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军魂 第一百八十一章 百济王扶余义慈被俘
“报告副帅,我军攻破攻外城,百济守将开内城向我军请降!”一名从泗沘城内跑出来的军士,飞速地来到正指挥攻城的苏定芳面前,用非常惊喜的声音大声地报告道。
苏定芳从望远镜里看到城头上的拼杀已经减弱,心知城内定是发生了什么情况,听到军士的报告,还是有些意外,又是满心的惊喜。
我军攻破外城,付出了一定的伤亡,再继续攻击内城的话,伤亡情况会更加的大,内城比外城还要高大,因内城要小上很多,守城的百济军士人员更是集中,攻击的难度不会很小。如今百济守将开城投降,这是这场战事的最好结局。
“立即报告大帅,!”苏定芳命令身边的亲卫道,又再对自己身边的军士大喊道:“弟兄们,泗沘城的守将献城投降了,跟着我,冲进城去!”
苏定芳身边的将士们听到这个消息,都兴奋的大喊起来,立即翻身上马,跟随在苏定芳身侧,往一片狼籍的南门方向冲去。
将士们正往里冲时,从城东侧飞驰过来几骑,大喊着冲到苏定芳面前。
苏定芳也忙勒停了坐骑,等待这几人。
“报告副帅,百济城内守军一部,在我军攻城时,打开城北门,集中兵力冲出,上官怀仁将军和李子和将军正率领部下,追击这部逃跑的百济人!”冲过来的军士报告道。
“命令上官怀仁将军和李子和将军,一定要将这部逃跑的百济人追歼,不得逃脱!”苏定芳命令道。
“是!”来者应令后,即调转马头,往来路飞奔回去。
苏定芳继续率部冲进城去,他也明白,率部突围出城去的肯定是百济国内的高官,最大可能是百济王扶余义慈,或者其太子扶余隆。
泗沘城内大规模的对杀已经停了下来,多数的百济守军都扔下了武器,跪地投降,只有看去老远的地方,还有零星少数的人,还在顽强抵抗。
苏定芳刚冲进内城迎面遇上李业嗣率人押过来一群百济降将,李业嗣看到苏定芳也进城来,率先一骑冲过来,大声报告道:“副帅,敌泗沘城城守将,百济太子扶余隆率麾下向我军投降!”
“百济太子扶余隆请降?!那百济王扶余义慈呢?”苏定芳扫了一眼那些被我军将士押着过来的百济高官们,问李业嗣道,心里已经明白,逃出城去的肯定是扶余义慈了。
“这些人不肯交待扶余义慈的去向! 我们正派人往王宫方向去,搜寻扶余义慈及其他人!”李业嗣回道。
苏定芳也不再问,往押过来的那群百济人迎过去。
“副帅,这是百济太子扶余隆,!”李业嗣指着领头那名百济青年将领道。
“你是扶余隆?”苏定芳上前一步,斜眸着问道。
“在下是百济太子扶余隆,见过大唐将军!”扶余隆恭敬地回道。
“我问你,扶余义慈是不是率部突围出城去了?”苏定芳厉声问道。
扶余隆一愣,止住了话语不出声,即不摇头,也不点头。
“你不说,本帅也知道扶余义慈率部冲出城去,只是他们能逃得了吗?”苏定芳鼻子一哼道。
这时身后传来急骤地声蹄声,有军士大喊道:“大帅到!”
苏定芳和李业嗣回头,看到正是李业诩率领护卫队冲进城来,两人忙迎了上去,并将城内的大致情况报告给了李业诩。
听了两将所说,李业诩也只是点头示意明白了,即上前,跳下马,走到扶余隆身边。
“你是百济太子扶余隆?”李业诩用马鞭敲着手问道。
“在下正是百济太子扶余隆!”扶余隆抬起头,脸带惊慌地看了看面前的李业诩,他有些弄不明白了,到底哪位是唐军主帅。从年龄上来讲,刚刚前面那位应该是唐军的主帅,但从气势上来说,后面这位更像。
“本帅是大唐熊津道行军大总管李翼,此番奉皇上令,率军出征百济!”李业诩不客气地说道,“百济王扶余义慈不听圣令,挑起战事,令百姓陷入战火中,本帅希望太子能劝服你的父王,向我大唐请降,并传令百济境内的诸城守军,不得与我大唐对抗!”
“在下谨尊大帅令,!”被李业诩的威严的目光所逼,扶余隆用颤抖的声音回道。
李业诩的目光扫过扶余隆身后的那些百济官员们,那些官员也都垂下了眼,不敢看李业诩及李业诩身边的诸将。
“诸将随我进内城!”李业诩命令道,同时也示意将扶余隆及这些百济高官,也一道押解到着进内城,往王宫去。
泗沘城挺大的内城,到处都是唐军将士在来回奔跑着,泗沘城的各大城门,在扶余隆的命令下,都已经打开来,攻城和在城外的唐军将士们,都蜂拥入城,控制城内的制高点,还有那些要害地方,并传令城内的百姓都呆在家中,不要到街道上来,以免误伤。
数量众多的百济军队俘虏及排着队,被唐军士兵押解出城,这些俘虏将在城外集合,并被集中看押,他们中的许多人,作为战俘的身份,还是要被押送到大唐内地去,只是战事还没结束,这些后续的工作要待百济境内平定了,才有机会来做。
街道上除了唐军将士,还有被押着的俘虏,看不到普通的百姓,街上的门房都紧闭着,这样的情况对唐军控制泗沘城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我大军除一部守在城外,其他近三万将士也入城来,泗沘城刚被占领,各方面都必须以强有力的军力控制起来,威压是第一步,再接下来要利用被俘的太子扶余隆及其他百济官员来,用他们的影响力来控制城中的百姓。
苏定芳还是指挥着军队控制城内各要处,同时清点战果,李业诩率护卫队飞速来到已经被我将军清理干净的百济王宫内,同时也令将扶余隆带进来。
李业诩站在离扶余隆前面几步远的地方,屏退左右,问道:“不知太子愿不愿意与我们合作!”
“只要大帅下令不要伤害城中的百姓,在下愿意听从大帅的吩咐!”扶余隆恭敬地回道。
李业诩战前曾经得到潜伏在百济境内的情报人员所提供的情报,说是太子扶余隆一直反对与大唐对抗,建议扶余义慈与大唐交好关系,恢复中断几年的朝贡,这也让李业诩有希望得到扶余隆配合的想法,在得到报告说守城的太子扶余隆率部投降的消息后,也立即带人进城,准备与扶余隆密谈。
开门见山的问话,扶余隆也表示愿意与我军合作,这位百济太子所表露的态度还是让李业诩颇为满意的。
“你父王扶余义慈所行有背大义,对皇上的圣令置若罔闻,并断朝贡多年,作为大唐蕃臣,其所行必当为我大唐及百济民众所唾弃,皇上已经对其万分失望,本帅希望你能明大义,使百济境内百姓免遭战火的涂炭!”李业诩放缓了语气说道。
听李业诩如此说,扶余隆有些苍白的脸上隐现一丝喜色:“多谢将军的仁爱之心,在下一定劝服我父王归降,号令境内诸城守将,向王师请降,并愿意陪父王到长安向皇上请罪,百济上下,愿世代作大唐的蕃臣…”
“太子果然是深明大义之人,本帅希望你,能协助我大军,管理好泗沘城,还有后续百济境内的事务,少生一些乱子!”李业诩微笑着说道,“本帅知道扶余义慈率军突围出城,只是本帅已经在北门外设下伏兵,想必这会,你父王也该在押送到这里来的路上…”
李业诩话刚说完,外面传来嘈杂声,接着护卫队长李成进来报告道:“大帅,百济王扶余义慈和其王扶余泰,扶余孝演被押到!”
李业诩听了不觉的露出满意的笑容,盯着脸色惨白的扶余隆看了一会,大喝一声道:“带他们进来!”
饱受打击的扶余义慈被几名百济军士装扮的身边护卫扶着进来,身后是低着头一脸灰败的扶余泰,再后面是扶余义慈最小的儿子扶余孝演,还有扶余隆的儿子扶余文思,及其他一些百济的高官,扶余义直,兴首等人。
这些人身后是虎视眈眈看着唐军将士,这些唐军将士是上官怀仁的部下,他们脸上虽然满是灰烟,但都是兴奋异常的表情,作为预备队的第六近卫师,能将百济王及其他一些重臣抓获,立下的战功不会比攻城的将士少的,这是他们得意的理由。
扶余义慈闭着眼睛,不愿意看任何人,对李业诩的问话也拒绝回答。
李业诩看着这副样子的扶余义慈,还有身边脸色惨白的扶余隆,也没再问这些人什么,只是喝令将扶余义慈等押下去,好生看管。
“大帅,就让在下去劝劝他们吧!”看着自扶余义慈等人唐军将士押走,扶余隆请求道。
“本帅会安排你们会面的,!”李业诩一副不置可否的样子,看着扶余隆道,“你的世子及王妃们,本帅会让他们回你府,使人保护好!”
“多谢大帅!”扶余隆低着头说道,事已至此,除了与唐军好好合作外,没有其他的选择!
第四卷 军魂 第一百八十二章 高丽大军援辽东
在唐军攻占泗沘城的两天后,百济王扶余义慈下诏,放弃抵抗,举国向大唐请降,令百济境内各郡的官员及各城的守将,皆向唐军投降,不得再与唐军为敌,诸郡的大小事务,都由唐军裁定,同时将王位传于太子扶余隆,由扶余隆以百济新王名义主理国事。
同日,扶余隆以新任百济王的名义再次下诏,令诸郡官员尊唐军熊津道行军部令,诸城守军打开城门向唐军请降,并接受唐军的调遣。
扶余隆如此的配合,也让李业诩松了口气,对百济的征服,军事打击是一个方面,但与军事打击一样重要的是,百济国内上层人物的臣服与支持,有扶余隆这个在百济国内挺有声望的原太子,如今国王的支持,百济的事已经解决了大半。
只是百济境内各郡的官员及各城的守军,不一定会就甘心这样归降的,肯定还有许多城池的守军不愿意放下武器投降的,战争还将继续。
在朝廷诏命未送时,如何暂时治理泗沘城,这是李业诩非常在意的事,要让百济百姓臣服,听令于大唐,以后听从于大唐官员的命令,必须要消除他们的反抗意识,对我军有认同感,烧杀抢掠的事情无论如何也是不能做的。李业诩也严令各军,不得抢掠财物,不得乱杀无辜百姓,尽快恢复泗沘城的秩序。
唐军在控制了泗沘城后,也马上在城内各处张贴了安民告示,告慰城中百姓,唐进城后,不会胡乱杀人,抢掠财物等行为,让泗沘城内的居民放心,在稍后几天会恢复各处的商店、酒楼等场所的营业,并严令城中百姓,不得袭扰大唐军队,不得哄抢、私斗、打劫,否则从严重处,格杀勿论。
百济投降和被俘的军队,全部开出城,按战俘的待遇看押,城内的治安及防务全交由唐军负责,李业诩以第二近卫师将军李吉、第八团中郎将刘仁愿暂为泗沘城守备,领第二近卫师四个团六千兵马守卫泗沘城,其他各近卫师将士在城外休整,随后准备开赴周留城方向,将周留城这个重要的重镇也拿下来。
百济军队,也将进行整编,一部将编入我军序列中,参加后面征伐高丽的战斗。
据扶余隆提供的情况,道萨城、加林城、省热城等几座城池,还驻有倭国军队共约两万人,这部倭国军队若得知泗沘城被我攻占,扶余义慈被俘,很有可能从海路逃回倭国去。
李业诩不想看到倭国军队从自己眼皮底下开溜,他要将这几万倭国歼灭在百济境内。
如今这个住处传递不畅地年代,泗沘城被攻破的消息不会很快传到这几城的守军那里,同样,倭国与百济水师联军在熊津江口被重创的消息,也不会很快传到在道萨、加林、省热等城倭守军耳中。
李业诩令各近卫师稍做休整后,尽快启程,争取在倭军未逃离前,将这几城包围,尽歼倭人和反抗的百济军队。
泗沘城被攻破,扶余义慈被俘,扶余隆归降,各地百济军队抵抗的程度定会大大地降低,李业诩决定分兵各个击破,与新罗军队一道,征服百济后,再挥师北上,与辽东道、平壤道行军部下诸军一道,合击平壤,将高丽也征服。
…
辽东道行军部攻拔盖牟城后,获二万余口,粮食十余万石,还有大量的武器械甲,在攻破新城、玄菟城后,也是缴获了数量不少的粮食,再加上盖牟城的,有近二十万石。
二十万石粮食,可以供我大军食用数月,暂时可免除粮食方面的担虑,如此充裕的粮食储备,也从另外一个方面说了,高丽人是做足了充分的防守准备。
因泉盖苏文弑君犯乱,除安市城外,其他诸城的守将都是新任命的,由泉盖苏文的亲信担任,只是这些将领新到任没多久,与各部属将相处的并不融洽,一些属将不愿意听从主将的号令,私下结怨甚重,将士不和,导致战力低下,在唐军攻城时不堪一击。盖牟城就是最好的例子,唐军炮击时,两名副将在军士的支持下,杀了主将,献城向唐军投降,这也使得盖牟城成为唐军炮击后最快速度开门投降的一座城池。
在取得盖牟城后,唐军也将立即挥师南进,往近三百里外的辽东城进发,准备攻取高丽设在辽东的这个最大城池。
李世绩已经接到通传,皇帝的御驾车队正往辽东方向而来,最迟五天左右即可抵达辽东城下。
接到皇帝行踪的报告后,李世绩也下令,命另一个方向的牛进达部快速往辽东城行进,准备集各路大军,攻取有三万余高丽军队把守的辽东城。
李世绩只留数千军士驻守盖牟城,与李道宗一道,亲率大军,往辽东城而去,所有的火炮及所剩不多的炮弹,也一道运往辽东城。
…
李世绩和李道宗各领着大军,从盖牟城出发后,经过两天的快速行进,行到离辽东城还有八十里的地方。
一天将近,夜色降临,大军扎营休整。
扎营后不多时,几名特殊装束的人员被带进李世绩的营帐。
“大帅,据我方探报,在离辽东城东方向约两百里地,有高丽步骑兵四万多人,正往辽东城快速而来!另,还有约十五万人的大军,正从平壤赶过来,将至乌骨城,!”这是配属给辽东道行军部的特战队员,在发现敌军的最新行踪后,赶回来向李世绩报告。
这名特战队员在汇报了情况,并交给李世绩他们所绘制的敌行进方向、方位的图示后,即出帐去。
李世绩拿着这副详细的图示,紧锁眉头对着已经摆起来的沙盘沉思起来。
诸军齐往辽东城行进,各地的情报陆续传来,牛进达部最先抵辽东城,击败了一部试图出城阻击的高丽军队后,一万多大军逼至辽东城下,摆出攻城的阵势,高丽人不敢再出城作战,龟缩在城内。接到这样的情报后,李世绩原本以为,辽东城也一定要如同其他几座城池一样,很快就被攻克。
如今再接到这意料外的高丽人情报,却使得形势发生了变化,我军大部再有一日可抵辽东城,而快速行进的敌军在我特战队员来回报时候,已经行进了不少距离,差不多在一两日后,也可抵辽东城。
四万多的敌援军,再加上辽东城内近三万的守军,七万多的高丽军队,作为攻城方的我军,因留驻新城、玄菟、盖牟等城一部,张俭部又在建安方向,皇帝亲领的两万人还未抵达,如今李世绩手上的兵力不过五万余人,而且大部都是经历了几场战事,连续奔波了多日的疲惫之师,形势对我军非常的不利。
若我军先行攻城,得到有援军来救援消息的高丽人一定会据城死守,敌援军抵达后,我军将临两面受敌的窘境,胜负难预料。更不要说敌军后面的十五万大军将抵,若不能快速攻下辽东,并歼灭这四万援军,那后续的十五万人抵达后,情况越加的不利。
李世绩已经得到李世民的传报,知道张亮所部并没按原先的安排,往平壤方向攻击,原先最担心的事发生了,想必高丽人也知道此情况,因此放心地派出大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