经成为废墟,只有一些丧气的匈奴人在那里哭泣,一打听才知道两拨人火并。
涉里图被乱刀砍死了,呼衍蒙朝的脑袋已经不知道到什么地方去了,那些逃跑出来的匈奴兵不是死了就是被那些羌人吸收,或者成为了卑移山的强盗,也有识趣的投奔汉军,并声称自己是汉人的后代。
这样,美霖凭借地势和精锐和匈奴义从的三万人在卑移山打起了麻雀战,那匈奴义从被搞得失去判断力,在山里转了几个月才迟迟到来,却被一座小城又抵挡住了,它就是灵州。
临泾
庞德看了战报,一拍桌子:“这个南人,怎么如此贪食,却把残汤打发老庞,放那些蛮子兵来,老子再杀他个痛快。”
“告将军,参军成彰到!”
“公英来了!”庞德大喜,出了府邸。
成公英跳下了马和庞德作个揖,也不谦虚,他本来在西凉军里论勇武和名气就比庞德大,也知道庞德最快意恩仇,不事伪。
“夏侯渊领军犯境,主公令我等佯攻长安!”成公英屏蔽众人小声说道。
庞德说道:“正合我心意,好久没去那里弄耍子了。”
第七节 北地风云(2)
“‘当我拜访那座伟大的军事要塞的时候,我简直是目瞪口呆。毫无疑问,这座堡垒拥有远比传说中的特洛伊更结实的城墙,看来华夏人很善于修筑高而厚实的城墙。在后来我还看到一道伟大的城墙(长城),据说它修筑于五百年前,绵延的长度据说可以包围我们伟大的恺撒脚印所走过的地方,远比哈德良长墙(罗马修筑此也是为抵御北方的蛮族,长城不是东方独有)更加雄伟。随行的一位将军骄傲的告诉我,他的祖先曾经在这里获得功勋,他的家族从此成为了贵族。走到那道大门,我似乎走进了罗撒尔岛巨人的家,当然后来的几个月我已经麻木了。如果缔造这个国家的君王是一如朱庇特一样威严的人物,那么他拥有如此的城堡丝毫没有什么不恰当。此后,我坐着马车继续东行到达了这个庞大帝国的心脏,在那犹如奥林匹斯山一样的皇宫里我非常荣幸地觐见了这片土地的奥古斯都'注一',他告诉我我最开始惊诧的那个军事堡垒叫灵州,并且向我讲述了那里发生的英雄传说。。。。。。’多年后,我的祖父不止一次这样对我说:‘你不亲眼看到它,你一定认为这是老年人神志不清的呓语。但是它确实存在,在那东方,在那个龙的国度。’”——(罗马)乌撒恺·;尼莫哈西斯·;马克西米安·;西庇阿·;阿契卡阿斯《丝国见闻录》
和罗马使者所看到的灵州不同,在那100年前,灵州只不过是长城边上一个小小的要塞,镇守这里的是一位叫王谅的年轻将军。
长城那边,高奴(今延安附近)胡王高定带领着五千骑兵来趁火打劫了。这一直是他们的传统和古老的战术,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广阔天地反正有的跑,这草原广阔了去(和1800年后不同,在三国时代这个地区是一片草原,那个时候延河水清亮欢快地流淌着,和今日的风沙漫天黄土漫漫的情形大大不一样)
“呜呼呼!”胡兵怪叫着,这些胡人也说不清楚自己从什么地方来,他们没有文字只有世代相传的传说,记载着他们的祖先来自大雪山来自高原。他们只知道他们和汉人是死敌,不杀光那些敢于反抗的汉人他们就办法占有汉人的那些财宝和漂亮女人。如果说道什么是他们的精神支柱,无非是最原始的贪婪和最原始的性欲冲动。
胡兵没有曹军的攻城武器,他们单兵作战的能力也比不上汉军,唯一的优势在于他们可以忍受饥饿、干渴和寒冷,也不需要那么讲究,一掬河水一把炒面他们就可以跑上三天三夜。等把追赶他们的汉军拖累拖垮甚至拖死,他们就可以返身拣他们的猎物了。
但是年轻的王谅根本不理那些叫嚣的胡兵,只是让士兵用柔软的小弓击打那些敢靠近城池的胡兵。
几个胡兵在柔弓射程外停下下马,嘴巴里骂着什么,骂到最后干脆脱了窝帽放在地上踩还撒上尿。士兵里有熟悉胡俗的人,满眼喷火。
“张三,这些狗子说什么呢?”一个听不懂胡话的外地士兵问一个本地人。
“伍长,那些家伙是我们汉军都是没有卵蛋的懦夫,让我们早点把女人献出来饶我们一条命。”张三满脸铁青。
那伍长一听火就大朝外边吼道:“我操你妈的胡狗,你给老子等着,老子不把你们这些狗卵剁了,我王大郎就把姓倒个个儿。”
“扯淡!王大,你鬼叫什么。你把姓倒过来还不是姓王吗?”说话的是什长董庆,他出身一个落魄的贵族,所以认识字,但是这个乱世要争功名富贵还得靠刀,笔杆子那不怎么灵光。董庆打小就杀鸡撵狗没个消停的时候,所以他长大后不怎么喜欢写文章,而好击剑。这次刘封的军队招人他也报名了。因为武功好就当了什长,很受队史傅充的重视。
董庆看了看城外叫骂的胡人轻蔑地说:“这些家伙无非是想把我们引出去,再用把我们骗到他们的伏击圈里去。这个办法当年永和之乱就用过。”
“永和胡乱!”一个浑厚的声音响起,“你个董二,读半截书的人。”说话的是一条大汉,络腮胡子,他正是傅充,郁郅(今庆阳附近)人,其祖先傅介子独自入西域杀楼兰王,威震天南。
“还是队史的学问大啊。”大家奉承道。
傅充黯然地说:“也不是什么学问大小,先祖丧身于射姑山,我等不敢忘怀。不能报国仇家恨,不是大丈夫所为。”
********
笄头山(今六盘山)下鸡头道。
刘封伫立良久,也不是是欣赏这里的风光,只是在凭吊古人而已。当年秦始皇开辟鸡头道方便自己巡视天下,虽然那个伟大的君主已经化为尘埃,但是他的武功还在激荡这每个野心勃勃的人。
刘封往南边的山而去,在山中有一道观,用篆字写着“广成古洞”。传说这崆峒山乃是广成子修行的道场,轩辕黄帝还曾经来到这里向他请教金丹之法、长生之道。
“还真是个归隐的好地方啊。”刘封进了那观,一位中年修行者抱拳:“贵人请了。”
“道长请了。”刘封还礼,“打扰道长清修实在是不好意思。”
那道人说:“家师早已等候贵人多时,还请后堂一叙。”
刘封也不带从马直,凭借他自己的武艺脱身应该不是多大的问题。
这个道观也就是个两进的小建筑,所以饶过那画满诸天神灵的正堂,刘封就来到了后堂。在一间草舍中看到一个鹤发童颜的老道士端坐在蒲团上,双手自然下垂。这个时候拂尘还没被发明出来,道士和士人打扮不是很大。
“这位老仙人是?”刘封还没开口,只见那老道士睁开眯缝的眼睛,赶忙上前伏拜,刘封忙搀扶。却不想一个干瘦的小老头却比大牦牛还重,刘封使了很大力气才把他搀扶起来。
“千斤坠”刘封暗叫厉害。
“仙师不必如此。”刘封说道。
那老道士站了起来肃然道:“贵人全我子孙,乃与我门有缘。我道大兴会有期也。”
刘封正要问,那道人阻止了,从蒲团取出一册竹简说道:“此乃昔日仙人所写,想来贵人用得着。如今天下思治,贵人不可自弃。”
刘封接下那书,只见书首刻着《周易参同契》,乃是中国丹鼎派的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