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适时对他人提出警告
即使你再善良,你的心地再宽广,你对他人再好,你不能保证所有人都能像你对待他人一样对待你。生活中总有些人喜欢恶意诋毁、谩骂他人,喜欢对他人发起人身攻击。比如,我们经常听到某女孩在单位受到了性骚扰不敢张扬,忍气吞声,结果让骚扰者更加肆无忌惮。其实,这种时候女人必须给予对方及时、有力的警告。“先礼后兵”,既能展现出女性自身的涵养和气度,也能打消对方的嚣张气焰和侥幸心理,让他不敢再胡言乱语、肆意妄为。
4请求他人的帮助
在遇到忍无可忍的情况时,你可以当场或者稍候一段时间向自己的亲朋好友、同事领导反映问题,请求他们的调解和帮助。对于女性自身遭受的不公平、不合理待遇,周围的舆论导向和热情声援将是你最大的外来助力和精神支持。
5使用法律手段
所谓“得饶人处且饶人,该出手时就出手”。无论是家庭暴力,还是职场性骚扰,当你遇到身心方面的双重侵害,警告和调解都没有作用时,就必须考虑诉诸法律。还要注意,提高保留证据的法律意识,搜集好人证物证,进行电话录音,保留骚扰短信,等等,这样才能更好地通过法律手段保护自己。
当你遇到挑衅和冒犯时,千万不要害怕,你不是弱者!俗话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只要敢于抗争,你就是胜利者!
女人不必固守“贤惠”
女人不必固守“贤惠”
贤惠的女人往往不太计较个人的得失,可是有些人偏偏就是欺软怕硬。从电视剧到现实生活中,但凡众口皆碑的贤惠女人,哪个不是被欺负得有苦难言、满腹委屈的柔弱女子?她们已经贤惠得失去了自我,被逼得无处容身!
从小到大,谢蓉都被父母调教得知书达礼,贤良淑德。结婚后,她也努力做一个好妻子、好媳妇,家里的大事小事全部由她操持,左邻右舍都夸她是个贤惠能干的好女人。
丈夫过生日的那个周末,他们在家里摆了两桌酒席,请的都是婆家的亲戚。从大清早开始,谢蓉就一头钻进厨房,洗切烹烧,蒸炸煎炒,一个人忙得手脚不停。
大概十一点多钟,客人都到齐了,在客厅里说话聊天,还开了一桌牌。当时,谢蓉正在做红烧鱼,发现瓶中的绍兴黄酒没有了。她走出厨房,看着一屋子人,只得招呼牌桌上的丈夫,让他去外面的超市买一瓶绍兴酒。丈夫正玩得高兴,就回头叫他弟弟。丈夫的弟弟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目不转睛,懒洋洋地亮开嗓门,喊他媳妇去买酒。媳妇在阳台上正跟妯娌们聊天,就回了一句:“这个地方我不熟,你还是自己去吧!”弟弟一听火了,觉得媳妇当着这么多人顶撞他,没有给他面子,就跟媳妇吵了起来。
靠在软椅上的婆婆不乐意了,开始发脾气:“你哥过生日摆酒席,就图个大家开心。你们要吵回去吵,别在这里给我添堵!”
婆婆又把谢蓉喊过来,对她说:“你是怎么回事?早几天干什么去了,现在才发现少这少那,喊了这个又叫那个,你自己去买不行吗?你知不知道,做媳妇要有个贤惠样!”谢蓉站在旁边,脸上青一阵白一阵,低头听着婆婆教训,大气也不敢出一声。
因为大门敞着,对面的邻居王姐正好瞧见了这一幕。王姐一向泼辣,从来不怕人,她三步两步走了进来,说:“老太太,您说话可要凭点良心,街坊邻居谁不知道谢蓉是出了名的贤惠!我看她这几天都在忙着打扫卫生,上街采买,忙得团团转。你们这一大家子几十个人张嘴要吃饭,就她一人忙里忙外。她昨晚还说自己累得腰酸背疼,快受不了了!”
婆婆被说得哑口无言,直瞪着邻居王姐。王姐笑笑:“您别瞪我,我虽然是外人,也得说几句公道话。家务活是个无底洞,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要收拾,谁都会嫌烦!你儿子娶的是媳妇,不是保姆!”
在这个故事里,谢蓉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女性。她努力按传统的“好媳妇”模式,让自己做得更好,把丈夫和公婆照顾得无微不至,对他们有求必应。也许刚开始,他们会逢人便夸,于是她也心甘情愿地围绕在他们身边,似乎家庭就是整个世界。然而,时间长了,当他们把这一切当成理所当然的时候,她一旦稍微不符合他们的要求,就会受到他们的责怪,还可能被贴上一个“不贤惠”的标签。
“贤惠”,要求女人“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要求女人善良温顺,通情达理,对家人体贴入微,而且勤劳肯干,家务事样样在行!
按照传统观念,女人凡事顺从,操持家务属于天经地义,而不低眉顺眼、敢于顶嘴就是离经叛道,夫家就应该享受媳妇的劳动成果!再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贤惠的女人每天做的都是分内的事情,别人不必因为享用了她的服务和劳动支付报酬。所以,贤惠女人付出的都是无偿的劳动,没有创造任何价值!
看看我们生活中的贤惠女人吧!她们全身心地为家人着想,为了家人的幸福和快乐宁愿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她们不惜一切代价维护着这个家:吃得差是因为把好吃好喝的都留给家人,穿得一般是因为舍不得给自己花钱。只要家人都过得好,男人少奔波,孩子不受苦,贤惠的女人即使变成黄脸婆也舍不得为自己花钱做美容。
为了让丈夫开心,公公婆婆高兴,贤惠的女人常常任劳任怨,不说累,也不叫苦,就是为了让大家看重她、喜欢她,这和忍气吞声、委曲求全又有什么区别呢?你还是你自己吗?
女人没有必要为了他人而委屈自己,用一个无形的“大牌坊”来压着自己!女人首先应该为自己而活。不妨把一天到晚围着家人转的时间分点出来打扮自己,让自己每天都保持青春和活力;做一份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工作和事业永远不会背叛你,有实力才有话语权;培养一种拿得出手的特长,别人才不会小看你!
女人一定要记住:现代的“贤惠”,更应该与“聪明”、“独立”相伴。聪明一些,坦荡一点,做回真正的自己,这样才会过得更开心!
人生几何,青春几多!女人啊,珍惜生命的旅程,好好为自己活一回吧!
女人不坏,男人不爱
女人不坏,男人不爱
在中国的传统思想中,作为女人,我们不断地被社会教导“要做个好女人”。所谓的“好女人”,无非是这样——勤劳,忙前忙后,手脚不停,把大小事情都一手包揽;善良,即使别人损害自己的正当权益也要一笑了之;善解人意,体谅对方,懂得察言观色;温顺,逆来顺受,不使性子,不乱发脾气;内敛,稳重端庄,最好笑不露齿,言不高声;甘于奉献,任劳任怨……
不知道有多少女人会把这些条条框框往自己身上套。即使摆脱了“三从四德”的标准,她们也摆脱不了要做一个“乖女孩”、“好女人”的理想期待。其实,尽管“好女人”在别人眼中是不错的选择,但对于女人们自己来说,却是一种束缚,这种束缚犹如套在身上的枷锁一般,让她们不自在,不快乐。与这些循规蹈矩的“好女人”相比,有很多女人聪明灵活,懂得如何摆脱这个枷锁,懂得为自己生活,而不是生活在别人的评论之中。即使做个“坏女人”又何妨呢,只要没有损害他人的利益。
当然,这里的“坏”并不是说一个女人的人品有多坏,而是指她在为人处世中,能突破传统,表现个性,灵活办事。心理学家伊凡分析:严格说来,今天的“坏女人”,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坏女人”。她们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新一代“坏女人”,她们有自己的风格。现在流行一句话“坏女人,有人爱”,表明了“坏女人”的可爱之处。
“坏女人”个性鲜明,有时候会做出一些不合传统的惊人之举。她们一般独立性强,在她们锋芒毕露的外表之下,包藏着一颗坚强、独立的心。在经济方面,她们十分独立自主,她们不期望依靠别人生活,更懂得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完成自己的目标。
她们会灵活处事,懂得保护自己,从不轻易亮出自己的底牌,这种若即若离的态度常让身边的人感到心急难耐,却又因为她们的个人魅力而沉醉其中。
以前我们经常听说“男人不坏,女人不爱”,现在也有人把这句话改为“女人不坏,男人不爱”。事实上也证明了,很多“坏女人”身边总是不乏爱慕者。对于异性来说,她们浑身上下充满着新鲜感,她们善于使用女性身上的特权,有时候也会耍耍小手段,让男人们心甘情愿地拜倒在石榴裙下。
“坏女人”可以很温柔,女人味十足,但同时她身上总有一种不露声色的尊严。她会通过优雅得体的方式向人们表明:我不会轻易地被别人操纵,也不会按照别人的想法来定义自己。
“美容大王”大S的妹妹小S,是个古灵精怪的非典型“坏女人”。她的黄金搭档蔡康永曾经这样形容她:“如果有菩萨经过台湾上空,就会看到一股妖气从酒吧里面喷出来,顺着痕迹找下去,一定会发现小S坐在底下。”
刚刚结婚生子后又恢复曼妙身材的小S,以女王驾到的姿态重回《康熙来了》时,嚣张地对蔡康永说:“听说我走了之后,收视率不是太好哦!”这一切仿佛昨天发生的事,转瞬间小S已经第二次当上了母亲。
从当初青涩的“牙套少女”,转身成为万众瞩目的时髦女郎;从自称“变态少女”的青少年偶像,变成现今大受欢迎的“当红一线女主持”。出道数年,小S已经完成了华丽蜕变。
她一面张扬着自己的美艳性感,一面在节目中扮丑做鬼脸;她举止前卫叛逆,却是出名的孝顺、有礼貌;她口无遮拦,举止开放到可以大吃男嘉宾“豆腐”,却说和除老公之外的其他男人根本就谈不来;她不大看电视,平时的休闲活动是学交谊舞、油画及长笛……
这一切,可能只是源于小S简单的处世哲学:想做就做,不必顾虑太多。在《娱乐百分百》中,她秀刺青、打眉环,高兴了就高歌一曲,吵架了就摆臭脸,失恋了就大哭,大跳健身操,贩卖着比“真人秀”还真实的人生。正是由于这份掏心掏肺的真诚,才令她获得了今天的地位。
尽管她当了妈妈以后,大胆夸张的举止稍微有所收敛。然而,观众们仍然喜欢她那种麻辣火暴的言行和张扬不羁的坏女人形象。好在她越来越能把握这种平衡,在自信满满的状态下,驾驭坏女人的功力已经趋于炉火纯青。
以轻松幽默的态度面对人生,这是小S最大的优点,认清自己、接受自己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因此,任何“离经叛道”的事情发生在小S的身上,似乎都可以令人欣然接受,就如同蔡康永对她那著名的形容词“妖女”一样,恰如其分地传达出这份独特的魔力。
同样,早年间被称为坏女人典型代表的麦当娜,金发碧眼的坏女孩形象早已深入人心。最近几年,她却表现得相当关心社会。无论是领养儿童,去非洲救济灾民,还是做慈善事业,尤其是出演阿根廷的国母贝隆夫人的角色,更为她套上了圣洁母性的光环。
可见,“坏女人”也必须紧跟潮流时尚,火候更是要拿捏得刚刚好。当然,“坏女人”的大行其道对传统的“好女人”也是一种警示和提醒:为什么无论男女都爱上了“坏女人”,而不喜欢传统的“好女人”呢?
端庄规矩得像圣母玛丽亚,勤劳能干得像免费女佣,总是受条条框框限制的“好女人”,确实需要好好想一想了:与其辛辛苦苦地做个“好女人”,还不如释放天性,做个真实自在的“坏女人”。
“坏女人”因为真实自然,而显得生动有趣。在这个彰显个性的时代,讲究真我,不造作、不屈服于他人意志的“坏”,正反映了一种人性的升华。
有人说:“好女人上天堂,坏女人走四方。”“好女人”的空间,就局限在小小的家庭和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而“坏女人”的世界却总是好戏连连,精彩不断。那么,女性为何不尝试着把埋藏在心底的“耍坏本能”召唤出来,做一回自由自在的“坏女人”?
别把自己埋在“深巷子”里(1)
别把自己埋在“深巷子”里
俗语说:“酒香不怕巷子深。”意思是,即使把酿制上乘的好酒放置在很深的巷子里,也会有人循着芬芳甘醇的香味一路探访,前来品尝。陈窖一开香千里,识酒的客人绝不会因为巷深路远而却步。这句话常常用来比喻产品质量或个人能力出类拔萃,就算不用通过宣传推广,人们也会找到它。
但是,在竞争异常激烈的现代社会,人才济济,商品繁多,各种广告宣传活动铺天盖地,吆喝声此起彼伏,展销会接连不断,还有几个人能闻得到深巷中的酒香,又有谁会不辞劳苦地去深巷里追寻呢?
在百货商场里,导购员为了吸引顾客的眼球和注意力,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并选择自己的产品,会想出各种办法来刺激人们的购买欲望。通俗一点来说,就是货好也要会吆喝。
在1915年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我国的贵州茅台酒由于包装简陋、外形粗糙,以至于少人问津。面对这种饱受冷遇的尴尬局面,中国参展人员在情急之中,就在展览大厅里假装不小心,将一瓶茅台酒碰到了地上。
随着酒瓶砰然落地的清脆碎裂声,浓郁醇厚的酒香味也随之散溢,引来一群外商的叫好声。这个出人意料的奇招不仅征服了在场的外商,也征服了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国酒茅台因此荣获了大奖,也从此走向了国际市场。
这个故事早已人尽皆知,它正是“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有力证明:好酒也需要包装和宣传。到了信息时代,优质产品更加不能消极等待几个过客的偶然发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内在品质确实重要,但是外在包装、宣传的力度和效果也关系到商品的命运。
与商品相比,人具备独特的价值,为了实现梦想,就必须将自身的综合实力与市场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一个女人长得再漂亮,如果她不走出家门,别人永远不知道她的漂亮。一个女人如果不懂得自我包装和自我展示,那么,她再优秀再出众,也有可能被别人忽略。因此,会办事的女人,通常都有些“自卖自夸”和“自我吆喝”的本事。
一项社会调查的结果表明:个人的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生活快乐都与自身的推销能力有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
2006年,元欣、钟灵和洪蕙兰同时应聘,又先后被招进了同一家大型企业。在校时,她们都是才思敏捷、成绩优异的好学生。但是到了参加工作以后,仅仅才过两三年,她们的薪资待遇和岗位级别就有了很大差别。
别把自己埋在“深巷子”里(2)
学财会专业的元欣做了一名会计。她的个性含蓄而文静,习惯于踏踏实实地埋头工作,给人的印象就是不太合群、不大吭声,也很少参加单位组织的各项活动。
她总觉得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水平早已超过了其他同事,但是并没有得到领导的肯定和赏识。有空的时候,她经常想:“如果哪一天老总找我单独谈话,借着向他汇报工作情况的机会,我就可以好好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干了!”
在设计部的钟灵,也有同样的想法。但是,她的性格比元欣稍显外向一些,不仅常常在想老总什么时候能“招见”自己,而且每逢老总来视察的时候,她总是第一个从座位上站起来,跑过去打招呼、端茶倒水,并抓住时机寒暄几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