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舰队的覆灭 [日] 伊藤正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联合舰队的覆灭 [日] 伊藤正德-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庖唤艏鼻榭霰ǜ媪饲楸ㄖ行摹5笔保谰幻形菊诖采铣仕扑撬刺拥奖ǜ婧螅胄虐胍傻卮与手衅鹄础U媸俏耷刹怀墒椋笔敝形局勒馓煸绯拷幸欢覤…17飞机从美国西海岸飞来,误认为这是自己的飞机,遂将这个报告搁置起来了。后来,美B…17机群果然按预定时间到达了珍珠港上空,但立即遭到日本战斗机的围歼——这真是意外的收获。当然,对B…17机群来说,这也是一次意想不到的深重的灾难。 
奇袭珍珠港事先制定了两种攻击方案,一是“奇袭”,一是“强攻”。计划中规定,若机群一旦被美军发现,无法施行“完全奇袭”,便进行“强攻”。 
此两种进攻方案各有不同。“完全奇袭”的战斗攻击顺序是由鱼雷机队打头阵,由它们率先冲入敌阵,短兵相接。因为假若轰炸机抢先动手的话,那么爆炸产生的烟雾就会将停泊的美舰遮掩,使鱼雷机看不清攻击目标。之后,紧接着由水平轰炸机和俯冲轰炸机大显身手。 
与之相反,“强攻”的战斗顺序是:首先由战斗机进行夺取制空权的战斗,清除空中进攻的障碍,接着由轰炸机群突进。当珍珠港美军陷入一片混乱时,鱼雷机队乘隙实施鱼雷攻击。 
当然,这两种方案无论在行动上还是在效果上都会有很大的差异,究竟采取哪一种袭击方法,这要等到机群到达珍珠港1 万多英尺1 英尺等于0。305 米。的上空时,才能最后决定,各攻击队一旦接到命令,迅即展开攻击。 
当渊田中佐率领机队到达珍珠港上空时,但见晴空如洗,珍珠港呈现出星期日早晨那种特有的平静安谧的气氛,在此千载难逢、千钧一发的时刻,渊田毅然发出了攻击令。此时,正是夏威夷时间7 日清晨7 时40分,东京时间8 日凌晨3 时10分。从7 时55分开始到8 时零5 分之间,各攻击队按照预定的计划展开了猛烈的攻击,在历时1 小时的时间里进行了反复轰炸。 
第二攻击波于上午9 时前后展开,与此同时,珍珠港又呈现出决死激战的场面,将士们作战之勇猛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有的飞机下降到十数米的低空掠海飞行实施轰炸,其飞行高度之低,竟使机尾挂断了电线。 
参战的350 架飞机中,平安地返回母舰的有321 架有关资料为324 架。( 日机损失29架) ,袭击轰炸取得了惊人的战果,这一战果充分显示了经过严酷训练的空中勇士们的战斗技术是无与伦比的。同时,完全可以这样说,奇袭珍珠港作战给日本作战史增添了一道绚丽的色彩( 从战略上看,奇袭珍珠港的是非问题另当别论) 。 
现在让我们看一看美国方面的损失情况。 
美太平洋舰队被击沉的舰只有:战列舰“西弗吉尼亚”、“亚利桑那”、“加利福尼亚”、“俄克拉何马”、“内华达”以及巡洋舰1 艘。“内华达”号并未被击沉,在日机第二攻击波中,由于它急于夺路逃走,在霍斯皮特尔角搁浅。根据日本大本营12月18日发布的战果公报,被击沉的美舰只是:战列舰5 艘( 加利福尼亚级1 艘、马里兰级1 艘、俄克拉何马级1 艘、亚利桑那级1 艘、犹他级1 艘) 、重巡洋舰2 艘、轻巡洋舰2 艘和油船1 艘。 
被重创的舰只有:战列舰“马里兰”、“田纳西”以及巡洋舰两艘;其余多艘舰艇都有某种程度的损伤。根据上述日本大本营战果公报,被重创的舰只是:战列舰三艘( 加利福尼亚级一艘、马里兰级一艘、内华达级一艘) ,巡洋舰两艘和驱逐舰两艘。 
综合各类损失,如果说美太平洋舰队水面舰只的主力遭受全歼,也并不为过(航空母舰没有停泊港内,因而免遭损失,这是美太平洋舰队的幸运,这给以后的海战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当时,大本营发表的战果公报和美国方面发表的损失报告几乎没有什么差别,这雄辩地说明了在激战中将土们是何等的沉着冷静,命中率是何等的惊人( 从这以后,日方所发表的战果大半都是谎报) 。据美军报道,日机的命中率大体如下:鱼雷攻击是55。3% 强;水平轰炸是24。4% 强;超低空轰炸是49。2%强,统计表明,日机在实战中发挥了比演习时还要高的水平,投弹精密度之高,确实令人赞叹。奇袭轰炸使219 架敌机遭到破坏。由于美空中力量全部被摧毁,所以,日本航空母舰全部得以安全地撤离战场。   
(四)特种潜艇参战——开战第一天的特攻精神 
关于奇袭珍珠港的详细战况已经有了很多论著,在此就不作重复了。本节仅就特种潜艇的参战情况重点加以叙述。 
航空母舰出色的攻击以及受过严格训练的机上人员在大奇袭中所取得的辉煌战果恐怕读者还记忆犹新吧!然而,铭刻在日本国民心头的“特种潜艇”的进攻却因战果不明而有可能被人们遗忘。但是,“特种潜艇”的进攻决不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事情。莱特湾的拼死决战,最后的菊水特攻战以及神风特攻、回天作战等一系列的战术思想在奇袭珍珠港第一天的战斗中就已经初露端倪,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特种潜艇”的参战具有重大的意义。 
“特种潜艇”实际上是一种自杀性的进攻武器。这种潜艇长24米,直径近2 米,排水量为46吨,载鱼雷2 枚,采用电池推进器,可潜航5 小时,可以说是一个水底怪物。开战时,计划用潜水母舰把它们运到珍珠港湾附近,使其从水下悄悄地接近敌舰,然后施放鱼雷,袭击目标。这一作战构思和方案是由当时的中尉岩佐直治、松尾敬宇等立志舍身报国的青年军官提出的。看起来,这和“九死一生”( 请参照莱特湾海战一章) 的思想是不相容的。山本司令曾以出击后将无法回返为理由一度驳回了这一提案。但是,到9 月底,在进一步研究了回收方法之后,他们又一次提出了申请,山本司令官又以出击人员活着回来的希望极为渺茫为理由再一次驳回了这一提案。可是,这2 名中尉并没有死心,他们又多次向山本司令陈述这一方案,最后终于用热诚打动了山本司令长官,于是,山本终于允诺了,并把它称之为甲种潜艇——海军是这样命名的——同时,下令进一步研究能够活着回来的可能性,在进行了大幅度的改进后,至11月中旬终于如愿以偿,至此,“特种潜艇”的续航时间增大到16小时。 
实际上,“特种潜艇”并不是一种新式武器,上述2 个中尉的构思来自“载人鱼雷”——日俄战争时曾使用过。昭和14年,日本海军终于决定着手制造。昭和15年,“特种潜艇”第一号服役,取名为“小潜艇”,开战的当年日本已拥有近20艘这种潜艇,都是以“甲种潜艇”命名的。这种潜艇是以在舰队决战前后的混乱情况下进行袭击为目的而制造的( 一旦动力耗尽也可以逃脱) ,而不是为潜入严密警戒的敌军港去冒险作战而制造的。一旦真需要潜入敌军港作战的话,无疑那是需要过人的胆量和高超的技术。然而,士兵们燃烧着的爱国心使全身的血液都沸腾起来了,这种对国家的赤诚之心就连山本司令长官也料想不到。现在,当人们冷静地回顾一下的时候,谁都会认为那样做简直不可想象,但在当时这确实是事实。对这一自杀性的作战方案,许多人毫不畏惧,踊跃自愿报名参加,最后决定了如下10名队员:岩佐直治大尉、古野繁实、横山正治两位中尉,广尾彭、酒卷和男两名少尉,佐佐木、横山薰范、上田定、片山义雄、稻垣清5 名军士。他们分乘5 艘“特种潜艇”(一艇2人) ,于12月8 日上午3 时开始,每隔3 分钟启航1 艘,依次向珍珠珠挺进。计划里应外合,与空袭机群同时发起对珍珠港的进攻,攻击结束后,分别驶向在拉奈岛以西7 海里处接应的潜水母舰。 
珍珠港入口处附近浅滩密布,在唯一的一条深水航道入口处,美军设置了防潜艇网,这个防潜艇网只有美潜艇通过时才打开,因此,“特种潜艇”唯一的办法就是在入口处待机,一旦有美潜艇通过,即刻尾随潜入港内。据美军战报报道,凌晨3时50 分左右,扫雷艇“秃鹰”号发现水面有一个黑黝黝的近似小型潜艇的舰只与之向港口同行,便立即展开了搜索,搜索结果,报告说黑影消失了。从上午5 时到8时,恰好有美扫雷艇进港,日本“特种潜艇”就利用这一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潜入港内。 
在珍珠港大空袭中,当美舰连续发出“注意鱼雷”的警报时,人们才想起了“特种潜艇”的进击这件事情。大概炸沉敌舰的鱼雷中也混杂着“特种潜艇”的45厘米的鱼雷吧。 
然而,水底奇袭的结局却很悲惨。有的潜艇机件发生故障,导致搁浅。参战者除不省人事的酒卷少尉被俘之外,其他全部阵亡。 
主张使用“特种潜艇”进攻方案发起人之一的松尾中尉,因战前去夏威夷视察,回国已晚,未被选入10名敢死队员之列,心中极不平静,不久,终于在次年5 月对悉尼港强行进行的潜艇战斗中,一命归天。 
在奇袭珍珠港取得辉煌胜利的同时,我们不能忘记以“特种潜艇”方式作战而光荣牺牲的勇士们。   
(五)“战略性失败”之说——假如进行第二次进攻,后果将会如何 
从战术上来看,珍珠港一战作为世界性的大奇袭所取得的成功,永远写进了人类历史的史册。这一惊人之举是与山本五十六司令长官的战略思想分不开的。山本很早以前就是一名航空兵力的倡导者,他在任海军大佐的时候就担任过航空兵方面的指挥官。1940年3 月,他在观看联合舰队进行空中演习时,更奠定了他运用航空兵力袭击夏威夷的决心。 
另外,英国地中海舰队利用舰载机夜袭意大利塔兰托军港( 主要是鱼雷攻击) ,从而给处在停泊状态中的意大利军舰以沉重的打击这一事件,使山本更坚定了上述信念。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方面也对“塔兰托事件”极为关注。昭和16年1 月,海军部长诺克斯在给史蒂文森陆军司令的关于夏威夷防御计划的提案中写道: 
“我们一定要以英国成功地轰炸停泊中的意大利军舰为借鉴,一旦日美战争爆发,必须警惕敌人奇袭珍珠港。其中,首要的危险就是航空战斗队的鱼雷袭击。因此,必须增加战斗机,强化防空炮火,并要优先加强对空雷达设备。” 
史蒂文斯回答说他也有同感,并把诺克斯的这番话传达给驻地警戒部队。然而,由于日本在宣战诏书公布之前就发动了奇袭,预防措施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悔恨和悲痛交织在一起,凝成了一句话——“千万不要忘记珍珠港事件。”这句话强烈地激起了美国国民的复仇心。毋庸置疑,这对美国决心同日本血战到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一位美国历史学家断然作出这样的结论:奇袭珍珠港是日本战略上的失败。去年这里系指1940年。罗斯福曾在他有名的竞选演说中说过:“我要反复,反复,再反复地向诸位宣誓,决不把诸位的子弟送到海外战场上去。”奇袭珍珠港就意味着打开了罗斯福这一“反复”演说的锁链。 
现在,让我们回顾一下华盛顿方面发生的事情。按日本最初的计划,日军将在野村大使把《对美备忘录》( 又称《最后通牒》) 递交给国务卿赫尔1 小时以后对珍珠港发动奇袭,因为这样做就不会违背国际法。后来,日本方面又把时间差改为30分钟。由于这份备忘录是洋洋5000字的、被分成14部分分别发出去的长篇文件,原计划必须在华盛顿时间12月7 日下午1 时由日本大使亲手递交给美国政府,但是,由于翻译和打印工作迟误,待到野村大使赶到美国国务院会晤赫尔时,已经是下午2时20 分了,珍珠港事件已经在25分钟之前爆发了准确地说,应该是在52分钟前爆发了。当日本大使亲手向赫尔递交《最后通牒》时,赫尔正在收听日本飞机袭击珍珠港的战况广播。就这样,日本犯下了不宣而战的罪行。 
再让我们来看一看在幕后发生的事情。日本的《最后通牒》的密码电报于12月7日上午8时整被美海军破译,于9 时15分报告给海军部长,并于10时左右送到了国务院。虽然《对美备忘录》并不等于就是宣战诏书,但事实上,美国方面,总参谋长马歇尔于上午12时就已给海外各武装部队的司令官发出了“战争警报”的告急密电。此时此刻正是夏威夷清晨6 点,美太平洋舰队完全有可能摆脱遭受日本突然袭击的命运,然而,电报到达夏威夷时,日本的空袭已经结束了。 
美国方面采取的对策是否奏效姑且不谈,作为日本,已经在发表战争通告前的半小时发动了战争,事已至此,美国又有什么办法呢? 
如果《最后通牒》按原计划送到的话,奇袭珍珠港可谓作战史上的一大杰作。成功的奇袭还导致了既定的南方作战以出乎意料之外的辉煌战果与神奇的速度圆满地结束。然而,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海军所说的“彩虹作战计划”已经确立,计划主旨是:一旦开战,菲律宾以下各基地听任命运摆布,而美舰队主力在6 个月或9个月内进击马绍尔群岛或西加罗林群岛一线,以便对日作战。如果日方在战前侦探到美国这一作战计划的话,恐怕山本五十六就不会冒奇袭夏威夷这个风险了。只有在马绍尔群岛近海进行伏击作战,才是30余年来朝夕训练的日本海军战略的真谛。然而,在开战前夕,日本海军判断,战争一爆发,美太平洋舰队就会立即从侧面威胁牵制日本的南方作战。在这种判断的支配下,日本毅然决定奇袭珍珠港。这也可以说是一场由判断错误而引起的悲剧。 
最后,再探讨一下奇袭事件的本身。有人说南云舰队只进行了一次空袭( 分两波) ,就匆匆收场了,这真是莫大的遗憾。也有人说既然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战果,当机立断急速返航,是符合兵法的,否则,贪欲者必失。但是,如果当时断然执行第二航空母舰战队司令山口多闻少将所主张的第二次攻击( 飞行队已准备就绪) ,即轰炸珍珠港巨大的燃油库、海军造船厂,并将其摧毁,日本方面固然会为此付出一定的代价,但是,可以肯定,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复苏无疑将会大大地向后拖延。 
美国战史学家们极力主张上述观点,并说,日本海军安于小成,还说,如果换成美国海军的话,不论冒多么大的风险,定会反复进行攻击轰炸。至于以后的战争评论家将得出什么样的结论,那是评论家们的自由。但是,我个人认为,如果出动数架飞机去炸掉美国的油库,恐怕奇袭珍珠港就会成为世界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奇袭战了。   
(一)马来亚海面之战——“威尔斯亲王”号出战 
世界海战史风云2000年,战斗形式几经变迁。昭和16年12月10日,一个完全新型的海战在马来半岛的关丹海面爆发——日本飞机与英国战舰在这一海域展开了一场以鱼雷轰炸对舰面炮击为主要形式的殊死激战。 
这一划时代的海战,由日本海军陆基航空部队的95架飞机担任主角;英国方面参战的是威名赫赫的新型战列舰“威尔斯亲王”号以及战列巡洋舰“反击”号( 另外,还有护卫驱逐舰4 艘) 。交战的双方经过一个半小时的激战,英国号称“不沉战舰”的“威尔斯亲王”号终于悲惨地沉没了,全世界为之一震。日本方面所取得的这一辉煌战果不禁使各国评论家万分惊异,目瞪口呆。 
在海战中,主力战舰与飞机相比较,究竟哪一方更具神通,能在激战中稳操胜券呢?对此问题,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争论不休,没有得出肯定的回答。如果两者的阵势是一对一的话,恐怕胜负难分,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