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空军以蔚蓝色为主色调的三军服装颜色体系。样式、颜色较原军服更为美观、
大方和协调,体现了人民解放军文明之师、威武之师的良好形象。据悉,新一代军
服可望在2000 年前后逐步装备全军。
人民解放军援助越南人民进行杭美救国故争
1964 年8 月5 日,美国制造“北部湾事件”,连续轰炸越南的义安、鸿基、
清化等地区。事件发生当日,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和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罗瑞卿
即致电越南主席胡志明、总理范文同和总参谋长文进勇,表示中国的关注和对越南
抗美斗争的支持。第二天,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宣告越南民主共和国是中国唇齿相
依的邻邦,越南人民是中国人民亲如手足的兄弟,美国对越南民主共和国的侵犯,
就是对中国的侵犯,中国人民绝不会坐视不救。1965 年3 月,美国出动地面部队
进入越南南方,发动了局部战争。中国政府再次发表声明,谴责美国的战争冒险,
重申自己的严正立场,表示坚定不移地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支援越南人民把抗美救
国战争进行到底。4 月12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加强备战工作的指示》,号召全
党、全军和全国人民保持高度警惕,在思想上和工作上准备应付最严重的局面,尽
一切可能支援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斗争。
为了支援越南人民的斗争,中国政府给予越南大量的军事物资援助,包括枪、
炮、枪弹、炮弹、舰艇、中型坦克和水陆坦克、装甲输送车、汽车、飞机、炸药、
有线电机、无线电机、军服以及大量油料、被装、药品、卫生器材和食品等。这些
物资约合人民币42。6 亿元,可装备200 余万人。
中国人民把援助越南人民的斗争当作自己应尽的国际主义义务。毛泽东要求,
越南南方凡是提出需要,我们有可能办到,就一定满足。有些我们有的,也能办到,
越方没有想到,我们要主动提出。他曾亲自交代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在援助越南
南方的物资中,增加压缩干粮、肉松、猪肉罐头、咸鱼、蛋粉、雨衣、蚊帐和医疗
器械。周恩来提出,援助越南是我们的头等任务。对越南提出的要求都要严肃、认
真、积极地对待。他还要求给南方的装备,要便于使用、便于携带、便于隐蔽和便
于运送。
越南战争期间,中国生产的大型武器装备,许多都供应了越南。一些新型装备
研制成功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尚未装备,就优先向越南提供。非但如此,当越南提
出的要求超过中国的生产能力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动用库存,甚至抽调现役装备尽
量满足越南的急需。
1973 年1 月,《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在巴黎签订,宣告美
军撤出越南南方。1975 年4 月30 日,越南南方完全解放。鉴于形势的变化,中
国逐步压缩对越军援规模,至1976 年,无偿军事援助方告停止。
在对越南提供军事物资援助的同时,根据越南要求和中越两政府及军队签订的
有关协定,中国从1965 年6 月起,先后向越南派出防空、工程、铁道、后勤保障
等支援部队达32 万余人。中国援越部队同越南人民并肩战斗,用鲜血和生命保卫
了越南北方的领空,保证了越南北方运输线的畅通,并使越南人民军得以解除后顾
之忧,抽调大批部队到南方作战。
1965 年4 月17 日,应越方请求,中国工程部队进入越南东北群岛施工,构
筑永备工事、码头、道路,敷设海底电缆和通信线路,完成预定任务后,应越方多
次要求,该部队推迟了归国时间,承担了越南东北军区多处陆上设防工程施工任务。
1966 年12 月至1968 年2 月,中国工程部队进入越南红河三角洲地区,构筑设
防工程。1969 年5 月,中国工程部队在越南安沛援建的空军机场竣工。1965 年
10 月至1966 年7 月,中国援越通信工程大队帮助越南在莱州、山萝和奠边府等
地区修建通信设施。
在抗美斗争中,越南北方的铁路、公路是美机轰炸的重点。
为了打破美国对越南北方交通线的封锁,改善其运输条件,应越方要求,中国
人民解放军派出以铁道兵、工程兵为主的支援部队10 万余人,担负了改善和保障
河内以北铁路运输与修建7 条重要公路的繁重任务。
1965 年6 月,中国从各铁路建设工地紧急抽调铁道兵部队赴越。在5 年内,
共为越南新建铁路正线117 公里,改建铁路正线362 公里,新建铁路桥梁30 座,
新建和扩建各种铁路站、段20 个,架设通信线路1023 对公里。这些工程的相继
竣工,大大提高了河内以北的铁路运输能力,有力地保障了越南抗美战争的需要。
1965 年5 月30 日,中越两国政府签订了《关于中国援助越南修建公路的协
定》,确定由中国帮助越南修建12 条公路(后调整为7 条)。1965 年9 月底,
担负援越筑路任务的工程部队和配属的高炮部队共8 万人入越。至1968年6 月下旬,
修路部队完成7 条干线公路及其附属防护设施,共计新建、改建公路1206 公里,
桥梁305 座,涵洞4441 座。
1965 年8 月,应越方请求,中国高炮部队入越,担任了河内至友谊关铁路线
北宁至谅山段、河内至老街铁路线安沛至老街段的防空作战任务,取得了显著战果。
1968 年3 月,美国政府迫于国内和国际压力,对越南北方的轰炸“逐步降级”。
5 月,越、美两国在巴黎开始举行和平谈判。11 月起,美国停止轰炸和炮击越南
北方。有鉴于此,经中越双方商定,中国援越高炮部队于1969年3 月中旬前陆续撤
离越南回国。
中国援越部队以中越人民的友谊和团结抗美的大局为重,尊重越南政府,尊重
越南人民军,尊重越南的风俗民情,模范地执行军事政治纪律,爱护越南的一草一
木。为了越南人民抗美救国战争的胜利,1100 名人民解放军指战员牺牲并长眠在
越南土地上。在完成援越任务后,中国援越部队在很短时间内全部撤回国内。当时
的越南领导人黎笋曾向中国领导人表示:“要是你们不给我们热心支援的话,我们
恐怕要多牺牲二三百万人才能取得胜利。”中国的援助,不仅为越南提供了支持长
期战争的物质基础,而且为越南提供了可靠的战略后方,有力地支持了越南的抗美
救国战争。
南海舰队“八六海战”取得重大胜利
台湾国民党当局在武装反攻大陆计划破产,派遣小股武装特务渡海登陆又连连
受挫的情况下,为了鼓舞士气,扩大影响,接连派遣海军战斗舰艇,不时窜入广东、
福建一带近海渔场,伺机输送武装特务登陆,同时对大陆渔民进行“反共心战”活
动,破坏渔业生产。人民解放军于1965 年8 月6 日在广东南澳岛以东海域,对窜
入的国民党军舰给予歼灭性打击,取得了重大胜利。
1965 年8 月5 日5 时,国民党海军巡防第2 舰队旗舰——大型猎潜舰“剑门”
号和小型猎潜舰“章江”号,载着执行台湾“国防部情报局”“海啸计划”、准备
向福建渗透的一股武装特务,由台湾左营隐蔽出航,驶向广东沿海。“剑门”号原
是美制扫雷舰,排水量为1250 吨,航速为20 节,装有76。2毫米以下口径火炮10
门。“章江”号系美制小型猎潜舰,排水量为280 吨,航速为18。5 节,配有76。2
毫米以下口径火炮10 门。
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获悉“剑门”号编队出航后,立即制订了放至近岸、协同
突击,一一击破的作战方案,确定以护卫艇41 大队高速护卫艇4 艘、鱼雷快艇11
大队鱼雷艇6 艘,组成海上突击编队,以161 号炮艇和快艇11 大队鱼雷艇为支援
兵力,并指定汕头水警区副司令员孔照年乘598 号护卫艇,负责海上指挥。
8 月5 日17 时45 分,“剑门”号编队驶至东山岛东南海域。南海舰队为争
取时间,一边上报作战方案,一边命令汕头水警区参战兵力进入一级战斗准备。当
时,这个水警区的战艇有半数处于修理和保养状态。接到命令后,全体指战员突击
抢修保养战艇,各艇迅速调整技术骨干,在2 个小时内完成战前准备工作。21 时
24 分和23 时43 分,4 艘护卫艇和6 艘鱼雷艇先后由汕头、海门启航,驶往南
澳岛云澳待机。23 时许,总参谋部批准海军的作战方案,并提出放进来打、越近
越好,争取在晚上打、拂晓前撤回原地等五点要求。这时“剑门”号编队由兄弟屿
东南海面向西南航行。解放军海军的4 艘护卫艇和161 号火舰分别由云澳、汕头出
航,于6 日0 时40 分进至距目标3。8 海里处,由于岸上指挥部引导出现差错,一
时没有对“剑门”号编队形成拦击态势。孔照年果断决定,放弃护、快协同作战计
划,命令护卫艇高速追击。不久,“剑门”号编队依仗火炮射程远的优势,先行开
炮。解放军护卫艇队冒着密集的炮火,高速接近目标。各艇指战员由于求战心切,
将“准备射击”的口令错听成“射击”,因而先后向“剑门”号编队的火光方向开
炮射击。孔照年及时下令制止了这种无效射击,直至看清目标轮廓和桅杆并在“剑
门”号编队的20 毫米火炮也开始射击时,才命令各艇一齐开火。解放军海军艇队
两次抵近射击,“剑门”号慌忙向东逃跑。4 艘护卫艇紧紧咬住“章江”号不放。
临近3 时,艇队抵近“章江”号,在距离500 米处保持同向运动时实施集火突击,
一直打到相距100 米以内,使“章江”号连连中弹。
10 分钟后,“章江”号高速冲向解放军的艇群,企图寻隙逃跑。598 、601
号艇立即加速冲上前去英勇堵击。611 号艇一面猛打“章江”号,一面穿越其航线,
正好处于己方艇队与目标之间。611 号艇先被己方误击,旋即又被“章江”号击中,
先后中弹17 处。该艇在3 部主机被打坏,前舱进水,人员伤亡近半数的情况下,
仍继续坚持战斗。轮机兵麦贤得头部被弹片击中,顿时失去知觉。他苏醒以后,以
惊人的毅力,一直顽强地坚守在主机旁边。
在解放军艇队的冲击下,“章江”号舰遍体鳞伤,失去抵抗能力。为加速该舰
沉没,孔照年又组织艇队实施两次突击。在50—30 米的距离上,各艇直接瞄准,
以穿甲弹攻击它的水线以下要害部位。“章江”号起火爆炸,最后在东山岛东南24。7
海里处葬身海底。
“章江”号被击沉后,“剑门”号仍在外围海域徘徊。南海舰队为扩大战果,
根据总参谋部的指示,即令在云澳待机的鱼雷快艇第二梯队119 、120 、121 、122、
136 号5 艘艇投入战斗。同时,南海舰队命令战场上的3 艘高速护卫艇和161 号炮
舰,立即追歼“剑门”号。5 时,护卫艇队追至距“剑门”号6 海里时,“剑门”
号舰上的所有火炮一齐向艇队猛烈急射,曳光炮弹在解放军各艇周围乱窜。我艇队
指战员无所畏惧,沉着机智地进行反炮火曲折机动。当距离目标7 —5 链时,各艇
一齐开火。激战4 分钟,“剑门”号中弹起火。这时,高速赶来的鱼雷艇队迅速占
领有利发射阵位,分两组同时向“剑门”号发射鱼雷10 枚,将它击中。5 时22
分,“剑门”号舰带着浓烟烈火,在东山岛东南38 海里处沉没。
这次海战,是新中国成立后最大的一次海上歼灭战,一举击沉国民党海军2 艘
军舰,击毙国民党少将胡嘉恒以下170 余人,俘“剑门”号中校舰长以下33 人。
人民解放军海军在海战中亡4 人,伤28 人,损伤护卫艇和鱼雷快艇各2 艘。战后,
国防部通令嘉奖参战部队,赞扬“这一仗打得坚决,打得干脆,打得漂亮”;并授
予麦贤得以“战斗英雄”称号。海军分别授予611 号护卫艇、119 号鱼雷艇以“海
上英雄艇”、“英雄快艇”称号。
8 月17 日下午,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领导人,在北京人民大
会堂接见了参加“八六”海战的有功单位和有功人员代表,并合影留念。
周恩来夸奖说,这次海战是打近战、夜战、群战,是小艇打大舰,打得很好。
毛泽东发出五七指示
1966 年5 月2 日,总后勤部向中央军委呈送《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
产的报告》,汇报了全军多年来生产取得的成绩,强调要坚持“长期经营、稳定生
产规模、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为主”的发展方针,并提出了军队在战备时期多搞点
生产,为战备提供物质条件的设想。毛泽东看了这份报告后,5 月7 日给林彪写了
一封信(简称五七指示)。
毛泽东在信中肯定了总后勤部上报的农副业生产计划,并指出:人民解放军应
该是一个大学校。这个大学校,除打仗以外,要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又能从
事农副业生产。又能办一些中小工厂,生产自己需要的若干产品和与国家等价交换
的产品。又能从事群众工作,参加工厂农村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社会主义教育运
动完了,随时都有群众工作可做,使军民永远打成一片;又要随时参加批判资产阶
级的文化革命斗争。这样,军学、军农、军工、军民这几项都可以兼起来。但要调
配适当,要有主有从,农、工、民三项,一个部队只能兼一项或两项,不能同时都
兼起来。这样几百万军队所起的作用就是很大的了。毛泽东还指出:工人、农民、
学生、商业、服务行业、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凡是有条件的,都要以本业为主,兼
学军事、政治、文化,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同时指出:“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1966 年5 月15
日,中共中央全文转发到全党,要求全党有步骤地遵照实行。因此,“文化大革命”
10 年间,把“各行各业办成红彤彤的毛泽东思想大学校”的口号风行全国,走
“五七”道路成了一种时髦。
“五七指示”有正确的内容,对军队生产的发展等起了推动作用。但其中要求
全国各基层单位、各党政机关都要“批判资产阶级”、要求军队“要随时参加批判
资产阶级的文化革命斗争”,以及对知识分子的不信任态度等,则是错误的。这些
“左”的东西在“文化大革命”中曾经广为推行,在许多方面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
响。
人民解放军院校参加“文化大革命”
1965 年11 月10 日,上海《文汇报》发表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
官〉》,揭开了“文化大革命”的序幕。1966 年2 月,江青、林彪相勾结,在上
海召开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会后,由江青、张春桥、陈伯达制定了一个《林彪同
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经毛泽东修改和批示发至全国。
这个《纪要》提出:全国的文艺界“被一条与毛泽东思想相对立的反党反社会主义
的黑线专了政,要坚决进行一场文化战线上的社会大革命”。它还特别强调军队要
“积极参加文化战线上的社会主义大革命,彻底搞掉这条黑线,彻底清除这条黑线
对部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