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之烽火岁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少年之烽火岁月- 第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个有限度的防空就是用我们手中的轻重机枪对空射击,我们这么做的目的不是想把敌人的飞机打下来,而是想让敌人的飞机飞的更高一点,只要敌人的飞机高度超过一千五百米,对地攻击的准确率就非常低了。”

    战斗机对地面的攻击能力是很有限的,二战时的飞机还没有装备水平轰炸装置,如果不敢俯冲下来,而是在高空进行面轰炸能起什么作用。

    见各位首长都听得很认真,李勇接着往下说;“飞机在超过一千五百米的高度对我们造成的伤亡应该能在我们的承受范围之内,就是有一些伤亡也会比晚上攻击,白天撤下来防空,第二天晚上重新攻击的伤亡要小的多。”

    李勇一说完各位首长都恍然大悟地松了口气:“原来是这么回事,这飞机的亏咱们是吃大了,以后就这么办。”

    司令员也表示要把李勇的这个建议向总部首长汇报,光是咱们一个纵队这么干不行,要全体攻击部队一起来才会起大作用。

    会议结束后,李勇顿时成了二纵队的大名人了,几个主力旅的旅长和政委都向李勇表示,要是不爱干这个独立团的团长,可以考虑到他们那里当个旅参谋长,只要他愿意,他们就向上级打报告。

    旅参谋长的级别是副旅,比现在的独立团的团长级别要高,纵队的参谋长也笑嘻嘻问李勇想不想到纵队司令部去给他当个副参谋长。

    李勇顿时感觉有点受惊吓的意思,忙象众位首长表示,谢谢首长看得起自己,自己这个团长才刚刚当上不久,这就已经够大了,再大的官自己实在是干不了。

    看到弟兄们的打赏和票票了,说谢没有用,鼓足劲再来一章。(!)

正文 第123章 准备

    李勇可不想到别的部队当什么副参谋长,宁当鸡头不当将尾吗,副参谋长级别是高了,但自己的设想也没办法实现了,在独立团是自己说了算,团长已经不小了。

    见李勇不想到别的部队去,这些旅团首长又给李勇布置了一项任务,要求李勇把这个模型给他们每个部队都弄一个。

    这一家伙就把李勇给吓住了,自己团里这个模型就干了一天,这要是每个作战单位都给做个模型还不得把自己累死?李勇忙向各位首长表示自己实在是弄不过来,但是可以给每个单位画一张细致的城防图,让每个首长都拿一张回去,好说歹说,好不容易才把众位老大打发走。

    李勇和王成德还有王老虎等独立团的老兵们在会后把老二团的赵团长留了下来,让老团长晚走半天,在独立团多待一会,赵团长考虑到现阶段没有作战任务就同意了再多待半天。

    这可把李勇和王成德还有李江国等老兵们高兴坏了,这些人都是赵团长带出来的,对老二团的感情很深,虽说现在是自己过日子了,但也很关心老部队的发展,大家都围着自己的老团长,不停地询问自己老部队的情况。

    赵团长告诉大家,常高山战斗结束后,部队损失太大,这口气不好缓,一直在休整,好在后来负伤的老兵回来二百多,有了这二百多老战士一切都好办了,上级又给补充了一部分新兵,加上纵队分下来的解放战士,现在老二团的人数又达到了一千五百多人,问题是部队还需要磨合一段时间,别看人数多了,但是战斗力还达不到以前的程度。

    大家都很同意老团长的观点,部队整和不好,训练上不去,人多也没用,四营长宁金山问老团长部队的武器装备怎么样?这也是大家关心的问题,老二团的伤亡大和武器不行有很大关系,李勇忙向团长表示可以支援给一部分武器弹药。

    赵团长高兴地告诉大伙,自打那次消灭了一二三旅以后,部队的武器弹药已经够用了,也有了二十多挺重机枪和迫击炮,和独立团不同的是老二团没有设立专门的机枪和迫击炮营,只是把这些装备平均给各步兵营分配了下去。

    李勇和王成德把独立团现在的编制和人员武器配备向自己的老首长仔细汇报了一遍,还是和以前在老二团里一样请老首长指示。

    赵团长也很感动,这些战士他很了解,都是他带出来的有什么不了解的,想了想说道:

    “大勇、成德还有你们这些营长和教导员,部队发展到你们这种程度不容易,要好好珍惜,你们的一些训练方法和队伍的结构虽然我不太理解但能感觉到很新鲜,是不是能行之有效还要看今后在战斗里的表现。

    每一个好的作战指挥方式都是我们人民军队在炮火硝烟中用血和汗水一点一滴总结出来的,你们现在是纵队直属的独立团,这很适合你们一点一点地去探索,好好努力吧,如果在主力旅里当个普通的步兵团象你们这么干是不行的。

    我估计司令员把你们调司令部来也有这方面的意思,也想看看你们能把部队发展到什么程度,成德,还有你们这些营长和教导员,特务连刚组建的时候是什么样子你们没忘吧?部队发展这么快李勇起的作用很关键,因此我对你们的要求是很好地配合李勇的工作,让部队更上一个台阶。

    大勇,你千万不能骄傲,好好利用现在的机会,把你的聪明才智都发挥出来,在工作中总结,在战斗里探索,那怕是只研究出一点对我们军队有效的东西就立了大功了。”

    李勇和王成德代表老战士请首长放心,我们一定好好干,用心来摸索,训练出一支战无不胜的铁打的人民军队。

    老团长回部队的时候,一直和大家说什么都有了,什么也不缺,但李勇和王成德还是决定让警卫员给老二团背回去四部步话机。

    用李勇的话来说,这四部步话机,老二团的团部里留一部,下面的三个步兵营每个营一部,好让团长的指挥能更方便一点,通讯系统落后是我军的一个软肋,如果条件允许最好是把所有的排以上部队都装备上。

    当然了这连李勇的独立团还没有作到这一点,更别说其他的部队了,步话机在李勇的心里可是比重机枪还要宝贝的东西,要不是自己的老部队,李勇是说什么也舍不得拿出来的。

    此次会议后,整个西北野战军的二纵队都开展了广泛的针对性及强的训练,李勇在这期间到纵队司令部找首长要过一回炸药,还顺带向司令员表示,部队攻城的时候最好是当第一梯队的主攻部队,不想当预备队。

    司令员让李勇把理由说出来,李勇把自己的理由简单归纳为:

    一自己的部队对榆林城防工事的熟悉程度比别的部队强,早在一个多月前就开展了攻城训练。

    二独立团虽然人数不如别的主力旅,主力旅的人数都超过了五千人,独立团只有三千多人,但是独立团的武器装备和火力强度不比别的主力旅差,还有可能要强上一些。

    三这次攻城,我军主要还是要依靠炸药来解决问题,而独立团干部和战士对炸药的使用要比别的部队强很多,对炸药的使用是独立团战士日常的一个主要训练科目。

    有了以上这三点,独立团的攻击行动要比别的部队把握大一些,最后李勇和司令员说自己并不是在吹大牛,可以请首长不定期地到独立团检查。

    司令员是个非常渴望战斗的将军,他传奇的一生充满了挑战,将军是一个十分有个性的人,这一点在我们人民解放军闪耀的将星中也是非常有名的。

    对李勇这种求战心切的指挥员有着和自己是一类人的感觉,虽然内心很喜欢李勇,也对李勇的说法比较认同,嘴上却说:

    “好小子啊,这仗还没打起来就先抢上任务了,还是和几个主力旅抢,胆子不小吗,你先回去吧,至于谁来担当主攻任务那是要纵队党委会来讨论决定的,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

    李勇自己心中也有个小九九,历史上西北野战军这一仗打得非常惨烈,榆林不但没打下来还遭受了比第一次更惨重的损失。

    自己对别的主攻的步兵旅并没有多大信心,如果不抢主攻任务,凭独立团的实力很有可能被纵队首长留在手里当做预备队,在战斗不顺利时由自己的部队发起最后的攻击。

    这样一来,独立团就没有了准备的时间,战斗很有可能打成最忌讳的添油战,也会把自己的部队一点点消耗掉。

    如果由独立团来担任主攻,凭借自己对榆林的城防和自己部队的了解,把握会比别的部队大一些,当然了部队肯定会有伤亡,既然榆林战役无法避免就豁出去吧,去拼他个鱼死网破。

    在训练和焦急的等待中,时间来到了四七年的十二月份,这一天野战军总部的命令终于来了,将要在十二月份的一天展开对榆林的攻击行动,历史并没有因为李勇的到来而有什么大的变动。

    李勇也并没有奢望这一点,只是想在局部上因为有了自己的到来而使我们的人民军队尽量少走那怕是一点点的弯路,减少一点点的损失就可以了。

    在纵队召开的作战会议上,李勇的独立团在期盼和别的旅团首长不理解的目光中被司令员赋予了和其他两个旅一样的担任战斗主攻的任务,而把另一个本来要担当主攻任务的主力步兵旅当成了纵队的总预备队。

    这就是说李勇的独立团虽然级别小,但在纵队首长的心目中和一个普通步兵旅的地位是相当的,历史也终于因为李勇的到来而有了一小点的变化。

    以一个团来代替一个主力旅担当主要的攻击任务,这样的事在西北野战军里还从没有过,不说别部队首长怎么议论,李勇也感觉到自己肩上担子的沉重,独立团进入紧张的战前准备中。

    战前的准备是紧张而枯燥的,包括李勇独立团在内的整个西北野战军高度地紧张起来,部队周围的老乡组织了大量的支前工作队和担架队。

    干这个工作独立团的何翠花是最拿手的,在李勇的要求下何翠花带着他们营的战士弄来了很多的挑筐,镐头,做炸药包架子的支架等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别看一些小东西不起眼,关键时候没准就会起大作用,何翠花这个辎重营的副营长的作用很重要,这也是她最拿手的工作之一了。

    时间越来越紧,离总部首长要求的时间也越来越近,在独立团的战前动员会上李勇宣布了作战命令:

    独立团将作为一个独立的主攻部队和其他两个步兵旅形成纵队的三个攻击箭头,团火力配置为前重后轻。

    在卫刚的机枪营和高翔的炮营全力掩护下,以李江国的一营,马全有的二营为第一攻击梯队。新书上传,什么都求,连着说七八遍。(!)

正文 第124章 再战榆林之围城

    第一梯队是全团的突击队,说白了就是敢死队,你们的任务是用最快的速度清除敌人设置在城外的路障、铁丝网、电网和碉堡群,通过护城河然后来到榆林城下,用大量的炸药炸塌城墙,为后续攻击部队打开突破口。

    李勇看着李江国和马全有:“突击队就是我们团的敢死队,是我们全团的尖刀,能不能把尖刀插入敌人的胸膛就看你们的本事了,实话告诉你们俩,这次对榆林的攻击行动,我不看好别的兄弟部队。

    这并不是我有多骄傲,而是因为我们纵队包括野战军兄弟部队的战士对攻城的经验很少,他们对炸药的使用和火力的密集程度也远不如我们团。

    因此我在这里可以不谦虚的讲,别看我们人少,但是我们团是最有可能率先打开突破口的部队,你们俩有没有信心打开突破口,为全军攻击开路?”

    一营长李江国和二营长马全有上前一步:“团长、政委,我们俩人都是共产党员,是党培养多年的战士,我们在这里向我们的党宣誓,保证完成团党委交给我们的任务,不惜一切代价打开突破口,战士牺牲了班长上,班长牺牲了排长上,排长牺牲了我们上,不打开突破口我们俩不回来见你和政委。”

    (解放战争刚开始的时候部队攻打大城市的经验很少,西北野战军两次对榆林的攻击都以失败告终,并且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和血的教训,第一次成功攻打大城市的是华北野战军解放石家庄,当时叫石门,石家庄是后来的名字)

    战争打的就是士气,李勇对李江国和马全有二人的保证很满意,也相信这两个虽然很年轻但却久经战火考验的老战士能作到,点点头继续宣布命令:

    “以马长胜的三营,宁金山的四营为第二攻击梯队,任务是跟在第一梯队的后面,如果第一梯队打不开突破口则代替他们前进,进行第二次突击。

    如果第一梯队打开了突破口,第二梯队就要占领并且守住,这时是敌人反扑最凶狠的时候,城内的敌人会因为被打开的突破口而拼命的。

    此时我们的第一梯队很有可能因为在城外的战斗中因伤亡过大而丧失了战斗力,能不能占领并且守住我们第一梯队的战士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突破口就看你们的了,我的团指挥所就和你们第二梯队在一起。”

    三营长马长胜和四营长宁金山也向前跨出一步,挺着胸脯回答:“如果第一梯队完不成任务就代替他们进行第二次攻击,如果第一梯队打开了突破口我们就占领并且守住,请团党委放心,只要我们三营和四营还有一个人就一定能完成任务。”

    以王老虎的五营,张劲松的侦察营为第三攻击梯队,由政委王成德带领,任务是在第一和第二梯队攻击失利的情况下由你们发起最后的攻击,我们全团的攻击力量为三个波次,你们是最后一次。

    你们也是我们全团最后的突击力量,如果战斗进展比较顺利,第一和第二梯队成功地打开突破口,则由第三梯队向敌人的纵深发展,与敌人进行巷战,直插敌人二十二军的指挥部,打掉敌人的指挥中枢,为全军聚歼榆林之敌创造有利条件。

    我们的口号是‘打进榆林城,枪毙邓XX。’“团长,我记得咱们野战军的口号都是什么打进榆林去,活捉邓XX,这回咱们团改了?”问话的是侦察营长张劲松。

    李勇瞪了他一眼:“什么活捉?要这些国民党的军官有什么用?来糟蹋粮食吗?别的部队喊什么我不管,咱们团的口号就是打进榆林城枪毙邓XX,以后我们团的口号也要这么喊,不管是和什么样的敌人作战,我们的口号都是要把敌人的主帅枪毙。”

    一营长李江国呲着牙说道:“对,就是要枪毙,团长说得对,留着他们有什么用?最好都毙了,干这活最利索的就是李玉明的警卫连和张劲松的侦察营了,反正他们也干惯了,有事就让他们去。”

    张劲松踢了李江国一脚:“江国,你这话我听不出来是真心想枪毙敌人的军官,怎么有点想给团长拍马屁的意思?”

    李玉明也在一边小声嘀咕:“我也没惹你,这样的活计老提我们警通连干什么?干惯了也没意思,要去你们一营去,我对这样的活计没兴趣。”

    嘀咕归嘀咕,他可不敢象张劲松一样说李江国要拍团长马屁,跟李江国这个打过好几年小鬼子的老八路一比,这李玉明别看是个管着一百多人的连长,但也就是一新兵蛋子。

    命令宣布完毕后大家都紧张地忙碌起来,只有辎重营的副营长何翠花不满意,一个劲地追问为什么不给他们辎重营下达作战命令?他们辎重营一样是作战部队,手里的枪也不是烧火棍子,一样能打死人。

    李勇给出的解释是:“这次战斗咱们团要舍出混身的力气全力以赴,这也是自从这支部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