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之烽火岁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少年之烽火岁月- 第1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四纵队这个过来的团长赶忙表示,谢谢同志们的关心,我们四纵队不会跟在独立团的后面捡什么剩落的,而是要和二纵队并肩作战。

    主持会议的李勇和王成德都没说什么,到是李江国这小子有点搞笑地和这个团长白话:“同志,你们还要和我们并肩作战?我看够戗,我们团打仗时候的度是非常快的,估计兄弟部队的同志们很难跟的上。”

    李江国的一番话让这个团长脑袋上的青筋都要蹦起来了:“同志们,我们四纵队也是老八路老红军出身的部队,跑路也是我们的看家本事,放心,不会拉你们后腿的。”

    王成德忙瞪了李江国一眼,然后安慰道:“别听这家伙胡说八道的,兄弟部队的情况我们了解一点,我们保证一起来配合行动。”

    一切都准备就绪的西北野战军的各级部队都在耐心地等待着上级长机关的命令。

    司令部里的彭老总和长们也是不断地观察着战场的态势,当国民党的又一次进攻被二纵队打下去以后,一个长看了看表然后问道:“老总,可以了吗?”

    彭老总用有力的大手使劲拍在桌子上:“开始。”

    总部的命令被延伸在宝鸡周围的几百上千根电话线准确地传到了各个前线部队,几秒种以后野战军的各级炮火开始轰击。

    包括独立团在内的各种口径的火炮,也不管能不能打得准,一个点地猛干,反正只要能把炮弹打到国民党的部队大概的位置就行,从前沿到纵深,来回炸。

    从西北野战军与裴昌会兵团交战开始算起,解放军还没有豁出去用炮兵这么对着干过,这一顿炮火也把国民党的进攻部队打得蒙头转向,八路今天是怎么了?要跟咱们打*战?

    西北野战军的炮火持续了半个多小时,在滚滚的浓烟出击的冲锋号响了,左侧的六纵队,右侧的一纵队,间的二纵队全线开始反击,跳出战壕的部队跟山崩海啸一样冲了过去。

    正在指挥部里想事情的国民党第五兵团司令裴昌会突然接到了前线的报告:“报告司令,共军开始反击了。”

    裴昌会:“反击就反击,有什么大不了的,共军不是天天都要搞几次反冲锋吗,让前面的坚决顶住,只要能顶住十几分钟共军就会撤回去。”

    这个下属有点着急的说:“报告司令,不是这么回事,共军是大规模的反击,看架势肯定是把主力都拿出来,前面的弟兄眼看就要坚持不住了,你听听共军的炮火打的多凶。”

    听到下属的报告和解放军的炮火声,裴昌会激灵一下打了冷战,***,共军不会是全线开始反击了吧?彭德怀不愧是个打仗打到让你难受的高手,每一个动作都敲到要命的点子上。

    西北野战军挑的这个反击的时间是非常有讲究的,正赶上国民党的进攻部队被二纵队打下去的一刹那间,后面的大部队在炮火的掩护下跟在溃败的敌人后面就冲了下去,兜屁股猛追,让你回身都难。

    准备了好长时间的西北野战军以二、四两个纵队在路对国民党的攻击兵团进行向心突破,以六纵队和一纵队从两侧迂回,使出了全部力量,准备一举打跨国民党的裴昌会兵团。

    跳出战壕的部队拼命猛追,打惯仗的指挥员都知道现在是部队伤亡最大的时候,要想减少伤亡就要紧紧沾住退下去的国民党士兵不放,保持近距离接触,让他们的重火力反应不过来而没法下手。

    这就看出八路军会跑路的特点了,逃跑的国民党士兵当然也知道要被解放军从屁股后面追不是什么好事,可不管怎么努力也甩不掉追上来的八路,不但甩不掉还越来越近。

    要说这跑路的本事,在人类已知的部队里还没人能比得过八路军和后来的解放军了,靠着一双铁脚板打天下的解放军的部队这时候把这一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

    说点题外话,朝鲜战场二次战役,国人民志愿军第8军师奉命执行穿插任务,全师急行军4个小时,深入敌后7。5公里,是地图上的7。5公里,因为要上山和过河,实际距离还要远的多,地形复杂,到底有多少现在也没法计算,在穿插途与敌作战四次,先敌五分钟抢占三所里,牢牢地扼守住了联合**的后撤道路,致使敌数万部队被我军全歼。

    从这一段历史上不难看出,从接受任务的那一时刻起,师全师官兵,上到师长和政委,下到每一个战士都是在不停的跑动度过的(道路都是山和沟谷,车辆无法通行),一直连续不停地跑动了4个小时,在这期间还要与敌人的几支搜索和侦察部队作战,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到的,想都想不出来,这一战绩让所有知道的人都瞠目结舌,包括志愿军的对手联合**。

    8军的这一仗把以美国为的联合**都打出心理障碍了,致使在以后的作战经常疑心疑鬼的,老是怕志愿军有部队穿插到他们的屁股后面去。

    四十几年以后,他们的对手美军在海湾战争用装甲机械化部队在平缓的大沙漠上创造出来的日攻击前进度是每小时。4公里(著名的左勾拳行动),大家想想,美军用机械化部队在沙漠里创造出来的度还比不过志愿军的一双脚,由此可见解放军跑路本事的厉害。

    后世的史学家(国和外国都有)在研究这一段战史的时候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在人类有史以来,步兵还从未如此辉煌过。

    

正文 第293章 西府战役之混战

    第293章 西府战役之混战

    国民党裴昌会兵团在二、四纵队的顽强阻击下,伤亡惨重;兵锋受挫,锐气已尽,看准了时机的彭老总拿出了西北野战军的全部力量(欠许光达的三纵队),对敌人开始反击作战。

    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伤亡,战士们紧紧地吊在后撤的国民党士兵后面紧追不放,不给他们留下喘息的机会。

    几个纵队几乎是在同时攻了上去,开始的时候还是齐头并进;十几分钟后速度开始有了变化,靠在二纵队右侧的一纵队的干部战士跟不要命了一样疯狂冲击,箭头部队以及快的速度很快超越了几支兄弟单位。

    攻击发起前一纵队的贺司令员做的战斗动员时说:“同志们,人家二纵队打得好,四纵队打得好,六纵队也打得不错,只有我们一纵队一枪一弹没放,干等着睡大觉了,这回机会来来,怎么表现就看你们了。”

    西北野战军的一纵队是从洪湖苏区走出来的久经考验的老部队,是解放军老骨头中的骨头,每一个干部和战士的每一块血肉都透着对部队的忠诚,他们把部队的荣誉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都重要,不用司令员说他们也知道怎么做。

    最后贺司令员命令:“全纵队的所有人员,上到他这个司令员,下到每一个卫生员和炊事员都要冲上去,不但要保证二纵队侧翼的安全还要把挡在前面的敌人击溃。”

    战斗发起以后,一纵队这支被野战军的首长留在手里七八天刚刚投入战斗的生力军跟下了山的老虎一样扑了出去,挺着明晃晃的刺刀跟在国民党溃败士兵的后面,只要是跑的慢一点都被刺刀扎死,士兵临死前的嚎叫声撕心裂胆。

    西北野战军的几个主力纵队那个最厉害不好说,但要比拼刺刀那大概还得说是一纵队,原因也很好解释,一纵队有个喜欢大刀片和拼刺刀的司令员。

    已经是纵队司令员的贺炳炎司令还和战士们一样,冲锋的时候一样抡着大砍刀冲了上去,有这样的司令就有什么样的战士,因此一纵队的兵有很多人除了手里的步枪以外还在身后背个大砍刀。

    在不间断的号声中一纵队的三个主力旅象雪崩一样从二纵队的侧翼冲了出去,跑在最前面的是纵队主力358旅,在358旅的尖刀部队里带队冲锋的赫然是政委余秋里。

    这个新中国的石油部长,一条胳膊的余秋里政委此时和他的战士们一样抡着大砍刀边呐喊边冲锋。

    战争年代解放军的指挥员让人打心眼里佩服,特别是其中的政工人员,不单单是要会做思想工作这么简单,每一次战斗都要冲锋在前撤退在后,因此政工人员的伤亡比例也非常高,他们这么做也很好理解,否则如何能服众。

    凶狠的一纵队一个冲锋就将他们前面的国民党防线撕开了一个口子,接着部队又迅速向两侧扩大突破口。

    国民党的前线士兵和指挥官有点手忙脚乱的反应不过来,以前都是压着八路打,今天是怎么了?事情反过来了?

    感受到一纵的狂野攻势,相临着一纵队的二纵队当然不肯示弱,咱二纵队啥时候能让人比下去?这还了得。

    李勇带着独立团跟在纵队主力的后面向前猛冲,除了高翔的炮兵以外包括孙全厚的辎重营都拉了上去。

    跟在纵队主力后面向前冲的感觉和以前太不一样了,满山遍野全是人,战士们的呐喊声和海浪一样一阵高过一阵。

    跟在二纵队后面的是四纵队,四纵队的前卫团基本上与二纵队最后面的独立团处在同一个位置上。

    李勇和王成德边跑边商量:“这么干下去可不行,跟在主力后面能弄出什么名堂来?和敌人都接触不上还有什么可打的,估计这一仗打下来什么好东西也捞不到了。”

    和李勇在一起的时间长了,王成德也不象以前那样一提起抢东西就反感,他也是反问道:“那怎么办?咱们团和老部队比起跑路来没什么优势,能在后面跟上就不错了。”

    李勇知道王成德说的是实话,和那些打惯了游击的老八路比,独立团的优势不在跑路上:“我们绕过去,不跟在主力后面,还是那句话,要打就来个狠的,我们找条路自己突破。”

    看着突然改变了攻击线路的独立团,离着不远的四纵队的前卫团的团长很快找了过来:“李团长、王政委,咱们不是说好了要并肩作战吗?怎么了?要改主意?”

    李勇有点好笑地心想,这家伙心眼还真多,部队刚一动作就看出来了:“是这么回事,我们团不想一直跟在主力后面,我们要自己单干,怎么样?你们还跟过来吗?”

    这个团长听完李勇这一通话是心里直犯核计,这二纵队的独立团还真是够邪门的,战斗行动自己说了算,难道上级不管吗?

    还真是让这个团长猜对了,战斗发起前王司令员对独立团的要求是,你们感觉怎么舒服就怎么打,命令只有一条,吃亏不行。

    这也是王司令员对部队的攻击行动很有把握才这么说的,也是为了锻炼这支新生的部队而给了一定的自主权,这样一来李勇和王成德的胆子才大起来,敢自己另找攻击线路。

    四纵队前卫团的团长犹豫不定,不知道该怎么做好,本来他们还想和独立团好好比一比,想让独立团的人知道我们四纵队的人也不是孬种,这下可好,人家要改变攻击线路,自己怎么办?

    李勇才不管他们怎么想,让李玉明通知各个营,部队向左转,插向左翼六纵队和二纵队的结合部,从这个结合部想想办法,看是否能与敌人接触上。

    独立团冲在最前面的是张劲松的侦察营,这个营的几百名战士都是清一色的冲锋枪和驳壳枪,身上的负重小,不象别的营还要抬着重机枪和小炮。

    李勇告诉被找到身边来的张劲松:“给你们营两个任务,一,打开攻击通路,二,找到咱们纵队与友临六纵队的结合部,一定要找准位置,然后把全团都带过去。”

    张劲松兴奋异常:“放心吧团长,保证完成任务。”

    临走的时候这家伙又鬼摸眼道地说:“团长,这么决定就对了,要不咱们团跟在大部队后面还能有什么出息?屁都捞不到。”

    平时经常训练爬山的侦察营几百个战士在张劲松的带领下全部轻装,很快与团主力拉开了距离,十几分钟以后他们的背影拐个弯就看不见了。

    此时的国民党第五兵团的前线指挥部里一片混乱,各种命令不停地下发,电话铃声一个接一个,一个参谋军官对站在一旁的司令长官裴昌会说道:“司令,共军的攻势很猛,到处都是请求增援的,我们该怎么做?”

    裴昌会这个司令官恼怒地喊道:“告诉各级指挥官,共军的总兵力不比我们多,武器不比我们好,他们在飞机大炮下能坚持七八天,难道我们**连一天都坚持不住吗?谁敢擅自放弃阵地立即枪毙。”

    国民党第五兵团是正规军出身,打起阵地战来还是有一套的,也不是什么都不明白的大白给,在第一道防线被突破以后马上组织起第二道防线,想用第二道防线的给予解放军攻击部队有力杀伤,一时间战斗陷入胶着状态。

    裴昌会确实是个很难啃的硬骨头,打仗很有章法,在最初的慌乱过后很快组织起来第二道的防线。

    因为部队中配备有大量的工兵,第五兵团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构筑出了一条简易防线,战壕、隐蔽部、轻重机枪的射击掩体等各种设施齐备。

    在各级指挥官的督处下,士兵纷纷跳下战壕,准备迎接解放军的攻击,可是刚刚进入阵地的国民党士兵就看见从前面溃败下来了的大量散兵。

    溃败下来的士兵黑丫丫地也不知道有多少人,一个个狂叫着,呼喊着,边回头回脑地张望边拼命第向前跑,看那意思胆子都要被吓破了,而在离他们身后不太远的地方就是追过来的解放军战士。

    追过来的解放军战士大部分手里端着按着长长刺刀的步枪,在阳光的反射下刺刀一闪一闪地亮着寒光,顺着刺刀的血槽还在不住地往下滴答着鲜血。

    这时候也没人想到要抓什么俘虏了,两支部队搅在一起,跑在后面的国民党士兵把屁股和后背都留给解放军了,还能有什么战斗力,被刺刀一片一片捅倒。

    这一幕被趴在战壕里的国民党士兵看得很清楚,前面的指挥官有点不知道怎么办好了。

    两支部队离的太近,八路军紧紧地咬住溃退下来的部队,战壕里的国民党士兵干瞪眼不敢开枪。

    就在国民党的前线指挥员脑袋上的汗水不住往下流的时候,电话里传来了裴昌会恼羞成怒的声音:“你们他**的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还不开枪?”

正文 第294章 西府战役之并肩作战

    第294章 西府战役之并肩作战

    国民党的前线指挥官看着溃败下来的士兵不知道如何是好,解放军在屁股后面跟的紧紧的,两支部队搅和在一起,这时候如果命令部下开枪死的自己人肯定要比共军多。

    就在这个指挥员犹豫不决的时候从电话里传来司令裴昌会责问他为什么不开枪的骂声,这个指挥官擦擦脑袋上的汗水汇报:“报告司令,共军离咱们撤下来的弟兄太近了,两军混在一起,没办法开枪。”

    电话里的裴昌会是恼羞成怒:“混蛋,这时候不开枪你还等什么?等共军用刺刀把你捅死?”

    “司令,我是想把撤下来的弟兄们再往后放一放,把他们让过来再开枪,实在不行咱们就和共军打近战。”

    电话中传来了裴昌会的呵斥声:“糊涂,和共军打近战?你是想找死不成,打近战谁能是共军的对手,你难道想当俘虏吗?抓紧命令部队开火,妇人之仁要不得,快,再不开火我撤了你。”

    放下电话的军官狠了狠心,冲着下属发布命令:“立即开火,不管是什么人,只要一接近到阵地前沿就地消灭。”

    军令如山倒,虽然国民党的部队也不愿意冲着和自己穿着一样衣服的士兵开枪,但是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