镆蛔家上天了。
二排长小成和李勇坐在一个车上,小成不停的东张西望:“团长,这坐车的感觉就是不一样,比骑马舒服多了。”
李勇则是有点得意洋洋地说:“你小子懂个狗屁,车有车的好处,战马有战马的用处,有的地方车是过不去的。”
此时榆林城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解放军的搜索部队,看到独立团这么一支小部队都感到很惊奇。
西北野战军很艰苦,战士们别说开汽车了,平时看到汽车的时候都很少,有汽车的单位都是各个部队的指挥机关,看到这一支小部队都是互相询问:“这是哪部分的?这也太牛了,好家伙是一个车队呀,看看人家的装备,估计里面肯定有大首长。”
李勇和战士们也不管兄弟部队如何大惊小怪,不长时间到了纵队司令部大门口。
因为是纵队的直属部队,独立团这一段时间一直在和司令部一起行军,纵队司令部门前的警卫战士大都认识李勇和王成德,看到俩人到了,马上把大门打开,并派人去向司令员报告。谢谢弟兄们的支持,不过一万二的更新实在是做不到,一章三千字就得四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巴图鲁都不知道那些每天更了好几章的写手是怎么做到的,还干不干别的事了?(!)
第142章 津贴
因为是纵队的直属部队。独立团这一段时间一直在和司令部的人员一起行军,纵队司令部门前的警卫战士和独立团的人马都混熟了,大部分都认识李勇和王成德,看到俩人到了,马上把大门打开,并派人去向司令员报告。
独立团的十几辆吉普车呼呼啦啦地开进了司令部的大院,在警卫战士的带领下,来到了司令员办公的地方。
还没等到门口,司令员就和司令部的几个首长从屋子里面走了出来:“哎呀,我们的英雄来了,大勇、成德快点进来,把你们团的战斗经过和司令部的同志们好好说说,事先和你们说,有什么经验都要说出来,不许保守,不要学狗熊,做事打埋伏。”
司令员说完又和几个人围着战士们开进来的吉普车看了看:“不赖吗,你们独立团的日子过的很富裕,出来进去的都是车了,不比我这个司令员架子小。”
李勇和王成德俩人忙给司令员敬礼,李勇:“报告司令员。我们有什么东西一定都说,另外还有一份书面的战斗总结也马上要交上来,司令部需要车一个电话就行,我们敞开供应。”
王司令员摆了摆手:“司令部的车够用了,缴获的车你们自己留着,你们是战斗部队,车多了行动能迅速一点,你们几千人马能都坐上车就更好了。”
王司令员也是盼着部队的汽车再多一些,独立团的汽车如果足够多,司令员手里就有了一支能快速反应的机动部队了,这样的部队是指挥员都想要,何况是以铁脚板出名的八路军了。
李勇是独立团的军事主官,作战的事当然由他来说,李勇把自己在战斗前的准备,自己的思路,以及在战斗中遇到的困难和预料不到的事情都详细地说了一遍。
最后李勇总结为,一场战斗的胜利与失败是在战斗前就注定了,战斗的胜利与失败取决于战斗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只要把大部分的困难都料想到,这场战斗的胜利就基本拿到手了,就算是有一些料想不到的困难也影响不到大局。
王司令员听得很仔细,待李勇讲完后司令员叹了口气道:“大勇啊,你讲得很好啊,有好多东西咱们部队以前也碰到过,不过都是用战士们的鲜血和生命总结出来的,你的思想里有一些新东西值得我们这些指挥员去学习,以后把你自己的脑袋多开发开发。有什么新想法和新思路就用你们团去试试,我在这里先表态一定支持你。”
听了司令员的话李勇当然很高兴,自己的一些做法别的同志未必都能理解,现在有司令员这句话自己就可以放心大胆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了。
临走的时候王成德让战士们把带过来的大口袋拿进来,王司令员把口袋解开看了看:“不错,都是好东西,你们俩小子还算有点良心没忘了我这个司令员,以后这样的事多办点,我们司令部也是穷人,好东西不嫌多,今天先口头表扬一次。”
王司令员的口气让李勇有点好笑,自己有时候也对李江国他们说什么‘干的不错,口头表扬一次,’没想到司令员也跟自己来这一出,看来都是开的空头支票。
从纵队司令部出来后李勇对王成德说他想去看看一营和二营的同志们,就这样王成德带着一部分战士回团部驻地,李勇带着一个警卫排的战士去独立团占领的弹药库看一营和二营。
等李勇和战士们的吉普车到了弹药库门外的时候,站岗的战士忙跑进去报告,团长来了,大院里的李江国和马全有带着战士们正在进行队列训练。
刚刚打完仗,战士们还很疲劳。两个营只是进行了一些简单的队列训练,没有进行大运动量的其他科目。
李勇让李江国和马全有俩人集合队伍,不大的工夫两个营的战士们集合完毕,李勇走进集合的队伍中间,仔细观看战士们的衣服、鞋子、帽子、武器弹药,把战士们的全身都看了个遍。
战士们集合的时候李勇从来都是站在队伍前面,象今天这样走到集合的战士们中间还是第一次,站成两个方队的人员明显比战役前要少的多。
这两个营是独立团最能打仗的部队,榆林战役发起前两个营加在一切能有七百多人,现在李勇仔细数了数连一半都不到了,李勇的心里难受得要死,特别是那些老战士的伤亡更让他难受。
独立团起家时的几百个老战士都是各个营里的战斗骨干,他们都是团长李勇心里面的宝贝,以后部队的发展还要靠他们。
战斗打到最困难和最危险的时候也是由他们带着部队冲上去的,比如说过护城河的时候,面对迎面飞过来的子弹和桥上的大火冲上去的基本上都是两个突击营的老战士,因此这些老战士的伤亡也很大。
牺牲的战士里有一些和李勇很熟悉,几天前他们还和李勇在一起吃饭训练,现在突然就没了,打仗的时候没心思想这些事,可是战斗一结束想到他们的时候李勇的眼泪就悄悄往下掉,多好的战士们,如果野战军的火力再强一些,炮弹再多一些,他们中有好多人就可以不用死了。
李勇没有问李江国和马全有部队的伤亡情况,不用问,情况都在这摆着了,人少了一多半还问什么,再问更伤心。
看到自己的团长在队伍中间来回走动。战士们都挺起了胸膛,他们也知道团长很难受。
“同志们,这次战斗我们团伤亡很大,特别是你们两个营。”停顿了一下,李勇又接着说道:“可是同志们我认为值得,很值得,为什么这么说?
同志们想一想,想一下我们第一次打榆林的时候,想想我们从榆林城下撤退的时候,那时候我们的处境太难了,如果我们二次攻打榆林还是没有取得胜利会出现什么后果同志们想到了吗?
我们会比第一次的处境更加艰难,形势也会更加被动,没准我们现在还在被敌人兜着屁股追,我在这里不谦虚地讲,这次战斗我们团是出了大力的,而你们两个营是功劳最大的两个营,因为我们野战军所有的部队都是跟在你们的屁股后面进的榆林。
正是因为有了你们的牺牲才有我们后来所取得的巨大胜利,所以我说我们的伤亡值得,同志们,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我们要推翻这吃人的旧社会,建立一个崭新的新中国不付出代价是不行的。
我们这些活着的人要记住他们,要把他们没有完成的事业进行下去。悲伤解决不了问题,我们要擦干眼泪,去迎接更大的战斗,前面还有更大的战斗在等着我们,我们还有更长的路要走,前进吧,勇士们。”
给战士们讲完话的李勇让李江国和马全有第二天到辎重营找老孙,按每人两块大洋的标准给战士们发津贴,榆林是个大城市,让战士们拿着钱都到处玩玩放松放松,有花钱的地方别勒着。让榆林的老百姓也看看有钱的八路军。
听李勇说要给战士们每人发两块大洋当津贴,李江国和马全有这两个和李勇很熟悉的老战士嘴咧的都要闭不上了。
李江国:“团长,咱们队伍以前也发过津贴,都是发的边区票,出了边区就不能用了,但就是这种边区票也有好长时间没发过了,我留起来的几张宝贝票票一直没舍得花,前几天我看了看都让汗水给沾在一起了,揭都揭不开,算是白糟蹋了,要知道是这样当初还不如用几张宝贝票票买点啥,自从我参加咱们部队那天起还没听说有哪支八路军的部队拿大洋当津贴的,咱们团有三千多人,这每人两块就得六千多大洋了,再说了咱们这么一弄上级能同意吗?别的部队可怎么办?”
别看李江国成天嘻嘻哈哈的,这家伙是个很有心眼的战士,考虑问题也很周到。
李勇:“咱们团自己发津贴,我又没管上级要,首长们有的是大事情,一个团级单位里的小事怎么能管的过来,至于别的部队怎么看那是他们的事跟我没关系,要不他们也发呀。”
马全有:“发大洋好是好,兄弟部队的战士们已经很羡慕咱们了,要是再看到咱们团的人拿着大洋买东西他们还不得把咱们都吃了?”
李勇:“眼红是他们的事,有本事自己去弄,谁也没拦着他们,反正咱们团是一定要发,你们两个准备准备,明天早上和我一起去医院看伤员去。”
给战士们发津贴是李勇临时想到的,一营和二营的伤亡让他很受刺激,这些战士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小伙子,一场战斗下来就伤亡了好几百,有的战士还没到城市里开过眼就牺牲了,趁现在部队正在休整让战士们到处去转转,好好看看,好好玩玩,战争年代谁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光荣了。这也算了了李勇的一桩心事。(!)
第143章 嚣张的独立团
回到独立团的团部看到政委王成德。李勇把给战士们发津贴的事和王成德说了一下,独立团的家底王成德很清楚,给战士们发津贴到没什么,独立团完全能负担得起,钱不是问题,给战士发点也没什么,他担心的是其他部队的反映,
李勇用很少有的坚决口气和王成德说,不管别的部队有什么反应,大洋是一定要发的,如果上级领导过问就说我李勇的主意。
见李勇已经下了决心,王成德也没再坚持,虽然有点张扬,但终归不是什么坏事。
第二天一大早李勇和王成德带着各个营的营长和教导员一起去野战医院去看伤员,当然了辎重营的副营长何翠花一定是要去的,现在的何翠花就跟万金油一样,独立团有点什么事没有拉下她的时候,话又说回来,这何翠花也确实不简单,不论是搞后勤还是打仗都很有一手,李勇用起来也很方便。不管什么地方缺人何翠花都能顶一阵子。
这二十多个营团指挥员后面跟了一个警卫排的战士,临出发的时候李勇让警卫排的战士们按每个伤员两个大牛肉罐头两块大洋一件黄呢子大衣的标准把东西都带好了。
这次榆林战役整个独立团的伤亡接近八百大关了,光是牺牲的战士就超过了三百,现在医院里躺着的还有四百多人,把这些伤员的东西都带好了也是个不小的数目。
这些东西吉普车肯定是装不下,李玉明让警卫排的战士们弄了一辆卡车,把这些物资都装上车,跟在前面几辆吉普车的后面。
现在的独立团每次出行都很扎眼,虽然说打开了榆林后,西北野战军的武器装备和后勤补给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要和独立团一比那还是不够看的,这个国民党的二十二军只有不到两万人,而西北野战军总兵力是他们的几倍还多,缴获的武器装备有点僧多粥少的感觉。
独立团上到团长下到战士随便拉出一个来都是皮鞋大衣钢盔冲锋枪,有的还是双家伙,走起路来一个个挺胸抬头牛的不得了。
部队里营团一级的指挥员出行都是吉普车,一溜吉普车后面跟着一辆卡车浩浩荡荡奔野战医院去了。
何翠花当然是坐在李勇身边了,这个穿着一身灰军装扎着皮带挂着驳壳枪的女战士显得英姿勃勃,鼓腾腾的胸脯挺起多高,坐在车上左顾右盼,还不时笑着和李勇说着什么。
身后一辆车上的警卫排排长小成忧心冲冲地问李玉明:“连长,你看这何翠花都快贴到咱们团长身上了,本来团长身边的位置应该是我和你的,这下可好咱们俩都靠边站了,她到成了团长的警卫员了。
出发的时候还没等我上车这丫头就把我推走了,说是他要和团长坐一个车,你说一个大姑娘家的怎么这么厉害?一点都不知道害臊。看这意思团长也挺喜欢她,跟她唧唧歪歪地说个没完,要是这么发展下去小莲姐姐可怎么办?”
说起胡小莲来独立团的干部战士基本没有不认识她的,但是称呼就不一样了,一般战士们叫她胡队长,而政委王成德和李江国、马长胜、王老虎他们这些年龄大一些的老战士管她叫小莲。
向李玉明和负伤的三牛还有小成这些人在独立团还是个特务连的时候就和胡小莲很熟悉了,胡小莲参军的经过这些人也都知道,李勇负伤的时候他们就在身边,这些小战士和胡小莲的感情很好,表面上也和别的战士一样叫胡队长,但私下里都叫她小莲姐。
他们也知道胡小莲和自己团长的感情,都很替他高兴,现在看到何翠花这样黏糊团长,这些战士们当然不高兴了,不但不高兴,有的还很生气,就象小成这样想替胡小莲打抱不平的还有不少。
李玉明:“我怎么知道怎么办?我能有什么办法?何翠花这丫头是够厉害的,一般的女人没有这么大胆子的,我算看明白了,现在咱们团只要是没有任务,她肯定就在团长附近转悠。这丫头长得也是够俊的,这么一个大姑娘整天在身边转悠没准团长还真就动心了,小莲姐姐还真不一定是对手,不行,我回去得和小莲姐姐好好说说,看想个什么办法,小成,到时候你也过去,咱们一起想办法。”
不说李玉明和小成怎么想,反正何翠花现在的感觉是非常好,和团长坐在一起的感觉就是不错,这吉普车也是舒服,比骑马好多了,以后自己也和团长说说就坐吉普车了,反正团里有那么多的车,也给辎重营配几辆吉普车。
在战士们的说说笑笑中,独立团的车队很嚣张地来到野战医院的大门外,医院门外站岗的士兵一看这么多的车,这么多的人,这架势肯定是大首长来了,马上立正敬礼,李勇也没理他们带着人牛皮烘烘,轰轰隆隆就进去了。
仗打完了各级部队里看伤员的人有的是,但带这么多人和物资一起来看的还是头一回,医院负责的同志忙问李勇等人的番号和职务,等一听说这一堆人里最大就是一个团长,心里就嘀咕上了:
好家伙,以前还没看过有那个团级干部有这么大阵势,别说旅团级别的干部了。纵队的首长也没这么大排场的,他要是不说还以为是野战军的大首长来了。
不过嘀咕归嘀咕,该接待还得接待,等问清了独立团的伤员所住的位置,李勇要求医院派个人给他们带路,要不本团四百多伤员住的到处都是还真不好找。
正在李勇和医院的人要人带路时,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