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舰队的覆灭 [日] 伊藤正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联合舰队的覆灭 [日] 伊藤正德-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海战中,主力战舰与飞机相比较,究竟哪一方更具神通,能在激战中稳操胜券呢?对此问题,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争论不休,没有得出肯定的回答。如果两者的阵势是一对一的话,恐怕胜负难分,但倘若出动数量相当可观的战机展开进击,胜负将如何呢?对于这一点,人们普遍认为,只有综合敌对双方进攻的阵形、环境、作战情绪及有关的其他因素,一决雌雄,方知高下。 
马来亚海战,成败已定,举世皆知。以其战斗形式而言,完全可以说这是一场划时代的海战。坦率地说,日本海军对自己所取得的辉煌战果也是始料未及的。英国方面,祸从天降,恐慌至极,自不必说,而盟友美国,突闻噩耗,亦无不震惊万分。美海军在惊恐之余,立即着手研究对策。于是,世界海战史上空中打击的新时代终于来到了!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史无前例的马来亚海战的详情吧! 
12月2 日,日本御前会议作出了对英美开战的决定。几乎就在这一决定颁布的同时,担任进攻马来亚方面的部队就全副武装,于4 日拔兵南下,向海南岛方向挺进。预定的作战计划是12月8 日发动攻势,实施奇袭登陆。担任增援和护送任务的是近藤中将的第二舰队和小泽中将的第三舰队。但是,南下马来亚海面作战与奇袭珍珠港部队北进太平洋又有所不同。此行途中与外国商船相遇的可能性很大,如果航行中万事如意,未与外国船只相遇,自然求之不得。但也必须充分考虑到,一旦被侦察巡逻的英国飞机发现,后果将不堪设想。果然不出所料,12月6 日下午,日本南下部队在法属印度支那南端的卡莫海角海面被英国大型侦察机发现,奇袭登陆的企图显然已经暴露,情形极其危险(5日黎明曾与一条挪威轮船相遇) ,于是,小泽命令击退一切前来接触的飞机( 只击落1 架) ,舰队继续向目的地航进。从12月8日凌晨开始,日军除在哥打巴鲁登陆时遭敌机空袭略有损失之外,在宋卡等6处登陆都获成功,而且,令人忧虑不安的敌机再也没有露面。 
在此之前,11月2 日,英国发表公告,宣告英国远东舰队组成,主力舰就是“威尔斯亲王”号和高速战列巡洋舰“反击”号。英国远东舰队的组成对日本舰队是一个很大的威胁。在这以前,英国在远东只是以万吨级的重型巡洋舰“肯特”号为旗舰的巡洋舰队,这次一举派遣英国海军的至宝、新式快速战列舰“威尔斯亲王”号到远东来,显示了英国遏制日本南下的决心,也表明了英国力图加强它在远东防卫力量的信心。原来,在南洋日本习惯上把包括马里亚纳群岛、马绍尔群岛、加罗林群岛和帛琉群岛的广大海域称为内南洋,而把包括菲律宾、苏拉威西、婆罗洲(加里曼丹) 、苏门答腊和马来半岛的广大海域称为外南洋。日本海军并没有足以能够与英国这一强有力的战舰相抗衡的军舰。具体地说,在日本海军的主力战舰中,能与“威尔斯亲王”号相匹敌的不过是“长门”和“陆奥”这两艘战列舰;即将竣工的“大和”战舰虽说炮火凶猛,足以压倒它,但在“威尔斯亲王”号14英寸的主炮面前,很难断言能够轻而易举地取胜,更何况,当时日本海军的南方部队是以近藤中将的第二舰队为骨干的,其主力是第二流的战舰“金刚”和“榛名”,这2 艘战舰虽然也拥有14英寸的大炮,但其火力之猛,远远不如“威尔斯亲王”号。另一方面,小泽中将的机动舰队中没有航空母舰( 航空母舰调往珍珠港) ,其主力仅是“鸟海”、“熊野”、“铃谷”、“三隈”、“最上”这5 艘重巡洋舰。因此,日本海军深深地意识到,在南洋,自己在兵力上明显地处于劣势,如果和英国这样的2艘大舰相抗衡,后果将不堪设想。 
12月9 日下午2 时10分,日潜艇“伊…6”号发来紧急报告:在昆山群岛以南(法属印度支那) 海面发现2 艘英国战列舰。此时,南下登陆的各支日本运输船队获悉情报后大惊失色,纷纷急速转向,逃往暹罗湾避难。与此同时,近藤长官向驻守在泰国基地的空军部队发出了战斗命令,机群正在匆忙地做着进攻英舰的准备,近藤则亲率该舰队的主力舰只毅然向英舰队进发,详细的战斗计划当晚便拟定就绪:第七舰队( 重巡洋舰4 艘,驱逐舰3 艘) 和第三水雷战斗队( 驱逐舰10艘) ,应首当其冲挑起夜战,然后从10日黎明开始,第二舰队( 战列舰2 艘,重型巡洋舰2 艘,驱逐舰10艘) 配合发动白昼决战。日本人估计其舰炮的威力与英国人相比虽然略有逊色,但是,在这南下关键的第一仗,他们不甘示弱,企图以高超的战术,数量上的优势以及高昂的斗志,力求首战告捷。然而,倘若一旦形成白昼作战的局面,将是一场远距离的舰炮激战,这样一来,英国的2 艘战舰必将充分发挥威力,估计炮战胜利的可能性有60% 在英国一边。在此情况下,在海面上整整熬了一夜的日本海军官兵如欲挽回不利战局,唯有依赖准确而高超的炮击技术。 
决战之初,天助显然在日本一方,因为英国舰队折而快速南下,日本舰队没有追上,但却被重型巡洋舰“熊野”号派出的侦察机一度发现,接着,“伊…59 ”号潜艇也曾发现了英国舰队,只因海面风大浪高而丢失了目标。看来,决战的可能性只能放在10日的空战方面了。   
(二)海军航空兵惊人的战果——日英空战实况 
昭和16年11月,威名赫赫的日本海军航空兵的先头部队在法属印度支那建立了3个飞机场,即西贡机场西贡,今越南的胡志明市。,土龙木机场和薄寮机场,摆开了南下作战的阵势。由元山、美幌、鹿屋3 个航空部队选出的4 支航空队,拥有侦察机6 架、战斗机39架、攻击机99架,合计144 架( 称之为第一航空部队) ,组成了空中打击力量。 
日本航空部队接到发现敌目标的情报是在12月9 日下午5 时10分,此时出击显然为时已晚。然而,充满斗志的战鹰决心冒险进攻。当天下午6 时,日航空基地派出侦察机4 架,15分钟之后,又起飞了轰炸机18架,7 时,鱼雷攻击机15架又咆哮入空。日机在茫茫夜空中南下反复搜索,直到12月10日凌晨1 时仍然没有发现英国舰队。黎明时分,日本方面又重新整顿力量,于上午6 时25分派出侦察机9 架,兵分两路,出击距离分别为600 海里和250 海里。接着,7 时55分,34架轰炸机又凌空起飞,1 小时35分之后,又有50架鱼雷机振翅腾空,前往攻击。 
日机风驰电掣般地向新加坡方向扑去,沿途精心搜索,并未发现敌舰,飞行队员们个个垂头丧气,悻悻地踏上了返航的路程。搜索并攻击英舰的希望眼看着落空了——如果真的如此,那么,日本的水上运输部队将面临着英国战舰的严重威胁。就在这紧急关头,日本侦察机终于捕捉到了猎物——第三号侦察机在返航搜索中突然发现了距关丹50余海里的海面上正在南下的“威尔斯亲王”号等6 艘英国军舰。 
日本各攻击机队在获悉发现英舰的报告之后,立即掉转机头高速扑向预定海域。可是,从发现敌舰的时间、方位以及日空军所带燃料的状况来看,此战要想取得令人满意的战果是非常困难的。发现英舰的时间是上午11时56分,即日机群飞离基地5个半小时之后,据记载,首先飞临英舰上空的白井部队(美幌航空部队) 是12时14分开始轰炸的,鹿屋航空队的3 支鱼雷轰炸机队是最后参战的,当时已接近下午1时,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日机此次获胜来之不易,并且是极其偶然的。 
当激烈的海空战开始的时候,“威尔斯亲王”号一边笨拙地闪避着飞窜而来的鱼雷,一边以它的大大超过日本战列舰的对空炮火向日本攻击机射击,在3000米高度上的第一攻击队的8 架日机在瞬间就有5 架中弹。第二次突击扑过去的石原部队的鱼雷攻击机,置身于“威尔斯亲王”号防御炮火和炸弹的猛烈爆炸中,由于战斗十分激烈,机队几乎与从对面船舷突入的友机失去配合。更令人吃惊的是,在空袭的尾声中,武田部队的8 架飞机在对奄奄一息、摇摇欲坠的“威尔斯亲王”号进行最后的致命轰炸时,竟然仍有5 架飞机在3000米高空中弹负伤。 
据统计,在参战的75架鱼雷攻击机中( 有一个轰炸机小队没有参战) ,3 架被击坠,1 架由于受重伤而迫降,2 架遭重创,26架遭受不同程度的毁坏。2 艘英国战舰对空炮火的命中率平均是41% 强,这一命中率确实令人吃惊。它的性能优越的8联发炮和20 联发机关炮在海战中给予日机极大的威胁。 
但是,英舰舰面炮火在对付鱼雷机时,显然不如对付轰炸机那样得心应手。估计这与英舰平素训练不足有关。因为,英国笨拙的剑鱼式鱼雷机是在时速90海里乃至100 海里的时候发射鱼雷的,英舰上的炮手们习惯于这一机速。而日本的鱼雷机是在时速为150 乃至190 海里的时候发射鱼雷的,这一惊人的速度导致英国战舰的炮手们在激战中校时不准,动作慌乱,收效甚微。 
如图所示,英国战列舰主要是遭受鱼雷袭击才导致沉没的,这与日本鱼雷机在架数上占了优势( 鱼雷机50架,轰炸机34架) 不无关系。还应当指出的是,日本鱼雷机充分利用了英舰面炮火对其无能为力这一弱点。 
日本海军航空兵的鱼雷攻击所取得的成果大体如下:有15架鱼雷机对“威尔斯亲王”号出击,共发射鱼雷15枚,其中有7 枚中的,命中率为46。7% ;有35架鱼雷机对“反击”号进行了攻击,共发射鱼雷34枚,其中有14枚中的,命中率为41。2% 。实战中都超过了平时训练的成绩。英舰被命中的部位请参照上图。 
英国高速战列巡洋舰“反击”号遭到日机发射的14枚鱼雷袭击后翻转倾覆,葬身海底了,但是,对这艘英国战舰坚韧牢固的结构还是值得在此一提的。 
记得在改造日本战舰的时候( 华盛顿条约之后) ,需要在军舰的炮塔上打一个洞,当时使用了日本造的钻孔机。可是,轮到要在英国造的“金刚”号战舰上穿孔时,这种钻孔机无论如何也钻不透钢板,对此,从造船工人直至海军将士,无不对英国钢材的坚硬而感到震惊。坚硬的钢材加上现代化的技术,使得舰龄已有20年的“反击”号在遭受了14枚威力强大的鱼雷之后才倾覆沉没。 
“威尔斯亲王”号是一艘体现了英国现代先进造舰技术的坚韧无比的战舰。它是以“不沉战舰”那种威风凛凛的非凡姿态第一次出现在新加坡的。海空战中,一枚接一枚的鱼雷飞也似地向它扑来,其中有5 枚连续击中该舰的要害部门。当受伤的“威尔斯亲王”号的速度减少到6 海里时,日机又凌空投下了500 公斤的炸弹3枚( 其中1 枚落到舰舷旁的水中) ,导致“威尔斯亲王”号的火药库爆炸,据有关资料记载,“威”舰左舷首遭2 枚鱼雷攻击,舰船左倾,12点22分,右舷又中鱼雷4枚,13 点10分,左横倾急剧增大,经过10分钟后翻倒沉没。没有谈到火药库爆炸这一情节。从而,该舰陷入了不可救药的地步。尽管这样,遍体鳞伤的“威尔斯亲王”号仍然在海面上艰难地漂浮了30多分钟,直到下午2 时45分,才完全在海面上消失。 
对“威尔斯亲王”号展开围歼的日本飞机共25架,它们使用鱼雷攻击的战术致使世界上威名赫赫的“威尔斯亲王”号葬身海底,引起了世界舆论的震惊,同时也导致了世界海战方式的一大变革。当时,一部分评论家说:英国舰队没有直接的空中掩护而单枪匹马闯入敌人掌握制空权的海域之内,这纯粹是铤而走险。从后来了解到的事实证明:英国托姆·菲利普中将对此次出击潜在着极大的危险性是一清二楚的。换言之,在这两艘战舰出击前,参谋人员曾经向新加坡总司令部再三申述,要求皇家空军务必在作战时提供空中掩护,总司令部以飞机数量不足为理由没有给予积极的配合。就这样,菲利普不得不编成由6 艘原著中为5 艘,应为6 艘英舰。快速军舰组成的攻击舰队冒险出击,企图进行一次牵制性的短暂突击。激战之后,在“威尔斯亲王”号即将沉没时,参谋人员劝告菲利普离舰,但他仅说了一句:“不,谢谢诸位!”便与“不沉战舰”同归于尽了。英国远东舰队司令菲利普是英国海军的瑰宝,是英国海空军的权威人士。如果他的灵魂尚存的话,他恐怕也会对日本海军航空兵的勇猛顽强以及航空兵至上的作战方式不吝赞美之词吧。   
(三)泗水海战——盟军舰队一败涂地 
倘若打开太平洋战争史的巨卷,不难看到,卷首的前50页关于日军作战的记载,确实被染上了绚丽的色彩。在陆战方面,“攻陷××作战”、“取得预期成功”之类的捷报纷沓而至;海战方面,大小5 个海战相继在凯歌声中结束。由于陆军大部分兵力都在满洲和中国大陆作战,所以参加南方作战的只有11个师,700 架飞机、390 万吨( 陆海军总和) 的船舶。海军方面,由于山本司令长官的第一舰队驻在广岛湾,南云中将的航空母舰开赴珍珠港,所以南下作战只派遣了第二流的兵力。尽管仅用上述兵力,日本却实现了50天占领菲律宾、100 天占领马来半岛、150 天占领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的作战计划,真可谓势如破竹,旗开得胜。 
日本海军的南方作战,与其说是寻找敌舰队厮杀,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说就是增援登陆作战。当时,海军奉行以护送为主决战为副的指导方针。因此,海战一般是在敌船队向日本运输船队发动进攻时才爆发,并未专门制订进行海上扫荡的作战计划。当时,近藤中将指挥的主力舰队编制如下: 
战列舰2 艘:“金刚”、“榛名”;重巡洋舰12艘:“爱宕”、“高雄”、“鸟海”、“熊野”、“铃谷”、“三隈”、“最上”、“妙高”、“羽黑”、“那智”、“足柄”、“摩耶”;轻巡洋舰7 艘:“川内”、“鬼怒”、“神通”、“长良”、“那珂”、“球磨”、“由良”以及驱逐舰40艘和潜艇15艘。 
上述兵力并不是编为一体进行的,而是分为主力部队、法属印度支那部队、护卫部队、4 支突击部队、空袭部队和鱼雷部队等9 支部队,目的在于支援南洋登陆,而并不是一支以海上作战为主的舰队。日本在南方作战的海军部队与其对手——美国亚洲舰队、英国远东舰队、荷兰远东舰队、澳大利亚舰队——相比,在昭和16年11月的形势下,其势力并不在盟军之下。更何况,盟国舰队中没有一艘能够和“金刚”、“榛名”这2 艘战列舰相抗衡的。然而,就在这种兵力对比有利于日本的形势下,“威尔斯亲王”号和“反击”号2 艘战列舰突然出现在远东战场,这对日本极为不利。如果以这2 艘战列舰为中心编成盟国在南洋的联合舰队,恐怕连以勇猛著称的近藤信竹中将也将丧失克敌制胜的信心。因此,完全可以这样说,在马来海面一举击沉英国巨舰的海空军的功勋,就在于它一日之间挽救了南方作战的整个战局。在没有英国两大战舰存在的南洋海面上,日本没有布署“金刚”级战列舰的必要了,以重巡洋舰为主力的舰队就完全可以驰骋南洋,胜任战斗任务了。 
昭和17年2 月26日,护卫着41艘运输船向爪哇挺进的日本海军第五舰队( 拥有重巡洋舰“那智”、“羽黑”、第二及第四水雷战斗队) ,在泗水即今印度尼西亚的苏腊巴亚市。西北60海里处发现了出击的盟舰队——太平洋战争中首次出现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