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工程师的工作并不适合他的性格,再继续工作下去,也只是使自己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根本无法取得丝毫进展。
认识到这一点,阿凯?果断地放弃了工程师的工作。朋友们都说他傻,竟然放弃这么一份既安定、收入又高的工作。单位领导也极力挽留,希望他能够站在对自己和企业负责的角度上再适应一段时间。但是,阿凯?心里十分的清醒。
后来,阿凯?找到一份电视制片的工作。在这里,他终于找到了如鱼得水的感觉。凭借出色的组织协?调能力,阿凯?仅用了三年时间,就成为一位业界知名的电视制作人,并且拥有了自己的一份事业。
比尔?盖茨在哈佛大学没读完的时候,就经?营自己的电脑公司去了。在计算机软件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使他蝉联世界首富数年之久,然而谁?也没有在意他只有高中文凭。
约翰?梅杰,近百年来最年轻的英国首相。在47岁的时候,他就登上了首相宝座,成为举世瞩目的风云人物。然而,梅杰在学生时代并无超人之处:16岁的他甚至因成绩太差不得不退学。还有一次,他因为心算不及格未被录取为公共汽车售票员。好多人怎么都想不通:一个连售票员都不能胜任的人怎么当得了首相?对此,梅杰巧妙回应道:“首相不是售票员,用不着心算。”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谁?也无法在所有方面都超过别人。事实上,只要我们能够在某一个方面、甚至仅仅是某一个点上超过别人,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因此,我们需要做的并不是不断地弥补自己的短处,而是去悉心经?营自己的长处。
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找到一个最佳的位置,充分发挥自己所长,坚持不懈做下去,我们就一定能够有所突破、有所成就!
20…30岁你拿这十年做什么 第一部分 从最容易实现的目标开始做起
不必设立太高太大的人生目标。一个人能设定好两三年内的目标该怎么做就足够了!
——唐骏
在国外,某家知名报纸曾经?举行过一次有奖智力竞赛,其中有个题目是这样的:假如法国最大的博物馆卢浮宫发生了火灾,现在情况紧急,只允许抢救出一幅画?,请问你该抢救哪一幅?
在该报收到的成千上万答案中,人们众说纷纭,有的说应抢救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有的说应抢救凡高的《向日葵》…?…?毫无疑问,人们都在“抢救”各自认为最有价值的那幅名画?。
最后,经?过评审委员会一致同意,法国作家贝尔纳以最佳答案获得了该题的奖金。他的答案是:“我抢救离门口最近的那幅画?。”
火情紧急的情况下,也许还没有等找到最有价值的那幅画?,我们就已经?葬身火海了。即使自己安然无恙,也难保那幅画?不被烧为灰烬。退一步说,要把一幅画?从茫茫火海中完好无损地带出来,谈何容易?而离门口最近的那幅画?,虽然不是最有价值的,但把它抢救出来却是最有把握、最可行的。
同样,在人生的道路中,我们的最佳目标往往不是最有价值的目标,而是最有可能实现的那个。
作为20几岁的年轻人,我们意气风发、壮志满怀,很想做成一些事情,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我们往往把最终目标与当前目标相混淆,从而忽略了现实的可行性,结果总是四处碰壁,事倍而功半。
作为年轻人,志存高远绝对没错,但是我们一定要在高远的目标与当前的现实之间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最佳路径。这条路径也许不能直接达到目标,却是最快的。而这条路径上的每一个点,对于我们的能力来说,都应该是可能实现的。通过这条路径,我们可以一步步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罗伯?舒乐,来自加州的一位博士。1968年的一天,他突然想要在当地建造一座水晶大教堂。他的想法是如此的强烈,于是就向著名的设计师菲力普?强生表达了自己的构想:
“这将是人间最美丽的一座伊甸园,而不是一座普通的教堂。”
“好吧,伙计,但是请问我按照多少钱的预算来设计呢?”
“我现在一分钱也没有,”舒乐耸了耸肩:“所以100万美元与400万美元的预算对我来说没有区别,所以最重要的是,这座建筑要有足够的魅力来吸引捐款。”教堂最后的预算为700万美元。
那天夜里,舒乐博士在自己的桌子上摊开了一页白纸,然后一口气写下了以下10行字:
700万美元的捐款
=7笔100万美元的捐款
=14笔50万美元的捐款
=28笔25万美元的捐款
=70笔10万美元的捐款
=100笔7万美元的捐款
=140笔5万美元的捐款
=280笔万美元的捐款
=700笔1万美元的捐款
=1万扇窗户,每扇700美元
很快,舒乐博士就在各大报纸上打出广告:在全美范围内,以每扇700美元的价格认购水晶大教堂的窗户,付款方式是每月50美元,分14个月付清。结果,不到6个月内;1万多扇窗户全部认购出去。
这座水晶大教堂不愧为世界建筑上的经?典之作。直到12年后的1980年,它才建成,可同时容纳万人。直到今天,这里依然是世界各地前往加州的游客必去瞻仰的胜景。
需要指出的是,它最终造价竟高达2000万美元,全部都是舒乐博士一点一滴筹集而来。
2000万美元,对于身无分文的舒乐博士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但是通过化整为零的办法,他成功地把看似难以实现的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自己可以实现的小目标,然后各个击破,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让我们再来看一个故事:
山田本一,连续两届马拉?松世界冠军。他在1984年的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上一战成名。那场比赛结束后,当记者们纷纷问他怎样取得好成绩时,他只是说:用智慧战胜对手。对此,人们不以为然。马拉?松较量的是体力和耐力,怎么会和智慧联系在一起呢?
两年后,山田本一再次在米兰夺冠。赛后,他还是同样一句话。这不能不令许多人迷惑不解。
直到十多年后,退役的山田才在自传里才解开了这个谜团:每次赛前,我都亲自坐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一家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等等,把整个赛程分成比较均匀的几段。这样比赛开始后,我就奋力冲向第一个目标,接着再奔向第二个目标,40多公里的赛程,就这样轻松地跑下来了。许多人总是从一开始就想着终点,结果跑不了多远,就觉得累了,没信心了。
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比赛,如果我们一刻不停地想着自己的最终目标,要不了多久,我们就会感到疲惫不堪。再加上这样那样连绵不断的打击,我们不免开始动摇,信心一点点失去,在这种心灵的折磨中,我们可能最终只能选择放弃。
谁?都有过成功的梦想,更有实现的可能,但并不是谁?都能在最终实现梦想、取得成功。事情成败的关键就在于,我们有没有为自己树立一个清晰的、可以实现的目标。
比如:我们希望自己在30岁的时候拿到高级职称、或者拥有自己的房子和汽车、或者只是赚到人生的第一个10万元等等。这些目标,对于今天一清二白的我们来说,可能有些高不可攀。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些目标分解、细化,使之变成一个个可望又可即的目标,那么每年每月、甚至每天我们都在实现着一个具体的目标,日积月累,即使再大的梦想,我们又何愁不能实现?
人生需要有不断的成就感来激励自己。只有成功、成功、再成功,我们才能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才能时刻保持旺盛的斗志。
因此,我们不仅要有高远的梦想,更要有切实可行的规划、触手可及的目标。只有这样,我们的每一步才能走到心中有数,从而步步为营、坚实有力地向自己的目标不停迈进。
20…30岁你拿这十年做什么 第一部分 会大会小会来事(1)
天下之至柔,驰骋乎天下之至坚。
——老子
20几岁的时候,我们刚从学校出来,有最新的专业知识,有最前卫的思想。但是,仅凭这些与社会上各色人等打交道还远远不够。面对着繁琐复杂的社会,我们更需要有灵活自如的应对手段。
当年良出来混的时候,才刚刚二十来岁。他很会办事,领着村里几个小伙子专门做砌墙装修之类的活,逐渐挣了一些钱,成立了一个工程队,越干越大。
其实良念书不多,连小学都没念完,除了自己的名字之外别的字写出来经?常是缺胳膊少腿儿。但是他嘴特甜,会来事儿,平时口袋里总是装着两种以上的香烟,见到甲方领导就掏出红塔山,见到技术员就是红梅,而自己抽的是一块多钱的杂牌子。
那几年,良很能吃苦。随着工程越做越大,当初跟他一起干的手下一个个都成了小领导。逢年过节的时候,良总是给这些小弟兄买上几件新衣服。哪个手下生孩子满月了,他都亲自道贺,不忘送上一个大红包,表示一点小意思。每一次回家,良都给村子里的老人们送上一斤茶叶。村里村外,他的口碑特好,人都说他富了没忘乡亲。
当然,良与管人、管钱的领导关系尤其不错。从一个农民一步一步成为合同制工人,搞上文凭又转了干,评上副科级,良的运气一直都不错。半年前,良更是一屁股坐在了镇长的位子上。
论手艺,良在村里根本排不上号。但是论办事,良在村里无人能比。今天他能够当上镇长,就是沾了会办事的光。
会来事,在许多人眼里,被看成了拍马溜须的“小人”作风。事实上,这正是许多人迟迟不能成功的致命缺点。
不光是现在,在任何时代,满腹经?纶却无用武之地的人大有人在。就像是夜明珠埋在沙土里,他们有十分的本事却总用不上一成。不会来事,使他们长久憋屈在原?地。而那些会来事的人,却总是要雨得雨、要风得风,风光八面、海阔天空。
事实上,人人都需要推销自己,只不过我们需要一些恰当的手段而已。20几岁的我们,要想尽快成功,就要掌握做事的精妙,会来事。
会来事,就是要会大会小,会针对不同的情况,做出相应的对策。这并非要我们去无原?则地退让或者献媚,恰恰相反正是要我们在有原?则的基础上,进退有度,保持高度的灵活性,从而减少前进的阻力,以最小的成本去获取最大的人生收益。
新是某公司刚刚提升的主管。中午休息时,他在车间检查时发现几个员工正在抽烟,而在他们身边的墙上清清楚楚地写着“严禁吸烟”的警示牌。
按照规定,新必须把这些人的名字记下来,从下月的工资中每人扣除200元罚款。但是他心里明白,200元就是这些工人五天的工资。新也是从底层上来的,知道他们的工作很辛苦,赚钱不容易。如果真那样做,他这个新官上任虽然烧起了头把火,但私下里员工肯定会对自己有怨言,没准还会落个一上台就忘了本的名声。而且新也知道,中午休息时间,大家都想抽支烟,解解闷、提提神,这已经?成为一种公开的事实了。
但是,如果新对这件事视若不见、不闻不问,显然会降低自己的威信,也会使制度形同虚设,给生产带来巨大隐患。
于是,新悄悄走上前去。那几个抽烟的人直勾勾地盯着他,生怕他掏出小本本,记下自己的名字。不过,新只是平静地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包烟,给一人发了一支。几个人正要掏火点上,新正色说道:
“拜托各位,这里是车间,咱们最好还是到外边抽吧。”
那几个工人知道自己错了,赶紧站起来出去了。从此,车间里抽烟的事情再没有发生过。新在工人们的威信也与日俱增。
看似十分棘手的一个难题,就在这亲切而不失威严的一支烟里烟消云散。新的处理技巧不可谓不高妙!
在每天的工作中,我们都会遇到一些左右为难的事情。如果处理不当,我们就可能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只有恰当灵活地把握好这个分寸,我们才能对上对下对自己有一个良好的交代。
正是中午时分,一家著名的西餐厅里,人们三三两两地正在用餐。所有的服务员正在有条不紊地忙碌。
20…30岁你拿这十年做什么 第一部分 会大会小会来事(2)
突然,餐厅里传来一声炸响。一个五大三粗的中年男子一只脚踏在凳子上厉声喝道:“服务员呢!快过来!过来!”
服务员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一个个都吓坏了,呆呆地愣在原?地。而这时店长又碰巧有事出去了。
客人们都停止了吃饭,眼光齐刷刷地盯着这个男子。见半天没人回应,男子更加声色俱厉、咆哮如雷,把桌子拍得山响。
这时,服务员小廉走了上去。她微笑着向他问好,并问他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男子用粗大的手指点着面前的杯?子,嚷道:“你看这是什么!你们的牛奶是坏的,把我一杯?红茶都糟蹋了!你们是怎么搞的!”
“真对不起!我马上给你换一杯?。”
很快,一杯?新的红茶就端上来了,跟上一杯?一样,碟边放着新鲜的柠檬和牛奶。小廉认真地把碟子摆放在顾客面前,柔声道:“先生,我能否给你提个建议,在放柠檬的同时,最好不要加牛奶,因为柠檬酸会造成牛奶结块。”
一瞬间,男子的脸变得通红。他匆匆喝完茶,就离开了。
许多顾客对小廉说:“明明是他老土,你为什么不直接说他呢?他那么粗鲁,你当时就该还以颜色。”
对此,小廉答道:“他再粗鲁,也是我们的客人。正因为他粗鲁,我才用婉转的方式对待,既然道理一说就明白,我又何必跟客人过不去呢?”
事发当天,小廉就得到了老板的亲自召见。一周后,她被提拔为该西餐厅的领班。
在服务行业,客人就是上帝。千错万错,也不能是客人的错。因此,小廉自始至终都秉承热情服务的原?则。与此同时,小廉又以一个小小的建议巧妙点出客人的失误,使客人不攻自退,既化解了危机,又挽回了餐厅名誉。如此会来事的员工,又怎能不被老板青睐?
当然,凡事我们还必须看场合、看对象,因人因地而宜。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只有充分地了解情况,才能更好地抓住要害,恰当地表现自己。
比如,有些场合就需要我们充分地表现自己,那就必须尽情地展现自我,绝不能扭捏不前;但有些场合就是需要低调行事的,我们就必须隐忍待发,不要强出头!再者,有些人喜欢活跃、爱表现的人,有些人则偏爱文静、乖巧的人,所以必须因人而异、随机而动,不能搞一刀切。
每次演出,阿克苏都很出彩。最近以来,他几乎成了演出团的台柱子。这得益于他的一个习惯:在对观众没有彻底了解之前,绝不登台!
有一年,他率团去阿拉?斯加州参加一个盛大的典礼仪式。在仪式上,他将演出半个小时的节目。
为了这半个小时,阿克苏提前三周就开始准备了。在这三周里,他对阿拉?斯加人的各方面习俗、气候、历史、工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