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正遇到凶恶的旱灾,邓艾为了鼓励农田的耕种,亲身穿着黑衣,手中推着农具,做将士们的表率,他的诚心和举动,使全军上下都感动不已,大家全力耕种操练。邓艾他持守皇帝的节令,镇守着边疆地区,统辖好几万的部众,但是他从不为难奴仆及胡民,也不征用地方士民的财物力役。他如果不是真心忠诚勤谨,怎么做得到呢?所以在落门(今甘肃伏羌县西)段谷的战役中,他都能以少胜多,彻底消灭强大的敌人。先帝知道邓艾他的忠心和能力,才把国家大事交托给他,并告诉他怎样击破蜀国。邓艾接受命令之后,完全忘了自身安危,收拾好车辆马匹,直奔险恶的战场,他旺盛的勇气,比白云更高,士卒们乘着这样的气势,逼得刘禅君臣当面投降,双手交叉捆绑,双腿屈膝下跪。这样的大功,本来应该书写在历史上,他的福禄也应该传递到万代子孙之后,再说这时邓艾的年龄也已经大了,一个七十岁的老人,还会为贪图什么而造反叛乱吗?如果邓艾真是仗恃着自己受朝廷的宠爱,内心中完全不顾嫌疑,假造王命,设立典制,那也是为了一时权宜,固然有违背国家的法制,但古来不是没有类似的状况,而古人也明明有同样的主张。我们应该探求他的本心,再决定他的罪刑,邓艾的被杀,本来是应该再作商榷的。钟会妒忌邓艾的威名,编织出他的罪状使他被害。邓艾忠心反而被杀,诚信反而被疑,他的首级被悬挂在马市上,他的子女都被砍头,见到的人都流下眼泪,听说的人都摇头叹息,为他难受。如今陛下登临大位,胸襟开阔,毫不计较任何嫌疑,就是过去曾受诛罚的家庭,也对他们一视同仁,照样重用。从前秦国人民怜悯白起的无罪被杀,吴国人民哀伤伍员的残酷冤屈,都为他们建立祠庙,以祭祀安慰他们。如今天下百姓都为邓艾痛心哀伤、悲愤不已,这种情形和秦人、吴人是一样的啊!臣以为把邓艾的头颅和身体分离,胡乱地扔弃在荒郊野地,这是不对的,陛下应本着宽大的胸襟,派人收殓邓艾的尸骨,发还他被没收的田宅庄园,用平蜀的大功,封赏他的子孙,使他能瞑目盖棺,颁赐谥号,那么邓艾虽死,也没有余恨了。这种作法,是赦免了黄泉冤魂,获得了后世崇信尊义的好名声啊!仅仅埋葬了一个邓艾,却使天下人都向往他的德行,超渡一条魂灵,而使天下人都归顺于道义,这不是很好吗?朝廷只要稍微做一点小事,但是满心高兴的人可就很多很多了。”泰始九年,皇帝下诏令说:“邓艾有大功绩,遇刑却不逃走,就是他的子孙,也成了别人的仆役,朕常常为他悲悯不已,如今朕要以他的嫡孙邓朗担任郎中,来表示朕对他的关切。”
三国志卷二十八 魏书二十八(5)
邓艾在西疆时,为边民修筑了许多垒塞屏障和坚城楼坞。泰始年间,羌胡大举叛变,经常杀害州郡刺史令长,凉州和中原的交通阻绝,幸存的吏民,都是聚守在邓艾所筑的城坞中才得保全的。
邓艾同州同辈的州泰,他是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县)人,也很有志立功建勋。他很善用兵,官位做到了征虏将军,朝廷赐节使他总督江南各地军事。他在魏元帝景元二年(公元261年)去世,朝廷追封他为卫将军,赐他壮侯的谥号。
钟会字士季,是颖川郡长社(在今河南长葛县西)地方人,他是太傅钟繇的幼子,从小就很聪敏,学业也早有成就。中护军蒋济著书立论说到品评人才时,曾以为:“看一个人的眸子,就可以知道他的才干和成就了。”当钟会五岁时,钟繇要他去见蒋济,蒋济见了他,非常惊奇,就说:“这孩子可不是普通人哪!”当钟会长大之后,通晓数理武技,同时他学识渊博,精熟名理,读起书来,经常夜以继日,因此他很有声誉。正始年间,他被任为秘书郎,后来升为尚书中书侍郎。当高贵乡公(即魏少帝)登帝位时(公元254年)他受赐关内侯爵位。
毌丘俭造乱,大将军司马师领军东征,钟会也跟着出征,掌理知密事官职,卫将军司马昭担任大军的后援。司马师在许昌逝世,大军遂由司马昭统率,而钟会则担任运筹帷幄工作。那时宫中颁下诏书,谕令尚书傅嘏,以为东南地方新得安定,可权宜情势,留卫将军司马昭屯驻许昌,作为内外接应,要傅嘏领着各地军队回京。钟会便和傅嘏商议,使傅嘏上表,但钟会和卫将军也同日起程,大军回到洛水南岸屯驻,因此朝廷拜司马昭为大将军,辅政。钟会则升为黄门侍郎,封东武亭侯,食邑三百户。
魏少帝(高贵乡公)甘露二年(公元254年)朝廷征诸葛诞为司空,那时钟会正在家守丧,他预计诸葛诞一定不会遵命,朝廷应另有对策,所以他立刻用快马送意见给司马昭。司马昭因事情已经施行,只好不再更改。等到诸葛诞真反之后,魏少帝御驾亲征到项,司马昭抵达寿春,钟会就又随从在军了。
起先,吴国大将全琮,他是孙权的亲家重臣。全琮的儿子全怿,孙子全静,侄子全端、全翩、全缉等人,都领着军队来救诸葛诞。全怿兄长的儿子全辉、全仪两人则留在建业。因他二人和其他家人有官司纷争,因此他们带了母亲,率领着亲信部下,好几十家渡过长江,投奔司马昭。钟会就利用这事提出计谋,他主动秘密地伪造全辉、全仪的信,又派他二人的亲信带信进入寿春城中,告诉全怿等人,说是东吴国内对全怿等人的表现很愤怒,责备他们不能攻下寿春,将要把他们的家人全都杀了,全辉、全仪二人因此逃到北方来投降等等。全怿等人接到消息后都很害怕,后来就带领着自己的部下开了东城城门出来投降。他们投降后,都受到司马昭的重用和信赖,因此造成了寿春城内各将领的分裂。寿春城后来被攻下,钟会的计谋占了最大的因素,而司马昭对他的亲信也日益增高,当时人都喊他张子房。大军凯旋后,钟会被升为太仆,他坚决推辞不肯就职。只肯以中郎身份,在大将军府担任记室工作,成为司马昭的心腹。因他###诸葛诞有功,因此被进爵为陈侯,他屡次谦让不肯接受。最后,皇帝下诏令说:“钟会掌理军事行动的综合研判工作,参加大计的制定,对于预测敌情,达成胜利,有极大的功劳。可是他推辞国家对他的宠爱,坚拒封赏,他的言辞诚恳实在,前前后后一再辞让,真是一点儿也不能改变。像这样功成不居的情形,古人也非常尊重,朝廷也只好依他的意思,以成全他的好事了。”后来他被升为司隶校尉。虽然这是地方官职,但是当时大政的拟定,政治的兴革奖惩,钟会没有不综理的。例如嵇康等人的被定罪行刑,都是按钟会的计谋施行的。
司马昭认为虽然蜀汉大将姜维屡次兴兵侵扰边疆,但是因为蜀汉的疆域很小,长期兴兵使百姓们疲倦困顿,资源物力也都单薄枯竭了,因此司马昭很想劳动大军攻伐蜀汉。当时只有钟会也以为蜀汉可被攻取。所以他和司马昭两人共同商议蜀汉的地形,讨论、判断成败和情势。当魏元帝(陈留王)景元三年(公元262年)的冬天,司马昭任命钟会为镇西将军,赐节总督关中各地军事,此外,司马昭又下令给青、徐、兖、豫、荆、扬等各州出兵,并要他们造船。此外还下令要唐咨造成航海的大船,对外显示就要攻击东吴了。景元四年秋天,皇帝下令要邓艾、诸葛绪各统兵三万人,要邓艾急向甘松、沓中去追姜维,要诸葛绪急速攻到武街(今甘肃戍县西)、桥头(今甘肃文泉县东南里)去截断姜维的退路。钟会领着十多万人的部队,分成两支,一支由斜谷,另一支由骆谷(今陕西盩厔县西南)进入四川。行军时他要牙门将许仪走在前面,修治道路,钟会则紧跟在后面。当钟会走上一座桥时,桥上木板忽然穿陷,马脚陷进洞里,因此钟会下令把许仪杀了。许仪是许褚的儿子,许褚对王室极有功劳,可是许仪并没有因此获得原谅。各路军队听说了,没有不震惊害怕的。当魏军大举入侵,蜀汉命令边界各单位(即各“围”)都不可以和魏军交战,要他们退到汉、乐两城去防守。魏兴太守刘钦急行过子午谷(今陕西长安县南),各军分成几路,同时进兵,直到汉中。蜀汉监军王含守在乐城(今陕西省城固县),护军蒋斌守在汉城(今陕西沔县东南)各有守军五千人。钟会派护军荀恺、前将军李辅两人各领一万军队,要荀恺去包围汉城,李辅则去包围乐城。钟会则领军直接通过战地向西,走出陈安口(今陕西宁羌西北一百里),派人去祭扫诸葛亮的坟墓。他又指派胡烈等人担任先锋,攻破了关城(即阳安口,古名阳安关),得到了蜀汉的军库和粮仓。这时姜维急急由沓中赶回,当他来到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北)刚把部下士兵集合完成,向着关城开拔,半路上就得到消息说关城已经失守了,姜维只有急急退经白水(今四川省昭化县西南)去。和蜀国其他将领张翼、廖化等人合力坚守剑阁,抗拒钟会。钟会便写了一道檄文给蜀汉的将士吏民说:书包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三国志卷二十八 魏书二十八(6)
以往因为汉朝的福祚衰微了,所以各地方分崩离析,百姓的生命财产,几乎都灭绝不保。魏太祖武皇帝曹操,他有神灵般的武勇、圣明和智慧,天下就靠着他的领导,才能去除乱政,回到治途的,他把汉代危亡的政权稳定,从新造成华夏的安定。魏高祖文皇帝曹丕,他应天命,顺人心,接受天意登皇帝位。魏烈祖明皇帝曹睿,他继承文帝,使天下再度光明,广大地开拓了国家大业。虽然经过了祖孙三代的努力,但是大江高山之外,仍然有不同的政教风俗存在,他们属于中国,却不能接受圣王的教化,这就是我魏国三祖内心中不断反省和遗憾的事啊!而今魏国的主上非常圣明有道,确能承继祖先的基业与成就,朝中的宰相和辅政大臣,也都忠心敬肃贤明公正,都能为王室辛劳尽力,他们推动的政事,都是造福百姓和协和万国的,对于边疆蛮夷各族,都是把恩德赐给他们,所以即使是最远方的肃慎氏蛮族也来朝贡归顺。我们最感哀痛的,就是在巴蜀的百姓们了。惟有你们陷入盗匪的控制之中;我们非常为你们悲伤,你们总是在战争和劳役下生活。为了解救你们的苦难,因此我们劳动六军,替天进行惩罚,大军包括了征西将军,雍州地方及镇西将军的部队,分为五路,同时并进,来攻伐巴蜀。古人用兵,是以仁为本心,以正义来治乱世的;所以圣王的军队,只有出兵征讨,却没有交战争斗发生的。因此,虞舜的军队只不过舞动干戚而已,但有苗氏蛮族就因此而臣服了。周武王征商之后,也有散发鹿台的金钱,散发和钜桥的粮米,表彰商容故里的德政。如今镇西将军奉了我君的命令,有统领大军重责,因此事先特别扩大文告的教训,来解救百姓们的生命。我军并不是迷于武力的好战军队,也不想只逞一天的痛快,所以在此很简略地向你们说一说安危的厚理,希望你们能慎重地听讲。
益州先主刘备虽然是命世英才,但他自朔野起兵之后,在冀州、徐州之间,总是困顿颠踬,非常不利,不是受辱于袁绍,就是被吕布所欺侮。他幸好遇到了我朝太祖曹操,靠着太祖的协助救济,他这才兴隆起来。但他中途改变志节,抛弃同志,采行异端。到诸葛孔明时期,他进窥秦川,姜维继任之后,又屡次在陇右出兵,使我魏国的边境不得安宁;使我边疆的氐、羌种族,受到严重地侵扰。由于我魏国屡次发生事端,故而实在没有时间来实行仁义的征伐。如今边境安宁清静,天下无事,长期积蓄的力量已等到发动的机会,我们集中全国力量,对着一个方向,而你们巴蜀不过只有中国一州大小,军队四散防备,又怎么能抵挡住整个天下的军队攻击呢?段谷之役,侯和之战,蜀军战败,沮丧地衰气,怎比得上我魏军堂堂盛大地阵势呢?近几年来,没有一年是安静无事的。蜀军战士们虽然辛勤劳瘁到了极点,又怎么能抵挡得住起心投奔的民众呢?以上种种,都是各位贤者所亲眼看到的。从前蜀人相壮虽然据有蜀地,仍被秦所兼并;公孙述在蜀立国,也仍然被汉所消灭。所以九州虽然有险可守,但最后一定要归于一姓统治的。真正明见的人,是能够看到那无形无状的事物,智慧高的人是在福气尚未出现时就已经计划好了的人。因此,微子早早离开殷商而永远成为周的客卿;陈平背弃项羽而为汉立功,哪里有不知晏安就是鸩毒,贪于享乐而不知改变的呢?如今魏帝对你们降赐天覆地载的大恩,魏室大臣赐你们宽恕免死的厚德,这样先给恩惠,后来责备,好生而厌杀的表现,真是令人感动争取的呀。从前吴将孙壹,率领着部下归附魏国,立刻被封为高官,赐给特殊的恩宠。文钦、唐咨他们是魏国的大害,是背叛主子的恶贼,但只要他们回心转意,仍然可以掌执魏国兵权。唐咨在困窘中被捕,文钦的两子归顺投降,但他们都被任为将军,封为侯爵,唐咨甚至还参与国事的策划呢。孙壹等人,在困穷无路的时候勉强来奔,尚且被赐以特殊的厚恩,那更何况你们是巴蜀的贤能,知机明理的人呢!只要你们确能深明成败顺逆的影响,飘然采取高士的作为,或者学习微子的风范,或者置身陈平的法则,那么就会像微子、陈平一样有福,而且子子孙孙也享受到无穷的福泽了。四川所有的百姓吏民啊!你们如果能安享旧日生活,农夫不用变换田亩,商人不需改变市场,远离极端的危险,得到永久平安的幸福,那不是再好不过了吗?如果只知贪求顷刻的安乐,走进了迷途还不知回头,当魏国大军一经发动,那时候玉石不分都归毁灭,你们就是要悔恨改过,也是来不及的了。希望你们仔细地选择利害,多为自身谋求福利啊,我们这样的宣告,希望你们互相传达,使大家都能知道。
三国志卷二十八 魏书二十八(7)
邓艾一路追击姜维直到阴平(今甘肃省之县西北),此后,邓艾选拔精锐士卒,要从汉德阳进入江由、左儋道,直趋绵竹(今四川德阳县北),然后直奔成都。邓艾军队和诸葛绪一同前进。诸葛绪因本身所奉的命令是死缠住姜维,不是单纯的向西进军,所以他就和邓艾军队分开,赶去和钟会联合。钟会原派将军田章等人从剑阁西边,直奔江由。在距江由一百里路的地方,蜀军有三路埋伏,都被田章击破,邓艾又要田章先登上江由,于是魏军就长驱而进了。钟会和诸葛绪两军杀向剑阁,钟会想独占指挥权力,便秘密上书朝廷,诉说诸葛绪胆怯畏战,行动迟缓,把他用槛车囚送回朝。于是两军全归钟会指挥,拼命向剑阁进攻,但是攻打不进,只有暂时退下,而蜀军也得凭险据守,抗拒魏军,两方形成僵持状态。另一方面,邓艾这时已经到达绵竹,和蜀军展开大战,杀了蜀将诸葛瞻。姜维听说诸葛瞻被杀,赶紧率领部下离开剑阁,向东进入边县以挡魏军,钟会也因而能够进占涪(今四川省绵阳县)地。然后他指派胡烈、田续、庞会等追击姜维。邓艾军队进向成都,刘禅来到他的面前求降,又派使臣命令姜维等将领向钟会投降。姜维领兵来到广汉(今四川遂宁县东北)和郪县(今四川三台县南)后,就下令军中把兵器甲仗都放下,派使者把蜀汉赐的节仗送呈给胡烈,然后姜维带着徒手的将士,向东去见钟会并且投降。钟会受降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