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亮以后,玄奘不敢上路,怕被官府发现,只好藏在森林中,等到天黑再行。
这一天,走到玉门关外第一座烽火台下,被守兵发现,捉住交给校尉王祥。王祥信仰佛教,不仅没将玄奘遣送回长安,而且告诉他一条小路,可躲过两座烽火台,直达第四座烽火台。这座烽火台守将叫王伯陇,是王祥本家哥兄弟,王祥给伯陇写了封信,让他照顾玄奘。
这条小路比较秘密,很少有人行走,许多地段荆棘丛生,灌木交错,玄奘只好在荆棘林中穿行,夜里太疲乏需要睡觉时,他就把行李往草地上一铺,躺在上面睡,清晨醒来,身上、行李上全是霜。
此时已是深秋,凉风习习,落叶纷纷,大雁南下,偌大的密林荒野中,只有玄奘一人一马,但他不畏孤独,披荆斩棘走了两天,来到第四座烽火台。
王伯陇见信后,对玄奘很热情,送给他一个罗盘,可在沙漠中指示方向,并告诉他绕过第五座烽火台的小路。
玄奘告别王伯陇,走小路绕过第五座烽火台,来到戈壁沙漠边缘的野马泉,装满一皮囊水,进入茫茫无际的沙漠。
沙漠中晚秋的温差特别大,白天像烈日炎炎的盛夏,夜晚似寒风凛冽的严冬。玄奘牵着马在沙漠中走了两天,又不小心将皮囊中的水洒光了,而且还要七八天才能走出沙漠,没水根本不行,玄奘只好掉转马头往回走,想去野马泉再装水。走了一段路,想起自己的誓言:不到天竺国即印度国不后退一步,于是又回转马头,继续西行。
玄奘又走了两天,渴累交加,昏倒在沙地上。午夜时,被冻醒,又爬起来趔趔趄趄地赶路。
走了一程,老马突然一声长啸,然后挣脱玄奘之手独自向前飞奔。玄奘大吃一惊,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使老马失常。他急忙在后面追赶,追了一阵,老马忽然停住,玄奘跑过来一瞧,不禁心花怒放:原来,老马找到一泓清泉!
玄奘趴在泉边,与马共饮,喝饱之后,装满皮囊,再往前走,有了力气,又走了五天,终于走出戈壁大沙漠,来到伊吾今新疆哈密。
伊吾西部不远处还有个高昌国国都交河在今新疆吐鲁番一带,国王叫曲文泰,对佛教非常虔诚。听说唐朝一位僧人来到伊吾,便派人到伊吾把玄奘接到交河,研讨佛经。曲文泰送给玄奘一些衣物、30匹马,又派25人护送,并且给西方24个国王写信,请求他们给玄奘以方便。这些使玄奘万分感动,更坚定了西去学经的决心。
玄奘一行走到天山支脉凌山时,遇到雪崩,陪同的人有几位不幸身亡,有的人吓跑了,只剩下八九个人。玄奘毫无退缩之意,跋涉七天,翻过7000米高的雪山,辗转许多国家,来到铁门关今阿富汗巴达克山,把高昌国陪行的人打发回去,自己孤身前行,克服数不尽的艰险,到达迦湿弥罗今克什米尔,共历时十余月时间。
玄奘在天竺国访问了数百座寺院,开始时以学习为主,后来则以讲学为主。同僧人探讨佛经,一晃十几年过去。
有一次,摩揭阳国乌苌王朝国王戒日,在曲女城召开研讨佛经辩论会,请玄奘主持,来了18国的国王和五六千名僧侣,主动来的老百姓有5万多人,听玄奘主讲《破恶见论》,连讲18天,没有一人反驳他的观点,由此名声远扬。
贞观十七年春,离开长安17年之久的玄奘开始启程回返大唐。他收集了657部经书和热带、亚热带的树木花草种子,以及戒日王送他的大象、马匹,还有护送人员,一起上路。
玄奘几乎走到每个地方,都有人请他讲经,第二年秋天,才走到于阗今新疆和田。他不知唐朝廷是否还治他的私自出国之罪,就把这17年的简况写了表文托人捎至长安给太宗李世民。李世民看了表章不仅没怪罪他,反而很高兴,亲写敕文,让玄奘速来长安见面。
此时的玄奘,今非昔比,各地见到太宗皇帝的敕文以后,对他热信迎送,当做功臣对待,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正月二十四日,玄奘终于回到阔别近19年的长安,走时27岁,回来已经45岁。
唐太宗李世民对玄奘西行历游诸国的见闻颇感兴趣,让他详细记录下来。玄奘就把他所经历的110国的地理环境、风俗人情、历史及现状、土特产品以及传说故事等一一口述后,让徒弟们记录成一部《大唐西域记》。玄奘对于佛教文化的贡献是空前的。
35。武则天改唐为周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也是唯一的女皇帝,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她于690年称帝,改国号为周。705年退位,总共做了16年皇帝,实际专权近半个世纪。
武则天的父亲因跟从李渊起兵,官至工部尚书,被封为应国公,成为唐朝的开国元勋。武则天由于才情出众、姿色媚丽被召入宫,年仅14岁,赐号武媚,人称武媚娘。太子李治对武则天一见倾心。太宗死后,26岁的武则天依例出宫到感业寺为尼。唐高宗李治对她依然有情,经常到感业寺探望武则天。王皇后知道后就暗中派人把28岁的武则天接进宫中侍奉高宗,借以使萧淑妃失宠。武则天入宫后,起初对皇后极为顺从,处处讨她的欢心,被晋封为昭仪。但她工于心计,善用权术,在与王皇后、萧淑妃的争宠中,渐占上风,深得高宗的宠信。武则天后来诬告皇后杀死她的女儿,又诬告皇后同她的母亲用巫术诅咒皇帝,高宗信以为真,便决心废除王皇后。辅政大臣长孙无忌、褚遂良等都极力劝阻,高宗不听。
655年,高宗下诏废王皇后、萧淑妃为庶人,立32岁的武则天为皇后。武则天开始参与朝政,权势日重,为了排斥、打击政敌,她先后以各种罪名将韩援、来济、长孙无忌等人远贬流放,并发展自己的势力,处处牵制高宗。恰值有人告武后召道士入宫施行巫术,高宗大怒,宰相上官仪乘机劝高宗废武后。武则天知道后又诬陷上官仪。至此,武则天的皇后地位稳固下来,与高宗一起被称作二圣。
高宗身体每况愈下,想禅位给太子李弘。李弘仁孝谦恭,礼敬朝臣,深得高宗的欢心,但这却构成了对武则天的威胁。武则天用毒酒害死李弘,改立次子李贤为太子。李贤有能力有才干,很有声望,武则天把他废为庶人后,又派人杀死他。她又立三子李显为太子。684年,高宗病死,中宗李显即位,武则天被尊为皇太后,临朝称制。不久,她又废中宗,又幼子李旦为睿宗,自己主持政事。武则天废中宗禁睿宗,引起了忠于唐室的大臣们的反对。徐敬业率先起兵讨伐武则天,许多人也相继起兵。武则天很快镇压了这些叛乱,为她称帝扫清了障碍。
690年,67岁的武则天正式登上皇位,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武则天掌理朝政期间,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为唐帝国的全面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她重视发展农业,继续推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又广开言路,善于纳谏,对符合她意愿的建议她乐意采纳,反对她意见的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听取,甚至能容忍对她的人身攻击。武则天最大的贡献在于改革官制,削弱三省六部制的相权,加强御史台的监督作用。同时打击旧门阀士族,扶植庶族地主出身的官僚,使更多的寒族参与政治。她完善了科举制,为表示对选拔人才的重视,她亲自过问,开创了殿试的先例,并且开设武举,由此培养和选拔了一批文臣武将,如狄仁杰、张柬之、薛仁贵等。但武则天任用酷吏、制造冤狱并广开告密之风,形成政治上的恐怖。她生活奢侈,支持佛教,大修宫殿、佛寺,并宠信张易之等小人,朝政日益败坏。705年,武则天病重,宰相张柬之等人发动政变,迫使武则天退位,唐中宗复位。同年,82岁的武则天病死,她生前曾留下“袱庙、归陵,令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的遗言,并令人在陵前高高竖起一座无字碑。
36。文成公主入藏
唐太宗李世民执政的时期,史称“贞观之治”,是中国历史上最兴盛富强的时候,许多小国甘愿俯首称臣。有的国家和民族,则通过联姻的形式,以加强与唐朝之间的友好关系。
在青藏高原的吐蕃,首领松赞干布非常愿意与唐朝交往,因为唐朝在生产、科技、文化诸多方面都比较先进,值得学习。为了进一步密切关系,贞观九年公元639年,松赞干布向唐朝李世民皇帝正式求婚未果,可松赞干布并不灰心,又于贞观十四年公元638年派宰相禄东赞到长安二次求婚。唐太宗很重视与吐蕃的和平友好关系,经过考虑之后,答应了松赞干布的要求。
唐太宗有21个女儿,可算不少,但年龄大的已出嫁,年龄适宜的又不愿去,因为吐蕃地处偏远,气候寒冷,都是藏族,生活习惯不一样。
太宗有些犯难,他不愿意强逼女儿远嫁吐蕃。有一天,他对族弟江夏王李道宗说:“吐蕃国王来求婚,可我的女儿却不愿去,她们不明白,这桩婚姻能抵十万雄兵。”。
李道宗回府把太宗这句话对女儿说了,不料他女儿说道:
“既然此桩婚姻如此重要,女儿去如何?”李道宗没想到女儿愿去,他舍不得她去,但以国事为重,禀报了太宗,太宗闻听非常高兴,封李道宗女儿为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也有担心,怕吐蕃人粗俗落后,便提出三个问题,若吐蕃来使能解答出来,她远嫁吐蕃就没有顾虑了。
吐蕃来使、宰相禄东赞同意文成公主的要求,让她出题。
文成公主让他拿来一块绿松石和一条绸带,绿松石中有弯弯曲曲的小孔洞,要禄东赞将绸带穿过绿松石的小孔。禄东赞从地上的蚂蚁受到启发,捉来一只大蚂蚁,拴上细丝线,放进绿松石孔洞的一端,然后在孔洞的另一头放些有香味儿的食物。蚂蚁的嗅觉灵敏,循着香味从孔洞中钻出去,当然也就把丝线拉过去了。丝线拴在绸带一头,一拉丝线绸带自然就带过去了。
第一道题没难住吐蕃使者,文成公主觉得他们不笨,还很聪明。
文成公立的第二个难题是,找来一根两头一样粗的木头,让禄东赞说出哪头是根,哪头是梢。禄东赞把木头放进流水中,木头顺水漂流,禄东赞说前面是根部,后面的是梢部。因为根部比梢沉重,被水一冲沉重的一头则在前。
第二个难题也答对了,文成公主提出最后一个问题:她站在300名美女当中,让禄东赞辨认。
禄东赞从未见过文成公主,解头两个难题时,文成公主也不在现场。但他提前几天就打听了文成公主的容貌特点,所以,心情平静地在300名美女当中,指认出形神庄重、容貌俊秀的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对吐蕃使者的聪明才智很满意,接受了松赞干布的求婚。
太宗李世民把文成公主的婚嫁当做一桩大事,首先在边境建造一座行宫,届时作为文成公主一行休整所用。准备了丰厚的嫁妆,还有一尊释迦牟尼佛像,此外还包括图书、作物种子、生活用品、各类工匠等。贞观十五年正月,礼部尚书李道宗文成公主父亲为送亲特使,率3000羽林军护送文成公主离开长安,普通百姓主动相送,送行队伍有20多里长。
文成公主一行路过百南巴今青海省玉树县南部,见当地居民不会种庄稼,公主便让随行的农民教他们种大麦、燕麦,让石匠在河上安装水磨。百姓们非常感激,给文成公主立了一尊石像作纪念。
一路上,随行的工匠还教会了各族人民栽桑养蚕、制作酥油等技术。走到哪里,受到哪里人民的欢迎。
松赞干布率领军队到很远的地方迎接文成公主。他见公主举止文雅、容貌俊美,高兴得难以言表。文成公主见松赞干布英俊潇洒、剽悍威武,也十分喜欢。两人可谓一见如故,天成地配之姻缘。
松赞干布陪同文成公主进入逻些今西藏拉萨时,万人空巷,夹道欢迎。松赞干布感到自豪和激动,为文成公主专门修建了小昭寺,将公主带来的释迦牟尼佛像供奉其中,一直保存至1300多年后的今天。
除农业、牧业外,文成公主还把纺织技术传给藏族人民,为汉族与藏族的团结作出了贡献。
37。开元盛世
公元712年,唐睿宗让帝位给27岁的李隆基,这就是唐玄宗。
唐玄宗是中国历史上着名的皇帝之一。他前期励精图治,任用贤相姚宋,使唐王朝达到了极盛,史称“开元盛世”。
玄宗即位之初就重用贤相姚崇和宋璟励精图治。姚崇讲究实行;宋璟坚持原则,守法则正。二人鼎力辅佐朝政,使赋役宽平、刑罚清省、百姓富庶。玄宗不仅重视人才的选拔与任用,而且广开言路,虚心纳谏。姚崇提出的抑制权贵、不接受礼品贡献、接受谏净、不贪边功等建议,玄宗不仅采纳而且严格执行。
宋璟敢于犯颜直谏,玄宗对他又敬又怕。为改变当时的奢侈之风,玄宗下诏将皇帝服御和金银器玩销毁,重新造成有用的物品,交给国家使用;把珠玉锦绣在殿前焚毁,并规定后妃以下,不准穿锦绣珠玉。在玄宗的倡导下,节俭成了时尚。对日益扩大的佛教势力,玄宗下令严禁建造佛寺道观、铸造佛像、抄写佛经,禁止百官和僧尼、道士往来,并精减僧尼人数,从而扼制了寺院势力。
开元年间,玄宗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整顿改革。
为安定皇位,稳定政局,玄宗采取出刺诸王、严禁朝臣交结诸王和抑制功臣等措施。出刺诸王即玄宗解除诸王皇亲国戚的兵权,让他们做外州的刺史并严格限制他们,使他们不能掌握一地的军政大权,从而无法叛乱。而且规定诸王不能同时留居京城,减少他们和京官接触的机会。对那些功臣权势,玄宗或罢免他们的官职或让他们出任地方官。这就消除了动乱的隐患。
为强化皇权,玄宗裁减冗官,加强吏治,革新政治。针对武后以来官吏冗滥的现象,玄宗下令免去员外官、试官、检校官数千人,撤销、合并闲散司、监十余所,从而精简了官僚机构,节约了开支。同时健全监察机构,严格选拔官吏制度,赏罚严明。
玄宗对官员实行严格的考核,在开元四年组织的县令考试中,不及格的45人立即被罢免。另外他还鼓励官员外任。
玄宗比较注意发展经济。开元初年,流民人数巨大,玄宗采取检田括户、抑制兼并的措施,下令在全国清查户口和土地,安置逃亡人口,将籍外土地重新分给农民耕种。这样就打击了豪强地主的兼并活动,增加了国库收入。其次大力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玄宗当政期间,全国共兴建了56项农田水利工程,相当于全唐水利工程总数的20%以上。
玄宗即位后的一系列改革,使政治清明、百姓富庶、国力强盛、社会繁荣昌盛,唐朝达到了全盛时期。开元二十年天下人口786万户、4543万人;开元二十八年,天下人口841万户,4814万人。唐都长安有人口百万,是着名的国际文化中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唐代不仅商业发达,而且对外贸易兴旺,往来于唐和波斯、天竺、大食等地的商船络绎下绝。数以万计的外国使节、商人、僧侣和留学生居住在长安。开元五年、二十一年,日本派出的遣唐使均在550人以上。气象万千的长安就是开元盛世的最好写照。
38。安史之乱
公元742年,唐王朝改元“天宝”。玄宗设置了十个节度使,负责边境地区的军政要务,后来事实上他们便成了这些地区的土皇帝。有个胡人安禄山,作了平卢节度使,管辖河北北部地区。
这个安禄山长得肥胖高大,内心跟李林甫一样奸诈狡猾,可外表上却装出一副憨厚老实的样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