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气暴烈,爱发脾气的人常会陷入各种烦恼之中。对于他们来说,生活会面临各种糟糕的局面,别人也会对他们处处提防小心,能离他们远点就远点。工作中,脾气不好的人往往处理不好与同事、领导间的关系,自己也常因人际冷漠而使工作效能降低。
特别是一些独生子女,从小在百般呵护中长大,长大后他们往往有着唯我独尊的自私心理。什么事情,他们都希望对自己有利,如果稍有不顺心就会情绪失控,有时还酿成各种惨剧。所以,他们更应该加强团体合作意识,增加对他人的包容能力。
对于情绪容易失控的人,应该如何提高他们对他人的理解意识,并增强自己的亲和力,从而改善自己现状呢?忍不是最好办法,因为积蓄在内心的情绪不会自动消失,迟早会以更严重的形式爆发出来,而且这种极易伤害身体的情绪不是一个忍字就能解决的。
如之奈何呢?此时逆境生存智慧的作用就是让自己如何消气及如何让愤怒情绪转移。具体办法如下:
1.学会消气。持续的生气会伤害你的身体。所以,让自己学会消气很关键。有涵养的人,不是不生气,而是会自我排遣,迅速消气。一般来说,生气是一种正常情绪反应,不过只有学会不断消气才能维持心理平衡。
2.躲避刺激法。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事情都可以使人产生愤怒,当自己遇到这种情况时要尽量躲开,或暂时回避一下,以免使矛盾激化,这是一种消极的制怒方法。
3.转移刺激法。发怒时,在大脑皮层有一个较强烈的兴奋中心,如果这时你能转移一下目标,就可以减弱或抵消这个兴奋中心。比如你可以选择听听音乐、唱唱歌、看看报纸、逗逗孩子等,这样一来往往怒气就会烟消云散。
4.释放法。在日常生活中,受到别人歧视或侮辱时很容易使人发怒。如果我们把心中的不满或意见坦率地讲出来,即可泄怒,还可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化解相互之间的误会。或者将心中的不快讲给自己信得过的朋友。
掌控了情绪,就掌控了一切
美国总统布什曾告诫自己的同僚说:“我们要学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谁掌控了情绪,谁就能掌控一切。”由此可见,掌控自己的情绪给我们带来的回报有多大。尽管情绪是人们最难控制的东西,但只要方法得当,还是完全可以被自己驾驭的。
我们生活在情绪的海洋中,而我们的情绪有时晴空万里、平静无波;有时就像天上的云,变幻莫测,难以捕捉。稳定的情绪总会让我们做起事情来得心应手,而一旦情绪失控,整个人就会像掀起的巨浪,任何理性在其面前都会失去作用。
是人都有情绪,任何人都不可能不受情绪影响。有情绪是正常的,它是我们对外面世界正常的心理反应,所以我们可以有情绪,只是不能让自己成为情绪的奴隶,更不能让那些消极的情绪左右我们的生活。
情绪是一种充满微妙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却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超乎我们想像的影响。一个不能掌控自己情绪的人,不属于自己,也无法掌控自己。所以,战胜自己更多的是要我们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如何掌控自己的情绪呢?一个好斗的武士也正在为此事烦恼。后来,他听说学佛的人都会有非常高的境界,而且可以完全掌控自己的情绪,于是他就来到一个寺院,向老禅师请教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老禅师笑而答道:“失控即地狱,自控是天堂。如果你能不愤怒就是天堂,若不能即是地狱。当然,我是禅师可以自控,你不过是一个小丑罢了,应该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武士一听这话,气不打一处来,眼睛里充满了愤怒。老禅师依然微笑,却闭口不言。武士见状,恼羞成怒,拔起剑就要刺老禅师。
老禅师答道:“这就是地狱。”
听老禅师这么一说,武士惊而顿悟。他把宝剑放回剑鞘,拜谢老禅师的点化。禅师笑道:“这就是天堂。记住,发怒时,失控前,让自己保持5分钟安静,你的情绪就不会失控了。”
还一个女士这样描述自己的情绪:我觉得自己是一个情绪化很严重的人,有时会突然很开心,有时会突然什么话也不想说。我经常对男朋友大发脾气,哪怕只是因为一点点小事。有时就算是在玩也会突然面无表情,什么也不想做。
她已经感觉到自己的不良情绪了,而且还在为此烦恼、迷惑。她说:“我不知道该怎样控制自己的情绪,现在越来越讨厌自己了。”
相信生活中面临这样处境的人还有很多,一个人之所以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已经形成的性格是一个重要原因,而外界的过度刺激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如被冷落,被人忽视,被讽刺,被羞辱,被人算计等,这些都会引发人产生激烈的情绪反应。
美国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家南迪?内森的一项研究发现,一般人的一生平均有十分之三的时间处于情绪不佳的状态。因此,人们常常需要与那些负面的情绪作斗争。但有人觉得情绪像看不见的风,说来就来,说走就走,还有人觉得它是一种很自然的习惯,关注太多也没有用,不如顺其自然。
我们不能放纵自己的情绪,特别是不良情绪。
事实上,情绪有两种:消极的和积极的。如一次本该到手的晋升机会失去时,大脑神经会立刻刺激身体产生大量起兴奋作用的“正肾上腺素”,结果你怒气冲冲,坐卧不安,随时准备找人评评理,或者“讨个说法”。
科学家们已经发现,经常发怒和充满敌意的人很可能患有心脏病,哈佛大学曾调查了1600名心脏病患者,发现他们中经常焦虑、抑郁和脾气暴躁者比普通人高三倍。所以,我们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当一个人知道自己情绪的产生和变化规律后,情绪就可以掌控了。人生就如同一场情绪管理的游戏,善于管理自己情绪的人,才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理性可以控制情绪,只要你能让自己别急着把坏情绪释放出来。
冷静分析,弄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以后,再发脾气也不迟。而且这样可以不让自己陷入冲动鲁莽、简单轻率的被动局面。
在遇到冲突、矛盾和不顺心的事时,我们要掌握一些处理矛盾的具体方法。在情绪爆发前,先弄清楚下面的问题:
1.弄清楚引起双方或一方冲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找出引起双方分歧的关键点在哪里;
3.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案可能有哪些;
4.哪些方面是矛盾一方或双方都难以接受的;
5.哪些解决方式是冲突双方都能接受的;
6.综合考虑,然后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
一旦情绪失控,怒火会越烧越旺,此时逆境生存智慧的作用就是让我们学会冷静、理性。只有学会冷静,自己才不会被情绪左右,才可能成为一个掌控自己的人。
不要回避生活的实质
很多人之所以会痛苦、困惑、不快乐,是因为在他们内心或外在世界遭遇了未曾预料到的事情。美国诗人温德尔?贝里说:“也许,当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做,真正的工作才会开始,当我们不知道走哪条路,真正的旅程才会展开。”
我想创业,赚大钱,我做到了;我希望自己的婚姻美满,家庭幸福,我做到了;我想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豪华房子,我做到了;我想从事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我做到了;我想拥有足够多的财富,我也做到了。
很多时候,我们向外表现的自己不一定就是真实的自己。因为人们总是习惯于将自己最优秀的方面表现出来,而自己内在的真正困惑与迷乱很少有人知晓。不管是无法按捺自己内心的骄傲,还是刻意在别人面前自吹自擂,真实的情况只有自己清楚。
不要逃避生活的真相,可能你的婚姻已经面临危机。有时你可能假装婚姻美满,直到有一天爱人离开,你才如梦初醒。一份工作每周要花费自己60个小时,尽管自己每天劳累、疲惫,你仍对自己的朋友说,我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直到有一天你无法忍耐,愤然辞职。
不要自欺欺人地认为,生活越顺利,自己就越成功。对每个人来说,重要的是自己在生活中学到了什么,拥有了怎样的能力。生活中,无论我们如何想让一切都井井有条,也不管自己为此如何坚持、努力,总会有一些始料未及的事情发生。而且,很多时候,事情并不会朝我们期待的方向发展。
我们可以拿出很多已经获得的成绩平衡自己,甚至从别人眼光中寻求安慰,但是真实的情况是什么样子呢?也许我们的心已经困惑很久了,并悲观地发现,目前的生活并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于是,我们感到惊慌失措、失去方向,甚至已经感觉到了恐惧。
我们可以把这种心情埋藏很深,但无论如何不要认为只有自己走上了岔路。因为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面对自己的生活状态,他们暗自怀疑,叫苦不迭。经历迷乱是人生不可避免、无法逃脱的一部分,但迷乱并不等于自己走错了路。
突如其来的事件总会把我们原有的思维打乱,有时我们会因此陷入苦恼、痛苦、迷茫、无奈之中。而且一些事情的发生简直有点不可思议,因为我们觉得这样的事情根本不可能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生。我们也从未对它们有所准备,如离婚,受到好朋友的欺骗,做生意赔掉了很多钱,无缘无故遭人诽谤,被同事陷害,患了某种疾病等。
当这样的事情在自己生活中出现时,我们总是不由自主地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了路。于是,我们开始变得恐惧、悲伤、气馁、失去控制,而焦虑、反思、苦恼也蜂拥而来,以往的计划、目标似乎被它们颠覆了。
当我们感到困惑、挫折、混乱,甚至陷入危机时,我们应当如何?佩玛?丘卓说:“当我们无法承受眼前发生的事情,当压力大到快受不了,这就是最珍贵的机会。”所以,我们无须烦恼,坦然接受它,需要做的事情努力去做就是了。
生活中发生一些让人迷乱的出乎意料的事情是很正常的。而且在一个不熟悉的状态中,探索本身也是一件非常有益自我完善的事情。在这种状态中,即使自己表现得力不从心也没有什么,因为只要坚持下去自己很快就会对它熟悉起来。如果你总是习惯于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未必就对自己有好处,也许在反反复复中我们根本学不到任何东西。
有时,我们要敢于质问自己“为什么”,如“我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我真正需要的到底是什么?”等等。敢于质问自己不是软弱的表现,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更清楚地认清自我,辨别自己所处的状态。
除非我们愿意放弃追求更完整的自己,甘心在虚假的人生表层自我麻木。对于一个追求更为完整自己的人来说,他们会在不断的质问中得到智慧,使自己更清楚地了解自己。在这个质问的过程中,我们会逐渐建立起更自觉、更真实可信的生活。
在理想与现实间迷失
一个人本想在墙上挂一幅画,当把钉子钉进墙里后才发现,钉子太小,根本挂不住。于是他只能先找一个小木楔子代替。木楔子找到了发现太大,他又忙去找斧子,斧子找到了,他又感觉斧子使起来不顺手,于是又去找锯子。找到最后,他居然忘记自己要干什么了。
现实中的我们是否也忘记了开始?每天我们都在不停地忙碌着,追求、奋斗、坚持、忍耐,有时你会在一个晚上突然反问自己:这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我在为什么而忙碌,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很多时候,我们会被这个问题困扰,即使费尽心力也想不出个所以然。这常常使很多人陷入自我失控的强烈感觉中。物质占有越来越多,孤单感却越来越强烈;生活越来越方便,但属于自己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少;学位越来越高,但却发现自己的能力越来越差……
无可奈何下,我们只能从记忆的尘土中扒出曾有过的理想。然而曾经为它有过的怦然心动,精神亢奋再也寻找不到。本想重新找回方向,做信念的支撑,却发现我们的精神已经变得麻木。返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追求的时间太长了,时间让我们看不清来时的路。
当我们发现自己开始失控时,每天的忙忙碌碌也就开始变得机械。尽管生活依然在紧张中度过,但失去方向与目标人生突然开始变得颓然。时间变成了碎片,自己的内心也充满恐惧。
如果无法摆脱孤独的折磨,如果因失去信念和精神寄托而苟延残喘于空虚之中,如果无法面对现实,分不清什么是梦想,什么是现实,甚至让自己的心灵在沼泽中渐渐堕落,在抑郁中支离破碎,则说明你正迷失与理想与现实之间。
有一个寓言可以很形象地展现我们是如何在理想与现实中迷失的:
有两个兄弟,家住80层高的摩天大厦上。一天,兄弟两个人很晚才回家,但这天他们恰好忘记了看通知,楼内停电了,两个人只能爬楼梯上去。
兄弟俩都背着一个沉重的背包爬楼回家,当一鼓作气爬到20层的时候,俩人都觉得自己的背包太沉了。兄弟俩商量一下,决定把背包存在20楼,等明天来电了再回头去取。卸下了背包,两个人都觉得轻松了很多,于是说说笑笑地继续爬楼。
到了40层的时候,两个人开始相互抱怨、指责对方为什么没有看看通知。就这样吵吵闹闹,两个人爬到了60层。此时,两个人已经疲惫不堪了,吵闹也终于停止了。于是,两个人都沉默着继续爬楼。
当他们终于爬完剩下的20层,来到家门口时,两个人相互看了一下,一件重要的东西——房门的钥匙,忘在20楼的背包里了。
其实,回头想想,我们的一生不就像在爬楼梯吗!20岁时,我们意气风发,怀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心中装满了抱负、愿望。然而,随着我们对社会规则的认同,简单的生活已经开始使我们感到疲惫不堪,还是把梦想、愿望放一放吧,等到以后衣食无忧了,有社会地位了,再回过头来捡起梦想也不迟。
此时,理想与现实开始发生碰撞。是坚持梦想,还是面对现实?这是每个人都会面对的问题。生命中每个人的存在可以有多种不同形态,有自己喜欢的,也有十分讨厌的。在社会压力下,物质往往会战胜精神,而利益的诱惑多会使梦想陨落。
一个男人为了给爱人和孩子提供更充足的物质,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他可能会放弃自己喜欢的工作而进入挣钱更多的行业。有时即使自己并不喜欢这份工作,他也会咬咬牙选择它。就这样,他进入了另一个生活状态。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开始在心头争斗,他也因此常陷入痛苦与迷失之中。
商场如战场,在残酷的商业竞争中,纯洁的理想随着现实的争斗而日渐面目全非。于是,我们内心越来越焦虑,抱怨也开始多起来。付出太多,回报太少,似乎命运辜负了自己,内心就是在这样一种状态中,晃晃悠悠地来到了40岁。
过了不惑之年,生命中所有意气风发的东西都成为过去。此时人走向了生命最沉重的状态,上有老下有小,很多事情都需要自己去处理。生活变得繁杂而琐碎,而身心却越发颓废和疲惫了。
好不容易到了60岁,这是一个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年龄。晚年的时光是美好的,内心趋于平静,抱怨也少了很多。当我们来到生命终点时,突然怅然若失,在理想与现实间迷失多年的自己终于发现,自己一生最美好的东西留在20岁的行囊中了。
人生是条不归路,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应该学会珍惜宝贵的时光,在理想与现实的迷失中走出来。如何不让自己在生命的长河中迷失方向,失去失控呢?此时逆境生存智慧的作用是帮我们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