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大道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小故事大道理- 第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光,脖子上挂着金项链,发髻上的珍珠饰品则发出柔和的光。
弟弟感叹地对哥哥说:“她看起来如此高贵,我从没有见过这么漂亮的人。”
哥哥说:“是的,我也这样觉得!”
他们羡慕地看着客人,又看看自己的母亲。母亲只穿了一件朴素的外套,身上没有任何
珍贵的饰品。但是她和善的笑容却照亮了她的脸庞,远胜于任何宝石的光芒。她金棕色的头
发编成了一条长长的辫子,盘绕在头上像是一顶皇冠。
“你们想看看我其它的珠宝吗?”富有的女人问。
她的仆人拿来一只盒子并放到桌上。这位女士打开盒子,里头有成堆的像血一样红的红
宝石,像天一样蓝的蓝宝石,像海一样碧绿的翡翠,像阳光一样耀眼的钻石。
这对兄弟呆呆地看着这些珠宝:“要是我们的母亲能够有这些东西该多好啊!”
客人炫耀完自己的珠宝之后,自满而又怜悯地说:“告诉我,康妮黎亚,你真的这么穷
吗?什么珠宝都没有吗?”
康妮黎亚坦然地笑道:“不,我当然有珠宝,我的珠宝比你的更贵重。”
客人睁大了眼睛:“是吗?快拿出来让我看看吧!”
母亲把两个男孩拉到自己的身边,她微笑着说:“他们就是我的珠宝。难道他们不比你
的珠宝更贵重吗?”
这两个男孩,特贝瑞斯和卡尔斯永远不会忘记他们母亲当时脸上骄傲的表情以及深深的
爱意。数年后,他们成为罗马伟大的政治家,但他们仍然常常忆起当年的这一幕。
教育哲理:孩子是母亲最珍贵的珍宝,是母亲最引以为骄傲的珍宝。这种亲情是世界上其它任何东西所无法比拟的,它能够激励孩子不断取得进步。
漂亮的孩子
华明从来就没想到自己能了解奶奶,他觉得自己离奶奶很远。华明当然很爱自己的奶奶,打从他出生的那一天开始,他们就彼此相爱。
当华明降生到这个世界时,由于妈妈生产困难,他的四肢的形状非常奇怪,头也变了形。家人朋友看见这么畸形的婴儿,心里非常失望,都禁不住皱起了眉头。他们都说他像个被人打得鼻青脸肿的足球选手,可是只有奶奶不这么认为。她认为华明长得非常可爱,看着手里的丑小孩,奶奶的眼里流露出难以掩饰的喜悦之情。
7年前,经医院诊断,奶奶得了老年痴呆症。因为这个病,她离一家人越来越远。
华明初三期末考试的第一天,奶奶就过世了。
在这之前,奶奶说的话总是支离破碎。时间在一天天流逝,她的话越说越少,到最后连一句话也不说了。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奶奶至少还说了几个不寻常的字。她把那些字说出口后,家里人就知道她的时日已经不多了。
奶奶过世前一个星期左右,身体就完全不听使唤,医生决定把她送进“招待病房”。所谓“招待病房”就是进去之后就永远出不来的病房。
面对着奶奶的病情,华明心里感到非常难过,她决定去医院看看奶奶。
两天后,妈妈带华明到医院去看奶奶。两个姑姑和爷爷都在那儿。但是华明进病房时,他发现他们都待在走廊上。奶奶无精打采地闭着眼睛,坐在床边一张又大又柔软的椅子上。医生帮奶奶打了麻醉剂,所以她一直在睡,醒来的时候非常少。华明绕着整个房间看,从窗户、花,再到她的眼睛。看着眼前的一切,他的心里非常矛盾,知道那是他最后一次看到活着的奶奶。
华明在奶奶的床前慢慢坐下。他握着奶奶的左手,心情沉重地看着自己心爱的奶奶。华明张开嘴,想要对她说说话,可是又不知道说些什么。看着奶奶那张憔悴的脸,他的心就像被刀绞过一样。现在他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坐在她身边陪她。
突然间,奶奶一把握住华明的手,越握越紧,奶奶想要说话。一开始,她说起来很吃力,样子非常痛苦。后来,她终于把话说出口了。
“华明。”她清清楚楚说出这几个字。这让华明很感动,因为她的亲人很多,可是她知道是华明在她身边。
那一刻,华明的脑海里好像在播一部家族幻灯片。他看到奶奶参加他的教会洗礼仪式,他看到她拿着玫瑰花来送他,笑容十分灿烂。他看到她来参加他的十四场独舞表演会。他看到她指着她满是皱纹的脸颊告诉他,他脸上的酒窝是来自她的遗传。他看到她在家里的厨房里跳踢踏舞。他看到她和他们这群孙子在玩,却不去和其他的大人一起吃感恩节大餐。他看到她在圣诞节的时候,和他一起坐在客厅里,他们一起欣赏圣诞树上那些漂亮的灯饰。
华明看着奶奶,难过地哭了。
他知道她再也无法来看他的足球比赛,不能为他加油。她再也看不到他初中三年级最后一场独舞表演会。她再也不能和他一起坐着欣赏那棵漂亮的圣诞树。他知道她再也无法看着他去参加三年级的舞会。她没办法看到他从高中或大学毕业,也看不到他的结婚典礼。她永远也看不到他的第一个孩子。
想到这儿,他更加难过了,眼泪顺着眼颊慢慢流了下来。
他之所以哭,因为他终于知道他出生那天她的感受。她看到的是他的心、他的内在,而并不是他的外表。
他慢慢放下奶奶的手,帮她,也帮自己把脸上的眼泪擦干。他站起来,弯下身,吻了她的额头,对她说了一声:“你很漂亮。”
华明看了奶奶最后一眼,这一眼持续的时间很长,然后转过身,离开了那间病房。
教育哲理:有时候,赞扬也是一种爱,它能够抚平孩子心灵的伤痛,让他们在健康的环境里茁壮成长。
一小块面包
在一个小镇上,饥荒让所有贫困的家庭都面临着危机,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最起码的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
小镇上最富有的人要数面包师卡尔了,他是个好心人。为了帮助人们度过饥荒,他把小镇上最穷的20个孩子叫来,对他们说:“你们每一个人都可以从篮子里拿一块面包。以后你们每天都在这个时候来,我会一直为你们提供面包,直到你们平安地度过饥荒。”
那些饥饿的孩子争先恐后地去抢篮子里的面包,有的为了能得到一块大点的面包甚至大
打出手。他们心里只想着要得到面包,当他们得到的时候,立刻狼吞虎咽地把面包吃完,甚
至都没想到要感谢这个好心的面包师。
面包师注意到一个叫格雷奇的小女孩儿,她穿着破旧不堪的衣服,每次都在别人抢完以后,她才到篮子里去拿最后的一小块面包,然后她总会记得亲吻面包师的手,感谢他为自己提供食物,然后并不吃那块面包,而是拿着它回家。面包师想,“她一定是回家和自己的家人一起分享那一小块面包,多么懂事的孩子呀!”
第二天,那些孩子和昨天一样抢夺较大的面包,可怜的格雷奇最后只得到了昨天一半大小的面包,但她仍然很高兴。她亲吻了面包师的手后,拿着面包回家了。到家后,当她妈妈把面包掰开的时候,一个闪耀着光芒的金币从面包里掉了出来。妈妈惊呆了,对格雷奇说:“这肯定是面包师不小心掉进来的,赶快把它送回去吧。”
小女孩儿拿着金币来到了面包师家里,对他说:“先生,我想您一定是不小心把你的金币掉进了面包里,幸运的是它并没有丢,而是在我的面包里,现在我把它给您送回来了。”
面包师微笑着说:“不,孩子,我是故意把这块金币放进最小的面包里的。我并没有故意想要把它送给你,我希望最文雅的孩子能得到这块金币,是你选择了它,现在这块金币是属于你的了,算是对你的奖赏。希望你永远都能像现在这样知足、文雅地生活,用感恩的心去面对每一件事。回去告诉你妈妈,这个金币是一个善良文雅的女孩儿应该得到的奖赏。”
教育哲理:诚实善良的品质是难能可贵的,家长应该让孩子发扬这种品格。
上帝的钟爱
彼得从小双目失明,那时候他还不知道失明的后果。当他长大的时候,他知道后将永远
看不到世界。
“上帝,为什么要这样对我?难道是我做错了什么吗?”彼得常常这么问自己 。”我看不到小鸟,看不到树木,看不见颜色。失去了光明,我还能干什么?”
他的亲人和朋友,还有许多好心人都来关怀他,照顾他。当他坐公共汽车的时候,常常有人为他让座。当他过马路的时候,会有人来搀扶他。但彼得把这一切都看成是别人对他的同情和怜悯。他不愿意一直这样被同情怜悯。
直到有一天,一件事情改变了他对世界的看法。那是莱恩神甫讲给他的一句话: “世上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都是有缺陷的。有的人缺陷比较大,因为上帝特别喜爱他的芬芳。”
“我真的是上帝咬过的苹果吗?”他问莱恩神甫。
“是的,你不是上帝的弃儿。但是上帝肯定不愿意看到他喜欢的苹果在悲观失望中度过他的一生。”莱恩神甫轻轻的回答道。
“谢谢你,神甫,你让我找到了力量。”彼得高兴的对神甫说道。从此他把失明看作是上帝的特殊钟爱,开始振作起来。若干年后,当地传诵着一位德艺双馨的盲人推拿师的故事。
上帝知道了这件事,笑道:“我很喜欢这个美丽而睿智的比喻。我从没有放弃过任何一个苹果。”
教育哲理:当孩子有某个方面的缺陷时,鼓励能够给他们前进的动力。
乔治的晚餐
乔治家非常穷。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乔治常常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家里人干活。他们没有好的干柴用来生火,于是乔治经常从树下捡干树枝当作干柴。
7月晴朗的一天,母亲让乔治去拾柴,乔治欣然答应了。他要去离他们居住的村子两英里以外的树林里才能拾到柴。乔治要在那里呆上一整天,这样才能拾到更多的柴。
那天天气真好,乔治干活也很卖力。随着太阳越升越高,乔治感到越来越热,汗水如同断了线的珠子似的不断在乔治的脸上流淌,嗓子干得仿佛都要冒烟了。于是他想找个地方休息一下,然后去吃晚餐。
当他来到小溪边的时候,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原来他在苔藓中间发现了许多熟得通红的野草莓,这些野草莓上面还挂着晶莹剔透的露珠,看起来非常诱人。
“它们加上我的面包和奶油味道一定好极了!”乔治想着,高兴极了。于是他用树叶将自己那顶小帽子垫好,小心翼翼采摘着熟了的野草莓,然后坐在了小溪边。
那是一个很美的地方,溪水哗哗地流淌着,为炎热的天气带来了一些清凉,此时乔治感到非常愉快和满足。他禁不住想,如果妈妈在这里而不是在村子那阴暗的屋子里,这样他就可以和妈妈一起分享这诱人的美味了,那该有多好啊!就在乔治要将一颗草莓送到嘴里的那一刻,他想到了这些。他自言自语地说:“如果妈妈在这里该有多好啊!”想到这里,他突然停住,将那颗草莓吐了出来。
“我还是把它们留给妈妈吧!”他说,“这会使妈妈非常开心。”不过他还是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些草莓,那些草莓实在是太好了。
“我可以吃一半,把另一半留给妈妈。”他最后决定。于是他把草莓分成两堆。但是,这样做后,他发现每一堆看起来都很小,他便又将它们放到了一起。
“我只尝一个。”他想。就在他把那颗草莓送进嘴里时,他发现那是最好的一颗,于是便又吐了出来。
“我要把它们全都留给妈妈。”他始终挂念着亲爱的妈妈,说着他将它们精心地包好,一颗也没有吃。
太阳要落山时,乔治得往家赶了。他把草莓留给了他病重的母亲,他为自己的举动感到非常高兴。因此,离家越近他也越不想吃那些草莓了。
就在他放下干柴时,他听见屋里传来了妈妈那微弱的唤他的声音:“是你吗,乔治?你回来我很高兴,我有点渴了,给我倒杯茶,好吗?”
乔治拿着他的野草莓高兴地走到妈妈跟前。“那是你给妈妈留的吗?”妈妈高兴地用手抚摸着他的头说。此时她的眼中已充满了泪水,妈妈继续赞扬他:“上帝会因此而保佑你的,我的孩子。”
想想看,如果乔治吃了这些草莓,那么他肯定就感受不到此刻的幸福了。
教育哲理:孝顺父母,尊重长辈是每个家长教育孩子的重要一课。
“谎言”的力量
一天,五岁的约翰在大街上玩耍,由于疏忽大意,被飞驰而来的卡车撞倒了。经过医生的全力抢救,他的命算是保住了,但双手和胳膊却都被截掉了。
两年以后,约翰到了该上学读书的年龄。但是,由于肢体残疾,他不能像其他同学们那样正常的学习生活,因此被学校拒之门外。
每天早晨,约翰看着伙伴们高兴地从他家门前经过去学校时,便感到十分伤感,他用一种求助的眼神问妈妈:“我的胳膊和手都没了,怎么办呀?”妈妈拍拍孩子的肩膀,关切地说:“孩子,不要着急,只要你坚持锻炼,你的胳膊和手还会再长出来的。”听完母亲的话,约翰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于是在妈妈的帮助和指导下,他开始了艰苦的锻炼过程,学着用脚洗脸、吃饭、写字,以及做一些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约翰心中充满了希望,他坚信只要努力练习,失去的胳膊和手又会再长出来。他牢牢地记住了妈妈的话。
好几年过去了,约翰发现胳膊和手还是没有长出来,袖口依然是空荡荡的。他感到有些疑惑,禁不住问妈妈:“怎么回事呀,我的胳膊和手怎么还没有长出来呢?是不是我不够用心?”
这一次,妈妈的眼神充满了希望,温柔地说道:“孩子,你好好想一想,别人用胳膊和手做的事情,你不也都会了吗?”
“是的,我用脚代替了胳膊和手,而且,有的事情比其他小伙伴做得还要好呢!”约翰自豪地说道。
“你自己说,你的胳膊和手有没有长出来。听着,孩子,每个人都有一副坚强的臂膀和一双强有力的手。而这些东西都装在自己的心里,只要你愿意,它就能帮助你战胜一切困难和挫折。”
男孩终于明白了,妈妈确实没有骗他,经过不断训练的胳膊和双手是永远也不会断的!从此,男孩更加刻苦学习,那无形的胳膊和双手帮他度过了一次又一次的难关,最终考上大学,并拥有了美满幸福的人生。
教育哲理:鼓励的力量是巨大的,它能使一个不幸地孩子从新站起来。
地震中的父与子
1989年在美国洛杉矶一带发生了一场大地震,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使30万人受到伤害。
一个年轻的父亲在混乱中安顿好受伤的妻子,便冲向他7岁的儿子上学的学校。在他眼前,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学楼,现在已是一片废墟。
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他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止住悲声,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他知道儿子的教室在楼的一层左后角处。他快步如飞地走到那里,开始动手。
在他清理挖掘时,不断地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他们绝望地离开了。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他们已经死了。”
“谁愿意来帮助我?”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一声不响地埋头接着挖。
救火队长拦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起火爆炸。请你离开。”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你很难过,难以控制自己,这可以理解,但这样既不利于你自己,对他人也有危险,马上回家去吧。”
“你是不是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